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7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加强术前术后血糖的控制、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感染。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低血糖休克3例,肝性脑病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介入治疗,重视术前术后血糖的控制,密切观察并发症及预防感染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伴脾亢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同时行部分脾栓塞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2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伴脾亢患者行双介入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以及测定栓塞前后血象变化。结果126例肝癌伴脾亢患者除有发热、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一般性并发症外,出现胸腔积液3例、栓塞性胆囊炎3例、肝性脑病2例、心肌梗死1例等较重并发症。结论对肝癌伴脾亢患者进行肝脾双介入治疗的方法较单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更为有效,具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为基础的介入治疗已成为无外科手术指证的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1]。作者在介入病房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不仅原发性肝癌因肝功能损害可导致肝源性糖尿病,并且最新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可增加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2],甚至有观点认为糖尿病是肝癌的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3]。本文总结本院收治4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提出用诺和灵30R控制糖尿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围手术期间血糖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0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过程.结果 介入治疗后有2例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患者经内镜止血治疗后出血终止,恢复良好顺利出院;1例患者终止止血治疗后死亡.28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2~39.8℃,经对症处理后25例患者于1周内缓解,3例患者2周内缓解.2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3 d内均缓解.结论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介入治疗后,除介入常规护理外,应重视患者主诉,对剧烈恶心呕吐者,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与护理,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巩膜的颜色及肝功能指标,防止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对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对发热、疼痛等反应进行对症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结果:54例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加强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全面观察和有效护理是患者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肝癌介入治疗指的是经股动脉插管以微创进行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其能明显改善无法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术后并发症多见[1].为降低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惠明  尚丽丹  李宁 《现代护理》2007,13(20):1883-1884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9例肝源性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患者心理负担减轻,对饮食及用药知识有所了解,降低了低血糖反应和糖尿病足的发生。结论通过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疾病的控制及转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9例肝源性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患者心理负担减轻,对饮食及用药知识有所了解,降低了低血糖反应和糖尿病足的发生.结论 通过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疾病的控制及转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的护理效果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6/2007—04 60例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和体会。结果:60例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效果均满意。结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是失去手术时机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对术后的精密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68例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结果68例患者术后发生1例穿刺部位出血、6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1例脾脓肿;1例肝功能衰竭;1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掌握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护理,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手段,而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移植肝功能衰竭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4.8%~11%,  相似文献   

12.
魏巍  周光花  刘柳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81-1682
目的分析10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后并发肺栓塞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72 276人次。其中术后出现肺栓塞患者10例,总结、分析该1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护理。结果TACE术后并发肺栓塞例数占同期我院TACE例数的0.01%;出现肺栓塞时间为术后30min~5d。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心悸、胸痛、黄疸、血尿及血PO2、SatO2下降等肺栓塞症状;本组死亡6例,死亡率60%。结论肺栓塞是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骤,死亡率高。严密、细致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加以综合分析,能及早发现症状,并及时处理,从而帮助临床正确施治,对提高肺栓塞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药物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一种方法。在抗凝溶栓药物的作用下,患者的凝血机制发生改变,可能引发机体任何一个部位的出血,故出血是药物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发生在重要器官出血可危及生命。我院2008年2月成功救治了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行药物抗凝溶栓治疗后并发肝破裂的患者,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经患肢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PICC化疗患者96例,对健侧无法置管的31例(试验组)采取经患肢置管,并与健侧置管(对照组)的65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健侧无法置管的患者可以经患肢PICC进行化疗。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疗实践水平的不断发展,护士应该在全面考虑患者各种护理需求基础上,综合各学科相关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因此要求护士角色必须向评判思维者、问题解决者和有效决策者转变。目前,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近年护理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国际护理认证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of Nursing)在护理课程设置中已把评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必需的技能[1]。  相似文献   

16.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具有创伤小且可避免强行经口气管插管造成的损伤和引起咽心反射(反射性的呼吸心搏停止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有自主呼吸而张口困难的颅脑外伤患者和严重的颌面部外伤患者。我科从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对17例颅脑外伤及严重的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了急诊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出血引产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同时,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或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引产治疗,术前、术中、术后全程监护,密切配合医生,予以严密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13例中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出血患者中,行介入治疗同时行利凡诺羊膜腔注射7例,术后平均31.5h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娩出;行介入治疗同时行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引产治疗6例,术后平均7.5h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娩出,13例术后均未发生产后大出血,平均出血量约130ml。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在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可有效降低引产中阴道大出血的发生,改变了该类产妇传统以剖宫产作为终止妊娠的方式,同时加强全过程的观察与护理,可减少产后出血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方法要符合高等护理教育的特点和未来职业要求,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激发学生对专业和学习的兴趣。临床实践是护理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学生在实际护理环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做好准备[1]。李小妹[2]也提出,护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科学,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自学能力、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将60例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均用同一种配方奶喂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喂养,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喂养的基础上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及腹部抚触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每日记录早产低体重儿体重。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终末体重2.18±0.31kg,比对照组2.02±0.28kg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平均每日增长体重0.015±0.15kg,比对照组0.0046±0.16kg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早产低体重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其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中美两国护士注册制度的比较,以期为我国的护士注册制度发展和完善提出启示及建议。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采用布雷迪(Bereday G.)经典“比较四步法”对两国护士注册制度进行描述、解释、并列和比较。结果中美两国护士注册制度在护士注册分类、护士课程要求、执业考试、执业记录、执照更新、注册机构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差距。结论建议中国完善立法建立分层次护士注册制度、专科护士注册及准人制度和护士执照延续注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