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炎症性肠病,26%以上的 CD 患者会并发肛瘘,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非造血功能的多能干细胞,能够下调免疫反应并促进组织愈合,在临床上应用于抗炎治疗、组织再生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近年研究表明,MSC 在治疗 CD 肛瘘方面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 MSC 在 CD 肛瘘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剂中添加微生物后应用于腹腔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130例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肠内营养治疗,6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微生物制剂肠内营养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术后第3天、第7天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细胞亚群的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在手术前及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在CD3、CD4、CD4/CD8和NK细胞等指标上,观察组患者分别为(63±10)%、(40±10)%、1.81±0.2、(2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6±9)%、(29±8)%、1.34±0.1、(14±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 vs 40%,χ2=6.190,P=0.013)。 结论肠内营养剂中添加微生物后应用于腹腔感染患者,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的免疫紊乱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炎性肠病的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生物制剂作为治疗炎性肠病的新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生物制剂的认识亦日益加深。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生物制剂可以达到黏膜愈合,减少相关并发症和疾病的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和外科手术率:对已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复发率.同时生物制剂治疗并不会增加感染等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有关生物制剂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包括感染、输注反应、迟发型过敏反应和骨髓抑制等。需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5):1399-1403
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骨关节炎(OA)、韧带损伤和软骨损伤最常见。由于软骨再生和愈合能力差,这就促使人们寻找其他治疗方法来提高其治愈能力,加上患者对快速恢复活动的期望,也要求医者来寻找一种更有效和更微创的治疗方案。因此,使用生物制剂来治疗肌肉骨骼疾病便成为了一种潜在的选择。尽管近几年来使用生物制剂来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的病例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生物制剂的治疗效果却并不相同。目前广泛支持使用的生物制剂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其最佳制备方法和制备产品的治疗效果在文献中阐述的较少。本文主要从PRP的制备方法及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其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恶性实体肿瘤间质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间质治疗(interstitial therapy),即将细胞毒药物或生物制剂直接植入肿瘤组织或其周围的间质组织内,对肿瘤细胞进行直接攻击的方法,已成为人们试图通过改进给药方式而提高肿瘤治疗水平的一个新手段.本文就近年对恶性实体肿瘤局部间质治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病例纳入条件、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76例SA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治疗过程中采用的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分为肠内营养组(n=44)和肠外营养组(n=32),肠内营养组给予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治疗,肠外营养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①APACHEⅡ和SOFA评分在2组患者治疗后2周时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且在治疗后2周时肠内营养组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0);②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在2组患者治疗后2周时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0)而Hb较治疗前降低(P0.050),且在治疗后2周时肠内营养组均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0);③CD4、CD8、CD4/CD8和IgG、IgM、IgA在2组患者治疗后2周时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0),但在治疗后2周时肠内营养组均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0);④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在2组患者的治疗后2周时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且在治疗后2周时肠内营养组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0)。⑤肠内营养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20.45%(9/44)比53.13%(17/32),χ~2=8.786,P=0.003]。结论 SAP患者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患者免疫及营养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7.
关于炎性肠病营养治疗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主要指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国外学者早在30年前已开始对IBD的营养治疗进行专门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营养治疗在IBD的各个阶段均具有重要的治疗及辅助治疗作用。一、营养支持在治疗IBD中的基本治疗作用70年代初即有人观察营养治疗对CD的基本治疗作用,1984年报道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CD急性期要素饮食具有与类固醇类同样的作用;随后的几个研究也支持该结论;然而Meta分析提示类固醇为主的标准方案仍优于单纯的营养治疗犤1犦。进一步的研究需要采用多…  相似文献   

8.
<正>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因1932年被美国病理学家Crohn首次报道而得名,其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疾病[1],病变部位可累及全消化道,一般呈节段性分布,其中最典型的部位为回肠末段及邻近结肠,病程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可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症状[2,3]。目前,CD的西医治疗以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药物为主,虽能够短期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9.
<正>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1]。CD根据病情活动度可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CD缓解期的治疗效果比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要好,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和持续缓解率,不良反应小[2]。本科家庭营养支持无偿访视小组于2013年2月收治1例CD缓解期伴妊娠早期的女性患者,经积极的家庭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营养管理团队在家庭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成立营养管理团队对26例家庭肠内营养治疗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并由营养专科护士主导实践,对患者进行筛选后,按路径进行规范指导及培训后进行家庭肠内营养治疗,营养管理团队按规范进行监测及随访。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实施家庭肠内营养治疗,接受并处理患者求助19例次。治疗后2个月营养相关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由专科护士主导的营养管理团队能够满足家庭肠内营养治疗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需求,符合医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静脉营养治疗对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5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予营养治疗,实验组手术前后给予静脉营养治疗各1周.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 CD8+比值的变化. 结果对照组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增加(P<0.05),CD4+/ CD8+比值升高(P<0.01).实验组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亚群及CD4+/ CD8+比值均明显改善(P<0.01).实验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围手术期使用静脉营养治疗可明显改善胃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无水乙醇治疗肝癌后瘤区连续注射超抗原生物制剂高聚生局部的免疫应答。方法选取46例肝癌患者,均于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原位灭活后第3周、第4周和第7周瘤区局部注射高聚生,每次注射1600U。分析比较注射高聚生治疗前后治疗区CD3^+、CD4^+、CD8^+、CD57^+和CD68^+浸润变化情况。结果CD3^+、CD4^+、CD57^+和CD68^+局部浸润较注射高聚生前有明显增高(P〈0.01),且持续至注射后第五周仍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注射高聚生能够有效地增强肝癌患者局部抗肿瘤细胞免疫,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复发和降低肝癌复发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炎症性肠疾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IBD的传统药物治疗仍以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三类为主。随着IB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在免疫学、细胞分子生物学方面的重大进展推动了IBD治疗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应用,使IBD的治疗有了更有效、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克罗恩病(Colohn’s desease,CD)是消化系疾病且常并发感染,不但伴有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还使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营养不良发生率很高~([1])。需要外科手术的CD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86.7%,活动期CD病人并发体重下降者达75%,负氮平衡者50%。对于CD病人,营养支持治疗是诱导和维持病情缓解的重要手段,其诱导缓解的效果虽不如糖皮质激素,但与其他治疗药物如美沙拉嗪(5-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剂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下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择期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58例结肠癌患者,两组均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案进行围术期干预,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术前第10 d起至术前第1 d常规饮食;观察组术前第10 d起至术前第1 d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口服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瑞素,用法用量按说明书进行,其余干预同对照组。分别于口服营养补充剂前(入院时)、术后3 d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CD3~+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IgA、IgM、IgG、CD3~+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PA、ALB、HB、CRP、IL-6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3 d,观察组IgA、IgM、IgG、CD3~+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PA、ALB、HB均高于对照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快速康复治疗中,术前予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预防生物制剂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干预治疗组在应用生物制剂前15d,根据不同体质类型进行辨证论治并贯穿整个生物制剂治疗周期;非干预治疗组单用生物制剂,疗程同干预治疗组。观察两组生物制剂的不良反应。结果干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20);非干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结论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干预治疗能有效降低生物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 (研究组 )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分别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第 1天、营养支持后 1周、2周的免疫指标、营养指标和一般指标 ,并观察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吞噬细胞功能、CD4 T细胞、CD8 T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而IL -6、TNF -a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减轻术后创伤的应激和炎症反应程度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进入攻坚阶段,临床上出现了许多重症病人,营养治疗已成为这些重症病人度过难关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提高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救治效果,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病人的肠外肠内营养治疗专家建议》,于2020年1月29日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时机及治疗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的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外科干预.尤其随着病程的延长,手术率逐渐增高。有文献报道.确诊CD后20年内,有约8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CD手术难点不在操作技术,而在于围手术期处理。在CD漫长的病程中.因腹痛等原因限制饮食摄入、发热或感染及消化道病变导致营养消耗增加、某些治疗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可能导致食欲下降或蛋白质合成减少和消耗增加(如糖皮质激素)等原因,多数患者合并有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乳腺癌围化疗期静脉营养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实验组在化疗前后应用卡文(KabivenPI)作为静脉营养液治疗7d,对照组在化疗前后应用葡萄糖注射液治疗7d,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化疗前后血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血IgA、IgG、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上述两组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与化疗前相比未加重,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并不因化疗而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且免疫球蛋白水平在化疗后显著升高;对照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与化疗前相比明显加重,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在化疗后有不同程度地减少,且其化疗后免疫球蛋白增加不明显。结论在乳腺癌围化疗期进行营养治疗可有效遏制化疗所致营养不良加重,减少对免疫功能的损害,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