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例一:魏××,女,18岁,1981年10月22日诊。初起微恶寒热,头痛面赤,口中烦渴,屡延医治,病情却日趋严重,病至一周,竟神昏抽搐,后经人介绍急来邀余诊治。刻诊:壮热无汗,暮夜尤甚,体温40.8℃,面目红赤,神识昏糊,烦躁不安,喉间痰鸣,手足抽搐, 相似文献
2.
3.
颜德馨教授治疗内科急症,赋新知于旧学,证治以气血学说为指归,自成家法。高热变幻,主张把握气分关,制止逆传,复指出风、毒、瘀为邪之源薮。疼痛病因为“气伤痛”,病机是“血泣脉急。”证治血证,提出“血无止法”的观点,倡导清热、化瘀、降气、益气四要则。厥脱重视安内攘外,战抚兼施,固本清源。创制急症验方多则,切合实用,不尚浮华,可检验可重复。这些宝贵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通腑泄浊法即采用泄法以排除肠内糟粕,借以排除体内毒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1 对高热神昏的急救 高热神昏是中医的急危重证。病属热入营血,为感受风温病毒或温毒伏于营血引发;或阴阳逆乱,邪从内出,火窜经络脏腑所致。温热之毒侵入营血,气机逆乱,瘀痰腑浊内生,非从二便分消走泄不可。同 相似文献
5.
6.
7.
妇产科临床常见诸证甚多 ,但较为棘手的往往是疑难杂症 ,从医三十余年每遇妇科、产科疑难之症 ,均以审证求因 ,辨证得法而收效 ,故选案 4例 ,以供同道参考。例 1 经痛过敏症 施某 ,2 7岁 ,未婚。 1 996年 5月1 5日诊。经行腹痛 7年 ,伴局部皮肤起红斑 1年。月经周期尚准 ,量中 ,色紫 ,有块 ,经行时有中等度腹痛 ,持续 6h~ 8h,近年来有所增剧。患者每次经行时口角部及四肢手足背皮肤起局限性红斑。皮肤改变为月经来潮 1 d~ 2 d开始 ,局部皮肤瘙痒、疼痛、充血、起疱、渗出如 °烧伤样皮肤改变 ,呈梅花形钱币状红斑 ,持续 3~ 5 d至月经… 相似文献
8.
中暑是发生于夏季或高温环境中的一种急性病。初见发热、头昏、烦渴、疲倦、少汗,继则高热神昏、烦躁、抽搐、四肢厥冷。中暑的特点是发病急,转变快,且易伤津耗气。多因高温环境,体内汗液蒸发困难,导致机体产热大增,从而造成热量在体内积聚而成。 相似文献
9.
焦成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89-89
清气化痰丸来源于明代医家吴昆所著《医方考·痰门》,由黄芩、瓜篓仁、杏仁、胆南星、半夏、陈皮、枳实、茯苓。功效清气化痰。下气止咳。治痰热阻肺之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常规治疗和分别加用连花清瘟胶囊鼻饲或灌肠、针刺疗法治疗中风中脏腑闭证之高热、神昏两症的疗效。方法将72例中风中脏腑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中药组,每组24例,对照组予西药对症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常规针刺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连花清瘟胶囊鼻饲或灌肠,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7d后的Glasgow昏迷评分和体温数据并评定疗效,记录起效时间。结果针刺组和中药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针刺组(P〈0.05);针刺组和中药组治疗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治疗高热起效时间短于针刺组(P〈0.05)。结论常规加用连花清瘟胶囊或针刺治疗能显著提高中风中脏腑闭证之高热神昏两症的疗效和见效速度;在提高高热症的疗效及见效速度方面加用连花清瘟胶囊优于加用针刺组。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提高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护理水平。方法总结67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经验。结果提高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护理水平.方法 总结67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经验.结果 提高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水牛角ComuBubali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bub—alisLinnaeus的角。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作用,临床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等症。其制剂品水牛角粉《中国药典》规定宜冲服,1次1.5~3g。然近来临床有医师用水牛角粉15g甚至20~30g与其它药同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时辰始于《易经》,时辰医学详于《内经》。《内经》以中医基础理论“天人相应”为指导,从整体上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周期性,提出了时辰治疗医学。它是指导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和养生的一门时间医学科学,既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多方面的关系。此就治疗高热与时辰医学的关系谈点粗浅认识。1西医对高效的认识西医认为高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病因素的一种全身性反应。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或散热过少,使体温超过正常范围(T>3…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