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6月~2004年8月期间施行手术切除的65例原发性肝癌的病历资料。结果:肝部分切除62例,原位肝移植3例,住院期间手术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6.1%(4/65),术后并发症率41.5%。结论:原发性肝癌应积极地进行手术切除,肝移植在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再手术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16例患者术后的1、3、5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7.5%、18.75%、6.25%,而1、3、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2.5%、31.25%、12.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上消化道出血1例、胆漏3例、胸腔积液(厚度大于3 cm)14例。结论准确地评估患者及充分的术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完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原发性巨大肝癌的可行性及其方法,并对术中手术策略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分析。方法12例原发性巨大肝癌患者,规则性右半肝和左半肝切除术分别为7例和5例;行肝门阻断9例,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3例;其中术中行门静脉癌栓取出术3例。结果12例中治愈11例(91.7%),围术期死亡1例(占8.3%)。随访:1年存活率为58-3%(7/12),2年存活率为25.0%(3/12)。结论对原发性巨大肝癌采用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安全、可行,且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肝移植的价值及预后。【方法】对本中心行肝移植及辅助化疗的16例肝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6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2例胆管细胞癌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肝癌复发。1例原发性肝癌于术后3个月死于颅内转移,另1例术后12月肝癌复发。余12例随访期间均无瘤生存。【结论】肝移植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序贯化疗,术中严格的“无瘤原则”以及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是预防肿瘤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转移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影像学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及随访,评价化疗栓塞后的复发转移规律,为肝癌规范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接受2次及2次以上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根据影像学表现将复发转移分为原位复发、肝内复发、门脉转移及远隔转移4种类型,结合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5例病人随访时间1~110月,共复发133例,176例次,复发率54.29%;复发病例中原位复发、肝内复发、门脉转移及远隔转移分别占13.07%,35.23%,32.39%及19.32%。复发时间1~52月,平均7.31月。介入术后1~2月复发率最高,以门脉转移复发为主,占42.2%,1年半以后以肝内复发为主,占44.4%。结论:肝内复发及门脉转移是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形式。首次化疗栓塞后1年内应强调早期规律性复查复治。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原发性肝癌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肾移植后原发性肝癌患者8例,采用B超引导下肿瘤病灶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观察联合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 4例单病灶者经1次射频消融+2次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后,3例存活,4-8a无复发,1例1a后复发,经再次治疗后存活,6a未复发;4例多病灶患者经2~3次射频消融并3~5次化疗栓塞,2-4a死于肝功能衰竭;8例均未发现肝外转移病灶。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肾移植术后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肾移植术后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TACE的20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共有9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35%(9/207);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2例、急性胆囊炎2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胆汁瘤1例、肺栓塞1例。结论 TACE术对于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仍有一定的风险。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加强监护与护理、预防感染、加强保肝治疗,是防治TACE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肝脏炎性假瘤18例临床特点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IPT)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问题.方法:总结病理证实的18例IPT的临床、病理、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随访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IPT的主要症状为右上腹隐痛(11/18),术前检查3例血白细胞增高[(11.8~12.7)×109/L],7例肝功能轻度异常,2例甲胎蛋白超过25 μg/L.B超多表现为不均质低回声结节,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增强后病灶可不强化或不同程度强化.手术疗效确切,手术后无并发症,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肝脏炎性假瘤临床上有一定特点,但仍易与原发性肝癌混淆,建议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及多项的影像学资料以提高诊断率,诊断不明或不能排除肝癌者建议手术治疗.诊断明确者可进行保守治疗或局部治疗.  相似文献   

9.
莫毓  尹琳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4):295-29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9例行肝手术切除治疗的PHC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从术前综合评估、手术切口的选择、肝切除量、术中控制出血及肝断面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9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并发胆漏2例,胸腔积液4例,膈下感染1例,对症治疗后全部治愈;随访术后半年内死亡2例,1年内死亡3例,3年内死亡17例,7例现仍存活,继续随访中。结论加强术前综合评估、有效控制术中出血以及正确处理肝断面及并发症,是PHC手术切除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09年12月肝部分切除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112例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术式的选择、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112例中发生术后并发症25例(22.3%),没有手术死亡病例。92例获得6个月~18年随访,随访率82.1%,疗效优良率88.0%,残石率51.1%,结石复发率7.6%。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与预后。方法:将肝癌伴淋巴结转移的57例患者设为转移组,同期不伴淋巴结转移的50例肝癌患者为非转移组,比较2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等情况。结果与结论:与非转移组比较,转移组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肝癌病灶最大直径等于或超过5cm、肿瘤包膜不完整、病理Ⅲ-Ⅳ级者多见;术后1年生存率低。提示伴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肝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是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切除为原发性肝癌治疗的主要方法[1],但大多数患者往往丧失了手术切除的可能[2]。多由于:①患者确诊时病情属中晚期;②我国原发性肝癌多发生在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肝功能甚至处于失代偿期,过多的切除肝组织带来一定的手术风险;③肿瘤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的MRI征象与肝癌转移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的MRI征象 ,分析其与肝癌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 5 0 0例 ,分别行平扫、Gd DTPA及SPIO增强扫描。结果 小肝癌 65例 (13 % ) ,结节型 81例 (16.2 % ) ,块状型 3 2 5例(65 % ) ,弥漫型 2 9例 (5 .8% )。多发肿瘤 190例 (3 8% )。淋巴结转移率为 12 % ;静脉癌栓为 3 1.4%。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MRI征象中大病灶、多病灶、T1信号不均匀者发生转移的几率较大 ,而四种转移形式之一均提示其他转移的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自发破裂出血的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l2月我院收治的26例PHC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中:保守治疗1例,生存时间2个月;行手术治疗23例(其中17例行肝切除术,3例肝动脉结扎加修补术,3例单纯填塞加修补术),生存时间7~18个月;单纯肝动脉栓塞(TAE)治疗2例,生存时间8个月。结论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提高PHC自发破裂出血病人的生存率,对肝癌破裂出血病人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仅是原发性肝癌破裂急诊止血的有效、安全方法,手术切除肿瘤也是降低PHC破裂出血病人死亡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术中B超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术中B超在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术中B超引导下的肝癌切除术、术中B超引导下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并肝段染色后肝癌切除术与常规肝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6倒肝癌病人在术中B超引导下进行肝癌切除术;41例肝癌病人应用术中B超引导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并肝段染色后行肝癌切除术;35例行常规肝癌切除术。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AFP,CT及MRI,并随访。结果:术中B超对直径〈3cm小肿瘤检出阳性率为93.1%,直径〉3cm为100%;应用术中B超使19.6%(19/97)的病人改变了原手术方案;术中B超引导下的肝癌切除组和B超引导下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并肝段染色后肝癌切除组较常规肝癌切除组术中出血少,对肝功能影响小,其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1.9%、37.8%和24.3%;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3.9%、31.7%和57.1%。结论:术中B超对肝癌定位准确,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彻底性和合理性;B超引导下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并肝段染色后肝癌切除组的临床疗效优于术中B超引导下的肝癌切除组,且它们明显优于常规肝癌切除组。  相似文献   

16.
贾克刚  丛伟  薛洋  王雪海  刘胜中 《华西医学》2012,(11):1634-163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5月4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35~67岁,平均53.2岁;所有患者均行肺部原发肿瘤及脑部转移肿瘤切除术,其中肺叶切除术42例,全肺切除术4例,术后全部患者行全脑放射治疗,部分患者行系统化学疗法3~6周期。对随访患者的生存时间采用对数秩检验,分析影响生存率的因素。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腺癌27例,鳞癌15例,大细胞癌2例,其他类型2例。患者1年生存率80%,2年生存率41%,3年生存率14%,中位生存期23个月,平均生存期(27.8±4.5)个月(乘积极限法)。对数秩检验结果提示N0与N1患者比N2患者生存率高(P=0.024),腺癌患者生存期比非腺癌患者生存期长(P=0.002)。结论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的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腺癌患者及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生存期长。  相似文献   

17.
成年人骶尾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骶尾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骶尾部肿瘤患者均经骶尾部入路手术切除,其中2例经腹部联合入路切除。肿瘤包括上皮样囊肿6例,畸胎瘤4例,脂肪瘤2例.脂肪肉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脊索瘤1例,腺瘤癌变1例。结果全部病例切口无感染,伤口Ⅰ期愈合。术后3~8d出院。结论骶尾部肿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彻底清除肿瘤及其囊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经骶尾部手术治疗成功率高,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李华  吴延虎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2):1557-1560
目的探讨危重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观察其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1999年2月至2006年2月共完成危重感染性心内膜炎急诊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例13例,包括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置换2例、联合瓣膜(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3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主动脉窦动脉瘤修补各1例,未闭动脉导管缝闭3例。所有人工瓣膜均为机械瓣。结果早期死亡1例,余均经手术及抗生素治疗后临床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心功能Ⅰ级5例、Ⅱ级6例,无心内膜炎复发,结论虽然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活动期急诊手术的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均较稳定期的择期手术明显增高,但当出现药物治疗难以控制和/或心功能进行性下降等情况时,应果断施行手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选择手术时机的主要依据,应视心功能变化的状态,而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仅能作为一个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的超声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肝移植术后证实为腹腔感染,超声资料完整的1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注意治疗后复查的变化情况,总结其特点。结果18例腹腔感染患者中肝脓肿8例,腹膜腔感染5例,肾脓肿2例,胆源性肝脓肿并腹壁窦道感染1例,胆源性肝脓肿并腹膜腔感染1例,腹膜腔并腹壁切口感染1例。感染类型及超声征象:(1)肝脓肿:其中胆源性肝脓肿8例(均伴胆道并发症),5例伴肝动脉狭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与非胆源性肝脓肿类似,但病灶多靠近肝脏周边,与胆管关系密切,部分与胆管相通;(2)6例腹膜腔感染,临床症状明显,且多次复查局限性积液持续存在,内部回声紊乱;(3)2例肾脓肿,均累及单肾,常规超声表现多为边界欠清的低回声团,内见细密回声或(和)层状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内部均无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的病灶数目多于常规超声、边界更清楚;(4)1例腹壁窦道感染为上腹壁不规则低回声带,边界欠清,并与肝脏相通;(5)1例腹壁切口感染为腹壁切口内混合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血流信号。结论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治疗后复查情况,可较为准确的诊断肝移植术后的腹腔感染。对于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的病例,超声造影不仅可明确病灶数目,清晰显示病灶边界,而且可观察病灶的血流灌注,协助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贲门癌穿孔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 2 1例贲门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住院死亡 3例 ,术前明确诊断 9例 ,一期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11例 ,全胃切除术 4例 ,瘘口大网膜堵塞缝合 6例 ,发生吻合口瘘 2例 ,行近端胃大部切除者 >3a生存者 6例 ,>5a生存者 3例。行单纯修补的均 <1a死亡。结论 :对贲门癌穿孔患者 ,只要生命体征平稳 ,全身状态许可 ,行一期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是可行的 ,也是对此类患者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