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Z型肌肉注射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普通法及Z型法行肌肉注射18例,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普通法注射18例,药液外溢10例,16例注射部位出现染色斑;Z型法仅5例出现染色斑,无一例药液外溢,二者经X^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Z型肌肉注射法可防止药液外溢。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z型肌肉注射法+留置气泡技术用于减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黄体支持期肌肉注射黄体酮时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9月生殖中心肌肉注射黄体酮的患者80例,按常规方法和z型肌肉注射法+留置气泡技术分别在每例患者左、右侧臀部各肌肉注射黄体酮1次,共肌肉注射10d.比较2种方法注射15 min后药液外溢、局部红肿及疼痛情况.结果 z型肌肉注射法+留置气泡技术黄体酮注射液外溢率为3.7%,疼痛率为8.75%,红肿直径≥5 cm为31.2%.常规方法黄体酮注射液的外溢率为15.0%,疼痛率为23.7%,红肿直径≥5 cm为67.5%.2种方法在药液外溢率、局部疼痛、红肿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和常规方法比较,z型肌肉注射法+留置气泡技术能减轻黄体酮肌肉注射时引起的红肿、疼痛,减少药液外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Z径路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用于减轻缩宫素肌肉注射时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于本院自然分娩,产后子宫缩复不良的产妇50例,按常规法和Z径路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分别在每例患者两侧臀部各肌肉注射缩宫素1次。比较2种方法注射后15min药液外溢情况及局部疼痛程度。结果Z径路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注射缩宫素发生药液外溢率为4%,产生疼痛率为10%;使用常规肌肉注射法,发生药液外溢率为16%,产生疼痛率为26%。2种方法在药液外溢和局部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与常规法比较,Z径路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可以有效减轻缩宫素肌肉注射时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Z径路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用于减轻缩宫素肌肉注射时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于本院自然分娩,产后子宫缩复不良的产妇50例,按常规法和Z径路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分别在每例患者两侧臀部各肌肉注射缩宫素1次.比较2种方法注射后15 min药液外溢情况及局部疼痛程度.结果 Z径路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注射缩宫素发生药液外溢率为4%,产生疼痛率为10%;使用常规肌肉注射法,发生药液外溢率为16%,产生疼痛率为26%.2种方法在药液外溢和局部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与常规法比较,Z径路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可以有效减轻缩宫素肌肉注射时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Z形肌肉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应用在胸腺肽肌肉注射中的效果。 比较不同注射方法药液外溢、疼痛、红肿等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100例需接受胸腺肽肌肉注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即常规组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法,观察组采用Z形肌肉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的方法。结果 采用Z形肌肉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时,发生局部不良反应12例、发生率24%,用常规肌肉注射法,发生局部不良反应28例,发生率56%,两种注射方法在药液外溢、红肿、疼痛发生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肌肉注射胸腺肽宜采用Z形肌肉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常规肌肉注射法租Z路径肌肉注射法进行比较,为临床肌肉注射法提供一个选择的依据。方法运用单盲法,以需要肌肉注射法给药的门诊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在每个患者的两侧臀大肌首次注射给药时,分别使用常规肌肉注射法和Z路径肌肉注射法,观察并记录注射后药(血)液外渗和疼痛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Z路径肌肉注射法较常规肌肉注射法药液外溢以及疼痛的发生概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Z路径肌肉注射法所致药液外溢以及局部不适反应的发生率低,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常规肌肉注射法和z路径肌肉注射法进行比较,为临床肌肉注射法提供一个选择的依据.方法 运用单盲法,以需要肌肉注射法给药的门诊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在每个患者的两侧臀大肌首次注射给药时,分别使用常规肌肉注射法和Z路径肌肉注射法,观察并记录注射后药(血)液外渗和疼痛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Z路径肌肉注射法较常规肌肉注射法药液外溢以及疼痛的发生概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Z路径肌肉注射法所致药液外溢以及局部不适反应的发生率低,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留置气泡技术用于减轻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时疼痛的效果。方法选用断指再植患者120例,按照常规方法和留置气泡技术分别在每例患者左右侧臀部各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次。比较两种方法注射15 min后药液外溢、局部红肿和疼痛情况。结果留置气泡技术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发生药液外溢率为4.17%,红肿直径≥5 cm为9.17%,中或重度疼痛率为2.5%;使用常规肌肉注射法,发生药液外溢率为17.5%,红肿直径≥5 cm为35%,中或重度疼痛率为10.83%。2种方法在药液外溢、局部红肿、疼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法比较,留置气泡技术可以有效减轻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时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Z径路(Z—track)肌肉注射法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7年4-12月预防接种的1145例婴幼儿按到来的先后顺序编号,分为Ⅰ组573例,Ⅱ组572例,观察记录2种方法的疫苗液外溢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2008年1-3月在其他3家医院预防接种的婴幼儿982例使用Z径路肌内注射法,观察记录疫苗液外溢情况,与572例Z径路肌内注射法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注射方法比较在疫苗液外溢发生率方面差异明显;针眼处渗血差异不明显。结论Z径路肌肉注射法适用于婴幼儿预防接种,可避免发生疫苗液外溢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Z径路(Z-track)肌肉注射法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7年4-12月预防接种的1145例婴幼儿按到来的先后顺序编号.分为Ⅰ组573例,Ⅱ组572例,观察记录2种方法的疫苗液外溢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2008年1-3月在其他3家医院预防接种的婴幼儿982例使用Z径路肌内注射法,观察记录疫苗液外溢情况,与572例Z径路肌内注射法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种注射方法比较在疫苗液外溢发生率方面差异明显;针眼处渗血差异不明显.结论 Z径路肌肉注射法适用于婴幼儿预防接种,可避免发生疫苗液外溢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刘超 《华西医学》2010,(1):124-125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对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为本病的后续治疗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08年收治的51例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出院后的后续治疗并作随访对照观察。对照组根据病情酌情使用双嘧达莫、泼尼松、中药及对症等。治疗组加服黄芪颗粒,6个月~3岁:每次1/2袋,3~6岁每次2/3袋,6~13岁每次1袋,一天两次,疗程2~3个月。结果:治疗组尿常规异常2例(2/26),对照组8例(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P〈0.05);治疗组肾炎复发1例(1/26),对照组5例(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3,P〈0.01)。结论:黄芪颗粒在紫癜性肾炎后续治疗中有肾脏保护作用,可以明显减少尿常规异常和肾炎复发。  相似文献   

12.
Intussusception is the most common surgical indication of anaphylactoid purpura. About 50% of cases are of the ileo-ileal type. Surgical intervention, rather than radiologic reduction, is preferable for older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anaphylactoid purpura with intussusception, where a lead point lesion is often found. The authors report a case of anaphylactoid purpura with intussusception with spontaneous reduction, and postulate that subsequent to relieving bowel-wall edema using antihistamine and steroid therapy, the ileo-ileal intussusception may spontaneously reduce.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儿童常见肾脏疾病的发病情况。 方法回顾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肾脏疾病患儿,分析其发病情况,并与同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肾脏专业病房相同病种进行对比。 结果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共收治患儿8300例,其中肾脏疾病398例(4.80%),包括过敏性紫癜204例(其中紫癜性肾炎88例)、泌尿系感染4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1例、血尿和蛋白尿26例、泌尿系结石25例、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2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8例(其中狼疮性肾炎16例)、IgA肾病12例、孤立性蛋白尿3例、孤立性血尿2例。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童以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泌尿系结石发病率较高,但病种相对较少。 结论西藏地区儿童肾脏疾病,以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最为常见,整体儿科肾脏疾病诊治水平相对较为落后,对于一些疑难、罕见和重症儿童肾脏疾病尚不能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1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as performed of 205 cases with primary IgA nephritis and 35 with Sch?nlein-Henoch purpura nephritis (purpura nephritis).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rimary IgA nephritis were set out so that IgA was either the most prominent immunoglobulin or, at least, equal to IgG and/or IgM, if present, irrespective of mesangial or peripheral localization. In primary IgA nephritis, one half of the cases were discovered by asymptomatic proteinuria, and one-third presented recurrent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gross hematuria, one-fourth abdominal pain and a few cases joint pain, while purpura nephritis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higher incidence of such systemic symptoms as abdominal and joint pains, in addition to purpura. Both diseases shared a tendency toward conspicuous hematuria in contrast to the modest proteinuria, with normal renal function in three-fourths to two-thirds. Moreover, four of 35 with purpura nephritis showed preceding proteinuria and had been regarded as primary IgA nephritis until purpura appeared. The glomerular pathology had a common feature in that there was frequent occurrence of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and focal and segmental lesions. The immunohistology in the two diseases was indistinguishable with regard to the glomerular immunoglobulins and mediators, whether purpura was present or absent. Thus, we propose a unifying concept that, by analogy with SLE, primary IgA nephritis may be regarded as 'sine lupo,' lying on one side of the nosological spectrum with less systemic symptoms, whereas purpura nephritis may occupy the other side with more systemic aspects. Furthermore, we confirmed the epimembranous granular deposition of IgA in both diseases as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morphological expression of 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es.  相似文献   

15.
小儿过敏性紫癜与HLA-DRB1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与HLA-DRB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2年-2005年因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79例。用SSP/PCR方法,分析HLA-DRB1基因多态性。过敏源及血清IgE检测用ELISA方法。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HLA-DRB1*18的基因频率为10.1%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HLA-DRB1*18等位基因者发生过敏性紫癜的相对危险性近似值(OR)为2.76。结论HLA-DRB1*18与小儿过敏性紫癜相关联,HLA-DRB1*18可能是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6.
11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与D-二聚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景萍  潘孝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3):1343-1343,1345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AP)患儿D-二聚体的检测,了解D-二聚体与AP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胶乳凝集法检测D-二聚体。结果 D-二聚体阳性率皮肤型AP占5.1%,紫癜性肾炎占9.4%,关节型AP占6.9%,腹型AP占9.4%,混合型AP占17.8%。89.5%的AP伴器官损伤患儿D-二聚体阳性。结论 D-二聚体检测可提示AP患儿是否处于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指导临床用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的特殊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的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0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在诊断同时行心肌酶谱、心电图、胸片和脑电图检查,根据相应表现进一步行超声心动图、胸部和头部CT及脑脊液等检查。结果:10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有18例(17.3%)并发心脏受损,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增高及心包积液。11例(13.4%)有脑电图异常,其中9例有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或体征。2例胸片检查诊断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所有病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脏和神经系统损害是临床较常见的表现,早期识别并及时应用激素治疗及对症处理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特征,寻找与之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221例HS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原因。结果儿童HSP患儿发病年龄2~14岁,平均(7.02±2.7)岁,71.3%于冬春季节发病,79.6%患儿发病前有明确诱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72.8%),其中以胃肠道症状首发(21.3%)易发生误诊;胃肠道及关节受累发生率是62.4%和91.0%;所有患儿均有典型紫癜,主要分布于双下肢(98.6%);76.3%的紫癜于1个月内消退,而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为38.9%,以皮肤紫癜为首发与非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的HSP患儿的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33.1%、4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4,P<0.05);临床类型以血尿和(或)蛋白尿(1~2级)最常见(62.8%),病理类型ISKDC分级以Ⅰ~Ⅲ级为主(94.1%),针对患儿的临床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HSP为儿童常见病,以消化道症状首发时易误诊,也较严重;是否有紫癜性肾炎决定预后。不同临床表现的紫癜患儿予以个性化的护理,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白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2)的血清水平,并探讨其与肾脏损害的关系。 方法 过敏性紫癜患儿58例,根据临床尿检结果分为单纯性紫癜组30例和紫癜性肾炎组28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受研对象IL-18,MMP-2以及TIMP-2的血清水平,并统计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单纯性紫癜组IL-18(t=32.23,P<0.01)、MMP-2(t=21.29,P<0.05) 及TIMP-2(t=16.82,P<0.05)均明显增高,紫癜性肾炎组IL-18(t=91.07,P<0.01)、MMP-2(t=46.04,P<0.01) 及TIMP-2(t=9.27,P<0.05)3项指标检出值增高更加明显;紫癜性肾炎组的IL-18(t=8.55,P<0.05)、MMP-2(t=10.36,P<0.05)水平均高于单纯性紫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紫癜性肾炎组与单纯性紫癜组的MMP-2的血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9,P>0.05)。 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中有较高的IL-18、MMP-2及MMP-2表达;IL-18、MMP-2的表达与患儿的肾脏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脾切术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并发症.方法 将3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脾切除术治疗,然后按照脾切除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脾切除术治疗后:总疗效较好15例46.9%、良好8例占25.0%、一般6例占18.8%、无效3例占9.4%.其中,激素无效型疗效较好与良好共8例占自身患者的80%,而激素依赖型疗效较好与良好共15例占自身患者的68.2%.结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治疗激素依赖型与激素无效型ITP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手术风险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