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论脾土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通报》2008,7(5):53-53
少师问曰:脾为湿土,土生于火,是火为脾土之父母乎?岐伯曰:脾土之父母,不止一火也。心经之君火,包络、三焦、命门之相火,皆生之。然而君火之生,脾土甚疏;相火之生,脾土甚切,而相火之中命门之火,尤为最亲。少师曰:其故何欤?岐伯曰:命门盛衰,即脾土盛衰。命门生绝即脾土生绝也。盖命门为脾土之父母,实关死生。非若他火之可旺、可微、可有、可无也。  相似文献   

2.
膀胱水篇     
<正>少师曰:水属阴,膀胱之水谓之阳水,何也?岐伯曰:膀胱之水,水中藏火也。膀胱无火,水不化,故以阳水名之。膀胱腑中本无火也。恃心肾二脏之火相通化水,水始可藏而亦可泄。夫火属阳,膀胱既通火气,则阴变为阳矣。少师曰:膀胱通心肾之火,然亲于肾而疏于心也。心火眉阳,膀胱亦属阳,阳不与阳亲,何也?岐伯曰:膀胱与肾为表里最为关切,故肾亲于膀胱。而膀胱亦不能疏于肾也。心不与膀胱相合,毋怪膀胱之疏心矣。然心虽不合于膀胱,而心实与小肠为表  相似文献   

3.
脾胃为后天之本,属土,能生万物,需命火生扶。如陈士铎说:“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脾得命门而能转输。”赵献可曰:“脾胃无此(指命门火)不能蒸腐水谷而五味不出。”肾寓肾水与命火,因火能生土,肾中藏命火,而有“命火生脾土”之说。唐容川指出:“脾不得命门之火以生土,则土寒而不化,食少虚赢,土虚而不运,不能升达津液,以奉心化血,渗灌诸经。”可见命火生化胃土,失则胃疾由然而生。  相似文献   

4.
白霞 《光明中医》1999,14(5):20-21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学医于金英,研习《内经》垂三十年之久,且深究《易》理,著有《类经》、《景岳全书》。今就《景岳全书》有关“三消”论述,探讨其学术思想。1 消渴之本由乎命门在继承前贤对消渴病成因认识的基础上,张介宾对消渴病的成因又创新论。其言“三消证古人以上焦属肺,中焦属胃,下焦属肾,而多从火治,是固然矣。然以余论之,则三焦之火多有病本于肾,而无不由乎命门。”消渴之本由乎命门的学说,在明以前医家是很少论及的,其学说显系将“消渴本乎肾”的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是什么原因导致张氏倡导消渴本乎命门而非重肾呢?于此不得…  相似文献   

5.
痰湿与阳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痰湿与阳痿武汉市第一医院(430022)马定品历代医家论及阳痿,多责之于肾之阳或阴,如明·张景岳曰:“凡男子阴痿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治,或以七情劳倦损伤生阳之气,然有火无火脉证可别,但火衰者十居七八,而火盛者仅有之耳”。清代医家韩善微在《韩氏医...  相似文献   

6.
温补肾阳法临床应用及其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温补肾阳法在临床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首先须追溯历代对“肾阳”的认识演变以及治法上的改进。《内经》谓肾居腰部,主出伎巧,藏精,与骨、发、耳等有关,并主生殖以及生长发育衰老过程,然未具体分肾阴肾阳。《难经》将肾分左肾右命门,而命门系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门之说自此始,仍未具体分肾阴肾阳,但从男女两性区别似已有所寓意。直至金元时期,刘河间在《原病式》提出左肾属水,右肾属火,并明确心为君火,肾为相火。明代孙东宿以命门为独立之脏,在两肾之间,为生命主宰。薛立斋则推崇六味、八味补肾阴阳,并偏重于温补肾阳.至张景岳汲取儒家大极  相似文献   

7.
六味玄机     
当前,六味地黄丸的应用过泛,恐良药未达良效,因此,有必要略启六味玄机。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为北宋钱乙化裁古方金匮肾气丸而创制的补肾滋阴新方,现就组方机制及古今作用加以探讨。1配方机理1.1壮水制火论赵献可《医贯》曰:“肾虚不能制火者,此方主之。肾中非独水也,命门之火并焉,肾不虚则水足以制火。虚则火无所制,而热证生矣。名之曰阴虚火动,即刘河间所谓肾虚则热是也。熟地、山萸味厚滋补肾水,地黄、山药、泽泻润燥,丹皮益少阴平虚热,茯苓淡以渗泄,制水脏之邪,培万物之母。此说见于柯琴《古今名医方论》谓之‘壮水制火,持其…  相似文献   

8.
养生秘籍     
《养生月刊》2005,26(11)
婴儿初生先两肾。又曰: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是故人未有此身,先生两肾。盖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透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莲蕊即两肾也。为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主,三焦之原。人资以为始,岂非天地之根乎?而命寓焉者,故又曰命门。天一生水,故曰坎水。夫人欲念一起,炽若炎火,水火相克,则水热火寒,而灵台之焰,藉此以灭矣。使水先枯涸,而木无所养则肝病,火炎则土燥而脾败,脾败则肺金无资,咳嗽之症成矣。所谓五行受伤,大本已去,欲求长生,岂可得乎?庄子曰:人之大可畏者,衽席之间不知戒者故也。养生之要,首先寡欲。嗟乎!…  相似文献   

9.
医论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通报》2008,7(5):34-34
雷公问于岐伯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余既知之矣;然论阴阳之变迁也,未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亦有定位乎?岐伯曰:阴阳互相根也,原无定位。然求其位,亦有定也,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此阳中有阴,阴居阳位也: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此阴中有阳,阳居阴位也。  相似文献   

10.
水火不济辨     
内经五行之论与脏腑相合,则心属火肾为水,在生理状态下,心中之火下降至肾以温肾阳,可使肾水不寒,肾中之水若上至心,可涵养心阴,盖心阴充足,则心阳得以制约而不偏亢,心火与肾水相互协调、升降,彼此制约。由此保持着心阴与心阳、肾阴与肾阳、心火与肾水这三对矛盾的动态平衡。此即常言之心肾相交,又曰:水火相济。  相似文献   

11.
郭子光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他认为肾不能代替命门,肾阳不能等同于命门之火,指出命门火衰影响范围大,涉及多脏腑多层次的功能衰退,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4条具体辨证指标:1)多脏腑功能低下。2)畏寒怯冷、肢冷、神疲、面苍白、舌淡白、脉迟缓弱无根、较常人多着衣被。3)体温低,血压低,心率缓慢,代谢低下。4)只用辛热温阳之品疗效不显著。治疗上郭老以益火之源、温阳填精为大法,治疗多种慢性难治之症,效验卓著。  相似文献   

12.
“虚而相并”,是内经以阴阳五行为说理工具,灵活地阐发脏腑经络间病理机制的重要理论之一,值得认真探讨。原话出自《素·宣明五气篇》:“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对于这段经文,历来注家注解不尽相同,大体上有两种解释法。一种以杨上善为代表,以“并”作偏胜解,认为肾脏有病,可乘他脏之虚,偏并五脏而致病,如曰:“精谓命门所藏精也……命门通名为肾,肝之母也,母实并子,故为忧也。心为火也,精为水也,水克于火,遂坏为喜。肺为金也,水子  相似文献   

13.
清初山阴著名医家陈土锋所著之《辩证奇闻》,以其"辨证极明"、"处方独创"而深受医界的推重和喜爱。是书对阴展的辨治,虽仅五案,却颇有特色,"其思之所入,论之所出,多发前人所未发",值得后学借鉴,故略予探讨。1立足命门火袁明滚,即阳疾。《素问·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肾脉大其为阴展。"明代张景岳认为:"凡男子阳展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或以七情劳倦,损伤生阳之气多致此证。也有湿热炽盛,以致宗筋弛纵而为瘦弱者。"但强调"火衰者十居七八,而火盛者仅有之耳。"而陈氏则明确指出"阴病自是命门火衰。"观是书阴疫门所列五…  相似文献   

14.
正夫人何以生?生于火也。人生于寅,寅者火也。火,阳之体也。造化以阳为生之根,人生以火为命之门。儒者曰:天开于水,子为元。医者曰:人生于水,肾为元。孰知子为阳初也,肾为火脏也。阴生于阳,故水与火为对名,而火不与水为对体。其与水为对者,后天之火,离火也;其不与水为对者,先天之火,干火也。夫干,阳之纯也;夫阳,火之主也;夫水,火之原也。后天之火有形,而先天者无形。有形之火,水之所克;无形之火,水之所生。然取水者,迎月之光,而不迎其魄。  相似文献   

15.
孙一奎命门三焦说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氏论命门动气认为:命门为两肾动气,属坎中之阳;命门动气为生生不息之根。论三焦相火认为:三焦外有络而内无形;三焦为相火,乃原气之别使。同时还提出君火、相火有裨助生生不息之功。这些学术观点既阐发了《难经》之旨,又能自出机杼,并与临床辩证论治相结合。其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政安 《国医论坛》1997,12(2):42-42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之有生全赖于气,凡人气盛则生,气衰则弱,气存则生,气绝则死.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气之关于生命甚为重要,世人所共知不待言矣。自《丹没心法·火》“气有余便是火”起,医者宗之。《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晚之处也。”而每逢热证辄用泻肺耗气,必使其气绝而后已.相习成风,恬不为怪,而未有起而辨证之者。人之有生全赖于气,病则气必虚,虚则必需补,岂可做伐而重耗其气哉?如妄投耗气之药,即使壮盛无病之人尚恐力不能胜,何况已病气虚之人乎?考之《内经》,皆谓气之不足而生火…  相似文献   

17.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说,出自明李中梓的《医宗必读》。“乙癸同源”亦即“肝肾同源”,古人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则乙属肝属木,癸属肾属水,故此又有“水木同府”之说。实际意义相同,即肾藏阴精,又主命门相火,肝藏阴血又为刚脏(肝阳易亢),同时肝肾之阴精可以相互为用,肝肾之火又能相互影响,因此,肝肾之阴精与相火都是同源的。如果肝或肾的阴精不足,不但其间可以互为影响,而且都能造成相火偏亢,因而在治疗学上可同样采取养肝肾之阴,泻肝肾之火的方法,这就叫做“肝肾同  相似文献   

18.
自《内经》中首提命门概念以来,关于命门的定位可谓诸说纷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目为命门说;(2)右肾为命门说;(3)两肾皆命门说;(4)命门在两肾之间说(包括命门为肾间动气说、太极命门说);(5)今人的"脑-肾轴"与"干细胞"说等等.那么,命门到底在哪里呢?上述诸说又该如何解读呢?本文将就此进行疏理. 命门者,生命之门,生命之所从出.生命是什么,就中医而言,生命活动就是火的表现形态,火熄则命熄.  相似文献   

19.
巩艳春 《中医杂志》2007,48(4):380-381
五更泻,又名鸡鸣泻、晨泻。“五更”即是拂晓之前,意即五更时分腹痛肠鸣即泻,其病机多责之于肾阳虚衰,故又有“肾泻”之称。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言其病机:“脾胃虚弱,清晨五更作泻,或全不思饮食,或食而不化,大便不实,此肾泻也。”赵献可在《医贯》亦说:“今肾即虚衰,则命门之火熄,火熄则水独治。则令人多水泻不止,……盖肾属水其位在此,于时为寅子,五更之时,正寅子水旺之秋,故特甚也。”后世习以为常,一遇五更泻之病,往往囿于肾阳虚之说,多用温补肾阳之品。但五更泻病机复杂,并非仅由肾阳虚所致。  相似文献   

20.
文章系统阐述了命门之火、君火、相火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命门之火是生命发生之本,一切生理活动的原动力均系于此火;君火是主持神明之火,是正常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相火生于命门之火,上寄于心包络,下寄于肾,循三焦通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发挥温煦气化之职。人之初生,命火生成君、相二火,人之即成,君、相二火又赖命门之火之维系,共同发挥着维持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生理功能。如果三火功能失常,则可发生命门火衰、君火虚馁、君相火旺、相火失宣等种种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