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中隔偏曲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根本措施。我科于2001年3月~2005年10月共手术治疗10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选择其中前端软骨偏曲较轻或不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进行局限性鼻中隔成形术3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矫正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0°鼻内镜对3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及临床愈后观察。15例鼻中隔偏曲的病人接受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后对照。结果 3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经鼻中隔矫正术,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33例疗效好,2例好转。该方法彻底安全治疗了鼻中隔偏曲减少了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手术视野清楚,直观方便简单易行,精确,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应用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患有鼻中隔偏曲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该院收治的患有鼻中隔偏曲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鼻中隔矫正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鼻中隔偏曲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鼻部结构和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鼻中隔偏曲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鼻中隔偏曲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鼻中隔矫正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并与保守疗法比较。方法 40例患者中,治疗组20例,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照组20例,用保守治疗。结果 随访2年,治疗组症状消失,无1例复发;对照组症状减轻,仍反复发作。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效果保守疗法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鼻中隔矫正术进行了探讨和改进。经对302例患者手术治疗,显效率100%,无一例术后并发症,本方与国内有关对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的临床报道相比,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此手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67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病人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结果:随访1年,34例病人症状完全缓解,25例病人症状部分缓解,5例病人无效。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对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鼻甲外移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5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鼻中隔矫正组。联合治疗组33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外移术;鼻中隔矫正组22例单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联合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8例,治愈率75.8%,好转率100.0%;鼻中隔矫正组痊愈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治愈率31.8%,好转率81.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镜下针对性行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外移术治疗,组织损伤小,效果好,安全,符合功能性治疗,方法容易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行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1%、9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当日、治疗后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对鼻中隔偏曲有显著的治疗价值,出血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52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结果随访1a,症状完全缓解27例(51.9%),症状部分缓解19例(36.6%),无效6例(11.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对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鼻部较重外伤可致鼻骨及鼻中隔同时骨折,鼻梁下塌及鼻中隔血肿、下塌偏曲或原有的偏曲加重,简单的鼻骨整复多难使鼻中隔复位。2003年5月至2006年9月我们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急性期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85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5例均为鼻骨整复不能矫正鼻中隔偏曲或较难通过鼻腔行鼻骨、鼻中隔复位及鼻中隔原有偏曲者,其中男78例,女7例,18~56岁,平均28.5岁。单侧鼻骨骨折(包括上颌骨额突,以下同)32例,双侧53例。鼻中隔下塌呈“s”型、“c”型偏曲或对称隆起,偏曲位于软骨部19例,位于软骨及骨部66例。鼻中隔血肿27例,…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寻一种安全可靠、矫正满意的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对215例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临床资料的复习,探讨鼻内镜在鼻中隔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并对这种术式的安全和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对215例患者术后6~24个月的疗效观察表明.该方法可安全、彻底地矫正的鼻中隔偏曲,满意地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有效地控制鼻腔粘连的发生和减少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结论 经鼻内镜治疗鼻中隔偏曲安全、有效,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其方法是切除偏曲的鼻中隔四方软骨、筛骨、犁骨,使鼻中隔平直,切下的软骨多弃之不用。笔者自1999年开始将切下的软骨加以修整后重新置人中隔,用此法共计治疗了56例。经几年的临床观察,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56例鼻中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5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对其实施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结果:治疗后随访3~6个月,56例患者中共54例治愈,2例好转,治愈率为96.4%。结论: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可有效治疗鼻中隔偏曲,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
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并观察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64例行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患者中62例治愈(96.86%),2例好转(3.14%)。术后并发鼻中隔血肿1例,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一种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鼻中隔偏曲矫天成型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38例,术后随访0.5-5年,术后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对鼻中隔成型术的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鼻内窥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使将鼻中隔偏曲的治疗变得简单易行。2000年6月以来,我们于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2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5月就诊的50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采用鼻内窥镜进行鼻中隔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都鼻中隔偏曲矫正,鼻中隔无穿孔发生.结论:经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而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可保留患者鼻中隔骨和软骨,术后恢复块,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好,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及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100例病人,鼻中隔偏曲均得到矫正,效果良好,无1例鼻中隔穿孔。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鼻中隔偏曲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但手术技巧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鼻中隔偏曲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方法:通过对3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成功施行了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总结分析该术式的先进性所在。结果:320例患者鼻中隔均得到满意的矫正效果,术后患者鼻塞、头痛、鼻出血等主诉症状消失,所有患者随访均无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外鼻畸形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系在内镜直视下手术,视野清晰,手术切口灵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主要侧重的是偏曲部分的"塑形改造"而不是"切除弃之",因而更加注重鼻中隔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是鼻中隔偏曲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鼻中隔矫正术进行了探讨和改进,经对302例患者手术治疗,显效率100%,无一例术后井发症,本方与国内有关对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的临床报道相比,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此手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