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灸法治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灸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55%,显著率80%,对照组治愈率35%,愈显率56.67%.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的观察比较,对照比较治疗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配合灸法治疗面瘫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收治的患者患者102例,全部采用针灸及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本组病例在经过1~5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85例(83.3%),有效11例(10.8%),无效6例(5.9%),总有效率(94.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治疗面瘫较为理想,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板滞麻木,不能作皱眉露齿等动作,口角偏向健侧,患侧额纹及鼻唇沟消失或变浅,眼睑闭合不全.本病早期采用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多可治愈,如因失治误治,使病程延长,病情顽固,单用针灸或药物很难取得满意疗效,自2006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推拿,结合心理疗法治疗本病11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为面部神经麻痹,本证的发生为感受风寒之邪,客于面部经络,使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临床中通过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在护理工作中应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指导患者调整饮食、指导患者调整饮食,正确进行面部表情肌的康复训练,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肺部超短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炎患儿分为两组,均采用静脉用抗生素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等治疗,治疗组加用肺部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之后,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0.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率为68%,总有效率为79%。将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发现治疗组时间短于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在临床治疗小儿肺炎过程中,加用肺部超短波治疗,可以促进肺部炎症消散、吸收,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凡临床诊断为周围性面瘫者,以单纯针刺组60例、针刺与中药并用组120例、针刺与中西药联合应用组145例进行比较。结果针刺与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和针刺与中药并用组。结论针刺与中西药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加速了神经肌肉的功能恢复,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取穴方法在增生性脊柱炎按照中医临床分型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随机将68例增生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腰痛分型为肾虚型、瘀血型、寒湿型辨证施治,并对各型之间进行疗程及疗效观察。结果针灸对各型生性脊柱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自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康络素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20例,取得满意效果。 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病人,女6例,男1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3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个月;临床诊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情肌瘫痪。 2 治疗方法 2.1 选穴 主穴取下关、颊车、地仓、迎香、太阳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周围面瘫的神经电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机理 ,用神经电生理的方法研究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的影响。对 3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灸后神经电生理的检测 ,观察治疗后的变化。结果 :31例患者针灸后临床有效率 10 0 %。所检神经电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 :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前后做神经电生理测定 ,一方面可以了解神经损害程度 ,另一方面可以观察疗效并预测预后 ,给临床提供诊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苏民 《医学信息》2004,17(10):666-666
目的 总结面部五官超短波、按摩、配合远端取穴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 采用五官超短波、按摩、循径远取大椎、翳风、足三里,合谷、太冲等穴治疗面瘫38例。结果 总有效率100%。提示 本方三联结合,消炎、消肿、改善神经血运。疏通经络、调和全身上下之气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效率高、病程短、安全,易接受。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语言障碍患儿15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障碍是脑瘫儿童常见的并发障碍,其发生率约占脑瘫儿童的70%~75%[1],这种障碍不仅阻碍了患儿的语言交流,而且也会影响他们的认知理解能力,甚至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能力。我院康复科在2002年1月—2004年12月3年中共收治154例有语言障碍的脑瘫患儿,除做运动功能训练外,还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退变,影响颈椎的稳定性,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节产生的综合症状群.一般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5种,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灸推拿刺血拔罐为主治疗颈型颈椎病,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膝骨关节炎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临床上多表现为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后期严重者骨端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镜手术可去除增生骨质,修复关节结构。术后护理与康复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非常重要。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86例关节镜术后膝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术后治疗护理与超短波联合常规治疗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捏脊结合针灸治疗儿童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厌食症儿童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捏脊结合针灸疗法和口服健胃消食片,比较2种方法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同时比较了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RBC)的差异,发现治疗组Hb和RB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捏脊结合针灸是临床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姜小娥 《医学信息》2019,(10):160-162
目的 探究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慢性乙肝患者8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常规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和肌苷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添加自拟疏肝健脾方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数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TP为(67.62±3.17)g/L,高于常规组的(61.57±3.29)g/L,观察组AST(47.88±18.97)U/L、ALT(61.29±27.77)U/L和TBIL(27.33±9.28)μmol/L分别低于常规组的(47.88±18.97)U/L、(53.57±26.64)U/L、(38.59±9.7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05%,高于常规组的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66例肩周炎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针灸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慢性湿疹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与口服左西替利嗪胶囊与外用艾洛松乳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粉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EASI评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中风伴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一般治疗和哈伯因片200μg/d及中草药口服治疗8周,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和哈伯因200 μg/d口服8周.用长谷川痴呆量表和ADL Batthel指数来评定治疗前后痴呆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智能缺损评分升高显著(P<0.01,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治疗后智能缺损评分也有明显好转(P<0.05),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智力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ADLBarthel指数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均无死亡.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显著提高血管性痴呆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