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索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TDZD-8对急性肝衰竭(ALF)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TDZD-8处理组,给予D-Gal和LPS腹腔注射,制备ALF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TDZD-8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肝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组织IL-18、IL-1β、UNC-51样激酶1(ULK1)、Beclin 1和P62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分别为(3460.8±105.2)U/L、(2710.4±84.3)U/L和(93.8±1.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8.1±4.2)U/L、(25.78±2.5)U/L和(3.4±0.4)μmol/L,P<0.05】,而TDZD-8处理组各指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70.1±7.1)U/L、(277.3±20.3)U/L和(35.1±0.8)μmol/L,P<0.05】;模型组肝组织匀浆TNF-α、IL-1β和血清无细胞游离(cf)-DNA水平分别为(3004.6±2...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线粒体自噬通过清除受损、功能障碍的线粒体,在减少活性氧积累、维持细胞正常能量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维持线粒体动力学稳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缺血再灌注损伤、顺铂、对比剂、脓毒症等诱导的AKI中,线粒体自噬缺陷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肾功能下降。本文就线粒体自噬在AKI中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旨在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改善AKI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rSj-Cys)对急性肝衰竭所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急性肾损伤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4只雄性C57BL/6J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Sj-Cys对照组、脂多糖(LPS)-D-氨基半乳糖(D-GaIN)模型组和LPS/D-GaIN+rSj-Cys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LPS/D-GaIN组和LPS/D-GaIN+rSj-Cys组小鼠均腹腔注射LPS(10μg/kg)和D-GaIN(700 mg/kg)造模;造模后30 min,LPS/D-GaIN+rSj-Cys组及rSj-Cys对照组小鼠均腹腔注射rSj-Cys(1.25 mg/kg),正常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PBS。造模6 h后,处死各组小鼠,收集小鼠血清及肾组织,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炎性因子和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焦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由硫代乙酰胺(TAA)所致肝损伤的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5组,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和腹腔注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TAA(300 mg/kg)腹腔注射连续3次,间隔24h,GBE组(50、100、200 mg/kg)用GBE生理盐水灌胃,TAA(300 mg/kg)腹腔注射连续3次,间隔24 h.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谷草氨酸转移酶(AST)、谷丙氨酸转移酶(ALT)的水平,并用RT-PCR和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测各组肝脏HDAC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血清中谷丙氨酸转移酶(ALT)、谷草氨酸转移酶(AST)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中HDAC2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调;而GBE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中HDAC2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上调.结论 GBE可通过HDAC2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从而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小鼠动物模型探讨维生素D对急性肝衰竭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观察长期维生素D缺乏对肝脏损伤、肝脏炎症信号的影响。采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观察维生素D缺乏对模型小鼠存活率的影响,并观测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对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CY1215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ACY1215处理组。以脂多糖(LPS)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注射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药物干预组在建立急性肝衰竭组前2 h给予ACY1215(10 mg·kg-1)注射。造模48 h后处死动物,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组织学变化,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肝细胞线粒体,采用荧光酶标法测定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采用ELISA法测定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含量,常规测定血清ALT、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ACY1215处理组肝组织学破坏程度减轻,电镜显示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减轻;急性肝衰竭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分别为(5114.1±252.6) U/L、(2909.8±31.7) U/L和(97.6±1.4)μmol/L,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大鼠的(56.0±4.4) U/L、(130.4±12.6) U/L和(7.4±0.7)μmol (P均<0.05),但处理组ALT、AST和TBIL水平均较模型组减低,分别为(799.4±11.2) U/L、(401.0±5.6) U/L和(28.0±1.2) μmol /L(P均<0.05);急性肝衰竭模型组大鼠MPTP相对荧光值(RFU)为(96822.0±16733.1) RFU/mgprot,较正常组大鼠的(156300.0±24043.3)RFU/mgprot显著升高(P<0.05),也显著高于处理组的(127150.0±12337.6) RFU/mgprot(P<0.05);模型组大鼠线粒体内Cytc为(0.17±0.03) ng/mgprot,较正常组大鼠线粒体内的(0.39±0.10) ng/mgprot显著减少(P<0.05),也低于处理组的(0.32±0.06) ng/mgprot (P<0.05)。结论ACY1215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线粒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细胞线粒体MPTP的开放,从而减少了Cytc进入到细胞质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因子(Fas/CD95)在急性肝衰竭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构建刀豆蛋白A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动物模型,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免疫印迹检测了急性肝衰竭肝细胞内的线粒体自噬发生;在小鼠尾静脉输注靶向Fas基因的CRISPR/Cas9质粒,随后予以刀豆蛋白A诱发急性肝衰竭,检测小鼠肝组织急性损伤情况及肝细胞内线粒体自噬及线粒体损伤的变化,同时体外转染靶向Fas的CRISPR/Cas质粒到细胞内,刀豆蛋白A诱导HepG2肝细胞损伤,验证Fas敲除后对线粒体自噬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结果 刀豆蛋白A可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肝细胞中发生了线粒体自噬,肝细胞内p62蛋白水平降低,PINK1/Parkin的蛋白上调,Fas的表达上调;小鼠肝组织和体外肝细胞先予以PX330Fas质粒转染,再予以刀豆蛋白A诱导肝损伤后,LC3II/LC3I表达比值减低,p62蛋白的表达得到恢复,线粒体蛋白COX4I1和线粒体DNA含量的水平下降,Fas表达下调,与转染空白质粒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ISPR/Cas9沉默Fas抑制急性肝衰竭进展及肝细胞内线粒体自噬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抗氧化酶抑制剂对人肝L02细胞内氧化还原体系的干涉作用,探究超氧阴离子(O■)、过氧化氢(H_2O_2)和羟自由基(OH·)对细胞自噬发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分别或联合给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DETC)、过氧化氢酶(CAT)抑制剂氨基三唑(ATZ)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抑制剂青霉胺(PEN),培养12 h。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SOD、CAT和GPx的酶活力,O■和OH·的产生能力,H_2O_2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相对活性;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自噬标志蛋白表达变化,包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自噬启动蛋白Beclin-1和自噬特异性底物P62;Pearson法分析各项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抗氧化酶抑制剂的干预下,L02细胞内各种抗氧化酶活力均对应性下降,细胞内H_2O_2和GSH含量、产生O■和OH·能力的变化与相应的抗氧化酶活力相关,自噬标志蛋白LC3、Beclin-1和P62的表达量与细胞产生O■的能力相关(均P<0.05)。结论细胞内氧化还原系统中O■可能是促进细胞自噬发生的关键分子,而H_2O_2及其进一步产生的OH·与细胞自噬发生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制自噬是否可以增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抑制剂(AZD8055)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的凋亡。方法选用人喉癌细胞株Hep-2细胞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m TOR抑制剂AZD8055和(或)自噬抑制剂3-甲基嘌呤(3-MA)对Hep-2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AZD8055和(或)3-MA对Hep-2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Cleaved Caspase-3、细胞色素C〕的作用。结果 AZD8055作用Hep-2细胞24 h后,细胞生存率显著下降,具有浓度依赖性。AZD8055浓度依赖性地增加Hep-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及细胞色素C表达。当3-MA与AZD8055联用时,二者联用与单用AZD8055组相比,细胞活性显著降低,显著下调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细胞色素C表达。结论抑制自噬可以增加m TOR抑制剂AZD8055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合成与降解间的平衡对细胞的生长发育、维持内环境稳态有重要意义。胞内蛋白质降解系统分为2种:选择性降解——蛋白酶体(proteasome)系统,由泛素化蛋白参与,主要降解短寿命蛋白;非选择性降解——由溶酶体介导的细胞自噬(autophagy)系统[1-4],是唯一可降解细胞器的系  相似文献   

11.
<正>自噬在如饥饿、受损蛋白质和细胞器的清理、病原体的清除、细胞存活和死亡、肿瘤抑制及抗原递呈等许多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具有重要作用〔1〕。近年来,随着对自噬在氧化应激、代谢和炎症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发现作为肿瘤抑制者的自噬能够为肿瘤细胞提供能量资源。在营养匮乏的条件下,早期肿瘤细胞依赖自噬维持存活,但是若一直持续,则导致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胎肝细胞治疗重型肝炎的机制,将84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8只),经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D-galn/LPS)诱导急性肝衰竭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RPMI1640培养液(RPMI)和人胎肝细胞培养上清液(FHCS)治疗,各组分别取14、8、6只小鼠进行存活率、血清谷丙酶(ALT)及肝脏病理观察。结果显示,NS组和RPMI组24小时存活率分别为14.3%和21.4%;ALT升高达207.2±41.3IU/L和188.4±52.6IU/L。FHCS组小鼠存活率为57.1%,ALT为92.5±28.7IU/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此外,对照组分别有5(83.3%)只和4(66.7%)只动物肝组织病理改变在Ⅲ级以上,而FHCS组仅有2(33.3%)只。上述结果表明,FHCS对急性肝衰竭有保护作用,同时提示胎肝细胞分泌产物可能与保护肝细胞、治疗重型肝炎及肝衰竭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应用液相色谱及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新生牛肝匀浆提取液中的游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成分;观察该提取液腹腔注射后对CCl_4中毒小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提取液中含有13种以上的游离氨基酸,其中6种为必需氨基酸,牛磺酸含量为正常成人血浆的8倍,支/芳氨基酸比值为3.2。微量元素以Mn、Zn、Mg、Se及Fe的含量较高。该提取液能明显提高实验动物的成活率(60%,对照组为10%,P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NAFLD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此文就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和自噬对NAFLD的作用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细胞凋亡与自噬均属于细胞死亡的形式。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细胞凋亡,主要依赖一系列蛋白水解,而细胞的残余部分最终被巨噬细胞清除。自噬被称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与凋亡方式不同的是不依附于蛋白的水解,而是以独特的自噬体的结构出现为其特征,此独特结构和其细胞内的成分最终将通过自身溶酶体系统而被消除。两者紧密联系在哺乳动物发育,维持组织动态平衡中且起着核心作用,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对Bcl-2蛋白构象与功能的不断研究,意识到Bcl-2蛋白不仅具有抗凋亡的功能,也可通过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介导细胞自噬,提示其有助于维持细胞的存活,而不单单是促进细胞死亡的双重作用。新近研究发现,Bcl-2蛋白在脑缺血后的病理机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其具体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自噬是内质网膜包裹并降解异常蛋白质和细胞器的细胞途径,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线粒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主要参与能量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等重要细胞过程.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清除损伤线粒体的自噬过程,是维持线粒体功能和数量正常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在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本文将线粒体自噬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MgIG)通过ERK1/2信号通路对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肝功能的转归作用,深入揭示MgIG的保肝机制.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12只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清洁饮用水),其余48只为实验组,均制作成ALF模型,分为模型组(0.9%的生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腹腔移植微载体粘附培养人肝细胞对D氨基半乳糖(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本实验采用胶原酶灌流法分离人肝细胞,胶原被覆的微载体Cytodex3加以培养,经腹腔注射肝细胞及载体,观察其对急性肝衰竭小鼠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只接受微载体而无粘附肝细胞的对照组比较,腹腔移植培养肝细胞对肝衰竭小鼠的存活率有明显改善,其血清ALT及总胆红素较低(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较轻。该初步观察结果提示.腹腔移植微载体牯附培养肝细胞可提供代谢支持作用,从而使GalN损伤的小鼠肝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9.
周振华  胡娅莉 《山东医药》2021,61(15):85-89
自噬是将胞质内蛋白质或细胞器包裹转运至溶酶体降解,降解的内容物再循环,以实现细胞自身代谢需要和细胞器更新的高度保守的过程.正常的自噬有利于维持组织细胞应激状态下的内环境稳态.子宫内膜是人体内最具有自我再生能力的组织之一,在胚胎着床及妊娠维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理性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自噬发生动态变化,在分泌晚期...  相似文献   

20.
刘波  陈从新  郭顺明 《肝脏》2005,10(3):186-188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HCSS)联合生长激素(GH)对大鼠急性肝衰竭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注射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GalN)制备急性肝衰竭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干预组及造模后4 h干预组,各组于末次给药6 h后处死大鼠,常规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检测肝功能和血清TNF-α,IL-8,IL-6水平;分离培养大鼠库普否细胞(KC),经LPS(10μg/ml)刺激,于刺激开始(0 h)和4 h后分别给药,并于0、2、4、8和24 h后收集上清,测定TNF-α.结果HCSS或HCSS联合GH预防给药可显著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TBIL、ALT、AST和TNF-α、IL-8、IL-6水平,药物干预组较模型组肝细胞坏死有明显改善.LPS刺激2 h后,KC培养上清中TNF-α浓度开始上升并在4 h达高峰.在培养开始加用HCSS可明显降低TNF-α水平,而培养4 h后加用HCSS不能明显降低TNF-α水平.在培养开始加用GH可进一步升高TNF-α水平,而联合给予HCSS后可降低TNF-α水平.结论预防性给予大鼠药物干预可明显减轻肝损伤,而在造模4 h后使用HCSS则无明显效果.联合使用合理剂量的HCSS和GH仍能较好的减轻肝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