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等,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态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其重要机制之一。现以机体免疫状态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为基础,回顾与探讨生命早期肠道菌群改变在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机制,以及益生菌在过敏性疾病中应用的...  相似文献   

2.
儿童炎症性肠病近年发病率逐渐升高,该病为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好发年龄为学龄期,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同时给心理和精神上带来创伤。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随着近年来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且在临床得到广泛证实。因此,人们尝试将微生态制剂应用于炎症性肠病患儿治...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腹泻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研究中 ,我们将微生态制剂回春生应用于新生儿肠道菌群失调紊乱性腹泻 ,与乳酶生、鞣酸蛋白、B族维生素联合应用的患儿进行对照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治疗组 50人 ,其中早产儿 1 0例 ,足月儿40例 ,体重 1 1 0 0~ 1 50 0 g 1 1例 ,1 60 0g以上 39例 ,男 2 9例 ,女 2 1例 ,原发病有新生儿肺炎 1 5例 ,败血症 1 6例 ,化脑 8例 ,脐炎 6例 ,其他感染 5例 ;对照组选因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而用乳酶生、鞣酸蛋白、B族维生素治疗的新生儿 50例 ,孕周、体重、性别及原发病基本同治疗…  相似文献   

4.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NAFLD)是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肝脏慢性脂肪变性,5%以上肝细胞受累,但无过量饮酒史及其他导致肝脏慢性脂肪沉积等致病因素的临床综合征[1]。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及其相关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  相似文献   

5.
6.
7.
微生态制剂治疗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应用微生态制剂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07例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二组,以住住院期间抗生素治疗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金双岐)的患儿为治疗组(50例),金双岐与抗生素间隔2~3 h服用,0~1岁,1片/次,2~3岁2片/次,均为3次/d。对照组(57例)给予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22例痊愈,24例有效,4例未愈,总有效率92.0%;对照组17例痊愈,18例有效,22例无效,总有效率61.4%,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微生态制剂可预防和减少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制剂对早产儿肠道细菌定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是否可减少早产儿肠道病原菌定植及肠源性感染的发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仅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生后24 h内口服或经胃管注入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250 mg/次,2次/d。于入院时、入院后5 d、12 d及出院前行直肠拭子培养。收集每位早产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肠道细菌定植率入院后12 d及出院前分别为60%和51%,低于对照组的83%和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在前3位的定植菌均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屎肠球菌。治疗组发生腹泻7例(20%),对照组16例(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败血症2例(6%),对照组9例(26%),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可降低早产儿肠道病原菌的定植率,减少早产儿腹泻及败血症的发生。[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3):192-194]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的微生态制剂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患儿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A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另30例(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丽珠肠乐、思密达及云南白药等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禁食时间、腹胀、呕吐持续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结果 B组患儿禁食时间缩短,腹胀消失较快,大便潜血转阴时间缩短.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采用综合治疗加丽珠肠乐和思密达等灌肠是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微生态制剂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12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5月-2010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412例早产儿按病例对照研究分成2组(预防组、对照组),2组除病因治疗、合理喂养外,预防组在24 h内加金双歧口服.应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不同胎龄、不同出生质量早产儿NEC患病率的差异.结果 预防组207例中3例诊断为NEC,患病率为1.45%;对照组205例中13例诊断为NEC,患病率为6.34%.预防组早产儿的NEC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60,P<0.05).胎龄<32周早产儿,2组NEC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P>0.10).2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NEC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2组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NEC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可明显降低早产儿NEC的患病率,可能与金双歧可促进早产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和优势化有关.微生态制剂预防性保护作用随胎龄减小有渐减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变化,以及剖宫产率增加和生命早期抗生素应用等因素,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定植、演替和免疫的发展方向,并与婴儿远期健康和疾病(尤其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大量研究也支持了“卫生假说”理论,认为肠道菌群失衡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前提和基础,微生态学策略可作为防治过敏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系统回顾和探讨了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发育在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地位,以及益生菌在儿童过敏性疾病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指导过敏性疾病的一级预防和精准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呼吸道与消化道一样,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开放性通道。鼻咽部处于联系鼻、耳、口、呼吸道的枢纽位置,是许多微生物定植的主要部位,具有较高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鼻咽部微生态在局部免疫功能的调节和抵御外来病原菌的定植入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其异常改变也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4]。全面认识儿童鼻咽部菌群分布特征以及其在病理状况下的变化规律,可以从微生态的角度为诊治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思路。调节失衡的微生态或者通过补充缺失的微生物可能起到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的作  相似文献   

13.
14.
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5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秀菊 《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2):756-756
近年来,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较高,占综合性儿科门诊总数的5%~10%,占小儿胃肠病门诊的25%,占小儿便秘90%以上。为了寻找尽可能治愈的方法,用微生态调节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和乳果糖治疗56例,现报道如下。56例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3~6个月6例,~1岁9例,~3岁18例,~岁12例,~10岁9例,~14岁2例;病程  相似文献   

15.
微生态调节剂在儿科临床应用的评价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 ,近年受到儿科医师关注 ,采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小儿腹泻病、功能性便秘等疾病 ,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1 ,2 ] 。但在制剂选择方面比较盲目 ,说明对微生态调节剂的了解及掌握用药适应证、制剂选择等尚未深透。本文仅就微生态调节剂儿科临床应用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一、微生态调节剂在肠道内作用机制[2 ,3]1 .益生菌 :系采用“有益菌”(如双岐杆菌、乳酸菌、链球菌、丁酸梭菌、肠球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 )制成的含有活菌(或死菌 )、代谢产物和其他成分的制剂 ,供口服或经其他粘膜途径投入 ,旨在改善粘膜表面的微生态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及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预防NEC发生的有效性。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住院治疗的2528例新生儿分为微生态制剂预防组与非预防组,观察两组NEC的发病率;以确诊NEC的患儿为病例组,非NEC新生儿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预防组1182例中6例诊断为NEC,发病率0.51%;非预防组1346例中19例发生NEC,发病率为1.41%,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及病情危重程度是危险因素;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是保护因素。结论:避免NEC的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能够降低NEC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微生态制剂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早产儿(胎龄29~36周;出生体质量1 000~2 000 g)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二组患儿均予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24 h内开始口服(或经胃管)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0.5 g/次,2次/d.观察出生28 d二组患儿体质量、头围、身长和体质量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所需时间,监测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结果 新生儿期治疗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7.5%,对照组为52.5%,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5.208 3 P<0.05);过渡到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治疗组为(12.1±2.45)d,对照组为(16.8±8.78)d,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3.26 P<0.01);治疗组新生儿期头围、身长、体质量增长速度[(0.65±0.1)cm/周、(0.8±0.15)cm/周、(22.3±2.56)g/d]较对照组[(0.6±0.11)cm/周、(0.7±0.16)cm/周、(16.1±1.32)g/d]均明显增快(t=2.12P<0.05;t=2.88 P<0.05;t=13.61 P<0.01),体质量恢复至出生时所需时间[(5.2±1.13)d]亦较对照组[(9.8±3.16)d]明显缩短(t=8.67 P<0.01).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可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缩短达到全胃肠喂养的时间,促进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病因及微生态制剂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病因及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预防早产儿NEC的有效性及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早产儿524例,随机分为预防组276例与非预防组248例。预防组予培菲康口服,0.5包/次,2次/d;非预防组仅予原发病治疗。观察二组NEC的发生情况及体质量变化。确诊NEC20例患儿为病例组,非NEC8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对二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预防组发生NEC5例,每日体质量增加(8.114±8.137)g;非预防组发生NEC17例,每日体质量增加(6.595±5.337)g。二组NEC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7.57P<0.01);二组每日体质量增加量比较有显著差异(t=2.497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胎龄、HIE、败血症及病情危重症程度是NEC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微生态制剂及免疫球蛋白(IVIG)是保护因素。结论避免NEC的危险因素,应用IVIG和微生态制剂能减少早产儿NEC的发生和促进体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19.
儿童腹泻与肠道微生态系统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泻病的微生态疗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