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一次巴林特小组活动展示来介绍其实施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巴林特小组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婵  许琰  罗荧荃  周昱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1):3858-3862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5级和2016级接受国家规范化培训的全部全科医师为研究对象,共54名,同时选取5名全科教学小组带教老师为巴林特小组长。于2016年11月—2018年1月,共开展了30次巴林特小组活动,每名全科医师均参加5~6次巴林特小组活动。活动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全科医师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师的基本情况、对巴林特小组活动安排的满意度、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收获、继续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意愿。共发放问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5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54名全科医师中,对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活动时间、活动频率、小组人数、案例选择、小组长组织能力、小组氛围满意/非常满意者分别占94.4%(51/54)、88.9%(48/54)、100.0%(54/54)、96.3%(52/54)、88.9%(48/54)、100.0%(54/54)。54名全科医师中,认为巴林特小组活动在“提高沟通技巧,能够顺利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给予患者及家属理性的情感支持”“学会耐心倾听,能够自主识别和认知自身情绪问题”“理解自身角色对于患者及家属的重要性和责任”“释放职业压力,采取成熟的压力应对方式,正确地控制和表达情绪”“感受到理解和支持,提升职业认同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更好地处理医患、医护关系”“帮助解决工作与个人生活交叉时出现的困惑”“有助于运用和谐医患关系,利于临床工作”9个方面比较有帮助/非常有帮助者分别占100.0%(54/54)、94.4%(51/54)、90.7%(49/54)、98.2%(53/54)、96.3%(52/54)、100.0%(54/54)、94.4%(51/54)、90.7%(49/54)、100.0%(54/54)。54名全科医师中,48名(88.9%)全科医师愿意继续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结论 全科医师对巴林特小组活动安排的满意度较高,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后收获较多,且多数全科医师愿意继续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  相似文献   

3.
李洪芹  冯小华  高琼  马晓敏 《中外医疗》2013,(34):144-144,146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训练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巴林特小组训练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4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巴林特小组训练前急诊科护士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女性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训练后急诊科护士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因子得分较训练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采用巴林特小组训练可以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培训前后均采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表》和《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评估104名临床实习生的学习医患沟通技能的态度和医患沟通能力,探索巴林特小组在医患沟通培训中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巴林特小组可改善实习生对学习沟通技能的消极态度,增加学习医患沟通技能的动机,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这表明,在临床教学基地中推广巴林特培训有助于完善医...  相似文献   

5.
金晓凤  郑曼曼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52(4):337-340,封三
目的:探索巴林特小组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硕士生(以下简称“住培专硕”)中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招募住培专硕60 名,其中30 名参加巴林特小组作为实验组,其余30 名则纳入对照组。采用SEGUE量表比较两组医患沟通能力的差异,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实验组对巴林特小组的满意度和收获认知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医患沟通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对巴林特小组活动安排感到满意,认为巴林特小组能提高沟通技巧,提升职业认同感。结论:巴林特小组能有效提高住培专硕的医患沟通能力,释放压力,减轻职业倦怠,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巴林特小组"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巴林特小组"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内容、工作过程,论述了"巴林特小组"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意义.在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巴林特小组"的训练,即通过对医患关系的关注,使得医生能够很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特点,有助于医生处理自身的情绪和发展人格,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并缓解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294-297
目的:探索巴林特小组模式的团体案例督导对咨询师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方法: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选取39名有职业倦怠的咨询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每组各13名。研究组接受2周1次、共10次的巴林特小组模式的案例督导,对照组接受同频次的常规案例督导。空白对照组暂不进行干预。采用职业倦怠问卷(MBI-GS)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分别对3组研究对象进行基线期评估和干预后评估。结果:干预前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基线值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职业倦怠各因子均低于基线值,自我效能感高于基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去人格化和个人低成就感因子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衰竭和自我效能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白对照组职业倦怠各因子及自我效能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周后,3组组间的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均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职业倦怠各因子均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职业倦怠各因子均低于空白对照组,自我效能感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情感衰竭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去人格化、个人低成就感及自我效能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改善咨询师的职业倦怠,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效果优于常规的案例督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46例存在负性情绪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巴林特小组疗法.于治疗前、治疗后21 d和出院后1个月,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家庭关怀指数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当前临床医患关系职业化技术之一的巴林特小组工作的培训需求状况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北京国际巴林特小组培训班接受培训人员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培训人员105人,答卷者中13人接受小组组长培训。培训结束时共回收评估问卷87份,答卷者中精神/心理专业学员35人,非精神/心理专业学员52人。组长培训班学员13人全部填写了评估问卷。学员对小组活动和演示演练( fishbowl 金鱼缸)最为欢迎;所有学员对“学习到了怎样带领巴林特小组”选项的认可程度(t=2.17)介于“2=同意”与“3=不确定”之间;其余各选项的认可程度均在“1=非常同意”与“2=同意”之间;精神/心理专业学员与非精神/心理专业学员在此项结果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943);组长培训班学员对此选项的认可程度(t=1.50)高于非组长班学员(t=2.27,P〈0.01)。结论职业化医患关系技术(巴林特小组工作)培训受到各级各类医院医务人员的广泛认可;专业的组长培训能够提高临床医生带领巴林特小组工作的能力;精神/心理专业背景和非精神/心理专业背景的医疗工作者都具有良好的巴林特小组组长潜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巴林特小组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培养共情和医患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习的5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级),通过杰弗逊量表和SEGUE量表筛查出在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上有不足的学生,从中随机选取60名,将其随机分为巴林特小组(实验组)和常规教学组(对照组)。实验组除了常规临床实习外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对照组仅参加常规临床实习。在巴林特小组干预后再次对两组成员进行评估,评价巴林特小组对改善医学生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的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级干部以及前一年理论考试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情能力方面,在常规教学实习前,两组人群在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以及共情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常规教学实习,两组人群在上述各维度均有明显提升(P均<0.05),但实验组在上述各维度提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医患沟通方面,在教学实习前,两组人群在沟通启动、信息收集、理解病人、信息给予、结束问诊以及SEGUE量表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教学实习后,两组人群在上述5个维度得分均有明显提升(P均<0.05);其中除理解病人维度外,实验组在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临床教学基础上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能进一步改善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精神科教学培训中“角色扮演”及“巴林特小组”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神科医师与患者的沟通内容多涉及患者隐秘的心理活动,应有较强的医学伦理学意识,而患者对于谈论自身心理活动又可能有所避讳,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极为重要,而对于精神科医师的培训更应注重提高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能力。“角色扮演”及“巴林特小组”是两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模式的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医学生人际信任感和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A班30人设为研究组,同年级和同专业的B班31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巴林特小组模式的教学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理论教学.8周巴林特小组教学完成后,采用自编的教学满意度问卷、人际信...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