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山东省不同出生队列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1970~2005年期间的4次全死因调查资料,计算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分析城乡的变化趋势.利用相差35年的出生队列分析其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百分比由1970~1974年的8.82%上升到2004~2005年的22.83%.城市脑血管疾病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由1970~1974的100.87/10万上升到2004~2005年的108.62/10万,同期,农村则由72.93/10万上升到127.11/10万,农村超过城市.按1970年和2005年相同年龄组确定相应的出生队列,然后比较相同年龄但出生队列相差35年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发现后出生队列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早出生队列.结论 在过去35中,山东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增加趋势;农村上升速度快,由低于城市到超过城市;出生队列分析显示,相同年龄但后出生队列人群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速率明显高于早出生队列人群.  相似文献   

2.
招远市1970-2004年胃癌死亡率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根据1970-2004年山东省招远市胃癌死亡资料,分析胃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1970-1974年死亡数据为全国肿瘤死因回顾调查资料;1985-2004年为市肿瘤登记监测资料.统计指标为死亡率和1982年人口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结果 1970-1974、1985-1989、1990-1994、1995-1999和2000-2004年5个时期胃癌粗死亡率分别为34.94/10万、44.34/10万、40.05/10万、48.73/10万和40.18/10万;1982年中国人口构成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0.82/10万、30.35/10万、27.78/10万、31.63/10万和20.10/10万.1970-1999年期间基本稳定,而2000--2004年中国标化死亡率比1970-1974年下降了34.8%.35年中胃癌高发年龄后推了10岁,胃癌死亡率由第1位下降为第3位.结论 死亡监测资料表明胃癌的发生呈下降趋势,饮食成分改变可能与胃癌死亡率下降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连市城区居民肝癌死亡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1~2005年大连市城区居民肝癌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论]1991~2005年居民肝癌合计死亡7330例,年均死亡率为24.8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9.20/10万。肝癌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肝癌粗死亡率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6.44/10万、12.90/10万,年均分别上升1.72%和1.41%(P<0.05);标化率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9.69/10万和9.56/10万,年均分别下降1.39%和2.08%(P<0.01)。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分别为2.8∶1、3.1∶1。居民去肝癌寿命为77.38岁,肝癌所致寿命损失率为0.61%。[结论]大连市城区肝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肝癌对男性的危害明显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1973-2005年我国居民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率、死亡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使用3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是:1973-1975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调查人年数为2 513 949 310;1990-199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调查人年数为335 213 493;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调查人年数为142 660 482,分为0~、15~、60~岁3个年龄段.根据调查收集的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数据计算年龄别、性别、疾病别粗死亡率,使用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的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结果 1973-1975年、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调查中居民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死亡数分别为4 913 521、284 811和47 161例,粗死亡率分别为195.45/10万、84.96/10万和33.06/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58.71/10万、70.76/10万和27.98/10万.2004-2005年调查中城市、农村居民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死亡数分别为11 752、35 409例,粗死亡率分别为24.69/10万、37.35/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9.62/10万和32.12/10万;男、女性死亡数分别为26 176、20 985例,粗死亡率分别为35.87/10万、30.1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5.23/10万和26.65/10万;东、中、西部地区的死亡数分别为13 286、13 922和19 953例,粗死亡率分别为25.28/10万、27.97/10万和49.48/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1.33/10万、28.10/10万和45.98/10万;死亡排位前3位的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为肺炎、结核病、病毒性肝炎,其死亡数分别为14 265、8537和5771例,粗死亡率分别为10.00/10万、5.98/10万和4.05/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88/10万,5.46/10万和3.74/10万.2004-2005年调查中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数占全部死亡数(868 484例)的5.43%.较1973-1975年的27.87%(4 913 521/17 629 350)下降了80.52%.结论 我国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死亡率总体上呈显著下降趋势,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西部地区高于东、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开封县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河南省开封县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取自河南省开封县肿瘤登记报告办公室1988~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按常用卫生统计方法计算死亡率、中国标准人口死亡率(1982)和世界标准人121率(1965),标化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用对数线性回归计算.结果 开封县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男女性分别为95.09/10万和59.13/10万;标化率为117.41/10万和57.15/10万.男女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分别占全部肿瘤死亡为63.91%和56.79%.趋势分析显示:男性肝癌标化死亡率上升趋势显著,年均增加5.07%.同时,男女性食管癌呈显著下降趋势,年降幅为7.09%和13.53%.结论 近20年来,开封县部分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有显著的时间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东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对广东省1970-1972、1990-1992以及2004-005年3次死因调查的恶性肿瘤死亡个案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主要统计指标有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及顺位。结果广东省1970-1972、1990—1992以及2004—2005年3次死因调查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分别为52.23/10万、111.49/10万和135.93/10万,中标率分别为53.27/10万、95.70/10万和94.50/10万。3次调查恶性肿瘤在全省全死因顺位分别排第3位、第2位、第1位。3次调查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分别是1970-1972年为肝癌、食管癌、鼻咽癌、胃癌和肺癌,1990-1992年为肝癌、食管癌、肺癌、胃癌和鼻咽癌,2004-2005年为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在3次调查中,肝癌一直居第1位(3次调查粗死亡率分别是11.03/10万、23.22/10万和37.02/10万,中标率分别是11.17/10万、20.57/10万和26.95/10万);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位次逐渐前移,鼻咽癌位次逐渐后移。肝癌、肺癌、结直肠癌及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宫颈癌呈下降趋势,鼻咽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但标化率则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差别分解法结果显示第2次调查恶性肿瘤死亡率较第1次升高有79.25%是由其他危险因素引起,20.75%是由人口老化引起的,第3次调查与第2次调查相比则98.61%是由人口老化引起的。结论广东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从绝对性上升趋势转变为相对上升趋势,需根据不同癌种变化趋势以及死亡模式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据1970~2005年山东省死因监测资料分析宫颈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1970~2005年全死因调查资料计算宫颈癌死亡率和1966年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用Joinpoint 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标化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1970~2005年山东省宫颈癌的死亡率以每年18.01%的速率持续下降,由1970~1974年间女性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跌至第八位.结论 1970~2005年山东省死亡监测资料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并不排除日后宫颈癌发病率会上升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重庆市糖尿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建议。 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死亡个案(ICD-10:E10-E14),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早死概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变化APC采用t检验。 结果 糖尿病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0年的9.58/10万、6.23/10万上升至2018年的16.20/10万、8.82/10万,APC分别为7.25%与4.81%,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5、9.39,P值均<0.001)。糖尿病早死概率由2010年的0.36%上升至2018年的0.47%,APC为3.46%,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2,P<0.001)。男性与女性糖尿病早死概率均呈现上升,年均上升幅度分别为4.08%与2.94%,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7.29,P<0.05)。示范区与非示范区糖尿病早死概率均呈上升的趋势,年均上升幅度分别为2.94%与4.39%,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6.65,P<0.05)。 结论 2010-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早死概率高,呈上升的趋势,应切实加强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4~2005年广西居民乳腺癌的死亡水平及其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桂林市秀峰区、梧州市、苍梧县、合浦县、扶绥县、宾阳县、凌云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004~2005年乳腺癌死亡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全国第二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比较,计算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广西区居民乳腺癌标化死亡率为3.03/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0.05/10万和6.21/10万;30岁前、30~59岁、60岁后的女性乳腺癌死亡人数分别占2.45%、69.40%和28.15%,在55岁组和80岁组出现两个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高峰;女性乳腺癌死亡率较90年代初上升幅度为91.08%,在恶性肿瘤中死亡率升至第4位.结论 2004~2005年乳腺癌死亡率与90年代初的调查结果比较,广西乳腺癌死亡率有明显上升趋势,35~59岁年龄组的女性乳腺癌死亡者仍占多数,应结合广西居民乳腺癌的死亡特点,加大对其的早诊、早治工作力度,以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1992~2006年女性乳腺癌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秀丹  王慧文  李洵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4703-4705
目的:探讨1992~2006年沈阳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水平及变化趋势、特点。方法:用SAS6.12软件对乳腺癌死亡率、死亡构成等指标进行分析,并进行χ2趋势检验。结果:沈阳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15年间上升了57.37%,年均增长速度为3.29%。乳腺癌年均死亡率为9.11/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9/10万。乳腺癌在恶性肿瘤中的顺位从2006年开始,由原来的第5位上升至第3位。乳腺癌死亡率从35~岁组开始随年龄增加而明显上升,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45~64岁年龄段乳腺癌死亡率随时间推移,呈明显上升趋势,经χ2趋势检验,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2.43,P<0.0001)。结论:沈阳市乳腺癌死亡率上升速度较快,应重点加强45~64岁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4—2018年丽水市居民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结直肠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4—2018年丽水市居民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居民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4—2018年丽水市共报告结直肠癌发病病例4 403例,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4.89/10万和20.99/10万;死亡病例2 369例,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8.77/10万和10.17/10万。男性结直肠癌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分别为39.71/10万和21.31/10万,均高于女性的29.77/10万和16.08/10万(P0.05);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结直肠癌粗发病率分别为37.24/10万和34.44/10万,粗死亡率分别为19.75/10万和18.45/10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2014—2018年城市居民结直肠癌粗死亡率的APC为11.31%,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结论丽水市居民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应重点关注男性、40岁以上人群和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0-2014年衢州市女性居民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乳腺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衢州市2010-2014年慢性病发病监测和居民死亡原因网络直报系统中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城乡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不同年份率的比较用趋势χ~2检验。结果 2010-2014年衢州市女性乳腺癌年均发病率为34.65/10万,城市(42.41/10万)高于农村(30.8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2014年,城乡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P0.01),农村涨幅高于城市。女性乳腺癌年均死亡率为6.12/10万,城乡间死亡率(分别为6.96/10万和5.70/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14年,城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而农村呈上升趋势(P0.05)。乳腺癌发病、死亡率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在50~54岁和80~84岁组呈双峰,死亡率在85~岁组达到高峰。结论衢州市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率在国内处于中等水平,发病率在近年呈快速上升趋势,乳腺癌对衢州市女性居民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应在女性居民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并做好重点人群的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居民伤害死亡流行强度、特征及死因别变化趋势 ,为制订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武进区居民 1990年~ 1992年和 2 0 0 0年~ 2 0 0 2年两组伤害死亡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武进区居民伤害平均死亡率前者为 6 3 37/ 10万 ,后者为 6 2 5 1/10万 ,两者相比无明显升降变化 ;不同性别平均死亡率前者为 6 8 10 / 10万和 5 2 30 / 10万 ,后者为75 4 7/ 10万和 4 9 2 2 / 10万 ,均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P <0 0 1) ;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 4 2 2 6岁和4 9 85岁 ;前 3位死因 1990年~ 1992年依次为自杀、淹死和交通事故 ;2 0 0 0年~ 2 0 0 2年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和淹死 ,交通事故死亡率较 10年前上升了 15 2 72 %。结论 :10多年来 ,武进区居民伤害死亡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前 3位死因依然是自杀、淹死和交通事故 ,但交通事故上升幅度较大 ,其死因顺位由 10年前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成为伤害死亡中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山东省1970-2005年肿瘤变化趋势.方法 分析山东省1970-1974、1985-1989、1990-1992和2004-2005年全死因回顾调查资料(除1985-1989年为山东省组织的调查外,其余3次都是全国调查资料的一部分),1985-2005年3次抽样调查点的选择依据1970-1974年资料进行评估其代表性,观察指标为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肿瘤变化速率.结果 山东省肿瘤死亡率2005年比1970年上升了143.15%.标化率分析显示1970-1984年间年增长速率为0.54%,1985-1992年为1.24%,而1992年以后上升速率为0.18%.2004-2005年前8位主要恶性肿瘤位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肠癌、白血病、乳腺癌和宫颈癌,其中肺癌由第4位上升为首位,宫颈癌由第5位下降为第8位.主要恶性肿瘤中食管癌和宫颈癌呈逐年下降,胃癌呈前期上升后期下降,其余则为逐年上升趋势.城市人群肺癌和乳腺癌高于农村,而胃癌和食管癌低于农村人群.结论 35年中山东省肿瘤死亡率明显上升,主要恶性肿瘤死因谱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启东市1972 - 2016年肺癌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启东市1972 - 2016年癌症死亡登记数据库,分别计算粗死亡率(CR)、中国标化率(CASR)、世界标化率(WASR)、35~64岁截缩率、0~74岁累积率、累积风险,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等。结果 1972 - 2016年启东肺癌死亡18 662例, CR为36.91/10万,占全部癌症死亡的18.88%,位居癌症死亡第2位。CASR和WASR分别为15.13/10万和25.26/10万;35~64岁截缩死亡率为32.98/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3.14%;肺癌死亡的累积风险为3.10%。男性肺癌死亡13 384例,CR、CASR、WASR分别为53.63/10万、23.19/10万与39.64/10万,女性肺癌死亡5 278例,CR、CASR、WASR分别为20.61/10万、8.06/10万和13.17/10万。肺癌男女死亡性比值CR、CASR、WASR分别为2.60、2.88、3.01。45年间肺癌死亡的CR、CASR、WASR的变化百分比(PC)分别为+842.85%、+194.28%与+250.01%,年均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4.88%、+1.92%、+2.18%。用年龄 - 出生队列方法分析显示,各低年龄组出生队列死亡率变化趋势也不明显,而55岁以后的各年龄组出生队列死亡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 启东45年来肺癌死亡率水平较高,且上升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方法]利用SPSS10.0和SAS9.1软件对河南省居民1974~1976年、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3次死因回顾的疾病监测点(DSP)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粗死亡率第1次、第2次和第3次调查分别为:93.18/10万、117.25/10万和144.4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91.40/10万、107.32/10万和110.47/10万。1974年恶性肿瘤位于前5位的疾病是: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和宫颈癌,1990年后宫颈癌退出前5位,结直肠癌进入前5位。[结论]恶性肿瘤的死亡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其死亡水平的升高主要来自于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升高。食道癌死亡水平呈下降趋势,肝癌、肺癌和结直肠癌死亡水平呈快速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中国大陆城乡居民死亡水平及死因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2~2009年卫生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2~2009年中国大陆城乡居民粗死亡率分别为504.01/10万~620.32/10万和512.62/10万~655.98/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71.56/10万~501.59/10万和371.53/10万~517.48/10万,呈下降趋势,且城乡均男性高于女性。城乡居民前五位死因均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等。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病毒性肝炎的死亡率及构成比显著上升。结论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工作成效显著,但仍面临非传染性疾病与传染病的双重挑战;除传统的健康"三大杀手"外,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病毒性肝炎应引起高度重视;乡村医疗卫生、疾病防治工作应作为今后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重庆市儿童白血病发病和死亡趋势,为开展儿童白血病防治提供建议。 方法 选取2013—2018年0~14岁重庆市白血病发病死亡个案,资料来源于重庆市肿瘤登记点,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和年龄别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儿童白血病发病率、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分析以APC表示。 结果 重庆市儿童白血病发病率由2013年4.37/10万下降至2018年的1.98/10万,APC为-13.41%,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0,P=0.067)。各年度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白血病发病率以年均10.24%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5)。各年度城市与农村地区儿童白血病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以年均16.64%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5)。重庆市儿童白血病死亡率由2013年的1.91/10万下降至2018年1.50/10万,APC为-7.32%,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9,P=0.055)。各年度男性与女性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白血病死亡率以年均6.20%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5)。各年度城市与农村白血病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与死亡,其中5~9岁年龄组白血病发病率以年均16.72%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0.05)。 结论 重庆市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女童和农村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下降明显,应重视儿童白血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巴中市巴州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个案资料来源于2014—2021年巴中市巴州区死因监测系统,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平均寿命损失年,死亡率的性别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率的趋势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巴中市巴州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由2014年的228.92/10万上升到2021年的271.61/10万,APC为2.942%,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2,P=0.002),心脑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由2014年的239.09/10万下降至125.63/10万,APC为-8.424%,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4,P=0.012)。男性与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以年均2.737%与3.458%上升(P均<0.05),而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6.574%与10.506%下降(P均<0.05)。40~49岁年龄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年均4.707%上升(t=3.277,P=0.017),而60~69岁、70...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珠海市性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性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珠海市的7个行政区抽取4个区(镇) 2005-2012年的疫情上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2年间共上报性病病例3 566例次,年均发病率为116.64/10万。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2005-2012年分别为14.63/10万、19.64/10万、16.89/10万、78.03/10万、56.91/10万、160.27/10万、232.99/10万、245.63/10万。梅毒、艾滋病、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和尖锐湿疣的发病率分别为15.90/10万、2.00/10万、17.83/10万、16.58/10万、37.09/10万和27.25/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39岁人群,约占80%。>60岁人群梅毒发病率(25.92/10万)高于该病在20~39岁性活跃人群的发病率(19.06/10万);15~19岁年龄组尖锐湿疣发病率(32.82/10万)高于该病年均发病率(27.25/10万);家务及待业者患性病人数有增多趋势。结论该市性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某些性病上升幅度较大,且普通人群发病有增多趋势,提示性病防治工作应深入到各类人群,尤其是社区和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