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6~2010年,核心版)为依据,对近5年来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各项评价指标变化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剖析了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的平均影响因子及其在统计源期刊排名逐年上升,且期刊的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也逐渐增大,反映了医学类高校学报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影响力的增强。但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整体发展水平仍参差不齐,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根据广东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获奖情况和入选“中文核心期刊”情况,采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2002~2006年期刊影响因子等主要评价指标,对广东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广东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显著增强,已经达到全国同类自然科学学报的平均水平,并且培育出现了一批学术影响力较大的学报,但发展的不平衡仍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3.
对2001~2002年江苏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几次评比结果,及学报三项学术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从一系列统计数据中看出,江苏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涌现出了几种精品和名牌期刊,这将促使一些高校学报寻找差距,与时俱进,力争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我国师范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整体水平,依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2001~2005年的统计数据,从影响因子和h指数2个引文指标评价了我国师范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从我国师范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数据库和被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情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地方高校学报在当前期刊评价体系下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的建议。【方法】 通过查阅CNKI论文数据库,以数据对比的方法验证了地方高校学报特色化之路的艰难,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地方高校学报突破困境的现实选择。【结果】 期刊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报对自身生存之路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地方特色和学科特色上。但无论是地方特色或学科特色在当前的“影响力”评价体系中都无益于地方高校学报排名的靠前,地方高校学报面临着妥协于期刊评价体系还是坚持对地方特色和学科特色探索的两难选择。【结论】 地方高校学报应该辩证地看待期刊评价体系,找准自身定位,强化特色,并坚守学术质量这一生命线,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是学术成果的传播媒体,学报服务职能具有市场化的特点。在市场体制确立的前提下,高校学报质量的 管理运作应进行市场化的改革,才能使学报提高质量,更有特色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学报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提出目前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存在不平衡、认识不足和受学报定位的局限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形成学报竞争力的办法:利用好学校品牌、磁场效应、地域和学科专业优势,以及打造学术文化,形成具有文化内涵和品牌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高校学报稳步提升学术质量的发展路径。【方法】 通过分析前人文献、一些SCI收录期刊的办刊方向与学术地位以及部分高校学报的办刊现状,总结出学术期刊从综合到专业再到更高层次的综合的螺旋上升式发展规律。【结果】 针对塔基到塔体再到塔尖的不同层次的学报,分别提出专栏到专辑再到专刊的不同阶段的专业化发展策略,分析各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给出参考实例。【结论】 专业化几乎是提升普通综合类期刊学术水平的最佳途径。从专栏到专辑再到专刊的专业化分步走战略是一条可以稳步提升学报学术水平的发展路径,具有风险低、操作容易、可控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2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11个文献计量指标,构建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探究判定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水平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不仅可以解决学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中指标的相关性和权重选取问题,还可以有效消除自引过高导致的影响力评价失真问题;复合他引影响因子或复合影响因子不能作为衡量学报学术水平的唯一指标,主要指标有Web即年下载率、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被引半衰期限、复合即年指标、可被引文献量、引用期刊数、总下载量、复合总被引,其中Web即年下载率、可被引文献量、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对学报学术水平的影响权重最大。  相似文献   

10.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创办了《名师》栏目,阐述了做该栏目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建议学术性期刊可以在发表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具有人文特色的栏目,丰富期刊的功能,充分发挥高校学报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在科研人员中宣传和弘扬人文精神和学术道德,有助于遏制学术不端现象,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行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