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成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223300)江苏省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张逖成人肠套叠临床比较少见,我院自1987年6月至1997年10月共收治2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9例,女17例,平均年龄41.5岁(22~67),有恶心、呕吐、腹... 相似文献
2.
成人肠套叠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的肠管内 ,一般常用钡灌肠或胃肠造影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但有时诊断困难 ,近年来随CT的发展及对此病变的认识 ,CT逐渐作为有效的检查手段 ,既可观察肠套叠状况 ,又可检出病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笔者单位及部分协作医院近五年CT发现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7例成人肠套叠病例 ,着重讨论其CT表现、病理基础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单位及协作医院 1996~2 0 0 1年 8月份经CT发现的肠套叠 7例 ,其中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2 0~ 70岁 ,平均 4 7 1岁。症状 … 相似文献
3.
成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有腹痛、呕吐、腹胀、腹块、腹泻、便血。术前确诊6例,误诊15例。本组根据病因、病变部位、受累肠管的范围和程度均行相应的手术治疗。随诊6个月~2年,无肠套叠复发病例。结论 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详细询问病史,体检、X线钡餐检查、B超及CT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肠套叠早期确诊率,及时手术可有效治疗成人肠套叠。 相似文献
4.
成人肠套叠不像儿童那样常见,随着超声显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的广泛应用,对本病的发现率明显提高。本文6例均经B超诊断及手术证实为肠套叠。 相似文献
5.
成人肠套叠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临床资料.结果 及CT诊断三个方面分析了成人肠套叠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原发病变的诊断等内容,这一研究既为提高成人肠套叠CT检查的诊断水平,也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影像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笔者报告了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肠套叠的CT表现,分析了肠套叠的特征性的CT征象--靶征.讨论了其CT影像基础、CT表现,认为对临床可疑成人肠套叠的病人CT是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病例患者女性,79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阵发性全腹散在疼痛,腹泻2次,为黄色稀便。院外腹部平片示消化道穿孔可能,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临床以腹痛待诊申请超声检查。查体:腹软,未见胃肠蠕动波形,右下腹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明确包块。超声显示:肝、胆囊、胰腺、脾脏、双肾、膀胱、子宫未见明显异常,右下腹探及一大小约为6.8cm×4.7cm×4.4cm不均质低回声团块,横切呈"同心圆"征,纵切呈"套筒"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团块壁上可见短线状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下腹包块提示:肠套叠可能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复习有关文献资料,回顾分析、总结7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类型、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阵发性腹痛69例,恶心呕吐54例,腹部包块48例。引起套叠主要原因是良性肿瘤(26例)、恶性肿瘤(23例)、炎性水肿(12例)。71例接受手术治疗,7例行钡灌肠复位。78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腹痛、腹部包块、恶心、呕吐等,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腹部B超、CT检查,结合腹部钡透、肠镜等辅助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确诊主要依据术中探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注意维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术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成人颈部非甲状腺性囊性肿块的部位、发病特点、超声表现,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成人颈部非甲状腺性囊性肿块103例,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肿块的超声表现特点及诊断意义。结果成人颈部非甲状腺性囊性肿块种类多,但其发病部位及超声表现有规律可循。结论成人颈部非甲状腺性囊性肿块发病率高、病种多、表现复杂,但结合超声声像图表现和肿块位置与周围组织关系,可以较为精确的评估肿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提高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成功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成功率的相关措施.方法:对135例肠套叠进行空气灌肠,一次注气未能整复的进行间歇注气、辅助手法按摩或肌注654-2 5mg后20~30min后再次整复.结果:本组135例中一次注气成功整复75例(55.5%),进行间歇性注气、辅助手法按摩或肌注654-2后成功整复48例(35.5%),不能整复12例(9%).结论:一次注气未能成功整复,采用间歇注气、辅助手法按摩或肌注654-2可大大提高肠套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胸部X线、肺功能、食道pH监测等检查,明确病因,对病因进行分类,并针对病因进行特异性治疗。结果:通过66例成人慢性咳嗽病因分析发现,咳嗽变异性哮喘占33.3%,鼻后滴漏综合征占27.3%,胃食管反流占21.2%,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占9.1%,药物因素占3.0%,病因未明者占6.1%(4/66)。经针对病因特异性治疗后,95.2%(59/62)患者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慢性咳嗽病因主要为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占总病因的90.9%;严格遵循慢性咳嗽的诊疗原则及行试验性诊断治疗是病因诊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肠套叠的CT表现及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2 8例成人慢性肠套叠的病人,全部均为继发性,2 7例良性病变,其中息肉15例,平滑肌瘤6例,腺瘤2例,4例脂肪瘤;1例为腺癌。分析其CT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①成人慢性肠套叠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史长,可自行复位,肠壁血运障碍发生率较少;②成人慢性肠套叠CT表现为靶形肿块,肾形肿块或慧星尾征,CT发现原发病变7例。结论:成人慢性肠套叠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可以明确诊断,但对原发病变的发现及定性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8.
腺样体亦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的组成部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6岁~7岁发育至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在成人则基本消失,若腺样体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者,称为腺样体肥大[1]。随着近年内窥镜技术在检查治疗中的应用,发现成人腺样体肥大情况存在,且不容忽视,这部分患者已过了腺样体生理肥大期,且少有腺样体肥大典型症状,容易漏诊。为进一步提高对成人腺样体肥大的认识,探讨有效的诊治方法。现将我院2001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2例成人腺样体肥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7岁~48岁,平均年龄36.7岁;病程3个月~10a。其中因耳闷、听力下降、鼓室积液就诊者11例,鼻出血、涕血8例,鼻塞、流涕6例,咽异物感4例,头痛2例,打鼾1例,均无颈部淋巴结肿大。所有患者均作鼻内镜检查、鼻咽CT检查与鼻咽部肿物活检,其中鼻咽部1次活检21例,鼻咽部2次活检7例,3次活检4例,最后病理确诊均为腺样体肥大。1.2治疗方法21例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经口电动吸切术。静脉复合麻醉及气管插管完成后,上Davis开口器,细导尿管经鼻牵拉软腭,45°鼻内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病因,分析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通过12例成人肠套叠临床回顾分析,结合B超,气钡灌肠,CT等检查,找出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结果:4例入院即确诊,3例外院确诊,3例5d内确诊,2例剖腹探查确诊,9例均行手术,痊愈出院,3例转外院治疗。结论:对成人肠套叠认识其主要病因,作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争取一期根治术,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