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9—2020年甘肃省酒泉市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EC)的耐药情况、毒力基因型别以及时间、人群分布情况和分子分型特征,为DEC监测、暴发预警以及耐药抗生素规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2020年酒泉市哨点医院送检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分离疑似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株,采用多重PCR和毛细管凝胶电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毒力基因分型、MIC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及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试验。结果腹泻患者粪便标本219份,检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27株、检出率12.33%,其中肠聚集性埃希氏菌20株、占74.07%,肠致病性埃希氏菌4株、占14.81%,肠产毒性埃希氏菌3株、占11.11%;以夏季发病为主、占74.08%;人群普遍易感,以19岁~组和0岁~组人群为主,分别占44.44%和29.63%;对氨苄西林和四环素耐药分别占84.19%和74.07%,对萘啶酸、头孢唑啉和复方磺胺耐药分别占66.67%,66.67%和62.96%;27株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分为27个型别。结论 酒泉市腹泻患者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PFGE指纹图谱表现出多态性,感染型别以EAEC为主...  相似文献   

2.
所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04:H4(enterohem.orrhagicE.coli,0104:H4),是由德国分离的一种新菌珠0104:H4型大肠杆菌,含有志贺毒素2(vtx2a)的基因,没有(enterohemorrhagicEscherichiacoli,EHEC)溶血素、志贺毒素1、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Escherichiacoli)基因毒力岛基因;但含有肠集聚性粘附大肠杆菌(enteroaggragtiveEscherichiacoli)(第5类致泻性大肠杆菌)毒力质粒上的3个基因:aatA、aggR、aap。显示其为EHEC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病原学特征。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2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收集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595份。对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01和0139群霍乱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分离培养,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进行核酸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原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血清型别等特征进行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595份样本中,128份细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21.5%,其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11.4%(68/595),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6.9%,41/595)、沙门菌(2.4%,14/595)和志贺菌(2.2%,13/595),霍乱弧菌未检出。112份样本腹泻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8.8%,其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9.1%(54/595),其次为轮状病毒(8.7%,52/138),星状病毒(1.8%,11/595)和肠道腺病毒(o.7%,4/595)。致泻大肠埃希菌以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别主要为04:K8。6~g月份为病原菌检出的高峰期,当年11月至次年3月为腹泻病毒检出的高峰期。结论诺如病毒、轮状病毒亦是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主要病原,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多数大肠杆菌 (Escherichiacoli,E coli)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寄殖菌 ,但也有部分对人和动物有害 ,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是最常见的致病性革兰氏阴性杆菌 ,几乎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与器官。根据毒力因子、致病机制和临床症状等不同 ,主要分为肠致病性 (EPE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山西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包括粘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的病原谱、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方法 对2015-2016年山西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中分离到的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进行血清学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PFGE分型。结果 2015-2016年共采集腹泻病人标本2 505例,检出目标菌数157例,检出率为6.27%,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82例(3.27%)、沙门菌51例(2.04%)、志贺菌14例(0.56%)、副溶血性弧菌10例(0.40%)。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分离率最高的是EPEC。在对15种常见抗生素药敏实验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100%),对头孢他啶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敏感率大于90%。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2个血清型为主,沙门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100%),对头孢西丁和头孢他啶敏感率大于90%。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全部为tdh阳性。结论 山西省2015-2016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其次为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6.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O抗原多糖的致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O抗原多糖(OPS)的特异性致病作用。方法提取并纯化大肠埃希菌O29——EIEC的脂多糖(LPS)亚单位分子——OPS进行体内外试验,观察其毒性作用并与LPS作对比。结果EIEC OPS可引起Hela细胞病变;致兔回肠袢肠黏膜出血,但不引起肠腔积液;电镜观察OPS致病变的Hela细胞,明显可见细胞的超微病理损害。结论EIEC OPS有特异的致病作用,与其LPS的内毒素作用不同;大肠埃希菌O29(致病菌株)OPS毒性作用比大肠埃希菌HB101(非致病菌株)OPS毒性强烈。  相似文献   

7.
目的2010年10月从一名死婴粪便标本中分离到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为福建省首次鉴定该病原菌。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该病原菌的特征,为进一步开展aEPEC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包括常规的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药敏试验、PCR检测毒力基因分布、eaeA基因的测序分析。结果该菌株生化表现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特征;现有的典型的EPEC血清型不能凝集;药敏实验结果提示对大部分的药物均敏感;毒力基因检测为eaeA+、bfp-、stx1-、stx2-、ehxA-、paa-;eaeA序列在NCBI上比对的结果均提示为大肠埃希氏菌(EHEC/EPEC)紧密素(intimin)的eaeA基因。结论根据常规实验、分子诊断及测序结果证实该病原菌为福建省首次鉴定的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同时我们需要进一步检测其它的毒力相关基因,探讨这些基因和该菌株致病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致泻大肠埃希菌在水源水中的分布与腹泻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致泻大肠埃希菌在水源水中的分布与腹泻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腹泻病人粪便标本来自本市医院肠遭门诊,水源水为本市的主要饮用水源。标本经增菌,分离培养、纯培养、生化反应、噬菌体裂解、血清学试验等微生物学鉴定确定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结果定点、定时采集1080份水源水,检出致泻大肠埃希菌149株,分属23个血清型。EPEC中以O86:K61K62最为多见,O128:K67次之;EIEC中以O29:K分离菌株数最多,O28:K73次之;ETEC中以O8:K40K47最为常见,O6:K15次之;同一时期自1142份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致泻大肠埃希菌143株,分属23个血清型,EPEC中以O86:K61K62检出率最高,O142:K86次之,EIEC中以O29:k最为多见,O28:K73次之,ETEC中以O8:K40K7分离菌株数最多,O6:K15次之;先后自腹泻病人粪便和水源水中分离到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结论比较同一时期自腹泻病人和水源水标本中检出的致泻大肠埃希菌,发现两者除极个别外,血清型分布几乎完全相同,两者分离的致泻大肠埃希菌EPEC、EIEC、ETEC中均是分别以O86:K61K62、O29:K08:L40K47血清型最为常见,表明腹泻病人感染致泻大肠埃希菌与水源水污染有密切关系。为制定相应的腹泻病防治对策提供了依据;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发现,填补了致泻大肠埃希菌家族的一项空白。提示临床医生在腹泻病防治工作中,同时也要关注生化学变异的腹泻病原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所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enterohemorrhagic E.coli,O104∶H4),是由德国分离的一种新菌珠O104∶H4型大肠杆菌,含有志贺毒素2(vtx2a)的基因,没有(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coli,EHEC)溶血素、志贺毒素1、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基因毒力岛基因;但含有肠集聚性粘附大肠杆菌(enteroaggragtive Escherichia coli)(第5类致泻性大肠杆菌)毒力质粒上的3个基因:aatA、aggR、aap[1]。显示其为EHEC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相关文件判断结果。结果246株大肠埃希氏菌和15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为30.8%和18.4%,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4%,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78.0%;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96.1%。结论基层医院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开展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类型、病原学特征和抗生素耐药模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9年长春市儿童医院和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腹泻样品50份,进行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分析和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E-test法测定细菌的耐药谱与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ERIC-PCR检测细菌的同源性,并测定13种毒力基因,进行系统分群和血清型鉴定。结果通过16S rDNA扩增子组学测序分析,排除志贺菌、沙门菌等感染的可能,确定致儿童腹泻粪便样品中大肠埃希菌为优势病原菌。分离获得110株大肠埃希菌,系统进化分群以A群、B2群和D群为主。检测到O抗原血清型23种,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119,检出13株大肠埃希菌EAST1基因PCR阳性,7株eae基因PCR阳性,其中1株同时携带EAST1基因和eae基因。分离株对2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4.3%~68.1%,多药耐药菌菌株比例高达63.8%。49.3%的菌株为ESBL表型,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约为50%,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5.8%和4.3%)。结论长春地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存在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目前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已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ESBL菌株对12种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水平,儿童感染性腹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形势严峻,应进一步加强耐药性监测与抗生素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肠产志贺样毒素且具侵袭力的大肠埃希氏菌(Entero-SLTs-Producing and 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SIEC)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的侵袭基因,阐明它们之间的异同。方法 使用质粒酶切图谱分析,侵袭性基因ipaB,ipaC,ipaD的PCR和Southern blot杂交实验,以及利用EIEC8401菌株的侵袭性大质粒酶切产物作为探针与ESIE  相似文献   

13.
<正> 在龙岩地区从腹泻患者和健康人群分离出10株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其阳性率分别为0.86%和0.33%,其血清型以0_(124)为主,其次0_(152)。从健康人群也可检出的事实,说明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对人群中的每一个体并非都能致病,可以呈健康带菌状态,这在诊断上应当注意。同时发现θ_(124)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 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能致肠炎,近年来已引起国际上注意,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其它一些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致泻性大肠杆前商川】子,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目前国际上f顷向I将致行性人肠杆菌分为三类,即肠产毒性大肠杆原(。nt。ro-Toxlgenl。F。cherlchlacoil,ETEt”).肠侵袭pt人肠杆菌(en[ero-In-vaslveE。oher。oh。a;of。Elf:(”),肠致病性大肠杆菌(。n-ter-PalhogenlcL。。h。。。。}。。。。。。/。F:I‘E(”),肠出血性人肠杆菌(enter。-Nem。rH。。g。。人。;h。,,。;人。。‘叶。hHk().和肠集聚粘附性大肠杆菌(,lit。f()-A“))g)’l‘’”L‘-oher。cha。OOI。,EAggEC)‘。f…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针对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编码脂多糖rfbE基因保守区设计LAMP引物及环引物,反应体系加入染料羟基萘酚蓝(HNB)作为LAMP扩增的指示剂,结合LAMP浊度仪优化扩增条件,根据HNB的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评价LAMP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建立的LAMP法对O157︰H7rfbE基因的最低检出限约为100copy/反应管,检测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宋内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均为阴性。体系的扩增效率较高,可在40min内出结果。结论建立的基于颜色判定的EHEC O157︰H7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设备要求简单等特点,适用于EHEC O157︰H7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针对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编码脂多糖rfbE基因保守区设计LAMP引物及环引物,反应体系加入染料羟基萘酚蓝(HNB)作为LAMP扩增的指示剂,结合LAMP浊度仪优化扩增条件,根据HNB的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评价LAMP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建立的LAMP法对O157︰H7rfbE基因的最低检出限约为100copy/反应管,检测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宋内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均为阴性。体系的扩增效率较高,可在40min内出结果。结论建立的基于颜色判定的EHEC O157︰H7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设备要求简单等特点,适用于EHEC O157︰H7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郑云爱  杨文东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972-1973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和耐药特点。方法痰液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经ESBLs确证,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呼吸内科社区获得性感染大肠埃希菌(60.5%)显著高于医院内感染(39.5%)(P〈0.01);医院内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率(63.9%)显著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44.1%)(P〈0.01),但其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为零。结论本院呼吸内科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率较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应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大肠埃希菌O157:H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在Michigan和Oregon因进食污染的汉堡包发生的47名血性腹泻患者粪便中第一次分离出E.coliO157:H7,回顾性研究发现它与1975年一名自限性的急性血性腹泻患者粪便培养的大肠埃希菌为一类,并且1973~1982年间发生的3千多份出血性肠炎E.coli培养中均见O157:H7血清型[1].它可产生一种与志贺氏毒素(Shigatokin,ST)极相似的毒素,故称之为类志贺氏毒素。又因它对培养的Vero细胞具毒性作用,故又称之为"Vero毒素"。该菌因引起出血性腹泻而得名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苗(enterohemorrhagicE.coli,EHEC)。近年来,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7月~2006年7月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307株和肺炎克雷伯菌202株,用CLSI/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法检测其ESBLs,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产ESBLs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8.4%(118/307)和31.7%(64/202),主要分布于尿和痰、咽拭子中,病区主要集中于肺科、神经外科、感染科、泌尿外科、ICU室。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呈高度敏感,对哌托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出现较高耐药。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在不同病区的不同标本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是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较佳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外膜蛋白A基因重组质粒,研究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RT-PCR法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克隆OmpA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30a(+)-OmpA,经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后在E.coliBL21(DE3)原核表达系统中诱导OmpA的表达,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检测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和分析免疫反应性。结果获得的目的基因为1041bp,与预期值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序列的同源性达100%,重组质粒pET-30a(+)-OmpA在原核系统下可表达OmpA,Westernblot分析His-Tag单抗能与OmpA(His-Tag)发生免疫反应。结论OmpA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