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中国HPV疫苗接种覆盖率仍极低,主要原因可能与民众对疫苗种类的选择、接种的最佳年龄及疫苗接种程序与价格等多种因素存在困惑相关。文章就宫颈癌的病因学、HPV疫苗获批情况、在国外的应用现状以及中国HPV疫苗使用现状及面临挑战等有关问题予以简述,并提倡妇产科专家及疾控专家积极推动宫颈癌的防控,使低龄女孩及其家长了解宫颈癌及HPV疫苗相关知识,使低龄女孩尽早接种HPV疫苗,提高HPV疫苗接种覆盖率,为全面消灭宫颈癌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和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是防控HPV感染相关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低龄人群接种HPV疫苗的效果优于高龄人群,性暴露前接种免疫效果最佳。HPV疫苗不仅适用于一般普通人群,同样推荐用于高危、特殊人群。对具有遗传易感、高危生活方式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适龄女性应优先推荐接种HPV疫苗。不论是否有HPV感染、细胞学是否异常的适龄女性均可接种HPV疫苗。近期有妊娠计划和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不宜接种HPV疫苗。接种HPV疫苗后仍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3.
李双  孔北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11):827-831
<正>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接种是防控HPV感染相关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2021年,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与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组织专家联合制定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1](简称HPV临床应用共识)。该共识涵盖了HPV及疫苗介绍、HPV疫苗接种人群的选择和不同推荐级别和接种时机(尤其高危、特殊人群)、不良反应(AR)和不良事件(AE)及其处理、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内容,本文对备受关注点的热点进行解读和背景分析。  相似文献   

4.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起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之一,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诱发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预防性接种HPV疫苗是宫颈癌一级预防的重要措施。HPV疫苗早在10年前便于我国香港注册上市,其在香港地区的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性问题、接受度问题及其所采取的推广方式对于HPV疫苗刚上市的我国内地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未来在HPV疫苗的推广过程中,重视HPV疫苗宣传内容,HPV疫苗接种计划,开展宫颈癌筛查联合HPV疫苗接种,以及加快国产疫苗研发及上市是利于其推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赵勇  王祎祎  李壮  宋坤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11):818-820
<正>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疫苗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普遍开展接种,本文主要针对HPV疫苗接种后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措施进行阐述,以期推动HPV疫苗的规范接种。1疫苗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疫苗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 AE)是指疫苗接种过程中或之后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但该事件未必与疫苗接种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R-HPV)的持续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已经感染HPV的女性无明显疗效。且由于各国之间提供的资源不均衡,发展中国家HPV预防性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对于大量在这类低接种率国家中已经感染HPV的妇女和发生子宫颈病变的女性,治疗性HPV疫苗存在巨大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新宇  顾轩妍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11):806-808
<正>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重点是针对未暴露于疫苗相关HPV型别的女性,尤其是9~14岁的青少年女性。但是我国HPV疫苗上市较晚,2016年才获批进入。根据上海市2017~2019年HPV疫苗接种数据提示,HPV疫苗的首剂接种中位年龄为28岁,其中二价疫苗(吸附疫苗)、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分别为27岁、33岁和24岁[1]。我国城市和农村女性初次性行为中位年龄为22岁和21岁[2],因此,部分成年女性在第一次接种HPV疫苗时,  相似文献   

8.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HPV的清除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SLE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发生HPV感染及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增加。HPV疫苗极大降低了HPV感染的风险。HPV疫苗用于SLE患者较安全,但HPV疫苗的副作用仍需继续监测。遗传易感性是SLE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故寻求HPV疫苗接种引起SLE相关副作用的遗传标志,以期应用于临床,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病毒。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以诱发生殖器官的癌前病变和癌症。减少HPV感染,预防宫颈癌是HPV疫苗研制的出发点之一。接种预防性HPV疫苗可以减少HPV感染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公共卫生意义和成本效应。但治疗性HPV疫苗目前研究进展缓慢,缺乏大规模临床Ⅰ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是第四大常见女性恶性肿瘤,是导致妇女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宫颈癌筛查和预防宫颈HPV感染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HPV预防性疫苗的上市使宫颈癌成为目前唯一可早期预防并有望彻底根除的癌症。随着HPV疫苗接种作为宫颈癌预防策略的引入,HPV检测及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随之发生变化,未来必将导致子宫颈癌筛查方案发生重大转变。现行的筛查策略正在受到挑战,新的筛查指南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16和HPV18型导致全球大约70%的宫颈癌。宫颈癌普查可减少宫颈癌发生的危险,但不能阻止HPV的感染。很多报道表明,有效的HPV疫苗可以减少HPV相关的宫颈癌、生殖道疣状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为了有效预防这类疾病,全世界开展了HPV预防性疫苗的研究。目前临床应用的HPV疫苗有HPV 2价疫苗、4价疫苗及9价疫苗,它们可以有效预防相应HPV类型的感染,从而大量减少与此相关的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就HPV、宫颈癌及这3类HPV疫苗的免疫原性、接种剂量的数量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接种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疫苗对早产风险的影响, McClymont等[1]进行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该研究人群为1961年至2004年出生、在200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孕周>22周)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 共243 136例。研究者通过全国登记信息数据库获取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妊娠结局、HPV疫苗接种状况、吸烟、体重指数、宫颈病变和治疗史等信息。使用logistic回归评估HPV疫苗接种状态与自发性早产之间的关联。为了分析疫苗接种时年龄的影响, 研究者以17岁为界, 按接种疫苗的年龄进行了分层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 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16和HPV18型导致全球大约70%的宫颈癌。宫颈癌普查可减少宫颈癌发生的危险,但不能阻止HPV的感染。很多报道表明,有效的HPV疫苗可以减少HPV相关的宫颈癌、生殖道疣状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为了有效预防这类疾病,全世界开展了HPV预防性疫苗的研究。目前临床应用的HPV疫苗有HPV 2价疫苗、4价疫苗及9价疫苗,它们可以有效预防相应HPV类型的感染,从而大量减少与此相关的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就HPV、宫颈癌及这3类HPV疫苗的免疫原性、接种剂量的数量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0~45岁中国大陆女性首次接种四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简称"四价HPV疫苗",含HPV6/11/16/18)后长达6.5年的保护效力。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设计,将3 006名20~45岁中国大陆女性按1:1随机分组(疫苗组与对照组各1 503名),分别于第1天、第2个月和第6个月接种3剂四价HPV疫苗或安慰剂(仅含无定形羟基磷酸铝硫酸盐)。收集宫颈、阴唇、会阴及肛周脱落细胞,并进行HPV检测和妇科检查,在接种的第1天、第7、12、18、24、30、42、54、66和78个月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细胞学异常(ASCUS和HPV阳性、LSIL及以上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评估HPV相关生殖器疾病、持续感染及复合终点[包括HPV6/11/16/18相关的HPV的持续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以上病变(CIN+),子宫颈癌前病变、原位腺癌(AIS)、子宫颈癌)及外生殖器病变]的发生状况。结果 3 006名女性中,2 759名(91.8%)女性(疫苗组1 401名,对照组1 358名)和2 374名(79%)女性(疫苗组1 199名,对照组1 175名)分别完成了30个月和78个月的随访。在第78个月,在20~45岁符合保护效力方案(PPE)女性中,四价HPV疫苗对HPV16/18相关的CIN2+(CIN2或CIN3、AIS和宫颈癌)的保护效力为100%(95%CI:32.3%~100%),对HPV6/11/16/18相关的CIN 1+(CIN 1/2/3、AIS和宫颈癌)保护效力为100%(95%CI:70.9%~100%)。在PPE女性中,随访至30个月时,四价HPV疫苗对HPV 6个月持续感染的保护效力为91.6% (95%CI:66.0%~99.0%);随访至78个月时,四价HPV疫苗对HPV 12个月持续感染的保护效力为97.5%(95%CI:85.1%~99.9%)。四价HPV疫苗对HPV6/11/16/18相关的宫颈细胞学异常率的保护效力为94.0%(95%CI:81.5%~98.8%)。结论四价HPV疫苗在预防中国大陆20~45岁女性HPV持续感染及下生殖器癌前病变的保护效力良好。  相似文献   

15.
子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2018年, WHO总干事向全球发出了消除子宫颈癌的动员令。我国的子宫颈癌人群防治工作累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并取得一定成效。面对2030年"90%-70%-90%"的阶段性目标, 我国仍有不同程度的挑战和机遇。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在国内得以应用, 部分省市已开展适龄人群接种, 90%适龄女性接种疫苗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较为乐观, 应密切关注国际上HPV疫苗接种的研究进展;子宫颈癌人群筛查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我国存在人口基数大、资源不足等困难, 70%适龄女性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的目标存在较大困难, 应尽早推广应用新技术, 快速提高筛查服务能力及其均质化;我国子宫颈病变的治疗水平不断进步, 且随着总体经济发展、基本医疗保险高覆盖、医保政策优化等, 预计90%确诊子宫颈病变的妇女得到治疗的阶段性目标能够实现, 目前应开展全国性治疗数据的收集。我国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战略目标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许多研究已充分证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发生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的必要病因,从HPV感染发展至宫颈癌的进程长达10~20年。HPV持续感染作为HPV疫苗的有效性评估终点获得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证实。本文就目前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器官移植患者的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癌发病率较高,需针对该特殊人群制定相应的宫颈癌筛查策略和HPV疫苗接种方案.本文对器官移植患者的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8.
子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第四大癌症,年轻女性的子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人乳头瘤病毒(HPV)特别是高危型HPV(HR-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主要原因。阴道微生物在女性生殖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阴道微生物失调如乳杆菌数量减少、厌氧菌数量上升、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等与女性子宫颈HPV感染、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之间存在相关性,本文综述了常见阴道微生物与子宫颈HPV感染及子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其相关机制,为防治子宫颈疾病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可引起下生殖道的癌前病变,包括子宫颈、阴道、外阴及肛周。相比于子宫颈,临床医生对阴道病变的关注往往不足。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2/3[阴道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是阴道癌的癌前病变,需积极治疗。既往流行病学调查认为VaIN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其发生率为(0.2~0.3)/10万,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1.0%。我国HPV疫苗接种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子宫颈锥切手术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转归及持续性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完成子宫颈锥切手术的340例子宫颈HSIL/CIN3患者,平均随访(20.4±12.8)个月,收集患者在随访期间的HR-HPV等结果。观察子宫颈锥切术后HPV感染的转归,分析发生持续性HP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 340例患者中,前5位HPV感染亚型分别为HPV16、52、58、33和18,其中HPV16感染占74.1%(160/216);子宫颈锥切术后1年内HPV阴转率较高,术后6、12个月分别为81.5%(159/195)和85.3%(157/184)。子宫颈锥切术后HR-HPV持续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2.4%(42/340),其中单一亚型感染占85.7%(36/42),常见感染亚型为HPV16、58、52、53和56。(2)本科或以上文化水平、子宫颈锥切标本厚度>9 mm是HSIL/CIN3子宫颈锥切术后发生持续性HP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P <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