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乳香黄芪散对冻结肩患者手法松解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手法松解术治疗的冻结肩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口服乳香黄芪散治疗3周。治疗前及治疗后评价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客观肩关节估值及总优良率情况。结果:纳入统计77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39例。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活动度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客观肩关节估值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香黄芪散能促进冻结肩患者肩关节手法松解术后症状缓解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松解、术配合运动手法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确诊住院的78例患者给予肩关节镜松解术配合运动手法治疗,采用UCLA功能活动评分后VAS疼痛评分,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规范治疗UCLA评分比较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疼痛评分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松解术配合运动手法治疗粘连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可行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液压扩张法联合针刀镜松解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6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液压扩张法联合针刀镜松解术治疗,对照组行全麻下手法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VAS)低于治疗前,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液压扩张法联合针刀镜松解术能显著提高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肩三针”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抗炎注射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90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抗炎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肩三针”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抗炎注射治疗。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血清P物质(SP)与5-羟色胺(5-HT),统计两组术后钙化灶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活动功能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血清SP、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钙化灶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活动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肩三针”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抗炎注射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能下调SP、5-HT水平,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且治疗后恢复快,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沈韩雄  曲立哲 《四川中医》2012,(12):111-113
目的:探讨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均采用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和推拿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allet评分显著降低、ADL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Mallet评分、ADL的改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可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法松解术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肩袖损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4),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臂丛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注射术治疗。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及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全部完成随访,对照组有2例未完成随访,最终观察组24例(n=24),对照组22例(n=22)。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各项指标都有所好转。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UCL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VAS评分劣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未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手法松解术治疗慢性肩袖损伤安全有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并且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揿针痛点配合持续被动运动(CPM)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揿针痛点联合CPM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配合CPM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外展、前屈、后伸)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CM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及CM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及C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痛点联合CPM可减轻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症状,增加其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王建平  朱成林  徐晶  傅瑞阳 《新中医》2021,53(19):212-215
目的:观察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 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浙北伤科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及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CM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CM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MS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CM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陈健林 《新中医》2022,54(18):128-132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联合易罐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5例脑卒中肩关节疼痛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2组均采用脑血管疾病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加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微针刀联合易罐法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共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Fugl-Meyer评分、MBI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VAS评分均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Fugl-Meyer评分、MBI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微针刀联合易罐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疼痛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 例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Constant-Murley 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1.
王原恺 《新中医》2015,47(5):159-160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周炎、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肩袖损伤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100%,对照组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及外旋活动度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结合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周炎、肩袖损伤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肩周炎患者采用田氏针刀松解术联合乌头通络汤对肩关节功能、SP及5-HT的影响。方法:将95例肩周炎患者按掷币法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田氏针刀松解术治疗)和观察组(48例,采用田氏针刀松解术联合乌头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及SP、5-H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P、5-HT及GM-CS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nstant-Murlry评分、UCLA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田氏针刀松解术联合乌头通络汤能显著减轻肩周炎患者炎症症状,缓解局部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易筋经锻炼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S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S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易筋经锻炼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推拿治疗隔日1次,每次20 min,治疗1个月;易筋经锻炼每日1次,练习1个月。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易筋经锻炼配合推拿手法和单纯推拿手法治疗SP疗效确切,且易筋经锻炼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二步松解法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冻结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治疗组采用二步松解法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每周1次,2组均治疗3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治疗后评价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2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步松解法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冻结肩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C"形针刀松解术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接受改良"C"形针刀松解术治疗,观察组加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VA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CM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观察组血清TGF-β1、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C"形针刀松解术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针刀镜联合中医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70例冻结肩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行针刀镜联合中医手法松解治疗,手法松解组行单纯中医手法松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肩关节功能量表评价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情况,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低于治疗前,肩关节功能量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手法松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量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手法松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手法松解组。结论:微创针刀镜联合中医手法松解能显著提高冻结肩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终止冻结肩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步松解法联合封闭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冻结肩的患者200例,入组病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封闭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二步松解法治疗。均为每周治疗1次,治疗周期为3周,根据中医病症临床疗效标准评价疗效,并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92/100),高于对照组的74.0%(7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外展、背伸肩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外展、背伸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步松解法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冻结肩疗效满意,可以更好的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桃花膏贴敷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体外冲击波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桃花膏贴敷进行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CMS)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统计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治疗后VAS评分及CM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及C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及CM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花膏贴敷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显著,能够缓解疼痛,促进患肩关节功能恢复,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结合银质针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8例慢性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手法松解结合银质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手法松解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1周和1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肩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前屈、外展和后伸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外展和后伸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后伸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松解术与医用几丁糖注射联合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34例冻结肩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松解术配合医用几丁糖注射治疗,术后继续采用肩关节腔内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的方法,每周1次,治疗4周后,比较术前、治疗术后第2周、第4周及3个月随访的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判定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nstant-Murley评分则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松解术联合医用几丁糖可有效改善冻结肩的疼痛症状及肩关节功能,并且有起效快、效果持久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