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温之名,始见于《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将湿温列在外感热病之中。历代医学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有专著论述,这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温病大致可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温热病类,主要包括风温、春温、暑温、  相似文献   

2.
湿温病证治的临床体会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330006)钱金祥主题词湿温/中医药疗法湿温病,是中医外感热病中的一大类型,具有起病缓慢,病程缠绵易复发等特点,给诊断与治疗带来许多难题。由于病因不同,各患者的证候、诊治、预后及转归方面也必然有所区别。本文...  相似文献   

3.
正温病主要是指急性外感发热性传染病,以及若干流行病、时令病等。"温病"名称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有"民疠温病"及"温病乃作"的记载~([1])。《黄帝内经》还对温病的病因、脉证、治疗原则等均有不少零散的记述。其后,《难经》~([2])写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湿温、热病、温病三者成为后世温病学中的重要病症。  相似文献   

4.
湿热相关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湿热性质疾病在临床上的日渐增多及祛湿清热法的广泛运用 ,湿热相关概念之运用亦颇为常见。但有关书籍、刊物中出现湿热病、湿温湿热证、湿热病证互称的情况。教科书中亦未明确界定。其实 ,这些湿热相关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笔者不揣鄙浅 ,试就各种概念内涵分析之 ,以就正于同道。1 溯源湿温一词 ,首见于《难经》 ,是指广义伤寒中的一种热病。晋·王叔和在《难经》的认识基础上 ,论述了湿温的病因证治 ,如《脉经》云 :“伤寒有湿温 ,其人常伤于湿 ,因而中 ,湿热相搏 ,则发湿温。病苦两胫逆冷 ,腹满叉胸 ,头目苦痛 ,妄言 ,治在…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岭南温病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提出,依据岭南温病多火多湿的特点,治疗上要清火化湿并举,并要注意顾护阴液以防传变.同时,仍需强调辨证,不能逢热病必清热利湿,并要注意温病夹湿与湿温的鉴别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升降散是杨栗山治疫十五方的基础方,反映了杨栗山对温疫病病因、病机、治则、用药的认识.文章从升降散的组方思路分析杨栗山对温疫病认识的传承与创新,基于升降散的理解指出其对现代临床传染病、外感热病及内伤杂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湿温证起病缓、病程长、变症多,是外感热病中较难治的一种。叶师对治疗湿温积有丰富经验,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重视湿邪特性叶师认为:湿温一证无论在证侯特点、演变转化等方面,与其它外感热病不同。究其原因,乃在于湿邪之特殊性质。湿温系由湿、热二邪相抟而成,由于湿性粘腻重浊,淹滞难化,构成了湿温在证候变化与病机演变方面的种种特征。治疗上,清热必先化湿,化湿  相似文献   

8.
1 外感高热辨证施护 外感高热是指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外伤邪引发的热病.外感高热无论病邪在表或在里,发病均较快、较急、变化较多,而且与季节时令关系密切,所以有风寒、风湿、风温、暑热、暑湿、湿温、燥热、寒燥、湿热等不同.外感热病的护理,应与热病各期的辨证和治疗原则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9.
<正> 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常见多发病。《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尽管《难经》的这些记载并不专指内伤热病,但可看出,发热性疾病在古代的发病率已经是很高了。不言而喻,古代医家治疗各种内伤发热疾病的经验及其著作自然也是非常丰富的。中医内伤热病,也可称杂病发热,包括低热、高热、五心烦热和患者自觉发热、体温并不明显升高等各种发热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因其病因复杂,不少病人虽经中、西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在中医学中并无对应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可将其归纳为中医学“伤寒”“外感热病”“温毒”“温病”“厥证”“脱证”等范畴,其病因病机较多,临床表现复杂。本文从中医六经辨证、阴阳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角度探讨脓毒症病因病机,并对中药治疗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为脓毒症中医辨证与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屈强 《光明中医》2010,25(4):570-572
<正>湿温是指夏秋雨湿季节感受湿热病邪,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等见症的急性外感热病。湿温病名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晋王叔和《脉经》简略记载了湿温的病因证治。宋代朱  相似文献   

12.
<湿热条辨>,又名<湿热病篇>,相传为清代著名医学家薛生白所撰,是我国中医典籍中比较系统和完整论述外感湿热病辨证治疗的一部名著,其中以湿温、暑湿等夏秋季节常见的湿热病证为主要内容,并包括痢疾和暑月寒湿等湿热类病证,而不限于一种单独的疾病.从临床实践来看,其内容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上的乙脑、伤寒和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中暑、痢疾和急性胃肠炎等多种急性热病.这类疾病,从中医病因学上来说,均系感受湿热病邪所致,并且具有湿热蕴蒸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所以均称为湿热病,属于中医外感热病的范畴.对于这类疾病的病因证治,虽然早在<内经>和<难经>中已有初步论述,从张仲景、王叔和、朱丹溪、李东垣以至吴又可、喻嘉言等历代医家的著述中,也有一定的论述,但是还不够完整和系统,也不能形成湿热证的专门论著.直到<湿热条辨>的问世,才改变了这种状况,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对我国中医学关于湿热类外感热病的理论认识和临证治疗起到了奠基作用,成为湿热病辨证治疗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其学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湿温病,是由湿热之邪引起的温热病,所谓“暑病偏湿者,名曰湿温”(《时病论》)。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多发于雨湿较盛的夏秋二季。湿乃阴邪,其性重浊、粘滞,与热互结,则蒸酿为患,着难胶解。以致病起难辨,病多传变,痛程甚长,病势缠绵,故湿温病的证治辨析,为历代医家所精心探求。溯洄观之:《内经说》:“热病者皆伤寒之类”;《难经·五十八难》亦言“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由此可以得知,热病(包括湿温)属于伤寒范畴。然则热病与伤寒证治是否  相似文献   

14.
丁甘仁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莹 《江苏中医药》2008,40(5):18-20
外感热病主要包括伤寒、温病(风温、湿温、暑温)和时行疫疠。孟河医家丁甘仁在治疗外感热病方面有独到之处。丁氏认为,外感热病的辨治必须融贯伤寒、温病理论,即把《伤寒论》与温病学说的辨证方法联系起来,故在《丁氏医案》中治疗外感热病往往是伤寒方与温病方同时采用,并不把时方和经方划分界限。同时在治疗外感热病的过程中,由于人之禀赋不同、病之虚实寒热不同,在病程中伤寒可以化热,温病亦能转寒,均随六经的传变而定。治疗上既有常法,又有非常法。  相似文献   

15.
总结王霞芳教授辨治小儿外感热病临床经验。王师将小儿外感热病分为外感风邪、邪结少阳、阳明实热、湿温热病、暑温热病等证辨证论治,并举案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临床病机错综复杂而变化多端,且湿热缠绵而最难速愈。民国名医彭子益以圆运动学说立法,辨治湿温有别于传统认识。杨志敏教授基于彭氏观点认为湿温病机在于火在土上、湿阻气机,以运中土以畅气机、降右路以敛相火为治疗大法,治疗湿温而每获佳效。  相似文献   

17.
卢红蓉 《国医论坛》2002,17(1):23-24
“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见于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 ,叶氏曰 :“热病救阴犹易 ,通阳最难 ,救阴不在血 ,而在津与汗 ;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治疗湿热病 ,救阴与通阳是最常用的方法 ,也常成为治疗温热病的关键。温病的救阴 ,多为人所易解 ,而通阳却不然 ,虽有解者 ,也多不透彻。1 通阳不在温 ,而在祛湿笔者认为 ,“通阳最难”是叶氏相对“热病救阴犹易”提出的。温热之病 ,热为阳邪 ,易伤津液 ,故在治疗温热病时 ,一般都知道护阴生津 ,因而“犹易”。而通阳却不然 ,因为在湿热病过程中 ,湿温或湿热之邪蒙蔽清窍 ,湿热互结 ,胶着难…  相似文献   

18.
对外感发热中的身热不扬、发热夜甚、夜热早凉、低热4种发热类型的病因、病机与治疗进行辨析。身热不扬常见于湿热病,其病机是热蕴湿中,湿遏热伏,治法为清宣湿热。发热夜甚是温热病热入营阴证的发热特点,病机为热盛营伤,治宜透热转气、清营养阴。夜热早凉常见于温热病后期,热邪深伏阴分,病机为热伏血络,治法为养阴透络。低热为温热病后期邪热耗伤真阴所致,病机为热邪深入下焦,导致真阴耗损、虚热内生,治法为滋阴清热。  相似文献   

19.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叶天士针对温病中的湿热病提出的治疗大法。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5方面来理解:其一,因湿邪易遏阳气即成"阳遏"之证,故治求通阳;其二,因湿热病热湿相合、湿遏热蕴,此时的"阳微"多为假象,故不可妄用温热之药;其三,"而在利小便"是因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利小便"为治湿大法;其四,"在利小便"并非指仅利小便,汗、吐、下等法均可酌情应用,中心思想为"给邪以出路";其五,"不在温"是说不应轻易用温热之药,非指绝对不可用温药,若确系阳气不足则应于方中加入姜附等温阳之品以助阳除湿,"随证治之"方可应临床之万变。  相似文献   

20.
杨宁 《西部中医药》1994,7(5):16-17
近年来,我们根据前人“治湿必须温”的原则,和万友生教授寒温统一的热病理论,在治疗急性外感热病时,对湿热为患,湿重于热,或湿热并重之湿温证中,一些湿热闭表,肺气不宣而兼见胸闷,喘急息促、咳嗽、鼻塞、音哑等证,或湿热郁遏三焦,肺失清肃而兼见小便赤涩不利,大便峻结不通等证的患者,在辨证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宣肺化湿药,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本文试举数例,以期抛砖引玉,就正贤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