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50例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的高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采用健康状态调查问卷(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躯体功能评分为(1.45±0.37)分,情绪功能评分为(1.36±0.28)分,角色功能评分为(1.29±0.34)分,社会功能评分为(0.78±0.21)分;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评分为(1.93±0.56)分,情绪功能评分为(1.85±0.46)分,角色功能评分为(1.72±0.29)分,社会功能评分为(1.26±0.28)分,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舒孝兵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36-237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6例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全部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6.07%,76.79%患者术后进食情况满意,随访1~5年,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5.36%、33.93%、19.64%。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和生理功能的保障以及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存活率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胃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胃癌全胃切除术且术后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按照患者术后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9例: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相关指征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4.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27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手术适应证、消化道重建方式及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选择安徽省萧县第三人民医院近年来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2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5例获得随访(92.6%),其中行根治性全胃切除25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44.0%(11/25);姑息性切除2例,均于1~3年内死亡。本组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倾倒综合征1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对于全胃切除术严格选择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合理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规范淋巴结清扫,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收治的25例胃癌全胃切除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防治措施。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其中行根治性全胃切除22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40.9%(9/22);姑息性切除手术3例,术后随访近期疗效理想,患者精神状态改善,症状消失或减轻,但远期疗效欠佳,均于1-4年内死亡。术后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2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结论合理掌握全胃切除术的临床适应证,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消化道重建方式,规范淋巴结清扫,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33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近年来本院收治33例行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32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6.97%,其中行根治性全胃切除29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41.38%(12/29);姑息性切除4例,均于1~4年内死亡。本组出现吻合1:3瘘1例,肺部感染3例,胸腔积液3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倾倒综合征2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对于全胃切除术病例,应严格掌握临床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消化道重建方式,规范淋巴结清扫,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科 1996年至 2 0 0 1年共收治 188例胃癌患者 ,其中行全胃切除术 81例 ,占入院胃癌患者的 4 3% ,其中 3例因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死亡占 3.7% ,其余术后康复 ,本文就术后观察情况取得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81例 ,男 6 5例 ,女 16例 ,男女比例4∶ 1;年龄最小 2 9岁 ,最大 79岁 ,平均 5 6岁 ;2 0岁 1例 ,~30岁 5例 ,~ 4 0岁 11例 ,~ 5 0岁 34例 ,~ 6 0岁 2 3例 ,~ 70岁 7例。本组 5 9例经胃肠钡餐检查证实胃癌 ,2 1例经胃镜检查 +病理诊断 ,1例术前诊断胆囊炎、胆石症 ,术中发现贲门癌行全胃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分析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42例,对其均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之后观察其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42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7.5±3.6)d;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或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全部安全、顺利的度过了术后恢复期。结论对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田路 《中国实用医药》2013,(30):186-187
目的 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深入的探讨.方法 自从2011年3月~2012年8月以来,本院选取收治共有60例患者,均为采用全胃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治疗,同时加强实施患者的心理护理、营养管的护理、营养液输注的护理,对病情进行观察、局部护理等治疗方式.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在进行肠内营养后,出现较了为严重的腹胀、腹泻、呕吐现象,其余的58例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之后并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现象,术后切口愈合相对良好,提早的痊愈出院.结论 对患者的肠内营养要得以顺利实施,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有正确的护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全胃切除术后的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于德清 《家庭医药》2021,(3):285-286
目的:研究使用肠内营养支持为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4例行胃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营养相关指标.结果:对比各项营养指标,实验组明显优于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方法将36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18例。EN组采用液囊空肠导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PN组给予常规的营养支持。比较2组间手术前后体质量、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水平,并观察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间手术前后体质量、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可早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胃癌患者,其中46例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44例患者行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与开腹全胃切除术组比较,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后红细胞比容增加,手术失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饮食时间、手术镇痛药用量和手术后住院时间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 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没有很好的改善,但其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开腹全胃切除术,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治疗后,对其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胃癌接受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9例与干预组39例,常规组实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对其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评分。结果:经治疗后,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病率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护理满意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为胃癌经全胃切除术治疗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42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2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治疗,手术均进行顺利,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7例并发症,经治疗痊愈,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出现。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6.19%、47.62%、35.71%,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远期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全胃切除治疗胃癌患者,应严格选择其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重视淋巴结清扫,合理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手术疗效明显,预后良好,且有利于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胃腺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EN,对照组行肠外营养。观察2组体质量、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IgG、IgA、IgM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gG、IgA、Ig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gG、IgA、Ig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EN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进步、环境的污染、社会压力的增大,胃癌发病率越来越高,老龄患者占很大比例.且全胃切除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如何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课题[1].我科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87例,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进步、环境的污染、社会压力的增大,胃癌发病率越来越高,老龄患者占很大比例。且全胃切除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如何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课题[1]。我科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87例,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5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2组术后营养状况,包括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40例胃腺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EN,对照组行肠外营养.观察2组体质量、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IgG、IgA、IgM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gG、IgA、Ig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gG、IgA、Ig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EN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后肠内营养的早期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将60例胃底贲门癌全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30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等指标。结果EN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较PN组提前(P〈0.05)。结论全胃切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积极主动的护理是确保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