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腰椎退行性滑脱因脊柱生物力学发生改变而导致椎间盘应力分布不均,常合并有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传统保守治疗远期疗效常不满意,外科手术的创伤大、风险高等诸多因素也难以广泛开展。本研究采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539-540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3例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其进行分组,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MAST Quadrant通道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理疗、牵引等),对比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ODI评分等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5.35%比对照组患者的80.0%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在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效果更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椎间盘、脊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牵引下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1996-03/2005-03解放军南京军区理疗体疗专科中心门诊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完整者527例,均经CT或MRI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297例,对照组230例。①治疗组采用牵引下手法治疗,方法为:先坐位颈牵下采用颈椎摇正法,牵引物质量为(10+2)kg,牵引角度为颈前倾10&;#176;-15&;#176;,施术5-7min;后俯卧位腰牵下采用腰椎后伸侧扳法,牵引物质量为(60&;#177;15)kg,施术5-10min;再采用全脊柱平衡法结束,即俯卧位自C1-S1逐个调理脊椎位置,纠正椎体位移及小关节错位,尽量使各椎体、关节恢复正常生理状态,施术10min左右。每周1次,共治疗3次。②对照组单纯牵引治疗,方法为:先颈牵,坐位持续牵引,牵引物质量8~10kg,15min/次,后腰牵,仰卧何持续牵引,牵引物质量45-50kg,30min/次,1次/d,其治疗18次。治疗后评估疗效,分为优良(症状消失,恢复工作)、好转(症状减轻,生活自理,不能恢复工作)和无效(生活不能自理)。结果527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疗效优良率为79.5%(236/297),对照组优良率为36.5%(84/23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牵引下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疗效明确,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牵引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1996-03/2005-03解放军南京军区理疗体疗专科中心门诊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完整者527例,均经CT或MRI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297例,对照组230例。①治疗组采用牵引下手法治疗,方法为:先坐位颈牵下采用颈椎摇正法,牵引物质量为(10±2)kg,牵引角度为颈前倾10°~15°,施术5~7min;后俯卧位腰牵下采用腰椎后伸侧扳法,牵引物质量为(60±15)kg,施术5~10min;再采用全脊柱平衡法结束,即俯卧位自C1~S1逐个调理脊椎位置,纠正椎体位移及小关节错位,尽量使各椎体、关节恢复正常生理状态,施术10min左右。每周1次,共治疗3次。②对照组单纯牵引治疗,方法为:先颈牵,坐位持续牵引,牵引物质量8~10kg,15min/次,后腰牵,仰卧位持续牵引,牵引物质量45~50kg,30min/次,1次/d,共治疗18次。治疗后评估疗效,分为优良(症状消失,恢复工作)、好转(症状减轻,生活自理,不能恢复工作)和无效(生活不能自理)。结果527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疗效优良率为79.5%(236/297),对照组优良率为36.5%(84/23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牵引下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疗效明确,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牵引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皮颈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脊髓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脊髓变性的患者行经皮颈椎间盘摘除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疗效评定。结果:16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81%,复查MRI4例显示突出的椎间盘显著缩小。结论:经皮颈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脊髓变性疗效满意,创伤微小,操作简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内固定复位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并同时处理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性。方法采用角度椎弓根螺钉(RF)、Steffee椎弓根内固定器为腰椎滑脱坚强内固定,同时做彻底神经减压、病变椎间盘切除、滑脱椎体复位和足量的植骨融合,并采用小开窗法治疗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治疗病例10例,随诊时间1年至5年零6个月,平均4年零3个月。结果滑脱椎体复位基本理想,5例I度滑脱全部恢复正常;3例Ⅱ度滑脱中1例恢复正常,2例恢复到0~I度;2例Ⅲ度恢复到0~I度。手术优良和患者满意8例(80%),全部植骨融合成功。并发症主要有感染、神经损伤、断钉等。结论RF、Steffee椎弓根内固定器在腰椎滑脱手术中起坚强内固定作用,滑脱节段360。脊柱植骨融合率高,同时小开窗法治疗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3—04~2006—10为14例患者进行椎间盘镜治疗,手术顺利,收到显著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7例,年龄22~52岁。其中第4、5椎间盘突出12例,第5腰椎第1骶椎间盘突出2例,术前均诉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  相似文献   

8.
重度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中并非少见 ,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本院直 1996~ 2 0 0 0年 5年间 ,住院治疗 97例腰椎滑脱患者 ,其中重度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17例。采用RF内固定 ,TFC(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 ,取得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7例患者中 ,男性 6例 ,女性 11例。年龄 35~ 6 7岁。腰椎滑脱分度按Meyerding分类 :Ⅲ度 15例 ;Ⅳ度 2例。滑脱部位 :腰 3滑脱 1例 ,腰 4滑脱 9例 ,腰 5滑脱 7例。腰椎间盘突出 :①部位 ,经CT、MRI检查与滑脱椎体在同一间隙。侧突型 11例 ,中央 6…  相似文献   

9.
重度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中并非少见,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本院直1996~2000年5年间,住院治疗97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重度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7例.采用RF内固定,TFC(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重度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中并非少见,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本院直1996~2000年5年间,住院治疗97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重度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7例.采用RF内固定,TFC(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92例,男73例,女19例;年龄14~69岁,病程3个月~5a不等;L3,4间盘突出3例,L4,5间盘突出55例,L5S1间盘突出34例,其中旁侧型63例,中央型29例;有腰部外伤史81例,均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有脊柱侧弯87例,直腿抬...  相似文献   

12.
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江 《现代康复》1999,3(5):582-582
患92例.男73例,女19例;年龄14~69岁,病程3个月~5a不等;L3、4。间盘突出3例,L4、5间盘突出55例.L5S1坷盘突出34例,其中旁侧型63例.中央型29例;有腰部外伤史8I例.均以腰腿痛为主要症桄.有脊拄侧弯87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80例,有小腿感觉异常72例.肌力下降62例.  相似文献   

13.
14.
Background: There are many reports about the operative or non- operative treatments of herniation of cervical disc or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but few about the non- operative treatments curative effect and attentive affairs of their combination.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on- operative treatments' curative effect of herniation of cervical disc combined with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Design: To make retrospective survey and study of non- operative treatments' curative effect of herniation of cervical disc combined with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Uni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Subject: From February 1990 to February 1998, 55 patients were with the complication, occupied 15. 41% of the simple cervical disc, and 9. 34% of the simpl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回顾近年来国内外脊柱生物力学基础实验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研究,探讨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法机制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OVID数据库1950-01/2006-07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手法治疗的文献。检索词为“spine,biomechanics,degenerativespondylolisthesis,manipulation”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清华同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2-01/2006-07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治疗文献,检索词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生物力学,推拿”,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在图书馆手工检索1985-01/2005-12出版的相关专著。纳入标准:①脊柱生物力学研究。②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推拿手法治疗。排除标准:①脊柱骨折。②手术治疗。③重复的综述与临床治疗文献。从腰椎生物力学的角度阐述手法的作用途径,评价推拿的临床疗效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文献30篇,其中3篇为研究性论著,1篇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将文献进行综合评价。①躯干肌的协调收缩可维持腰椎节段的结构性稳定,调节腰椎活动范围,维持脊柱的动态平衡。退行性腰椎滑脱病变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等退变明显,生物力学性能发生变化,不能发挥其稳定功能,抗剪切力下降,其腰椎旋转中心后移,应力和载荷分布不协调;同时,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腰背肌肌力下降,躯干肌肌力失衡导致腰椎曲度变化,进一步影响腰椎稳定性。②手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腰肌高张力状态,减小骨盆前倾角及腰椎前凸,降低剪切应力,消除神经根压迫,结合针对性的导引和功能训练可改善腰椎承重力线,改善肌肉收缩的协调性和柔顺性,提高躯干肌群的肌力和腰椎稳定性。结论:推拿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有效的保守方法,手法的筛选、规范以及疗效的客观评估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规范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德纯  房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160-162
目的:回顾近年来旨内外脊柱生物力学基础实验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研究,探讨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法机制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OVID数据库1950-01/2006—07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手法治疗的文献。检索词为“spine,biomechanics,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manipulation”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清华同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2—01/2006—07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治疗文献,检索词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生物力学,推拿”,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在图书馆手工检索1985—01/2005-12出版的相关专著。纳入标准:①脊柱生物力学研究。②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推拿手法治疗。排除标准:①脊柱骨折。②手术治疗。③重复的综述与临床治疗文献。从腰椎生物力学的角度阐述手法的作用途径,评价推拿的临床疗效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文献30篇,其中3篇为研究性论著,1篇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将文献进行综合评价。①躯干肌的协调收缩可维持腰椎节段的结构性稳定,调节腰椎活动范围,维持脊柱的动态平衡。退行性腰椎滑脱病变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等退变明显,生物力学性能发生变化,不能发挥其稳定功能,抗剪切力下降,其腰椎旋转中心后移,应力和载荷分布不协调;同时,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腰背肌肌力下降,躯干肌肌力失衡导致腰椎曲度变化,进一步影响腰椎稳定性。②手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腰肌高张力状态,减小骨盆前倾角及腰椎前凸,降低剪切应力,消除神经根压迫,结合针对性的导引和功能训练可改善腰椎承重力线,改善肌肉收缩的协调性和柔顺性,提高躯干肌群的肌力和腰椎稳定性。 结论:推拿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有效的保守方法,手法的筛选、规范以及疗效的客观评估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3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6岁。病程3周~10年。30例均摄X线平片、MRI或CT检查,均证实有颈椎间盘突出症。病变部位在C3~7。脊髓明显受压变扁2例,轻度受压5例。神经根型1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6例,混合型6例,脊髓型1例。治疗方法采用卧式悬吊例搬复位手法。以C5、6椎间盘突出为例:①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垫一软枕。头部前屈60~80“悬吊于床头,患者头倒向左侧,术者采用推、揉、没等手法充分放松顿及上背部肌肉,然后术者左手掌根固定在患者C6、7部位,指关节固定在肩昨骨内上角,右手固定在患者耳…  相似文献   

19.
脊柱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解除患者痛苦,并提高治愈率的前提下,更便捷、更安全、更小痛苦的微创技术应运而生。脊柱外科亦不断向着这一理念进步。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其微创技术由盲目操作到全内镜概念的突破,由间接减压到直接减压,由适应证相对狭窄到广泛适用于包括融合技术及椎管内减压等绝大多数类型的手术操作,已逐渐在国内国际上成为近期骨科学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现笔者对其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退行性变腰椎滑脱和椎间盘突出患者关节突关节和椎板的结构变异,以揭示腰椎骨、关节及神经等结构的发育异常或先天性缺陷与下腰痛发生的潜在关系。方法:36例平均年龄39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平均年龄55岁退行性变腰椎滑脱患者及26例正常人摄制X射线正位片,CT扫描测量关节突和椎板形态(L4~5)。根据下关节突外间距是否比椎弓峡部间距宽和能否显示关节突关节间隙分为X(X1,X2,X3)型和W型,X1型和X2型下关节突均向侧方伸展,但X1型不显示关节间隙,X3型能见到一侧关节间隙。W型下关节突收窄,两侧关节间隙都能显示。结果:W型的关节突矢状排列,在正常组中少见(6.89%),退行性变腰椎滑脱组占多数(45.71%)。X1型关节突冠状排列,在对照组(55.17%)和椎间盘突出组(58.33%)中占多数。W型的椎管大多数为三叶形并伴有侧隐窝狭窄,这可能与滑脱和骨关节炎有关。结论:结果提示W型是发生退行性变腰椎滑脱和椎管狭窄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