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开展急性白血病体内纤连蛋白水平的研究,特别是探讨与感染的内在关系。方法采用Laurell火箭免疫电泳法,Fn抗血清及标准参与血清均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结果发现急性白血病患者有无发生感染血中纤连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别(P〈0.01),而且发现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其纤连蛋白水平出现典型下降趋势,提出Fn在急性白血病感染和出血互为因果关系中的桥梁作用,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监测急性白血病临床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2.
周敏  张玉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229-1230
目的:探讨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中胎儿纤连蛋白fetalfibronectin(FFN)水平与分娩发动的关系。方法:选择201例孕周在28~42周的孕妇,监测宫颈长度后取宫颈黏液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FFN水平,比较不同宫颈长度发生FFN阳性率的差异性,并比较FFN阳性和FFN阴性孕妇的妊娠结局以及围产儿结局。结果:①96例先兆早产患者中,55例宫颈长≤25mm者,FFN阳性率为70.9%;41例先兆早产患者宫颈长~25mm者,FFN阳性率为12.2%;44例先兆早产孕妇FFN阳性中有27例发生早产,52例FFN阴性患者中4例发生早产;44例FFN阳性孕妇围产儿病率为34.1%,52例FFN阴性孕妇围产儿病率为10,2%。②105例正常足月孕妇,FFN阳性孕妇86例其中有71例自然分娩;FFN阴性孕妇19例中有3例自然分娩。③足月妊娠组FFN阳性均值比先兆早产组高;足月妊娠组FFN阴性均值比先兆早产组亦高。结论:FFN是反映宫颈成熟度的良好标志,可以客观的预测早产,指导足月妊娠引产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常乐  崔丹  王平  甄学慧  王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791-4791
早产是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重要原因之一,75%以上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尽管近年来围产医学有很大发展,但是早产率仍然很高,早期对早产的预测和治疗,是降低早产发生率、改善不良妊娠的关键。近年来研究发现,早产前绒毛膜与蜕膜组织生物活动改变,胎儿纤连蛋白释放到宫颈阴道中,本研究通过检测宫颈粘液中纤连蛋白(FFN)浓度,来分析FFN与早产的关系,预测早产。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6年9月~2007年2月我院住院先兆早产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平均年龄为(27.1±3.5)岁,平均孕次为(1.7±0.8)次,平均流产次数为(0.7±0.6)次,平均孕周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探讨HMGB1在肝炎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其中轻度患者20例,中度患者20例,重度患者20例)和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的HMGB1,5例肝移植的供肝作为对照。结果 5例肝移植供肝肝组织和20例慢性轻度乙型肝炎肝组织均无HMGB1表达。20例慢性中度乙型肝炎肝组织有4例(20%)HMGB1阳性,阳性集中于汇管区周围的胆管上皮细胞胞浆。20例慢性重度乙型肝炎肝组织20例(100%)HMGB1阳性,阳性集中于汇管区周围的胆管上皮细胞胞浆和浸润的淋巴细胞胞浆,胆管上皮细胞阳性表达从+~++不等,浸润的淋巴细胞阳性表达从++~+++不等。20例肝硬化肝组织20例(100%)HMGB1阳性,阳性表达同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结论 HMGB1在乙型肝炎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HMGB1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低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浆纤连蛋白FFN(Fetal fibronectin)值,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及围产儿预后,为临床上确立FFN预测值及早期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产科门诊进行常规检查的孕24~28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孕妇,抽取孕妇肘静脉血5ml,加抗菌素凝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浆中FFN含量,分别选取第90、95、97.5百分位值作为候选值,通过计算约登指数确定预测值,评价预测效果,严格追踪选定病例的妊娠结局,记录围产儿出生体重、阿氏评分、记录新生儿出生孕周。结果:所有参加检测的孕妇均完成所有相关检测项目,并追踪到妊娠结局。以FFN≥189.5mg/L作为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约登指数为0.42,灵敏度为48%,特异度为94%,阳性预测值为40%,阴性预测值为95%。以FFN≥189.5mg/L作为预测值,将选定病例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阳性组的胎儿体重、孕周和1、5、10分钟Apgar评分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FFN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价值,可以做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筛查指标及围生儿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肝炎肝硬化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德先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343-1344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脂水平。结果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CH、TG、HD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9.07、4.74、6.81,P〈0.01)。结论血清TCH、TG、HDL能提示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对判断肝炎肝硬化病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浆FFN(Fetal Fibronectin)值及建立子宫动脉阻力评分系统(UARS)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临床早期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作为病例采集地点,以2005年8月~2006年12月产科门诊进行常规检查的孕24~28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孕妇肘静脉血5 ml,加抗菌素凝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浆中FFN含量;用彩色多普勒记录双侧子宫动脉RI、PI、S/D,并记录双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建立子宫动脉阻力评分系统,评价血浆纤连蛋白及子宫动脉阻力评分的单一及联合预测效果。结果:共310例孕妇入选,完成所有相关检测项目并追踪到妊娠结局。其中25例发展为HDCP,285例血压始终正常。以FFN≥189.5 mg/L作为预测值,其约登指数为0.42,灵敏度为48%,特异度为94%,阳性预测值为40%,阴性预测值为95%。以UARS≥4分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各单项指标的预测界值,其约登指数为0.753,灵敏度76%,特异度为99.3%,阳性预测值为90.5%,阴性预测值为97.9%。结论:综合子宫动脉各单项指标(S/D值、RI值、PI值、舒张早期"V"切迹)建立的子宫动脉阻力评分系统为早期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减少对母婴的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ALT、TBil、层黏连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Il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治疗后ALT、TBil、血氨、LN和PCHI水平分别为(76.48±10.85)U/L、(71.81±16.67)μmol/L、(52.13±4.71)mmol/L、(100.53±5.73)μg/L和(107.36±11.30)μg/L,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69、4.012、2.187、2.021、3.232,P〈O.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3%:56.67%,x2=0.535,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纤连蛋白(FN)水平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12月-2009年12月于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并发生切口感染的57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手术治疗但未并发切口感染的57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CRP、PCT及FN的阳性率、含量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CRP、PCT阳性率为91.23%和89.47%,含量分别为(12.27±0.62)mg/L和(10.46±2.14) μg/L,均高于对照组,血清FN的阳性率为82.46%,高于对照组,含量为(137.84±18.96)μg/ml,低于对照组,且重度感染患者CRP、PCT升高的幅度和FN降低的幅度均大于轻度和中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血清CRP、PCT及FN水平均呈现异常波动,且对感染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内TTVDNA。结果显示TTVDNA斑点杂交法阳性率为25.33%,原位杂交法阳性率为28.57%,提示TTV可能是一种嗜肝病毒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肝硬化患者体表肠电图,观察肝硬化患者的肠肌电活动,探讨肠电图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肝硬化患者65例,对照组30例,以WCDF-4B胃肠电分析仪记录体表肠电图,观察平均峰值幅度Ap,主频Fp,平均过零频率Fz及特异波形。结果:肝硬化组Fz\异常率及特异波形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Ap,Fp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Fz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肠肌电活动增多,功能紊乱的特征性波型即频繁小移行波和负载波,说明肝硬化患者肠电活动的兴奋性增高,不规则,且随着肝功能的受损程度的增加,肠肌电活动异常的发生率增加,肠电图检查是测定肠肌电活动的可靠方法,具有无创伤,无痛苦,简便,安全,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IVC)在慢性肝病血清中的变化,并分析肝纤维化与肝功能和肝肿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69例慢性乙型肝炎、48例乙肝肝硬化及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A,LN,IVC水平,同时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AST、ALT及γGT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和乙肝肝硬化组血清HA、LN及IV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且以HA最具意义。血清HA、LN及IVC-5TBIL、AST、ALT及γGT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项肝纤维化指标与AFP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A、LN及IVC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相关.而与AFP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V型胶原(IVC)在慢性肝病血清中的变化,并分析肝纤维化与肝功能和肝肿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69例慢性乙型肝炎、48例乙肝肝硬化及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A,LN,IVC水平,同时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AST、ALT及γGT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和乙肝肝硬化组血清HA、LN及IV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且以HA最具意义。血清HA、LN及IVC与TBIL、AST、ALT及γGT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项肝纤维化指标与AFP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A、LN及IVC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相关,而与AFP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肝组织中HCVRNA的意义,使用原位PCR检测技术,对26例血清HCV标志物阳性肝病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肝组织HCVRNA阳性率为692%,阳性信号主要定位在细胞浆,个别呈浆核型,但仍以浆型为主。肝功损害与肝细胞中HCVRNA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ETV)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8乙肝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ETV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鳖甲煎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BIL、 ALT、 ALB、 HBV-DNA、 FibroScan值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ibroScan值和TBIL水平下降, ALB水平上升,且研究组的FibroScan值和TBIL、 ALB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鳖甲煎丸联合ETV治疗乙肝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能够改善其FibroScan值,提高ALB水平,降低TBIL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后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静 《中国医师杂志》2005,7(5):631-633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后评估。方法 对1990-01~2004-09 502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以男性及中老年人多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为主要病因,易合并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饮酒及及非甾体类药物为主要诱因,内科治疗有效率(2周)为89、84%,死亡率为10.16%,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性别、年龄、季节等多因素相关,病因、肝功、合并症、年龄等因素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载脂蛋白AI、B的临床检测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65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其中19例并发肝性脑病)以及6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液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载脂蛋白AI、B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B水平及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19例并发肝性脑病病情好转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上升明显(P〈0.01),病情恶化血清载脂蛋白AI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血清载脂蛋白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清载脂蛋白AI、B进行动态检测可以帮助预测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结合临床判断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使疗效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医院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在肝硬化医院感染患者的变化。方法 对肝硬化医院感染43例患者的CRP、IL-6的活性进行检测,并设置同期对照组43例。结果 感染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肝硬化医院感染患者炎症标记物明显升高,对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明显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HBV X基因序列的差异。方法对20例标本的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并对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3例无症状HBV携带者HBV DNA的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并分析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中X基因核心启动子双突变T1762/A1764、G1719T、T1727G/A、G1730C、T1753C等变异高于HBV携带者;前者X启动子区变异率明显高于后者;乙型肝炎肝硬化同一患者X区不同克隆之间的碱基序列同源性为91.3%-99.7%,而HBV携带者为96.0%-100.0%。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 DNA X区的CP启动子区以及X启动子区变异程度明显高于HBV携带者,同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变异程度更大的HBV准种群。  相似文献   

20.
陈红萍 《临床医学工程》2014,(10):1317-13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为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4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41.5±18.3)h。除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出院,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饮食、作息及服药情况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并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