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学是在实践产生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超声医学是一种较先进的诊治手段,在临床上对中医学辨证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如超声诊断学对中医辨证论治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病证结合角度对功能性肠病进行诊治,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中医临床与基础实验的连接需要病证相结合的动物模型.因此,构建符合临床特征的病证结合模式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动物模型,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从而发挥中医对本病的辨证优势.目前多数学者常应用多因素复合法制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动...  相似文献   

3.
对走向“现代中医学”一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中医学是传统中医学的继承,又是具有质的飞跃的更高层次的中医学。传统中医学是现代中医学之基础与源泉。现代系统思维方式是现代中医学的灵魂,它是解决当前中医研究困惑的根本方法,是创立现代中医学的始动因素。现代中医学之诞生,首先要建立中医宏观科学实验室,以实现中医宏观现代化。中医宏观科学实验室的建立,首先运用系统科学原理和方法,对传统中医理论进行优化,建立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第二以内科为试点实施新体系,建立完备的中医内科学体系;第三按照完备中医内科学分别实施外感、内伤病证规范的临床模拟实验。然后在现代宏观中医学基础上,吸取微观辨证、微观研究的成就,使宏微观和谐,创立宏微观统一的现代中医学。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文化内涵与思维方法探讨中医创立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相结合的新诊疗学。从剂型改进、中药研究、给药途径探讨中药学发展途径。从中西医病证参照、中医走向国际的语言表达、东方与西方医学特点探讨建立新的中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文化内涵与思维方法探讨中医创立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相结合的新诊疗学。从剂型改进、中药研究、给药途径探讨中药学发展途径。从中西医病证参照,中医走向国际的语言表达,东方与配方医学特点探讨建立新的中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试述中医病证结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当代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强调的一项原则,并被认为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回顾历史,中医学就存在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的"三位一体"的诊治模式;对辨证论治强调虽多,对辨病论治也并未忽视.本文试就中医病证二者的关系以及病证结合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望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临床思路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创立的一门科学,在其漫长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医学临床思路独有的特点。由于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科学,因而从临床思路的角度看中西医在临床的病因、诊断、治疗等各个环节的思路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l病因学思路的特点中医病因学是从病证出发寻找病因的,即从果溯因。临床辨识病因,是在重视“病邪”作用的一方面(外因)的同时,更加重视在“邪”的作用下,“正’与“邪”双方消长、相争、进退的相互关系中的“正”的一方面(内因),并认为外因只有基…  相似文献   

8.
病证症相结合的中医诊疗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医学诊疗体系是对医学在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活动中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它用最简炼的语言勾画出医学诊疗的基本框架,反映了医学的主要特征。中医学是病证症相结合的诊疗体系,它能全方位地反映中医的诊疗特征,并全面指导中医临床,提高诊疗水平。1 病证症诊疗体系的提出1.1 症、证、病的概念与关系中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是通过辨症、辨证、辨病三个方面来进行的,要建立中医诊疗体系,必须首先澄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机体患病时所表现的各个现象。“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所作的概括。“…  相似文献   

9.
八步法中医临床研究模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医学生物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然而.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研究探索人类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简单地运用西医诊疗标准来评价和研究中医药,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医诊疗特点,中医诊疗过程中的许多临床现象也无法从科学层面得以揭示。以病证结合双重筛选模式为基础.结合循证医学的研究步骤.再进行系统综述和数据挖掘,分析中医病证的内在规律,可能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方证相应”理论在“病证结合”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证相应"与"病证结合"皆为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与学术价值。病、证、方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三者的有效结合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方证相应"强调了方药与病证之间的高度的对应性,"病证结合"强调了通过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体现病变整体的纵横联系性。"方证相应"理论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创建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医"病-证"的本质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并为通过"方"来探索已知疾病中医"证"的病机研究提供了科学假说的可能,有助于阐明临床上不同方剂针对相同疾病的不同作用机理,阐明现代医学疾病的主要中医证候病机。  相似文献   

11.
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术之根,它直接关系到中医学的兴衰与未来,本文就中医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中医理论发展濡滞的原因,强调今后中医理论研究总的指导原则应是继承、移植、创新三者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使之更完善、更科学、更好地为现代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证候与辨证体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中医诊断学是以中医学的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理论为指导 ,研究如何诊察与识别病证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诊法与辨病、辨证等方面。自 5 0年代以来 ,我国学者在中医基础研究中对证、病、症的概念进行了探讨 ,并围绕中医证开展四诊客观化、证候规范化和证候的本质、计量诊断、证候的动物模型等方面开展工作 ,取得一定的进展。目前 ,中医学尚缺乏公认的诊疗评价体系 ;未来应加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证候与基因关系以及辨证方法体系等的研究。1 研究现状1.1 证候…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除卵巢的多囊性改变、高雄激素血症和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刺激素比值增高外,还可不同程度地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多毛、痤疮、肥胖等,应属中医学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病证的某些证型范畴.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治疗本病有着独特优势.笔者运用文献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本病相关现代中医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探索其病因病机特点及临床治疗规律,期望能为临床有效治疗PCOS提供更多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综合古今研究认为:中医学的阴阳,是中医学方法的一对范畴,是代表人体自身、人体与其所在环境间矛盾与统一关系的符号。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阴阳说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中医学的阴阳对立属性、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关系认识生命,解释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诊察疾病、辨识病证,探求养生方法论防病、治病规律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实践呼吸新的中医理论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术之根,它直接关系到中医学的兴衰与未来,本文就中医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中医理论发展濡滞的原因,强调今后中医理论研究总的指导原则应是继承、移植、创新三者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使之更完善、更科学、更好地为现代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6.
从心与脾胃在生理上的联系、心系病证与脾胃的病理关系及典型病例等方面阐释了心系疾病从脾胃论治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及治病求本、辨证论治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的逻辑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逻辑方法在中医学术理论构建中的作用,归纳中医学逻辑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多向性和多面性一体的特征、辩证思维的特征。提出阴阳相反和谐律和病证发展转化律是中医学辩证逻辑方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8.
"病-证-效"结合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病证结合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显示出生物医学与中医学两种思维方法的结合.己成为当今中医临床的重要诊疗模式,亦是现代临床实际的需求:而病证结合疗效的综合评价凸现出中医学临床优势的重要指征。通过对肝硬化“病-证-效”的临床与实验的初步探索显示,疾病的证候分类与疾病的病理生物学变化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辨证论治不仅在改善患病个体的自身感受及整体表观信息有其优势,同样可有效改善与疾病病理实质变化相关的生物学指标,体现疾病证候论治的不同功效方剂可能是探索“病证”基础理论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病-证-效”一体化的思路是与现代生命科学沟通的重要途径,可以成为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认为心身疾病多属于因郁致病的范畴。由于情志不遂,气机郁滞,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津液升降运行失司,导致气滞、血瘀、痰结、食积、火郁、湿阻等,继而变生种种病证,引起多种心身病证的发生。越鞠丸出自金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为治疗郁证代表方。本文通对越鞠丸这一古方在治疗心身疾病中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机理分别作一浅探,目的是更好的运用它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20.
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千百年来被中医学者奉为经典,它提出的脏腑辩证,病证结合与治病求本的思想,为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建立,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原著条文,讨论治病求本的精神在不同病证的应用,相信能给临床医师的医疗实践以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