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职业性黑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职业性黑变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1例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六味地黄丸治疗;治疗组1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g+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多烯磷脂酰胆碱10 ml+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3个月.以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变淡、消失或色素沉着面积变小者为有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4.74(18/19),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42.86%(9/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大剂量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E、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职业性黑变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肪肝中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剂联合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临床效果。方法将17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5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剂0.2g静脉滴注,肝病治疗仪经络穴位加中药局部透入,每日1次。对照组85例,不用肝病治疗仪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剂用量用法同治疗组。其他综合治疗方法组均相同。疗程4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及B超肝脾声像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1.1%。各项治疗指标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剂与HD-91-肝病治疗仪联合治疗脂肪肝,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护理要点及方法。方法对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酒精性肝病患者83例进行心理、饮食及肝穿方面的护理,增加病人对治疗的配合及顺应性。结果全部接受治疗的83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有效率96.5%(80/83)。结论酒精性肝病采取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必须进行深入的临床护理,对改善病人生活习惯,提高病人治疗、检查的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NAFLD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肝功能酶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护理要点及方法。方法对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酒精性肝病患者83例进行心理、饮食及肝穿方面的护理,增加病人对治疗的配合及顺应性。结果全部接受治疗的83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有效率96.5%(80/83)。结论酒精性肝病采取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必须进行深入的临床护理,对改善病人生活习惯,提高病人治疗、检查的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与脂肪肝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病与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方案为维生素C、甘草酸二铵等,研究组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比1两组治疗疗效2两组治疗前后ALT、AST。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96%、80%,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ALT、AST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用于酒精性肝病与脂肪肝。  相似文献   

7.
李满容  马林  彭海秀 《现代保健》2009,(22):100-101
目的观察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退黄降酶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舒肝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用菌栀黄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两组同时给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注射液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4周为1疗程。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退黄降酶作用且无明显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观察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基础上给予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在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全部病例均连续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酒精性肝病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52例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均让患者戒酒的情况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C、K,丙基硫氧嘧啶、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及维生素B、C、K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PCⅢ、HA、LN、C-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CⅢ、HA、LN、C-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84.3±61.2) mg/L比(152.4±70.1) mg/L,(92.3±44.2) mg/L比(236.4±131.1) mg/L,(82.3±56.7) mg/L比(147.6±92.4) mg/L,(72.6±62.7) mg/L比(128.4±73.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联合组、双环醇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每组40例。联合组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双环醇组单纯双环醇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单纯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经过24周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肝脏超声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谷氨酰转移酶(GGT)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TC、TG、ALT均明显低于双环醇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1.36±0.84)mmol/L比(2.77±1.27)、(2.84±1.35)mmol/L,(1.32±O.71)mmol/L,比(1.89±0.87)、(1.92±0.90)mmol/L,(38.26±12.75)U/L比(57.834-16.67)、(62.07±18.1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肝脏超声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肝脏超声积分明显低于双环醇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2.08±0.93)分比(3.17±1.14)、(3.34±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双环醇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85.0%(34/40)比67.5%(27,40)、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良好疗效,优于单用双环醇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活血化肝煎”与西医常规疗法(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4年2月我院门诊患者96例,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19.5~65.8岁。按患者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活血化肝煎"1剂/天,水煎400ml,早晚2次分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2粒,3次/天,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2.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尚品 《工企医刊》2007,20(2):20-20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住院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贾丹 《现代保健》2010,(6):61-62
目的探讨中药茵栀黄加康艾注射剂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茵栀黄注射液30ml、注射用康艾注射剂50ml分别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30例,给予门冬氨酸鸟氩酸粉针剂5.0g、甘草酸二铵注射液30ml分别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其他辅助性治疗两组相同,两组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0%(24/30),有效率93.3%(28/30),无效率6.7%(2/30);对照组治愈率76.7%(23/30),有效率90.0%(27/30),无效率10.0%(3/30)。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剂联合康艾注射剂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PPC 465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维生素E 50 mg每日3次口服1个月,PPC 228 mg、维生素E 50 mg每日 3次口服2个月.对照组(18例)给予葡萄糖醛酸内酯0.6 g与维生素C2 g每日1次静脉滴注1个月,葡萄糖醛酸内酯0.2 g与维生素C 0.3 g每日3次口服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及超声下脂肪肝病变程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TC、TG、ALT、AST及?G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肝功能、血脂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AST与AL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超声分度变化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两组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PPC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出现并发症情况及患者肝功能指标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所有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2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也均有所下降,但相比之下,观察组下降的更为明显(P <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针对酒精性肝病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显著好转,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用甘利欣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肝脏B超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B超检查结果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85.71% (36/42),对照组有效率66.67% (28/4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抗炎保肝作用.方法 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甘草酸二铵针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使用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甘草酸镁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NAFLD患者11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4例,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转氨酶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转氨酶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脂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NAFLD患者在进行饮食运动治疗同时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改善肝酶学和血脂异常优于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氨甲环酸在晚期先兆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晚期先兆流产孕妇5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3例,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80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两组滴速均30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两组滴速均3040滴/min,每日用量均≤200 mg,均连续用药340滴/min,每日用量均≤200 mg,均连续用药37 d。有阴道流血的患者均联合应用氨甲环酸100 ml静脉滴注,用药时间≤3 d。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2%,对照组为81.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19,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潮热、口干、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共157例,占59.7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799,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晚期先兆流产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29例,两组除给予一般处理外,西药组加用硝酸甘油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缓慢滴注,每日1次,连用5天后改为口服维持,每次2,5mg,1日2次,服药10天。中西医结合组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15天,同时应用硝酸甘油,用法同西药组。结果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93.1%,西药组为79.3%(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6.5%及82.7%(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硝酸甘油二者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同时心电图也有明显改善,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硝酸甘油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