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游戏蕴含了发展的潜力和教育的需求,幼儿在游戏和日常生活的历练中不断成长。我园为幼儿打造了生活化、游戏化的创意美术活动模式,以期让生活与游戏相融相生,使美术游戏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材料选择多样化:把枯燥活动变成趣味游戏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因此,我们收集幼儿熟悉的各类材料,鼓励幼儿玩转材料,融合各种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2.
<正>体悟内涵,传承发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宝贵财富,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揭示了生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幼儿在什么样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成长,便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伴其左右,教育应该是为人们提供需要的,是为了生活积极向上需要的。因此,生活教育必须随着幼儿的生活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进步,教师的职责在于持续地促进幼儿构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回归与生活,脱离生活实践的教育是空洞无物的。  相似文献   

3.
<正>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即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可以成为有效的教育内容。因此,我们以幼儿午睡为载体,基于儿童的视角生成了生活课程“嘘!午安”。为提高幼儿的午睡质量,我们始终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围绕午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讨论、调查、动手操作等途径,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增设午睡情境、创设各种活动,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所提出的诸多教学理论在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其中他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影响深远.幼儿园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接触的数学知识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算术问题.而陶行知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恰好契合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发展需要.本文,将对于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幼儿更好的应用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正>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他的理念让我们的班本生活课程有依可循、有根可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基于此,教师在实施班本生活课程时,应该让幼儿站在课程的中央,让幼儿的学习走进生活,让班本课程贴近幼儿的兴趣点,拉近幼儿与生活的距离,演绎师幼互动的精彩,成就幼儿亦成就教师。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位一体共同构成。幼儿是天生的小小建筑师,他们对各种建构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乐于将生活中观察到的东西融入进自己的设计图中,想办法呈现在每一次的建构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分享收获更多的经验与美好。由此,教师们在幼儿中开展了大班建构活动——城市建造师。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人们对于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幼儿阶段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深刻理解,分析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张,他认为"教育为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是美的存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艺术领域指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 在幼儿看来,冬天是个快乐的季节,有洁白的雪花、可爱的雪人、温暖的围巾、亲切的圣诞老人……冬天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笔者结合大班"冬爷爷来了"主题活动,与幼儿共创主题下的美工区,基于陶行知的"活"教育,投放"活"材料,内化"活"经验,开启一场真正的"玩"艺术之旅.  相似文献   

9.
<正>“热爱每一个孩子,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怀着“爱满天下”的真挚情感,陶行知先生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旨在让每一位幼儿都能享受生活的乐趣。在学习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我对各有特点的幼儿充满了好奇,尝试使用不同的策略教育幼儿……本文就班级内一名轻度发育迟缓幼儿在园的表现进行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张,他认为"教育为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是美的存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艺术领域指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 在幼儿看来,冬天是个快乐的季节,有洁白的雪花、可爱的雪人、温暖的围巾、亲切的圣诞老人……冬天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笔者结合大班"冬爷爷来了"主题活动,与幼儿共创主题下的美工区,基于陶行知的"活"教育,投放"活"材料,内化"活"经验,开启一场真正的"玩"艺术之旅.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由此可见,教育、生活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生活教育源于社会、源于自然。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我深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我时刻关注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善于捕捉幼儿的“哇时刻”。  相似文献   

12.
<正>冬去春来,我们开学了,种植园里长了许多杂草,通过什么方法、使用什么工具才能有效除去杂草呢?我们博采众长想办法,分工合作来准备,齐心协力来劳动。“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其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正>陶行知先生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应以生活为核心,缺失生活的教育则丧失了活力。教育与生活的紧密关联方能产生相互促进的效果。3~6岁的幼儿对参与生活充满渴望,然而由于年幼,往往被家长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技能和生活经验等方面得不到锻炼。因此,利用幼儿园这一实践平台,实施适宜的生活体验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生活,从中成长。  相似文献   

14.
<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言:“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可见幼儿的教育和真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自主餐点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根据课程游戏化发展的需要,我园进行了自主、自助、自控后再优化的餐点实施探索课程,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由教师分餐、儿童等餐的进餐方式,转而采取了幼儿自主进餐的形式——我们利用幼儿园配备的取餐工具,要求幼儿学习自主取餐,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动手拿餐具、盛饭菜、端碗盘、品尝食用、收拾餐具、打扫卫生,从而让幼儿体验自主餐点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独立生活的能力。3~6岁幼儿正处于对生活感知的萌芽阶段——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产生好奇心是开启生活教育的一把钥匙。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在这个阶段开展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区域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喜欢学习的情感和态度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幼儿数学经验的获得全面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数学经验强调与幼儿生活的联系和应用。作为一名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数学教育的实践支持性,进而培养幼儿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语言教育资源,离开生活的语言没有生命力,而没有交流的语言得不到提升。为了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获得语言发展,在语言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实现“教学做”合一,我们努力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念,并将其运用于幼儿的语言教育和各项能力的培养上来。作为幼儿教师,怎样让幼儿在温馨愉悦的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语言、交流语言,进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会说、想说、敢说、能说呢?  相似文献   

18.
我园地处杨凌农科城,农科资源丰富,因此,我们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开发出适宜幼儿的科学活动,引导幼儿,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陈鹤琴先生指出:"活教育"的内容应是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儿童的生活,其组织形式也必须符合儿童的活动和生活方式。教师应鼓励幼儿主动进行实践操作,重视其直接经验的获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相似文献   

19.
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名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教育基石,作为其整个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是相当丰富且有科学远见的。我们研究陶行知思想,重要的是把陶行知思想和当前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教育规律以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杨阿琴 《家庭育儿》2020,(3):0179-0179
创造性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因为幼儿天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如何创造性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就成了教育实践中的必备课题。笔者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创造良好的环境、磨炼幼儿意志力等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因此,只要我们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正确引导,一定能较好地培养和促进幼儿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