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药接骨颗粒对家兔肾虚骨折愈合的组织形态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中药接骨颗粒对家兔肾虚骨折愈合的组织形态学影响。将30只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肾虚组、中药组。各组均造成桡骨中段7mm缺损。肾虚组、中药组口服泼尼松造肾虚动物模型,中药组加服中药接骨颗粒。6周后,取完整双侧尺桡骨,剔除附着的软组织,拍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将骨标本处理、切片、染色后,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经X线片评价优良率对照组为80%、肾虚组为63%、中药组为75%。组织形态学观察,对照组骨痂已部分骨化,中心区有软骨性组织和纤维性组织,ALP检查呈棕黑色颗粒;肾虚组骨痂以软骨性组织为主,较多为未成熟胶原,ALP染色仅少量面积,且染色浅;中药组有不同程度骨痂生长,骨痂内成熟胶原成分较多,ALP染色较浅,但面积广泛。表明实验用中药接骨颗粒有纠正肾虚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琴  邢茂  冉金伟  易美彤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1953-1955
目的观察愈骨胶囊对新西兰兔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模型组、愈骨胶囊组和接骨七厘片组,造成骨折模型后,口服给药6周,于第2、4、6周进行X射线拍照,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MD)和骨矿(BM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钙(Ca)、磷(P)和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X线片检查显示,愈骨胶囊组骨痂形成、骨愈合程度良好。与接骨七厘片组和模型组比较,术后第4周愈骨胶囊组的BMC和血清Ca含量有显著差异;术后第6周愈骨胶囊组的BMD和BMC,血清P含量和Ca、P乘积有显著差异。结论愈骨胶囊能加速实验兔骨折愈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促进钙盐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促骨愈方汽化药热疗法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新鲜股骨中下段、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促骨愈方组(39例)、伤科接骨片组(40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观察各组肿胀消退、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程度.结果:促骨愈方组临床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2.62天(P<0.001),较伤科接骨片组提前10.11天(P<0.01).x线片观察骨痂表明:促骨愈方组骨折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至28天,其疗效优于伤科接骨片组(P<0.01).结论:促骨愈方汽化药热疗法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活血驳骨丸对骨折后内源性bFGF分泌及早期骨痂质量的影响方法:30例前臂骨折患者分设为驳骨丸治疗组、安慰剂组.于伤后第1、8、14、20天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放射免疫学检测体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碱性磷酸酶(ALP);在治疗过程中于14天、21天、28天、35天拍摄X线片,对断端骨痂进行量化评分;于骨折第1、15、30天,对骨折端之骨痂进行骨密度检测,对骨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于伤后第8、14天治疗组血清中bF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8、14、20天治疗组血清中AL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断端骨痂进行量化评分发现治疗后第21天、28天、35天治疗组骨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于伤后第15、30天对骨折端之骨痂进行骨密度检测提示治疗组骨痂BM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驳骨丸通过影响内源性bFGF的分泌,以增强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折断端血运的重建,使药物中所含的无机盐离子能在骨折断端沉着并为骨折愈合提供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由此以提高早期骨痂的质和量,为骨折的愈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接骨续筋丸治疗骨折后期临床观察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丸治疗骨折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骨折后期35例采用接骨续筋丸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依普黄酮和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膏痂X线评分、骨痂BMD、血清ALP、血清GH的改变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骨痂X线评分、骨痂BMD、血清ALP、血清GH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骨痂BMD、血清ALP、血清GH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骨痂X线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骨痂BMD、血清ALP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骨痂X线评分、血清GH、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结论:接骨续筋丸是骨折后期的有效验方。  相似文献   

6.
接骨宝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文  邱辉  黄世章  杨绍文 《中医正骨》2004,16(3):9-10,12
为观察以强筋骨药为主组成的接骨宝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评价该药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即接骨宝组、伤科接骨片组及空白组,制造右侧桡尺骨中段闭合性骨折模型,术后均采用同一种方法用硬纸皮及胶布作外固定.其中接骨宝组术后1周开始服用接骨宝口服液,伤科接骨片组术后1天即开始服用,以上两药的用量均按人服用的剂量折算,空白组术后1天开始服用白开水,治疗时间共37天.届时均截取右侧桡骨,取样后进行骨折部外观比较、骨痂测量、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接骨宝能促进骨皮质及骨小梁的生长,促进髓腔再通,并能加速骨折塑形等.表明接骨宝具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冲剂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分析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48只实验用家兔随机分为中药复方冲剂组、伤科接骨片组和空白组,麻醉后于左前肢桡骨中段造成3mm~5mm骨折缺损模型,术后按组分别给予中药复方冲剂、伤科接骨片和蒸馏水灌胃,术后第10、20、30、40天分别做HE染色和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Ca)。结果:血ALP和Ca水平及HE染色显示中药复方冲剂组的骨痂形成速度和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冲剂能够加快血肿机化的吸收和骨痂形成速度,调节血ALP和Ca水平,加速钙盐沉积,对骨折的愈合和修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分期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理。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三期组、常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30例。3组均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均治疗56天,分别于入院1、28、56天取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并观察14、28、56天时的骨痂生长情况(X线片)。结果:骨折愈合过程中,28天时针灸三期组血清钙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常规针刺组和药物组(P<0.01),28、56天时针灸三期组血清磷浓度均高于同时间点常规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28天时针灸三期组ALP活性高于同时间点常规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针灸三期组14、28、56天时X线骨痂评分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常规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结论:针灸分期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可能是:提高血清钙、磷含量,促进钙磷沉积;提高血清ALP的活性,增强机体内成骨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方促进胫骨下段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将2014-2018年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60例胫骨下段骨折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口服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方煎剂,对照组口服接骨七厘片,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水平及摄X线片评定骨折愈合程度。结果:第7天和第28天测得的BMP-2浓度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X线片结果显示第42天两组差异明显,治疗组骨折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方可有效促进BMP-2的产生,促进骨折断端骨痂的生成,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能有效促进胫骨下段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愈骨合剂促进骨折愈合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骨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病人的恢复期,是医患双方共同的目标.我院于1997年,根据中医药理论、仿生学原理和临床实践经验,拟定主要由海燕(海星鱼)、丹参、牛膝等多味中药组成愈骨合剂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加速骨折愈合的功能.为了进一步验证其临床疗效,我们在6年多的临床实践中,对297例创伤性骨折病例随机分为钙剂组和愈骨合剂 钙剂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决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桃红四物汤对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研究桃红四物汤对骨折断端骨痂组织内VEGFmRNA表达的影响.将日本大耳白兔39只随机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作左侧桡骨中段手术骨折造模后给予桃红四物汤、炎迪宁片、蒸馏水灌胃.另1组为正常对照组,在骨折后7、15、21、35天采用RT-PCR方法检测骨痂组织内VEGFmRNA的表达及变化,并进行半定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干预后,各时相点骨痂中VEGFmRNA表达量均高于其他各组,并且15天达峰值后下降不显著.表明桃红四物汤能提高骨折愈合各时期断端VEGFmRNA的表达水平,使骨折断端在愈合过程始终保持VEGFmRNA高表达状态,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中药序贯疗法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舒旭  刘贾昆  张长春 《中医正骨》2005,17(9):7-8,10
为探讨中药序贯疗法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将7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按骨折的早、中、晚三期序贯服用中药三石散Ⅰ、Ⅱ、Ⅲ号,对照组37例全程服用骨折挫伤散.对两组进行2个月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消肿、止痛、促进骨痂生长及缩短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表明序贯疗法符合促进骨折的愈合机理,临床应用效果优于中药单方用药,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和胃接骨胶囊对实验性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影响,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麝香接骨丹组、和胃接骨胶囊组。徒手造成大鼠下肢胫腓骨标准骨折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于1、2、4、6周每组断颈法处死5只大鼠,取骨痂组织制成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进行染色,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各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高峰都出现在骨折后第2周,但和胃接骨胶囊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阳性产物含量优于同期其他两组(P〈0.05)。表明和胃接骨胶囊能诱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合成,可能是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自体骨髓移植配合骨疏康内服的作用,将32例骨折延迟愈合的病例根据病人自愿分成治疗组22例,对照组10例,分别行自体骨髓移植后,治疗组给予中药骨疏康口服,对照组给予钙剂治疗,定期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2—9个月,平均4个月,对照组4—12个月,平均6个月。两组比较骨代谢生化指标治疗后均有所下降,其中治疗组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下降明显,统计学处理治疗组(P〈0.01)与对照组(P〈0.05)有明显差异,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均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P〈0.05)无明显差异。表明骨疏康口服应用于自体骨髓移植后的骨折病人有促进骨再生的作用。骨疏康口服配舍自体骨髓移植是治疗骨延迟愈合的有效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驳骨油在各种皮肤疮面愈合中的疗效。按随机单盲原则将不同皮肤缺损的180名患者分为驳骨油组(治疗组)和凡士林组(对照组)分别治疗,观察两组不同皮肤缺损面积和不同皮肤缺损程度下疮面修复所需的时间和愈合后的皮肤质地即颜色、硬度和张力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驳骨油组在疮面愈合速度和愈合后的皮肤质地各方面均优于凡士林对照组(P〈0.01)。表明有驳骨油具有明显的促进各种类型的皮肤疮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取穴方法电针对正常骨折愈合过程中生物力学和放射学的影响,选用48只体重2.0—2.5kg的雄性纯种大耳白家免,手术造成新鲜桡骨骨折模型,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局部和邻近取穴组(A组)、远道和辨证取穴组(B组)、局部和邻近取穴加远道和辨证取穴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术后第1天开始对A、B、C组分别做电针治疗,于术后14天、28天取材做生物力学、放射学的观测。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别,骨折标本抗弯强度在28天时A组和C组明显高于B组和D组(P〈0.01),X线量化评分14天和28天时A组和C组明显高于B组和D组(P〈0.05,在各个时段各个指标A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 表明电针治疗能明显增强正常骨折愈合过程中折骨的生物力学强度和骨痂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骨刺解痛合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骨刺解痛合剂(治疗组)和抗骨增生片(对照组)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缓解及功能改善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均减轻,关节活动功能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骨刺解痛合剂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超微粉体对大鼠骨折后骨痂形成和改建的影响。方法:将60只3月龄 SD 雌性大鼠制成左侧胫骨骨折模型,并以克氏针固定。造模结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超微组、散剂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自术后第1天开始,超微组和散剂组大鼠分别采用中药外敷超微粉体和中药外敷散剂外敷骨折部位,每天2次,共28 d,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分别于术后7 d、14 d、21 d 和28 d 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取左侧胫骨分别进行 X 线、组织学及 Micro-CT 检查。结果:①X 线检查结果。超微组和散剂组术后28 d 时骨折处外骨痂密度增加,骨折线模糊,均接近愈合,其中超微组大鼠骨折处外骨痂更致密;对照组术后28 d 时仍可看到骨折线。②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7 d 骨折处主要为纤维骨痂,3组无明显差别;术后14 d 和21 d 时,软骨骨痂开始取代纤维性骨痂;术后28 d 时软骨骨痂周围不断有原始骨小梁出现,骨折断端表面出现破骨细胞,原始骨小梁不断改建成为成熟骨小梁,其中以超微组骨小梁最多。③Micro-CT 检查结果。术后7 d 时 Micro-CT 检查,3组均未见到明显骨痂。术后14 d 时3组大鼠骨折部位骨痂体积和骨痂密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2±2.3)mm^3,(16.4±1.7)mm^3,(14.4±1.3)mm^3,F =13.286, p =0.001;(184.6±9.3)mg·m^﹣3,(162.8±5.7)mg·m^﹣3,(148.2±6.8)mg·m^﹣3,F =30.649,p =0.001];超微组的骨痂体积和密度均高于散剂组和对照组(p =0.000,p =0.000;p =0.000,p =0.000),散剂组骨痂体积和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01,p =0.001)。术后21 d 时3组大鼠骨折部位骨痂体积和骨痂密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6±3.6)mm^3,(21.2±0.8) mm^3,(17.6±1.8)mm^3,F =41.517,p =0.000;(248.2±16.0)mg·m^﹣3,(222.6±7.8)mg·m^﹣3,(197.8±9.0)mg·m^﹣3,F =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