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量小肠切除后,保留回肠末端回盲瓣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以来13例大量小肠切除后,仅能保留10 cm以内回肠末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未出现明显短肠综合征表现。结论对于肠绞窄、外伤、肿瘤等原因导致切除大量病变肠管后,保留回盲瓣对于预防短肠综合征有重要临床意义,保留回盲瓣对于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防止结肠内细菌向小肠迁移寄生有其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观念认为,回肠端端吻合口距回盲瓣不得少于10cm,否则需考虑行右半结肠切除术,但对于切除量达小肠全长的50%或保留小肠不足150cm者必须保留回盲部,以避免小肠广泛切除所带来的短肠综合征等情况的发生。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行保留回盲瓣末段回肠短距离吻合术2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回肠末端的环肌增厚和其粘膜一起呈乳头状突入盲肠,形成回盲瓣,起着括约肌的作用,称为回盲肠括约肌。安静时其压力比结肠高2.76Kpa(20mmHg),同时回肠末端由回结肠动脉供血,其为终未血管。基于以上解剖学基础,大多数学者认为,距回盲瓣10cm内吻合易发生瘘的危险。但保留回盲瓣维持消化道的功能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12例因小肠坏死,行肠切除,吻合口距回盲瓣10cm以内,保留了回盲瓣,无一发生吻合口瘘,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1个月~5岁,2岁以下8例。小肠坏死原因:肠套迭8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2例,肠扭转1例,巨大系膜裂孔致游离肠管打结绞窄1例。切除肠管35~110cm,吻合口距回盲瓣平均4.5cm,最短者距2cm(4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平均住院13.5天,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保留回盲瓣肠吻合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通过阑尾残端置管造瘘减压对2 3例靠近回盲瓣的小肠切除行保留回盲瓣短距离吻合。结果 2 3例均治愈出院,无吻合口漏及盲肠瘘,效果满意。结论 该术式保留了回盲瓣及其功能,减轻短肠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短肠综合征治疗的进展,回盲瓣功能的重要性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尽管保留回盲瓣的手术随之产生,但是,实际上回盲瓣无法保留的病例很多。为了维持消化道功能的完整性及其营养吸收,预防小肠结肠化和其产生的小肠炎性改变。我们设计了一种“回盲瓣重建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69岁。15例中肠套叠3例,肠扭转7例,克隆氏病4例,肠结核1  相似文献   

6.
短肠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27例短肠综合征病人康复治疗的经验,介绍短肠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探讨改善短肠病人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代偿的措施。方法短肠康复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促进肠粘膜生长、富含膳食纤维的短肠康复饮食、减轻短肠临床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短肠并发症等措施。1997年1月至2000年7月间共27例短肠患者接受了29次康复治疗,患者平均年龄38.5岁±19.3岁。剩余小肠长度范围15~80cm,平均46.8cm±23.4cm,15例有回盲瓣。从肠切除至接受康复治疗的平均时间为86d±105d。结果治疗后病人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肠道吸收功能有所增强。随访超过2年者8例,4例完全脱离肠外营养,随访时间超过1年者13例,有10例完全脱离肠外营养。结论短肠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短肠病人的营养状况、并能促进肠功能代偿,治疗效果与残留小肠长度、治疗开始的时间和病人年龄有关,及早进行康复治疗能够促进肠功能代偿,减少病人对肠外营养的依赖。  相似文献   

7.
短肠综合征病人的胃肠外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肠综合征是肠衰竭(IntestinalFailure)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由于肠系膜血管梗塞、肠扭转、创伤、恶性肿瘤、广泛性Crohn病等而切除了大量小肠或手术误造成小肠短路,致使肠吸收面积减少而出现严重腹泻、吸收不良、失水和电解质、代谢障碍与进行性的营养不良。临床研究表明,切除40%小肠,保留十二指肠与一半回肠及回盲部,一般尚能维持消化吸收功能;切除50%将导致明显的营养不良;切除75%或更多,将出现明显短肠综合征(ShortBowelSyndrome,SBS),影响病人的正常营养与代谢,甚至生存。肠切除至何种程度将…  相似文献   

8.
王保宽 《中原医刊》2005,32(16):33-34
目的探讨未段回肠吻合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近回盲瓣部位的末段回肠行端-端吻合后。行造口式阑尾切除,经阑尾残端插入French管越过回盲瓣达吻合远端开放引流,防止因末段回肠内压力增高致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果16例病人术后均恢复顺利。2~3d肛门排气,未出现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7~10d拔除导管,饮食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此手术方法较右半结肠切除操作简单、创伤小,保留了末段回肠、回盲瓣及完整结肠,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特别对于切除大量小肠的患者,可避免短肠综合征的发生,此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短肠综合征是指大段小肠切除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患者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发生于广泛的肠切除后,常见病因有肠扭转、内外疝绞窄、肠系膜血管的血栓形成或栓塞等。此外,较长肠段的功能损害如放射性肠炎,或不适当的外科手术如空肠结肠吻合或胃回肠吻...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介绍例1:杨某,女,7岁,于2000年8月15日以肠梗阻手术。术中见回肠顺时针扭转180°。复位后发现距回盲部15cm处有一段5cm长的肠管发黑塌陷,肠管边缘动脉搏动消失。V形切断肠系膜后切除坏死肠管端吻合。术后第7天患儿出现持续性腹痛,以右下腹为重,并有压痛、反跳痛。腹腔穿刺抽出含内容物液体。急诊剖腹探查,发同吻合全部断裂,远端回肠变黑。找其原因发现次行肠切除吻合术时,误将供应远端回肠的小肠动脉和回结肠动脉回肠支切断结扎。切除远端坏死肠管,关闭回盲瓣,近端回肠经右下腹造瘘。半年后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端端吻全术,术…  相似文献   

11.
黎明  肖雅玲 《医学综述》2013,19(5):951-953
目的探讨不同剩余小肠长度的短肠综合征患儿远期营养状况。方法通过查阅短肠综合征患儿医疗文书及长期随访,获取17例新生儿期短肠综合征患儿的一般资料和营养状况资料,按小肠剩余长度分为小肠≤40 cm组和小肠长度>40 cm组,对其营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肠≤40 cm组患儿年龄别身高、体质量百分位偏低比率显著高于小肠>40 cm组患儿(P<0.05);小肠≤40 cm组患儿平均红细胞体积异常比率高于小肠>40 cm组(P<0.05)。结论小肠剩余长度较长患儿的营养状况较好,提示小肠剩余长度是短肠综合征患儿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 短肠综合征系指因大量小肠切除或肠短路手术或肠内瘘所致的小肠实际消化吸收面积大量减少而致的一种综合征。这一综合征主要由营养不良、腹泻、脂痢等症状所组成,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小肠切除的部位、数量,并和回盲瓣是否存在、残余的小肠功能如何有关,还受胃和其他消化器官功能的影响。引起小肠大量丧失的原发病,如肠系膜血管疾病、克隆氏病等广泛小肠炎症,也会影响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晏堃 《广西医学》2007,29(6):915-916
短肠综合征是肠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由于肠系膜血管梗塞、肠扭转、创伤、肿瘤等而切除了大量小肠后,剩余的小肠不能维持机体原有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导致临床上严重的营养障碍,术后死亡率较高[1].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对短肠综合征的深入研究,认识到保留回盲瓣对维持消化道功能的重要性,我们成功地施行了8例,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1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64岁,病因均为肠梗阻所致肠坏死,吻合部位距回盲部5~10cm,其中5cm以内者4例,最短的2例分别为1cm和1.5cm,均为端端吻合。术后无一例发生肠瘘,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指大部分小肠被切除后所导致的小肠吸收功能障碍,不能维持机体营养需要和水电解质平衡的一种病理状态[1]。小肠移植是挽救SBS及其他肠功能不全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2]。由于小肠及其系膜内含有大量的淋巴组织,肠腔中存在多种细菌,致使小肠  相似文献   

16.
<正>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mdrome;SBS)系指切除小肠70%或包括回盲瓣在内的小肠切除50%,或胃肠错吻后所引起的消化吸收障碍致病人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低血蛋白症及贫血等。作者所见2例是在作小肠远侧间置逆蠕动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系膜缺血性疾病(mesenteric ischemia,MI)的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评价肠管受累范围及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10年1月新华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26例MI患者包括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14例,其中存在肝硬化9例;肠系膜动脉栓塞(MAO)10例,其中既往合并脑梗死5例、合并房颤3例。结果剧烈腹痛是MI的共同表现。出现Bergan三联症的患者中66.7%预后不佳;发病12 h内出现腹膜炎体征者病死率为57.1%。本组病例中仅空肠受累者全部存活,回肠受累者病死率为43.8%,累及结肠者病死率为66.7%。手术治疗24例,所有保留回盲瓣的肠切除患者均无短肠综合征发生。16例治愈出院的患者中,3例失访,2例死亡(死因分别为短肠综合征及呼吸衰竭),其余11例生存至今,无复发,无营养障碍。结论 MI是全身血管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整个肠道均可受累,肠管受累范围越靠远端,病死率越高。手术时机和方式的把握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应在避免短肠的基础上切除足够范围的病变肠管,在保证肠管生机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回盲瓣。  相似文献   

18.
<正>患儿,男性,2个月,于2010年10月20日来我院就诊。出生后即有呕吐、腹胀、排便延迟,曾有血便。摄取立位腹平片检查,可见低位肠梗阻征象。结肠钡剂灌肠造影检查显示:全结肠细小,肠管宽约1.0 cm,直肠段肠管形态不规整,呈锯齿状边缘,结肠袋浅、少,肠壁较光滑,肝曲、脾曲较为圆钝,结肠框短缩,回盲部位置较高,回盲瓣开放,钡剂进入小肠,见末段回肠扩张。诊断:全结肠型先天性巨  相似文献   

19.
<正> 短肠综合征,除先天性畸形外,几乎均发生于小肠炎性病变、肠系膜血管闭塞、绞窄性肠梗阻等疾病被迫切除70%以上的小肠以后,同时,需要特殊营养以维持生存。也发生于不能松解的粘连性肠梗阻,病情不容许切除肠段及不能切除的肠道炎性肿块或肿瘤并梗阻而只能进行肠管短路吻合时;还可发生在腹腔的炎症、肠管的肿瘤和炎性病变引起的自发性消化道内瘘,使大部小肠的功能旷置时,临床也见于高位小肠造口和胃转流术治疗肥胖症的病人。医源性的短肠综合征偶见于胃大部切除术时,误将回肠与残胃吻合和胰十二肠切除时误伤了肠系膜上动脉,又无法修复,致大部小肠缺血坏死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小肠扭转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小肠扭转的早期诊断与误诊原因,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11例小肠扭转均为手术证实,婴幼儿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应重视腹部阳性体征的发现。X线表现有假肿瘤征,咖啡豆征,类似单纯机械性肠梗阻,X线呈磨玻璃样阳性稀少征。腹部B超呈腹水征,肠管扩张,肠壁增厚,蠕动消失,肠系膜血管内见絮状强回声光团血栓形成。结果:10例一次手术治愈,1例因粘连肠梗阻行2次手术,11例全部治愈。扭转内的肠管均呈不可逆性坏死,切除坏死肠管30-190cm,长段型肠坏死术后随访半年-3年。结论:婴幼儿小肠扭转X线表现呈各种肠梗阻图象;X线阳性稀少征为肠扭转的典型图像。B超对诊断小肠扭转有重要意义。术中尽量保留回盲瓣,对长段型肠坏死维持正常营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