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揭示念珠菌类细菌样变异株的分子基础及其相应的生物学特性的分子基础.方法 采用常规PCR方法,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株不同来源的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及源自于这两株念珠菌标准菌株的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进行真菌最保守18S rRNA基因的检测.结果 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真菌基因表达;两株念珠菌标准菌株真菌基因为强表达;源自于念珠菌标准菌株的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真菌基因呈极弱表达.结论 念珠菌发生类细菌样变后,虽然生物学性状呈类细菌样改变,但仍部分表达真菌最保守基因.此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具有原核生物特性的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是源自于具有真核细胞特性的念珠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念珠菌发生类细菌样变异前后对普通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是否发生了改变.方法 采用常规MH药敏试验方法,观察ATCC10231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和其自发变异后得到的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9002.9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及其经抗真菌药物诱导形成的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临床分离的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及变异株返祖后得到的念珠菌株,共11株菌对普通抗细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红霉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的敏感性.结果 两株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临床分离类细菌样变异株返祖后的念珠菌株对普通抗细菌药物无抑菌圈;而不同条件下得到的类细菌样念珠菌变异株则对以上普通抗细菌药物有一定的敏感性.结论 白色念珠菌发生类细菌样变异后,对普通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发生了改变,变异前对普通抗细菌药物不敏感,但发生类细菌样变异后对普通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敏感性,其抗菌谱与普通细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对肺炎链球菌的定义,链球菌属内鉴定的特点之一是生长在血平板上菌落细小、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边缘整齐、半透明、初期扁平以后中心塌陷、呈现脐窝状,直径0.5~1.5mm,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我们自2000年至2001年先后检出4株菌落形态不典型的肺炎链球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床分离类细菌样变异念珠菌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临床分离类细菌样变异念珠茼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对类细菌样变异念珠菌感染的可疑病人标本采取合适的培养基分离、传代恢复、动物体内恢复返祖、必要时进行真菌基因鉴定.结果 临床分离的类细茼样变异念珠菌绝大多数能在合适条件下恢复成典型的念珠菌.少数难恢复的变异株,可通过真菌基因检测进行鉴定.结论 对于慢性念珠菌感染、不合理抗真菌治疗病人临床标本分离出的菌体形态酷似细菌但用传统方法无法进行鉴定的菌株,应考虑为念珠菌变异株,并对其返祖后进行鉴定.从而避免或减少念珠菌因形态变异造成的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5.
1 病历摘要患者,肖×,男,汉族,71岁,因活动后气促伴双下肢浮肿2月,近期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咯黄色脓性痰5d ,于2 0 0 2年11月2 2日住入我院呼吸内科。查体:体温37.3℃,患者神志清楚,精神一般,BP 135 / 80mmHg ,R 2 3次/分,P10 0次/分,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罗音。实验室检查:WBC :10 .5×10 9/L ,N :0 .85 ,L :0 .11,M :0 .0 4 ,Hb :12 5g/L ,PLT :2 0 8×10 9/L。血细菌培养阴性,痰培养分离出菌落形态变异的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给予青霉素,红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孙建文  陈根福 《检验医学》2002,17(5):317-317
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人类呼吸道的常居菌,是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肺炎、脑膜炎、腹膜炎、泌尿系统感染及败血症等疾病.约30%肺炎克雷伯菌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从女性清洁中段尿中分离出菌落形态完全变异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7.
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是人类呼吸道的常居菌 ,是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 ,可引起肺炎、脑膜炎、腹膜炎、泌尿系统感染及败血症等疾病。约30 %肺炎克雷伯菌可产生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 ,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从女性清洁中段尿中分离出菌落形态完全变异肺炎克雷伯菌。一、病历摘要患者女 ,2 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 ,腹部不适 ,神志模糊。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宫外孕大出血” ,行急诊手术治疗 ,术后出现脑损伤 ,处于昏迷状态。给予抗感染、脱水降颅压、护肝及营养支持等治疗 ,症状无明显缓解 ,于 2 0 0 1年7…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男,21岁.于2001-08-20因车祸伤及头、颈、胸部昏迷送至我院.检查:C5椎体暴裂骨折,伴高位截瘫,中枢呼吸麻痹,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左胸挫裂伤等入住我院.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颅骨牵引及输血、抗炎、消肿、脱水、止血等支持治疗,病情趋于稳定.2001-08-24患者出现腹部膨隆、张力增高、肠鸣音减弱,经给予胃肠减压,肛管排气,肌注新斯的明促进胃肠蠕动后,患者腹胀有所缓解,但一直没有根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白色念珠菌25S核蛋白体脱氧核糖核酸(rDNA)基因型分布,并分析白色念珠菌各基因型与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经API 20C AUX真菌鉴定板和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到种的76株白色念珠菌为研究对象,转沙保罗氏培养基纯培养24 h,收集菌液,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用特异性引物扩增白色念珠菌25S rDNA基因,根据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电泳图谱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各基因型白色念珠菌对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CZ)、伊曲康唑(ICZ)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76例白色念珠菌分为A、B、C 3个基因型(A型48例,B型8例,C型20例),按照有无长度为379 bp的Ⅰ型内含子的插入,将76例白色念珠菌分为有内含子组和无内含子组,分别进行4种抗真菌药物耐药率的比较,结果发现2组间对FCZ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5-FC、AMB和ICZ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结论白色念珠菌25S rDNA基因内含子(379 bp)的缺失或者插入可能与其对FCZ的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白假丝酵母菌对吡咯类药物产生耐药已成为临床长期用药治疗的一个突出性问题,目前认为白假丝酵母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主要包括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通路中关键靶酶的变异或高表达、受基因调控的药物外排泵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11.
A 69-year-old man with a history of diabetes and episodic lymphocytopenia underw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for complete heart block. Despite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pocket irrigation, and strict sterile technique, a fungal (Candida albi-cans) pacemaker site infection developed that required pacemaker explantation and systemic ampho-tericin B therapy. After 3 days of temporary pacing, a second pulse generator was implanted on the opposite side. At 2-year follow-up, he has had no recurrence of pacemaker infection. This report underscores the predilection of diabetics for infections, and in particular, their susceptibility to Candida albican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XTT减低法评价白藜芦醇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影响;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显微镜观察该药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形态学影响.结果 白藜芦醇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SMIC50,SMIC80分别为128,256 μg/ml;当白藜芦醇浓度为256 μg/ml时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早期黏附及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 白藜芦醇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白念珠菌耐药模型体外诱导方式,从而获得最佳耐药模型,为研究念珠菌耐药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以氟康唑为诱导药物,选取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敏感株,分别采用相同药物浓度传代法、氟康唑浓度递增法和强的松龙干预氟康唑浓度递增法,对其进行人工体外诱导.结果 上述三种诱导方式均能使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产生耐药,只是在药物的浓度和传代的次数所形成的耐药性时间不同.相同药物浓度传代法,4种氟康唑浓度分别于第8代(34d),12代(40d),16代(42d),20代(48d)呈耐药性;在氟康唑浓度递增法和强的松龙干预氟康唑浓度递增法,当氟康唑浓度递增至32μg/ml时,均能使白念珠菌产生耐药;对经三种不同方式诱导的终耐药株进行诱导耐药株的稳定性实验,当诱导耐药株传至16代时,相同药物浓度传代法和药物浓度递增法MIC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强的松龙干预药物浓度递增法,将诱导株传至20代时,MIC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三种诱导方式均可获得耐氟康唑耐药模型,浓度递增法比相同浓度传代法,操作步骤少,耐药形成快,加上强的松龙干预,所形成的耐药株耐药性较稳定,为探讨念珠菌感染与预防及其耐药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白假丝酵母菌耐吡咯类药物的ERG11的变异情况.方法 将93例诊断为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真菌培养,筛选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药敏试验,用加热裂解法提取菌株DNA,扩增ERG11基因,扩增后的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SC5314)比较分析.结果 93例均培养出假丝酵母菌,包括60株白假丝酵母菌,19株热带假丝酵母菌,9株克柔假丝酵母菌和5株光滑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耐药率分别为13.33%,20.00%和51.67%;对白假丝酵母菌的ERG11基因测序发现存在25个碱基突变位点,其中13个同义突变,12个错义突变,其中有6个是新变异:V36F,V51L,T123I,E194K,Y257H和K344N.结论 耐吡咯类药物白假丝酵母菌ERG11基因有多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某些位点突变导致的氨基酸变异可能与其耐药性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应用PCR方法从人血中克隆抗白色念珠菌抗体重链(VH)和轻链(VL,VK)可变区基因,重组到PGEM-llzf( )载体中,为构建抗白色念珠菌抗体库奠定基础。方法设计7条VHbank primer(5')和6条For primers(3')引物,9条VLbank primer(5')和2条For primers(3')引物,4条VKbank primer(5')和4条For primers(3')引物。从45名念珠菌病恢复期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人抗体重链(VH)和轻链(VL,VK)可变区基因。通过于linker链两端引入酶切位点,经T4DNA连接酶连接成完整的基因片段并重组到pgem-llzf( )载体中。结果经PCR方法扩增出了7条VH、9条VL和4条VK片断,经测序证实扩增片断全部为抗体可变区基因。经linker连接入pgem-llzf( )载体中,获得完整的重组基因。结论获得了全人源抗白色念珠菌单链抗体基因,为构建抗白色念珠菌抗体库奠定基础,也为研发有效治疗白色念珠菌和耐药性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王建荣  施金芬  马燕兰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3):1781-1782,1785
目的比较体外不同冲洗法对清除导尿管白色念珠菌被膜(biofilm,BF)的效果。方法试管内制备导尿管白色念珠菌BF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输注式冲洗组及注洗式冲洗组。对照组不行冲洗,两冲洗组每隔12h冲洗1次,分别在12、24、48、72h时取出,扫描电镜下观察三组导尿管白色念珠菌BF的形态。结果在白色念珠菌BF形成早期,三组导尿管表面均为酵母样细胞附着,冲洗组酵母样细胞附着明显少于对照组;随着BF成熟,导尿管表面出现菌丝样细胞附着并逐渐成熟变厚,三组BF的厚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输注式冲洗组及注洗式冲洗组。结论在冲洗方式的选择上,注洗式冲洗法对导尿管BF的清除效果优于输注式冲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菌中 MDR1基因表达水平与菌株对吡咯类药物敏感性下降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集反复发作阴道炎患者白假丝酵母菌60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把菌株分为4组菌株:全敏感组、氟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酮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咪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每组随机选取12株菌株,运用荧光定量 PCR技术检测菌株中 MDR1基因的表达量,采用t检验方法把中度敏感或耐药组与敏感组的 MDR1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0株白假丝酵母菌中酮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株有26株、氟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株有12株、咪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株有38株、全敏感株有22株;酮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氟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咪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和敏感组中 MDR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2±4.46,2.27±3.05,0.9±0.81和0.41±0.47;酮康唑、氟康唑、咪康唑的中度敏感或耐药组与敏感组比较,t值分别为-2.177,-2.130和-2.0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1基因的表达量与临床白假丝酵母菌对吡咯类药物的耐药性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A slide test is described for the cyt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NBT-reduction in leucocytes stimulated by phagocytosis of Candida albicans spores. Reliable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198 healthy controls, 12 carriers of and 18 patients with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with one questionable result in each gro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