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Hp(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Hp根除率为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73.8%,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胃黏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p感染转阴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和机体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理气平胃合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58例,均为29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理气平胃合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P0.05);观察组患者的Hp清除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P0.05)。结论:针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应用理气平胃合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Hp清除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丽华 《陕西中医》2011,32(11):1477-1478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西医抗Hp治疗和维霉素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分为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络瘀血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转阴率,根除率等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Hp转阴率为88.5%,近期根治率为76.9%,远期根治率为6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Hp转阴率为59.6%,近期根治率为51.9%%,远期根治率为40.4%,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Hp转阴率,提高近远期根除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脾清热化湿汤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铋剂四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清热化湿汤,观察对比两组治疗2周后的Hp阴转率、中医症候积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Hp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χ~2=4.36校正,P 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5.45校正,P0.05)。结论:健脾清热化湿汤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可明显提高Hp转阴率和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武忠 《新中医》2018,50(6):93-95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寒热互结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5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辨证使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统计2组的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脘胀痛、痞满烦闷、食少纳呆和嘈杂反酸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转阴率为91.1%,对照组Hp转阴率为71.1%,2组Hp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OD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寒热互结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Hp转阴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化浊解毒方,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30d,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治疗有效率、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及胃镜病理学检查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镜病理学检查有效率显著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Hp转阴率,临床可推广。  相似文献   

8.
李银华  陈克林 《新中医》2016,48(7):68-69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口服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疗程1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评分、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胃脘胀痛、痞满烦闷、嘈杂泛酸、食少纳呆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p转阴率为40.0%,观察组Hp转阴率为75.0%,观察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2.5%,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CAG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Hp转阴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采用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1月。以患者中医症候、胃镜下黏膜像改变、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状况、幽门螺旋杆菌(Hp)转阴率为指标,以其治疗前后的变化作为评判疗效的依据。结果: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候得到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2两组治疗后胃镜下黏膜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有33/43、25/40例患者的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状况得到改善,但两组改善的例数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停药1月后,治疗组Hp转阴率57.14%,对照组Hp转阴率51.61%,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在缓解患者临床症候、改善胃粘膜病理变化方面,其效应优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刘倩 《光明中医》2022,(20):3736-3738
目的 观察脾胃湿热型CAG(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例,经由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所有入组对象Hp阳性者均行抗Hp治疗,同时前者以个体化原则为指导,行常规西医疗法,后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半夏泻心汤,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胃镜下病理变化、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及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的变化,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结束,在临床症状积分、胃镜下黏膜组织评分、PGⅠ、PGⅡ、G-17与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上,相较对照组,治疗组皆表现出优势(P <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用于脾胃湿热型CAG的治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胃黏膜萎缩减轻,对胃功能有改善作用,具有良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加味治疗脾阳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舌脉症3步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将80例脾阳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附子理中丸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清除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有效率为95.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p清除率为55.56%,观察组Hp清除率为81.58%,两组患者Hp清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有效率为92.5%,两组患者胃镜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理中丸加味治疗脾阳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胃黏膜损伤的修复力和Hp清除力,进而验证采用"舌脉症3步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辨证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给予枸橼酸铋钾片、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使用半夏泻心汤,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440,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清除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使用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及临床疗效,具有较大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应瑛 《新中医》2015,47(5):76-77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使用加味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半夏莪术消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 CNAG)的效果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7月该院320例脾胃湿热型Hp感染CNAG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半夏莪术消痞汤,两组均持续治疗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清除率、内镜积分及病理组织学积分、胃肠激素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0.00%(144/160)高于对照组81.88%(131/160)(P<0.05);观察组Hp转阴率76.88%(123/160)高于对照组64.38%(103/160)(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镜检查黏膜红斑、黏膜糜烂、黏膜出血积分以及病理组织学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疼痛、脘腹痞胀、口黏且苦、泛恶、纳呆、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爽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MOT)、促胃液素(GAS)、胃蛋白...  相似文献   

15.
《光明中医》2021,36(7)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脾胃湿热型CAG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筛选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CAG患者,取其中属脾胃湿热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合并Hp阳性患者给予四联疗法,连续用药14 d。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半夏泻心汤。给予2组患者健康生活指导,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和病理疗效、Hp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连续治疗8周后,2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与胃镜和病理疗效方面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Hp清除率为8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CAG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胃镜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质子泵抑制剂及胃粘膜保护剂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2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并且可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成业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83-1584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半夏泻心汤组和胃复春对照组各36例,进行临床与病理疗效比较,同时观察H.pylori的根除率。结果:治疗组36例中,临床痊愈5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36例中,临床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1.28%。经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疗效比较,治疗组36例中,临床痊愈13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36例中,临床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p转阴率为66.7%,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并能较好地抑制H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脾清热化湿汤治疗脾虚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AG)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诊断为脾虚湿热型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40例)与观察组(三联疗法+健脾清热化湿汤,40例),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转阴率、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镜、病理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脾清热化湿汤可明显提高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总疗效及Hp转阴率,降低炎性反应,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胃三针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1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三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统计两组Hp根除率和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腹胀、胃脘痛、嘈杂、烧心、反酸、纳差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7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除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三针联合PPI三联疗法可缓解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利化浊方联合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铋剂四联治疗(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 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每次914 mg;甲硝唑,每次200 mg;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次200 mg,均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利化浊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14天。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胃镜下胃黏膜改变及病理变化、中医主要症状(包括胃脘痛、上腹胀满、口苦、反酸、大便黏滞)积分及Hp根除率,判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各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Hp根除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清利化浊方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