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全身性隐球菌病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全身性隐球菌病诊断分析孟小英江载芳王香怀吴凤岐小儿全身性隐球菌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及死亡率均很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将我院收治的4例小儿全身性隐球菌病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7岁,因发热伴阵咳40天,头痛呕吐25天入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播散性隐球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 8例播散性隐球菌病连续病例进入分析,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6.1岁。血清HIV抗体均阴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计数正常。2例起病前曾口服糖皮质激素,余6例否认免疫抑制剂服用史及基础疾病史。8例患儿家长均否认鸽子或其他禽类接触史。8例患儿起病均表现为持续发热,7例有明显的肝脾肿大,4例有黄疸,2例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2例服用糖皮质激素患儿有皮肤损害,8例均无头痛、呕吐或意识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8例血清隐球菌抗原滴度均>1:640,6例血培养结果示新型隐球菌阳性,4例CSF隐球菌抗原升高,5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8例血清IgE均升高,平均3 896.5 KuA·L-1。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累及胆道,肝内胆管扩张,胸部CT示7例累及肺部。8例起病至确诊2~7周,均接受全身性抗真菌治疗(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或氟康唑),其中1例治疗后出现隐球菌相关性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8例治疗反应良好。8例诱导治疗结束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IgE水平均恢复正常,停药后随访3~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播散性隐球菌病可发生于无HIV感染的儿童,可累及多系统脏器,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肺部受累多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清IgE水平升高是本病实验室检查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全身性隐球菌病1例误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性隐球菌病是隐球菌血行播散引起的全身多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是肺部、网状内皮系统、皮肤、骨骼等。由于各系统均可受累,其临床表现呈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临床上不易鉴别,现将误诊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之一,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它可为原发病,亦可继发于长期广泛应用抗生素、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隐脑早期症状不典型,或其非特异性症状未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故易发生误诊。现将我院确诊的12例儿童隐脑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隐脑患儿为在本院神经科住院并经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者,男8例,女4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9岁;入院前病程10d~2个月。院外误诊8例,其中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例,化脓性脑膜炎3例,结核性脑膜炎3例,恶性肿瘤1例。患儿发病前… 相似文献
5.
儿童肺隐球菌病6例诊断和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儿童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 2 0 0 0~ 2 0 0 2年收治的 6例肺隐球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免疫状态、诊断方法、治疗和转归。结果 6例均起病缓慢、病史长 ,症状为发热、咳嗽。肺部查体 5例正常 ,1例闻及干性音和中水泡音。 4例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检查正常 ,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 ,1例为X 连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6例患儿均发生血行播散 ,其中 5例合并脑膜炎。 2例应用二性霉素B和氟康唑治疗后 ,肺隐球菌病控制 ,脑膜炎好转 ;3例放弃治疗 ;1例合并肝脾和淋巴结隐球菌病 ,应用氟康唑治愈。结论 儿童肺隐球菌病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 ,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 ,诊断依赖于对该病的警惕和认识及隐球菌检查。儿童肺隐球菌病易发生血行播散应及时予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6.
胆道隐球菌病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部隐球菌感染十分少见 ,发生在胆道内感染导致硬化性胆管炎更为罕见。 2 0 0 0年 10月我们收治 1例经手术及药物治疗痊愈 ,现报告如下。患儿 :男 ,11岁。以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半个月 ,伴全身皮肤搔痒 ,偶有白陶土样大便入院。 3年前曾因腹部不适 ,食欲差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炎” ,保肝治疗 7d缓解 ,无外伤手术史。体检 :精神状态稍差 ,慢性病容。巩膜皮肤深度黄染 ,皮肤搔痒有手抓痕。腹部未触及包块 ,肝脾无肿大 ,肝区无叩痛。腹部B超示 :胆总管占位性病变 ,肝门淋巴结肿大。腹部CT示 :胆总管中下段梗阻 ,不除外胆管癌。MRI(磁… 相似文献
7.
8.
儿童全身播散性隐球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8岁10个月,体重20 kg.因"发热11 d伴咳嗽,皮疹伴肝、脾肿大1个月余,皮肤黄染4 d"于2009年5月5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 相似文献
9.
小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长,对原治疗反应差异较大,尤其在小儿临床上易与结脑、病毒性脑炎相混淆,死亡率高。现就我院1987年3月至1998年8月收治经病原学证实的23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临床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的增多,新生隐球菌脑膜炎已不少见,现将福州总医院1例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3例综合报告如下。例1,男,3岁。因发热1月余于1974年9月24日转入我院。患儿于同年8月2日开始发热,经青、 相似文献
12.
13.
14.
该文通过 1例全身性播散性隐球菌病的疑难病例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隐球菌病的认识。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 ,起病隐袭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易漏诊 ,误诊。诱因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抗代谢药物、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慢性疾病和长期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等。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肝功能损害、皮肤、肺、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取病灶组织或渗液作墨汁染色 ,可见特有形态的隐球菌 ,亦可作真菌培养或淋巴结活检找到隐球菌确诊 ;鉴别诊断主要与结核性脑膜炎、败血症和淋巴瘤等鉴别 ;治疗主要是在使用 2~ 3种抗真菌药物的同时加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新型隐球菌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新型隐球菌肉芽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为女性,起病年龄4~12个月,均有癫发作。CT检查发现颅内异常占位病变伴钙化,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T1WI、T2WI均呈混杂异常信号。3例患儿切除病灶病理检查均可见特征性的新型隐球菌,部分钙化。手术切除病灶联合抗真菌治疗及对症抗癫治疗有效,长期随访预后良好。结论儿童颅内新型隐球菌肉芽肿罕见,尤其是婴幼儿起病者;对于临床癫反复发作难以控制,伴或不伴局灶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结合影像学颅内有异常病灶者,应怀疑该病。病理诊断为确诊方法。手术切除病灶联合抗真菌治疗及对症抗癫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4岁,因发热、咳嗽40余天伴肝脾大入院。入院前40余天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咳嗽呈刺激性,无痰,无呼吸困难及喘憋,同时诉头痛,为持续性隐痛,能忍受;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不含胆汁及咖啡色样物,曾先后予以抗感染及抗结核治疗,病情未见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8.5℃,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儿童隐球菌脑膜炎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体会,分析诊断线索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确诊为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的诊治经过,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6例患儿中2例死亡,3例治愈,1例留有后遗症。菌体计数显示1例治愈者6周内菌体计数从1 410个/mm3转为正常,而留有后遗症者3个月内菌体计数波动于150/mm3。结论:联合用药优于单药治疗,疗效与诊断早晚、药物承受能力有关;二性霉素B脂质体较二性霉素B有更好的耐受性和临床疗效;鞘内注射是行之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之一;菌体计数对预后的提示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认识儿童肺隐球菌病的表现、诊断进展、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儿童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防止发生全身播散。方法回顾分析2005-01—2006-06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免疫功能基本正常的14例肺隐球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儿最小年龄为1岁8个月。症状主要为长期发热,咳嗽不重或持续时间较短暂。肺部查体12例正常,2例闻及干啰音和中水泡音?级廾飨灾卸局⒆础?例伴有间断腹痛,查体时有肝和(或)脾肿大。从发病到确诊至少23d,最长为5个月。实验室检查:13例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肺部影像学表现:11例患儿表现为双肺弥漫或散在小结节影,并有胸膜下分布。3例未发生肺外播散,11例伴有肺外隐球菌病(播散性隐球菌病)。病原学检查:8例找到隐球菌孢子。12例进行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查,仅1例阴性,其余2例单独肺隐球菌病患儿以及9例播散性隐球菌病患儿全部阳性。动物接触史:6例有接触鸽子史,5例无动物接触史,3例接触家鸡。在11例伴有肺外隐球菌病的患儿中,9例静脉联合应用二性霉素B和氟康唑等治疗,病情控制,改为口服氟康唑继续治疗。1例在确诊前死亡,未行抗真菌治疗。在3例单独的肺隐球菌病患儿中,2例静脉应用二性霉素B;1例静脉应用氟康唑治疗病情控制,改为口服氟康唑继续治疗。结论儿童肺隐球菌病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可无动物接触史,尽管长期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CRP升高,无特异性,但临床进展缓慢,咳嗽不重、无明显中毒症状、嗜酸性粒细胞升高,IgE升高是其相对特异的临床表现。双肺弥漫或散在小结节影,和(或)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为影像学表现。除隐球菌培养外,血肺隐球菌抗原检测有助于诊断。二性霉素B和(或)氟康唑治疗可控制隐球菌病。 相似文献
20.
肺部隐球菌感染是一种儿童相对罕见的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通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也会在免疫正常的患儿肺部局限发生。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亦可单独发生。肺部隐球菌感染后无特异临床特征,临床诊断难度大,若不引起足够重视,极易漏诊或误诊。在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患儿中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也可全身播散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器官感染,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及时启动抗真菌感染治疗,可以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