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C型臂锥形束CT成像偏离正中心点对图像噪声及影像变形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Siemens Axiom Artis Zee血管机,DynaCT成像模式,设置成像时间为20 s。①标准水模实验:对CT标准质控水模进行成像,选择水模图像密度均匀且伪影少的20个层面,分别测量前(A)、后(P)、左(L)、右(R)方向上正中心点和偏离正中心点2、4、6、8、10 cm位置图像的X线衰减值及其标准差;以X线衰减值标准差为图像噪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客观评价。②钢球模型实验:分别将直径为17.20 mm钢球分别放于前后(A-P)、左右(L-R)及头足(H-F)方向正中心和偏离正中心2、4、6 cm处进行成像;在Leonardo工作站上重建三维图像,测量每个钢球在A-P、L-R及H-F方向上的直径,计算在各方向上钢球影像的变形度。结果 C型臂锥形束CT成像中,在A、P、L、R各方向上,随偏离正中心点距离增大,噪声值逐渐减小(P均<0.05)。在A、P、L、R、H、F方向上,随着偏离正中心点距离增加,不同方向钢球直径变形度有所增加;H-F方向上偏离正中心点时,钢球H、F方向直径变形度相对较小(变形度绝对值均<0.2%);P方向上,以A-P方向偏离正中心点时,钢球直径变形度最小。结论 C型臂锥形束CT成像中,在偏离正中心点的各个方向的不同位置,图像噪声和影像变形程度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常规CT图像中金属植入物会引起伪影,对局部结构组织的判断有严重影响,使CT图像的解读能力下降,难以达到临床医疗诊断的目的。因此,需要有效的方法从图像域或投影域进行校正。方法:通过对金属植入物术后常规混合能量与最佳单能量成像上的图像质量及参数比较,联合能谱CT金属伪影去除系统(MARs)重建技术的综合运用,探讨宝石能谱CT扫描技术在去金属伪影方面的独到优势和临床应用的价值。结果:重组图像时,所有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均有明显的金属伪影。经能谱CT的MARs重建后伪影明显减少。金属植入物后QC组、mono+MRAs组伪影最重层面的CT均值(HU)、SD均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在mono+MRAs组,当单能量在90~140 kev时,伪影最重层面的CT均值(HU)、SD均值及伪影指数AI的变化曲线趋于稳定。结论:宝石能谱CT去金属伪影的重建技术选择单能量在90~140 kev之间,可大大减少金属植入物造成的伪影,在临床诊断及疾病随访方面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旋转DSA影像变形程度及测量误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模型实验评价旋转DSA的影像变形情况和测量误差.方法 取5个直径20 mm钢球,横向间隔30 mm排列,将中心位置钢球置于等中心点进行旋转DSA采集.再取5个直径10 mm钢球,与上述钢球纵向间隔30 mm并以相同方式排列,进行相同的旋转DSA采集.将显示屏分为5个区域,观察各个旋转角度钢球二维影像的形态变化.选择两组实验图像中的左前斜20°、40°、60°钢球影像,分别用自动等中心校准法和球体校准法测量,与钢球实际直径比较,计算影像的放大率.结果 除中央区的钢球以外,其他区域钢球在不同旋转角度的二维影像均产生了变形,随钢球距离探测器的远近产生影像放大或缩小.采用自动等中心校准法测量时,仅中央区钢球与实际直径大小相同,钢球离中央区越远或旋转角度越大,测量误差越大(最大放大率12.42%).采用球体校准对各个区域钢球在不同旋转角度时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测量误差较小(最大放大率3.41%).结论 旋转DSA成像时,将病变定位于中央区可减小二维影像变形.根据病变的位置合理选择测量技术有助于降低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4.
背景:磁共振成像具有高对比度、无骨伪影、任意方位断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头颈外科、神经外科和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诊断.但某些金属材料在磁共振成像中形成的伪影严重影响了图像质量,这些材料的使用限制了磁共振成像在头颈部的应用和准确诊断.目的:观察硬质钴铬铸造合金、软质钴铬铸造合金、金合金3种金属材料在5种不同头颈部扫描序列中的伪影.方法:采用5种头颈常规及快速成像序列,分别对放置于圆柱型水模中心的3种金属试样进行轴位扫描,测量伪影,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3种金属在磁共振成像相同成像序列中,金合金产生的伪影最小,硬质钴铬形成的伪影最大,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相同金属材料,自旋回波序列产生伪影最小,梯度回波序列产生伪影较大,平面回波序列产生伪影最大并使图像变形.结果提示,与非贵金属口腔修复材料相比,以贵金属作为口腔修复材料,在头颈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产生的伪影最小,因此通过合理选择口腔金属修复材料及成像技术,可得到最佳磁共振成像.  相似文献   

5.
基于平稳小波变换的减小MR图像截断伪影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缩短磁共振成像的时间一直是磁共振成像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只采集部分相位编码的磁共振信号进行磁共振图像重建,不但可以缩短成像的时间,而且可以使图像保持较高的信噪比,但在重建的图像上出现了截断伪影.采用平稳小波变换和图像模板技术消除图像截断伪影及噪声,可有效地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图像伪影的形成机制,熟悉磁共振血管成像中MIP伪影的各种表现,探讨其解决办法。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4年6月磁共振血管检查患者共90例,其中头部3D TOF-MRA检查47例,颈部2D TOF-MRA检查20例,均同时进行了颈部3D CE-MRA检查;腹部3D CE-MRA检查25例。对各部位出现的MIP伪影进行分类、分析,探讨对不同表现形式的MIP伪影的解决办法。结果:①头部TOF-MRA的整体MIP图像上细小血管分支未显示共40处(后交通动脉32处,前交通动脉8处),通过对原始图像的观察或局部薄层重建使上述两处血管均得到显示。②20例颈部TOF-MRA检查中夸大血管狭窄程度共14处,均出现在血管狭窄程度在50%以上的血管,占病变总数的93.3%(14/15),CE-MRA对TOF-MRA夸大狭窄均做出了准确的矫正。颈部20例TOF-MRA中,颈外动脉锯齿状伪影36处,出现的几率为90%(36/40)。CE-MRA对此种伪影均做出了矫正。④MIP图像上在特定投影方向上血管分支不显示,通过改变投影方向或去掉高信号的背景组织此种伪影均得到解决。结论:磁共振血管检查MIP图像上出现伪影是常见现象,表现具有多样性;MIP图像伪影可造成错误的诊断。MIP图像的伪影可以通过不同的后处理方法或改变成像方法解决。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可单凭MIP图像做出最终诊断,需密切结合原始图像和不同处理方法的血管重建图像。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作为一种功能成像已经成为常规磁共振成像诊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使用的全视野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其图像质量较差,解剖结构分辨率较低,容易产生比较严重的伪影,图像的变形和失真等问题。随着技术的进展,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技术通过在相位编码方向上缩减视野大小等方法显著提高了图像质量及组织结构分辨能力,减轻图像伪影、变形、失真等情况,这对于体积较小、结构精细、解剖部位附近磁化率变化较大或易受不自主生理性运动影响的器官及部位尤为重要。作者对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的成像原理及其在各器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杨德文  丁鹏  常生  刘平  李德勇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0):60-61,F0003
目的:探讨医学CT图像伪影的成因及减少伪影的方法。方法:对40例CT图像伪影的病例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对自制模体在GE LightSpeed16层螺旋CT上设置不同参数进行扫描,分别改变螺距、层厚、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对阶梯状伪影进行分析。结果:CT图像伪影与被扫描物属性及成像的原理和技术有关;阶梯状伪影的大小与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存在确定关系,伪影不仅随层厚的增加而增大,也随螺距的增加而增大。结论:CT图像伪影种类繁多,选择正确的扫描参数和方法对避免伪影的产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成像(DTS)-去金属伪影技术(T-smart)在脊柱病变内固定术后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10例脊柱内固定术患者,分别完成了脊柱正侧位普通DR及DTS检查,其中40例同时完成了CT检查。使用5分法对三种检查方法获得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DTS组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完成CT检查的40例图像质量评分低于D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脊柱病变内固定术后影像学检查中,DTS检查T-smart技术能更准确地显示金属内固定位置,具有更少的金属伪影,术区骨质结构显示更加清晰,能更好的满足术后随访评价的要求,可作为脊柱内固定术后复查的一种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线性插值、非线性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3种方法消除金属伪影后的CT图像。 方法:首先,利用全局阈值分割的方法把原图分割为金属部分和条状伪影部分。然后用雷登变换把伪影图像变换至弦空间,即得到弦图。然后用线性插值、非线性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来对伪影弦图进行处理,得到矫正的弦图。最后利用滤波反投影法重建图像。 结果:线性插值最为明显的消除了放射状条纹伪影,非线性插值在消除条纹的时候带入了噪声,而三次样条插值对伪影的处理最弱。 结论:实验表明,在各种单一插值算法中,线性插值是最为有效的消除金属伪影的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肌骨超声断层成像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因骨肉瘤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记录每项检查所用时间;针对检查区域二维和三维重建图像比较各检查方法成像速度及图像质量。结果 CT、MRI及超声断层检查时间分别为(39.0±7.6)s、(332.8±48.9)s及(117.0±9.6)s, CT最快而MRI最慢。CT和MRI中的金属伪影及图像变形导致图像质量降低,影响诊断效能。超声断层成像用于观察假体周围软组织不受金属伪影影响,扫描时间较短、层面连续、图像分辨力较高,且支持三维重建,能有效评估关节假体周围软组织和积液情况,可提供更全面的软组织信息及更直观的立体图像。结论 超声断层成像可作为无创方法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6-bit CT图像在读取金属植入物CT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模体中间分别插入一圆柱形铝棒、钛合金棒和不锈钢棒,对模体进行CT扫描,对图像重建获得12-bit和16-bit CT图像。分析并比较3种金属棒的12-bit和16-bit图像及其CT值。结果 对于同种金属棒,12-bit图像和16-bit图像显示效果基本相同。铝棒周围未显示出伪影;钛合金棒周围有较明显的放射状伪影;不锈钢棒周围有严重伪影。3种金属棒内部的显示无明显差异。12-bit和16-bit图像中,铝棒的最大CT值分别为2 159 HU和2 150 HU,平均CT值分别为2 026 HU、2 021 HU;钛合金棒的最大CT值分别为3 071 HU和6 950 HU,平均CT值分别为3 071 HU、5 957 HU;不锈钢棒的最大CT值分别为3 071 HU和12 060 HU,平均CT值分别为3 071 HU、9 397 HU。结论 16-bit的CT图像能够显示体内金属植入物的CT值分布,分辨出铝、钛合金或不锈钢的金属植入物。  相似文献   

13.
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金属植入手术。由金属植入物产生的金属伪影对利用CT图像进行术后评估与肿瘤诊断造成极大困难,易导致误漏诊。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迭代重建算法基础上改进的校正方法近几十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去除金属伪影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多重灵敏度编码弥散加权成像(MUSE-DWI)与基于周期性旋转重叠平行线增强重建技术(PROPELLER,即螺旋桨技术)的PROPELLER DUO-DWI显示鼻咽癌的价值。方法 对25例经活检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采集MUSE-DWI及PROPELLER DUO-DWI,对比2种图像的主观评价指标(图像清晰度、图像伪影及变形)和客观评价指标,即病灶信噪比(SNR)及对比信噪比(CNR)。结果 MUSE-DWI显示鼻咽癌清晰度评分及病灶SNR、CNR均优于PROPELLER DUO-DWI(P均<0.01),图像伪影及变形评分均低于PROPELLER DUO-DWI(P均<0.05)。结论 相比PROPELLER DUO-DWI,MUSE-DWI显示鼻咽癌更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Sievers分型二叶主动脉瓣(BAV)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BAV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Sievers分型分为0型(无嵴)、1型(有一嵴)和2型(有双嵴),其中1型分为3个亚型:1(L-R)亚型(左冠瓣与右冠瓣融合),1(R-N)亚型(右冠瓣与无冠瓣融合),1(N-L)亚型(左冠瓣与无冠瓣融合)。比较不同Sievers分型BVA患者主动脉内径超声测量值。结果 121例中,3例(3/121,2.48%) Sievers分型为0型;118例(118/121,97.52%)为1型,其中1(L-R)亚型80例(80/121,66.12%),1(R-N)亚型33例(33/121,27.27%),1(N-L)亚型5例(5/121,4.13%);无2型患者。1(R-N)亚型主动脉瓣环及窦部内径均小于1(L-R)亚型(P=0.01、0.02),1(L-R)、1(R-N)及1(N-L)亚型间主动脉瓣环、窦部、窦管结合部及升主动脉近端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ievers分型为1(L-R)亚型在BAV患者中最常见,且超声心动图所见主动脉瓣环及窦部扩张较1(R-N)亚型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We compared flat-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FD-CTA) to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A) and digital subtracted angiography (DSA)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experimental aneurysms treated with stents, coils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In 20 rabbits, aneurysms were created using the rabbit elastase aneurysm model. Seven aneurysms were treated with coils, seven with coils and stents, and six with self-expandable stents alone. Imaging was performed by DSA, MS-CTA and FD-CTA immediately after treatment.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 was performed and two experienced reviewers compared aneurysm/coil package size, aneurysm occlusion, stent diameters and artifacts for each modality.In aneurysms treated with stents alone,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aneurysms was identical in all three imaging modalities. Residual aneurysm perfusion was present in two cases and visible in DSA and FD-CTA but not in MS-CTA. The diameter of coil-packages was overestimated in MS-CT by 56% and only by 16% in FD-CTA compared to DSA (p < 0.05). The diameter of stents was identical for DSA and FD-CTA and was significantly overestimated in MS-CTA (p < 0.05). Beam/metal hardening artifacts impaired image quality more severely in MS-CTA compared to FD-CTA.MS-CTA is impaired by blooming and beam/metal hardening artifacts in the visualization of implanted devic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easurements made with noninvasive FD-CTA compared to gold standard of DSA after stenting and after coiling/stent-assisted coiling of aneurysms. FD-CTA may be considered as a non-invasive alternative to the gold standard 2D DSA in selected patients that require follow up imaging after stenting.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GSI)单能量成像在减除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方面的应用价值,寻求图像质量最佳的单能量成像点。 方法 对19例带有脊柱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行宝石能谱CT GSI扫描。获得能谱扫描数据后,利用能谱技术,每隔10 keV重建40~140 keV共11组单能量图像,于每组图像中分别选取伪影最重层面(A)和无或少伪影层面(B)的两幅图像行ROICT值和SD值测定,分别记录为CT1、CT2和SD1、SD2,计算伪影指数(AI)。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CT值,LSD-t检验比较AI值。 结果 40~140 keV 11组单能量图像中,120 keV单能量图像组,A、B两层面CT值分别为(41.41±9.48)HU和(41.91±7.97)HU(t=-0.21,P>0.05);其他10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70~140 keV时,两两比较,A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0~60 keV时,与其他能量组两两比较,A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能谱CT利用能谱成像技术可有效减除金属植入物的伪影,120 keV为图像质量最佳的单能量成像点,70 keV为伪影减除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能谱CT金属伪影去除系统(MARS)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的疗效评价. 方法 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行宝石能谱CT检查,对原始图像用设备自带软件包进行金属伪影去除处理和膝关节三维重建.以原始图像为参照,比较去伪影图像对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的显示效果. 结果 宝石能谱CT图像较常规图像金属伪影明显减少,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复位和内固定术的修复效果. 结论 宝石能谱CT伪影去除效果明显,是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疗效评价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19.
小动物CT-SPECT双模态成像系统中CT几何畸变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在北京大学医学物理和工程实验室研发的一个基于平板探测器的锥形束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组成的双模态小动物成像系统中,提出一种用于校正机械系统不完善所引起的CT图像几何畸变的新方法。 方法 为系统建立一个笛卡尔坐标系,用鲍威尔算法对几何畸变参数进行计算。 结果 选取以平板探测器中心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统,所有几何参数均在该系统中进行定义,相应的几何畸变参数得到精确计算,基本上消除了几何伪影,经过校正后的重建图像质量有较大改善。 结论 该方法可有效校正小动物CT-SPECT双模态成像系统中CT图像的几何畸变,也适用于其他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并可作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的几何畸变校正和双模态图像配准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几种常用国产封堵器植入后行3.0T MR检查时的安全性,及封堵器对MR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封堵器悬挂于3.0T磁场中测量其偏转角度,再植入离体猪心内,行3.0T MR扫描,观察封堵器在扫描前后有无变形、移位,并分析图像、判断封堵器对图像质量有无影响。结果 所有封堵器在磁场中均产生一定的偏转角度,均远<45°(P<0.01)。扫描前后,植入猪心的封堵器无变形或移位。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盘片边缘轮廓显示较清晰,其轮廓内及周围可见伪影,且越靠近中心伪影越明显;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轮廓模糊,伪影范围明显大于其直径;总体上,较大的封堵器产生的伪影范围更大;同时植入3个封堵器,相互间图像无干扰。结论 3.0T MR常规扫描不会导致国产封堵器变形或移位,金属封堵器会对其自身及周围心脏结构的观察产生影响,但对心脏其他部位的图像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