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娩是胎儿在母体产道中随宫缩不断下降的过程,除了胎心率的监测,医生及助产士还需通过阴道检查来判断胎方位、胎先露位置及宫颈扩张程度,必要时协助产妇分娩。但频繁的阴道检查除了给产妇带来不良的分娩体验外,宫腔感染的风险也会上升,且阴道检查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检查者的经验,若判断错误,可能会影响最终的分娩结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使用超声监测产程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及孕产妇的依从性均高于阴道检查,已提出了数十个超声测量参数,这些参数在判断胎方位、先露下降、胎头旋转及预测分娩方式方面展示了良好的效能。综述近年相关文献,以期客观分析超声在产程监测中的优势、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头先露的阴道助产术包括产钳助产术和胎头负压吸引术。在第二产程中判断胎头位置及胎方位是阴道助产成功的关键。胎头最低位置于坐骨棘2 cm以下,胎方位为枕前位者,助产风险相对小。产科医生要严格把握阴道助产的手术指征,并与患者充分沟通。临床医生的判断能力,培训经历以及临床经验是助产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临床产程停滞的诊断、干预产程的时间和处理方法主要依据宫口扩张的大小与时间、阴道触诊胎头的位置及胎方位而定。但是,研究显示通过临床触诊判断胎头位置及胎方位往往比较主观且准确率不高。近年来,超声检查逐渐辅助临床进行产时管理,并起到一定作用。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ISUOG)指南通过回顾关于产时超声技术的研究表明,产时超声判断胎头位置、胎方位及预测产程停滞比临床触诊客观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阴道分娩的结局[1]。这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临床上产时超声何时适用及超声检查结果如何影响分娩处理的指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产程三维导航系统在产程研究及产程规范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7-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36例头位、单胎临产孕妇,应用产程三维导航系统测量其部分骨盆径线的肛查测量值和阴道检查测量值配对研究,测量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情况与助产士的人测值配对研究,分别完成了72对及69对测量,机测值对测量者保持盲法。结果 骨盆出口前后径阴查测量值短于肛查测量值1 cm;机测胎先露位置高于人测位置,机测宫颈扩张值大于人测值,高年资助产士的符合度高于低年资助产士。结论 应用产程三维导航仪,有助于深入研究产程,准确评估内骨盆径线及产房规范化培训、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加强宫缩下的徒手扩张宫颈术,加速第一产程进展,达到顺利以阴道分娩。方法对我院妇产科101例第一产程活跃期延长者采用徒手扩张子宫颈口,并帮助旋转胎头。结果活跃期大大缩短,最终均很快经阴道分娩,母婴平安。结论徒手扩张子宫颈口效果确实,可缩短产程,加速分娩。  相似文献   

6.
在产科临床上,我们常可遇见一些骨盆及产力正常,胎儿不过大,胎位正常,胎头能随宫缩加强而下降,但宫口却不能按时限开大,致使产程延长,又不能施行任何阴道助产手术,不得己只好剖宫产术结束分娩。为了既能保证母婴安全,又不增加剖宫产率,近十余年来,我们采用手指扩张宫颈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指征及方法1.子宫颈外口粘合:随宫缩力的不断加强,宫颈管可以展平以至消失,但子宫外口并不开大。肛查时觉眙头被一薄层组织紧裹,宫口似已开全。内诊时可在近骶骨凹处触到子宫颈外口,呈一小孔。方法:术者做必要的阴道检查后,将食指尖端触压小孔状的外口后不久,便可使外口很快扩张能通入指尖、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早产仍然是围产期死亡率及发病率的重要原因。处理早产病人时,在临床明显早产症状发生之前能否察觉宫颈的细微变化是最重要的问题,增加指诊次数并未证明其为有效的方法,可能是由于检查的主观性。腹部超声估计宫颈情况,会受到患者体型及胎先露位置的影响,使用90°角阴道探头扫描,也很难达到理想的要求。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使用240°角视野的阴道探头建立一种准确的子宫颈长度检查方法,并与标准的指检方法进行比较。所有超声检查由同一作者进行,所有指检由另一作者进行,两检查者互相不知道对方的检查结果。阴道超声探头240°扫描野,检查标准:见到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空间定位系统在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程度评估方面与传统阴道指检的相关性,以及利用空间定位系统评估产程进展速度。方法 选择2014年1-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分娩的182例足月单胎、头先露、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且处于分娩第一产程活跃期的健康孕产妇。分别应用低磁场空间定位系统与阴道指检监测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程度,比较两者的相关性并评估产程进展速度。结果 (1)误差分析:①宫颈扩张:空间定位系统与传统阴道指检测量平均值为(5.83±2.32) cm与(5.82±2.40) cm(P>0.05),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21±0.14)cm。②胎头下降:空间定位系统与传统阴道指检测量平均值为(-1.40±1.47)cm与(-1.44±1.59)cm(P>0.05),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32±0.24)cm;以1 cm间距分组,两指标误差及绝对误差均<0.5 cm。(2)线性回归分析:①宫颈扩张:Y阴道指检 =1.03 X空间定位系统-0.19(R2=0.989,r=0.995,P<0.05)。②胎头下降:Y阴道指检=1.05 X空间定位系统+0.03(R2=0.939,r=0.969,P<0.05)。(3)产程进展速度:①以宫颈扩张程度分组:当宫颈扩张>6 cm时胎头下降均>-1 cm,且与宫颈扩张<6 cm时对应胎头下降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以胎头下降程度分组:当胎头下降>-1 cm时宫颈扩张均近似>6 cm,且当胎头下降介于(-1,0)cm时对应宫颈扩张程度与其他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间定位系统与传统阴道指检在产程监测方面呈高度相关,前者精确性更高,并且发现产程进展速度与既往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双胎妊娠是临床上常见的高危妊娠,根据双胎妊娠的绒毛膜性、胎先露及胎儿体重等因素,选择恰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阴道试产过程中,要加强第二产程管理,只要胎心监测良好,不必限定双胎的分娩间隔。应建立产房快速反应团队进行双胎阴道分娩管理,降低分娩风险。  相似文献   

10.
双胎妊娠35~36孕周或三胎及三胎以上妊娠34孕周时,产妇就应入院检查,确定所妊娠的胎儿数及胎龄。首先确诊第一胎儿约胎产式、胎方位及胎先露。若腹壁张力大或胎儿数查不清时,可用B超探测确定胎方位、胎盘附着位置及羊水量等。依据检查情况决定可否经阴道分娩。临产前检查血型及备血,并向家属交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胎龄满37周后,宫腔内压力较大,子宫体肌纤维延长并张力增大,子宫下段及宫颈肌纤维被动扩张,宫颈条件多数已趋于成熟(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在7~8分以上),已具备分娩之良好条件。而且此时胎儿各重要器官已发育成熟,具备了各自独立的正常功能,可以实行计划分娩,我们主张在有准备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足月单胎初产妇活跃期头位难产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经阴道试产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发生活跃期头位难产为病例组,阴道顺娩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产程中的情况先行单因素分析,后采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活跃期头位难产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检验等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估,利用Bootstrap重复取样的方法(取样次数1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最后利用R统计软件构建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1)共纳入1600例初产妇,病例组143例(8.94%),对照组1457例(91.06%)。(2)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产前体质量指数(BMI)>25.0 kg/m~2、胎儿腹围>350 mm、进入活跃期先露位置≤-1 cm、进入活跃期胎方位为非枕前位以及子宫颈水肿是活跃期头位难产的危险因素。(3)将危险因素纳入建立活跃期头位难产的预测模型及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95%CI 0.913~0.961),最佳临界风险为6.49%,此时敏感度为0.909,特异度为0.844。结论:产前BMI>25.0 kg/m~2、胎儿腹围>350 mm、进入活跃期先露位置≤-1 cm、进入活跃期胎方位为非枕前位以及子宫颈水肿的经阴道试产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易发生活跃期头位难产。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可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对于高风险产妇的早期识别,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可变的分娩因素,预防活跃期头位难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超声检查诊断是非侵入性检查诊断方法,无痛、无损伤、无放射线危害,是孕产妇病理生理情况主要检查方法。分娩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主要通过宫缩、胎心以及阴道内诊来评估和观察,存在较强的主观性以及误判。通过超声检查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误差,准确客观评估产程,对产程异常进展以及产程中动态变化发生的病理情况,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干预。现将超声检查在产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1测量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位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结合徒手旋转胎头在胎方位异常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202例单胎头位,枕横(后)位无严重合并症、并发症的产妇,将其分为研究组102例,在首次发现胎方位异常时采取改变体位,待宫口开大>6cm、胎先露>S+1手转胎头;对照组100例,发现胎方位异常时采取改变体位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96.08%vs8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产程时间缩短[(400±65)minvs(504±98)min]、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300ml者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0%vs6.02%)、软产道裂伤减少(30.61%vs54.22%)、新生儿窒息率降低(1.96%vs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体位结合徒手旋转胎头可使枕横(后)位致产程异常者转化为成功的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率明显升高,产程时间缩短,母儿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盆腔检查是妇产科患者就诊和无临床症状女性定期健康查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盆腔检查的内容包括会阴、外阴、尿道口、肛门的视诊,阴道、宫颈的窥器检查,阴道、子宫颈、子宫、双侧附件的双合诊和三合诊检查,盆底肌肉筋膜和脏器的经阴道指诊检查和直肠阴道三合诊检查。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15.
        盆腔检查是妇产科患者就诊和无临床症状女性定期健康查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盆腔检查的内容包括会阴、外阴、尿道口、肛门的视诊,阴道、宫颈的窥器检查,阴道、子宫颈、子宫、双侧附件的双合诊和三合诊检查,盆底肌肉筋膜和脏器的经阴道指诊检查和直肠阴道三合诊检查。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16.
入院诊断 :G2 P1 宫内孕 2 1+ 5周横位 ,胎盘早剥 ?胎死宫内 ,失血性休克、中度贫血。入院后 ,完善化验检查 ,同时作输液抗休克治疗 ,并拟人工破膜 ,争取阴道娩出死胎。内诊 :宫颈上缩 ,先露触不到 ,宫颈外口可容一指 ,探针、扩宫器 ,橡皮导尿管均不能探入宫腔 ,破水不成功。即行羊膜穿刺术 ,见血性羊水涌出。考虑存在失血性休克 ,胎盘早剥 ,胎死宫内 ,立即开腹手术。术中见 :腹腔内血水 5 0 0 ml,子宫张力高 ,表面 1/ 2以上呈紫蓝色卒中状 ,浆膜层多处裂口达浅肌层 ,子宫颈部顺时针钮转180度。右附件位于子宫左下方 ,呈紫黑色。行剖宫取胎…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包括自然足月临产无高危因素的84例正常初孕妇,胎头已衔接,宫颈已展平80%以上,宫颈不再扩张给以人工破膜并肌注15 mg镇痛新(pentazoine)和20mg溴化东莨菪碱(hyosine bromide),以产程图监测;每3小时阴道检查一次记录在产程图上,若宫颈扩张<1 cm/h再次肯定无头盆不称、先露异常,破膜后用催产素增强宫缩,10gtt/min(6~7 mIU/min)每15 min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cRoberts法联合上推宫颈操作对活跃期产程停滞的作用。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胎膜已破、因活跃期停滞而行阴道检查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21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采用McRoberts法行阴道检查及上推宫颈者为研究组(109例);采用膀胱截石位行相同操作者为对照组(112例)。观察两组孕妇阴道操作后1h宫颈扩张及胎先露下降情况及其分娩方式。结果研究组上推宫颈操作后宫颈扩张速度中位数为4cm/h,胎先露下降速度中位数为4cm/h,对照组分别为2cm/h和2cm/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自然分娩79例(72.5%),阴道助产6例(5.5%),对照组分别为60例(53.6%)和22例(19.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24例(22.0%),对照组30例(2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手术分娩(剖宫产+产钳助产)30例(27.5%),对照组52例(4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8.3%,9/109)明显低于对照组(20.5%,23/112;P<0.05)。结论 McRoberts法联合上推宫颈通过改变骨盆倾斜度,纠正胎头入盆姿势不良,达到缩短活跃期时间,降低手术分娩率和减少产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常见的宫颈损伤有宫颈陈旧性损伤、宫颈阴道瘘及宫颈机能不全.一、病因多为产伤所致,当宫颈未充分扩张时,由于急产、手术助产等原因,先露部强行通过而造成宫颈裂伤.产程延长致使宫颈在胎头与骨盆之间受压缺血坏死,可引起宫颈部分或环状脱落.非产科性宫颈裂伤常发生在刮宫时器械过度扩张宫颈.宫颈撕裂多发生在宫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854例病例资料。结果: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61例,占同期剖宫产术的7.14%,枕后位、胎先露高于+3cm、胎儿体重大于4000g、麻醉效果差者,子宫切口撕伤率明显增加。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胎儿体重、胎方位、胎先露、麻醉效果与切口撕裂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