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方法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清除各种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实施内减压,并去除额颞顶部大骨瓣减压。结果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6例,单侧为主,其中一侧额颞顶部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或(和)脑内血肿25例,一侧额颞顶部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11例,一侧额颞顶部硬膜外血肿并脑挫裂伤或(和)脑内血肿6例,单纯脑内血肿4例,术后效果良好27例,中残7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结论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单侧重型颅脑损伤,能基本彻底清除幕上颅内血肿,充分减压,降低死亡率和至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双侧额底部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探讨其手术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双侧额底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行急诊开颅手术14例,保守治疗无效后开颅手术28例。冠状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10例,冠状开颅骨瓣复位18例,冠状双额去大骨瓣术14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16例(38.1%),中度残疾13例(30.9%),重度残疾4例(9.5%),植物生存3例(7.1%),死亡6例(14.3%)。结论双侧冠状开颅术及标准冠状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双侧额底脑挫裂伤和(或)颅内血肿的有效术式,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在达到手术指征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周志涛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6):625-625,62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治疗方法。方法:30例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患者,采用额、颞、顶标准大骨瓣切口开颅,清除血肿或减压,对关颅困难者选择性切除部分膨出非功能区脑叶。结果:单侧大骨瓣减压8例,双侧22例;选择性切除非功能区脑叶9例;存活10例,死亡20例。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和弥漫性脑肿胀是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54例重型颅脑损伤ICP监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颅脑创伤术后常继发脑水肿、脑肿胀、脑出血甚至脑梗塞,其颅内压变化趋势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笔者通过54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行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行持续动态颅内压(ICP)监测,并对其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估计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43例,女11例,年龄14岁~68岁,平均39.2岁。致伤原因:本组54例患者中交通事故伤45例,意外摔伤4例,打伤5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60h ,平均4.5h。入院时GCS3~5分32例、GCS6~8分22例,脑疝晚期10例、脑疝早期29例、无脑疝15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扫描:单侧额颞脑挫裂伤伴同侧硬膜下血肿33例,双侧额部脑挫裂伤9例,单侧颞顶枕硬膜下血肿8例,巨大硬膜外血肿4例。所有患者均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颅骨骨折45例,血气胸2例,四肢骨折7例。1.2方法采用单侧标准额颞大骨瓣开颅减压术33例,行双额冠状开颅去骨瓣减压9例,一侧额颞顶骨瓣开颅减压12例。术后即行前额锥颅脑室内置管,将内径1mm硅胶管准确地放置在侧脑室内,然后连接导管、传感器和监护仪,另外连接一条导管至脑室外引流装置。传感器在使用前应注水、排气。仪器连好使用前调零。以室...  相似文献   

5.
应用双侧额颞顶去大骨瓣减压术同时硬脑膜敞开或减张缝合治疗双侧急性颅内血肿或弥漫性脑肿胀,可以有效地清除血肿,解除脑疝、颅高压,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常被用来救治重型颅脑创伤及恶性脑肿胀.但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同侧或对侧骨窗下积液时有发生.我科1995年7月至2009年8月,共为124例患者行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术后并发双侧骨窗下积液39例,发生率31%,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传统标准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和去骨瓣减压并配合小脑幕切开技术的应用优劣和注意事项。方法:33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组(17例)配合使用小脑幕切开技术,对照组(16例)配合额极或颞极内减压术,并分析两组结果、预后及远期效果。结果:两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脑肿胀及不可控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仍是主要致死原因。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和去骨瓣减压并配合小脑幕切开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重度颅脑损伤治疗方法,尤其以远期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额冠状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应用.方法: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之间,选取医院内的50例重症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双侧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额冠状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后发现,观察组恢复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5例;对照组恢复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8例.观察组恢复良好率44%,明显高于对照组24%,P<0.05;观察组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4例(16%),对照组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9例(36%),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传统双侧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双额冠状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弥漫性脑肿胀能够显著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概率,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同时因双额开颅1次行皮瓣成形,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进而术后颅内感染等并发症也随之降低,进而显著提高了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救治成功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切口双侧额骨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作用。方法:双额冠状切口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1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患者10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8例,轻度残疾1例,死亡1例。结论:冠状切口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快速地降低双侧额叶脑挫伤患者的颅内压,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方法。方法运用双侧冠状开颅术式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67例。结果本组67例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良好25例(37.3%),中残20例(29.9%),重残9例(13.4%),植物生存3例(4.5%),死亡10例(14.9%)。结论双侧冠状开颅术式加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和(或)颅内血肿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额颞大骨瓣开颅术在 2 8例GCS 8~ 3分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作回顾性分析 ,评价额颞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额颞大骨瓣开颅术切口位于发际内 ,成骨窗前及额极 ,后达乳突前 ,上近矢状窦旁 ,下至颧弓水平。咬除部分蝶骨嵴与颞骨 ,使前、中颅底可显露。脑疝者先行紧急颞肌下减压术。脑疝形成者、术中脑搏动不良、脑膨出及脑张力高者 ,敞开硬脑膜及去骨瓣减压。余扩大减张缝合硬脑膜并还纳骨瓣。结果 术后半年随访 ,恢复良好 11例、中残 7例、重残 4例、死亡 6例。结论 额颞大骨瓣开颅术关键在于暴露颞底 ,从侧方解除对脑干的压迫 ,有利于保护重要皮层功能区和减少继发性脑损伤的特点与优点。对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的治疗 ,尤其是一侧额颞部对冲性脑挫裂伤 (伴或不伴有颅内血肿 )者 ,早期采用额颞大骨瓣开颅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重型脑挫裂伤疗效。方法:选择双额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1例,均行冠状切口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不保留额骨骨桥。结果:术后随访1年,存活19例,死亡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疗效:良好11例(52.3%),轻残5例(23.8%),重残3例(14.2%),死亡2例(9.5%)。结论: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双侧额叶重度脑挫伤患者手术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额颞大骨瓣开颅对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额颞大骨瓣开颅,对38例额颞部颅脑损伤的病人进行治疗。其中3例行对侧额顶部血肿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25例去骨瓣减压,8例做浮动骨瓣,5例骨瓣复位。结果:存活26例,死亡12例。结论: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适宜施行额颞大骨瓣开颅治疗。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迟发性血肿,较难诊断,因血肿不在首次手术部位,自CT使用以来,这种特殊的血肿发现较多,其死亡率亦高。现将我院自1990年7月~1992年2月共发现的5例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1 临床资料 例1,女性,20岁,因骑自行车跌下,头部受伤,部位不详,CT检查为左颞硬膜外血肿,右颞脑挫裂伤,伤后第二天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伤后第五天CT检查,双额部硬膜外血肿,再次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住院29天死亡。 例2,女性,34岁,因下阶梯跌伤,头部受伤,部位不详,CT检查双侧额颞部多发性脑内血肿,广泛脑挫裂伤,颅底骨折,急诊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77岁,2005年1月29日因摔倒导致头枕部外伤,致双侧额颞叶出血,在外院行"双侧额颞部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长期卧床,为康复治疗于2007年10月16日转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提高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救治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 总结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37例,其中男445例,女92例;年龄以青壮年为多;车祸伤占首位.GCS评分:3分118例,5分189例,6~8分230例.手术方法: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89例,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9例,单侧常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30例,双侧常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51例,单侧常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对侧颞肌下减压术42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6例,后颅窝血肿清除术9例.结果 良好325例(60.52%),中残7例(1.30%),重残13例(2.42%),植物生存状态16例(2.97%),死亡176例(32.77%).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术中暴露清楚、减压充分、病灶处理方便,手术效果优于传统常规减压开颅术.  相似文献   

16.
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脑挫裂伤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脑挫裂伤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开颅术治疗42例额颞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出院时根据GOS分级标准,恢复良好20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病死11例。结论: 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开颅术能充分有效的清除脑挫伤和充分的减压,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双侧额底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患者行冠状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11例,冠状开颅骨瓣复位20例,冠状双额去大骨瓣术13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疾14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情况,动态头颅CT复查,脱水剂不可过快过早减量停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手术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李胜龙  康健  韦有佩  杨金坤 《四川医学》2006,27(11):1189-1190
目的探讨额颞顶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伴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34例急性硬膜下血肿伴创伤性脑水肿患者均采用额颞顶部大骨瓣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结果死亡5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2例,轻残15例,恢复良好11例。结论额颞顶部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伴创伤性脑水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龙生  黄昌尧 《中国现代医生》2013,(18):156-157,160
目的探讨额颞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额颞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患者,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内死亡3例,其余患者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8例、Ⅲ级12例、Ⅳ级7例、Ⅴ级3例。结论额颞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单侧额颞顶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脑损伤的预后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本院接受相应治疗的62例重型对冲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予以所有患者行单侧额颞顶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采取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评分)评估预后,以大于8分作为预后优秀组(n=43),以小于8分作为预后不良组(n=19),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对侧血肿厚度、中线移位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与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预后优秀组的对侧血肿厚度(1.36±0.36)、中线移位程度(0.54±0.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91%)与预后不良组(3.84±0.32)、(1.72±0.26)、(57.89%)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型对冲性脑损伤患者而言,血肿厚度、中线移位程度等均是影响单侧额颞顶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需对其重视并予以相应改善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