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组正反互补单克隆抗体对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脱落癌细胞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KLMW)、癌胚抗原(CEA)、间皮细胞(MC)及波形蛋白(Vim)4种标志物,对67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的癌细胞成分进行免疫细胞化学(ICC)检测,并与常规细胞病理学(CP)检测结果比较。结果ICC阳性检出率(86.2%)明显优于CP阳性诊断率(58.6%)(P<0.05);ICC阳性检出率随侵袭深度及病期进展而增加;CKLMW、CEA、MC及Vim4种抗体的可用度分别为64.6%、71.6%、77.9%、41.8%。结论联合应用CKLMW、CEA及MC对于检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脱落癌细胞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Vim缺乏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癌细胞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DHl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胃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DHl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92例胃癌患者中.有45例(48.9%)检测到了CDHl基因异常甲基化现象,其中完全甲基化12例(13.0%),部分甲基化33例(35.9%)。CDHl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淋巴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均P〉0.05)。CDHl甲基化与非甲基化患者术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0和3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Cox模型分析证实,术前腹腔冲洗液DNA中的CDHl甲基化状态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RR=332.88,95%CI:21.71-5105.07)。结论CDHl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的异常甲基化在胃癌中属于高频分子事件.术前腹腔冲洗液DNA中CDHl甲基化分析可反映胃癌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的临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IPHC)的临床安全性。方法:监测49例接受IPHC治疗的进展期胃癌病人术中体温及呼吸、循环生理指标的变化;比较IPHC组病人(49例)与对照组病人(79例)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IPHC过程中,病人的血温和颅温均显著上升,但未达到危险程度;同时肺顺应性下降、气道压力升高,但术后均顺利恢复正常;呼气末二氧化碳持续升高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心率、心排指数(CI)逐渐上升,但每搏指数(SVI)并无变化;外周阻力指数(SVRI)显著下降,而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均先行上升,然后逐渐下降,术后恢复正常。IPHC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死亡率无显著差异;IPHC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4%和11.4%,无显著差异;IPHC组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P<0.05);吻合口漏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IPHC虽对人体生理造成一定影响,但均在可控制范围之内;其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79例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学种类及药敏结果。结果479例患者中32例术后出现腹腔感染(6.68%),病原学阳性者27例,阳性率为84.38%。检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75.00%),包括大肠埃希菌15株(46.86%),肺炎克雷伯菌3株(9.38%),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普城沙雷菌、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各1株(各占3.13%);革兰阳性菌7株(21.88%),包括粪肠球菌4株(12.50%),耐久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葡萄球菌各1株(3.13%);真菌1株(3.13%)。药敏结果显示32株病原菌中,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其中革兰阴性菌对美洛培南敏感性最高(91.67%),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85.71%)。结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是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临床上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胃癌术中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学检查(PLC)、流式细胞术(FCM)、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别检测50例胃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腹水)中游离癌细胞、CK20蛋白和CK20mRNA表达阳性率,比较三种方法对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测的敏感度。结果 50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腹水)中,PLC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率为20.0%(10/50),FCM检测CK20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6.0%(18/50),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CK20mRNA表达阳性率为58.0%(29/50);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腹腔冲洗液(腹水)中CK20mRNA表达阳性率高于FCM检测CK20蛋白表达阳性率及PLC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率(P0.05或P0.001);FCM检测腹腔冲洗液(腹水)中CK20蛋白表达阳性率与PLC检测游离癌细胞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冲洗液(腹水)中检测CK20mRNA表达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CK20mRNA表达是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腹腔液胃癌细胞学与CEA mRNA检测比较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中腹腔冲洗液细胞学及腹腔冲洗液、腹膜组织中的癌胚抗原(CEA)mRNA,以探讨对腹腔中游离癌细胞和预测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胃癌和5例胃良性病变病人的腹腔冲洗液或腹水,并同时切除少量大网膜、膈腹膜和盆腔腹膜作为对照。冲洗液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和网膜组织中CEA mRNA的表达。结果:腹腔冲洗液和腹膜组织中的CEA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9.58%(19/48)和43.75%(21/48),皆高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27.08%(13/48)(P<0.05)。CEA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浆膜侵犯程度及TNM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腹腔冲洗液CEA mRNA和细胞学检查是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和预测腹膜转移的有效方法;如同时行腹膜组织CEA mRNA的检测可能更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化疗对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2 0 0 1年 63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 ,其中术中腹腔留置力尔凡与 5 -氟脲嘧啶者 2 7例 ,未留置者 3 6例 ,对比其 1年及 2年生存率。结果 Ⅱ期患者留置者 1年及 2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83 .3 % ,未留置者分别为 87.5 %、75 % ;Ⅲ期患者留置者 1年及 2年生存率分别为80 %、70 % ,未留置者分别为 78.6%、5 7.1% ;Ⅳ期患者留置者 1年及 2年生存率分别为 81.8%、5 4.5 % ,未留置者分别为 78.6%、5 0 %。虽然各期留置药物者与未留置药物者 1年及 2年生存率经χ2 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但各期留置药物者的生存率均较未留置药物者有提高的趋势。结论 胃癌根治术中行腹腔化疗是值得继续临床观察和完善的改善手术效果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5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任波  朱彦仁  应青山 《腹部外科》2000,13(4):241-242
目的 总结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的实施经验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 1993~ 1996年 5 2例行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的实施情况及疗效随访结果。结果  5 2例均利用右上腹引流管顺利完成早期腹腔内化疗 ,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3年生存率为 6 1.5 %。结论 早期腹腔内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胃癌术后辅助治疗手段 ,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癌胚抗原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RT PCR法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癌胚抗原 (CEA)mRNA的表达情况 ,探讨该方法在预测胃癌腹腔内转移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胃癌患者共 110例 ,其中男 72例 ,女38例 ,中位年龄 5 8 6岁。行胃癌根治术 78例 ,姑息性手术32例 ,2 1例腹膜转移。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取良性疾病开腹手术者腹腔冲洗液 1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 ,10例胃癌组织作为阳性对照。2 标本采集及脱落细胞学检查 :开腹后 ,在Douglas窝置14号腹腔引流管 ,注入生理盐水 5 0~ 10 0ml,局部轻轻搅动后回抽 ,如已有腹水则直接抽取。操作时不触及原…  相似文献   

11.
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琦  朱正纲  陈军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5):398-399,402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起病隐匿 ,发展迅速 ,就诊时多为中晚期。 49.2 %晚期胃癌病人术后多在 2年内发生复发 ,其中以腹膜复发和转移最多见[1 ] ,并直接导致病人死亡。如何在胃癌术后早期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 ,预防此类复发和转移 ,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近来研究发现 ,通过改变术后化疗的给药途径和投药时间 ,可明显提高胃癌疗效[2 ] 。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与传统的静脉给药化疗相比 ,能直接作用于根治术后复发和转移高危部位的腹膜 ,且能加大化疗药物的剂量 ,对预防和减少胃癌术后的腹膜复发和转移、提高病人生存率有积极的作用。本…  相似文献   

12.
作者制造了家兔甘露醇冲洗液吸收的实验模型,研究冲洗液吸收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其病理生理变化的特点是心脏指数下降;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阻力增高;反常性心率及血压下降。提示心脏指数和中心静脉压可作为TURP中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一次性腹腔低渗化疗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一次性腹腔低渗化疗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术中行一次性腹腔低渗化疗的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与未行此方法治疗18例患者的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及生存率和死亡原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冲洗液中癌细胞的检出率为6.7%。对照组为33.3%(P<0.01)。治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3%、46.7%。对照组为38.9%、16.7%(P<0.01)。结论:一次性腹腔低渗化疗具有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的作用,可改善进展期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腹腔癌细胞脱落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的腹腔冲洗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前后腹腔冲洗液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术进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eural lavage cytology,PLC)。结果:50例患者腹腔镜胃癌手术前腹腔冲洗液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8.0%(29/50),术后阳性率为66.0%(33/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PLC阳性率分别为22.0%(11/50)和28.0%(14/50)(P>0.05)。术前、术后PLC阳性患者survivin均为阳性。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未增加腹腔胃癌细胞的脱落。但由于实验样本数量较少,尚需进一步通过长期随访及多中心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观察癌胚抗原(CE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胃癌腹腔洗液中游离癌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6例进展期胃癌和6例慢性胆囊结石病人腹腔灌洗液100ml,其中50ml行CEA RT-PCR,扩增CEA特异性片断;50ml行细胞学检查。胃癌细胞株MKN-45为阳性对照。结果:36例胃癌病人腹腔灌洗液中14例于131 bp处见CEA的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38.9%(14/36);6例慢性胆囊结石病人腹腔灌洗液RT-PCR结果均为阴性;MKN-45在131bp处发现CEA的特异性条带。细胞病理学检查,36例胃癌病人中有6例腹腔灌洗液中发现有肿瘤细胞或核异形细胞,阳性率为16.6%(6/36),且此6例RT-PCR结果均为阳性;8例RT-PCR结果阳性病人的细胞学检查为阴性。CEA RT-PCR的阳性率与肿瘤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和胃癌分化程度明显相关。随访至今,36例进展期胃癌病人中CEA RT-PCR检查阴性的病人尚无一例腹腔内肿瘤复发,1例细胞学检查阴性而CEA RT-PCR阳性的病人术后4个月时出现腹腔内肿瘤复发。结论:腹腔灌洗液中胃癌细胞CEA mRNA的RT-PCR检测法敏感性较高.初步临床观察及随访显示该法有望作为诊断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腹腔脱落癌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44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胃癌切除前后腹腔冲洗液,并以RT—PCR方法检测腹腔冲洗液CEAmRNA表达情况。结果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CEAmRNA表达胃癌未切除时阳性率为27.3%(12/44),切除后阳性率为36.4%(16/4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不增加腹腔胃癌细胞的脱落。  相似文献   

17.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甘露醇冲洗液的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腹腔脱落癌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44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胃癌切除前后腹腔冲洗液,并以RT-PCR方法检测腹腔冲洗液CEA mRNA表达情况。结果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CEA mRNA表达胃癌未切除时阳性率为27.3%(12/44),切除后阳性率为36.4%(16/4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不增加腹腔胃癌细胞的脱落。  相似文献   

19.
腹膜种植转移是胃癌术后复发的常见形式,其预后极差,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术中广泛腹腔灌洗(extensive intraoperative peritoneal lavage,EIPL)是预防胃癌腹膜转移的一项简单、实用的技术,其方法是在进行根治性胃癌手术后使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10次的广泛灌洗,并以吸引器彻底吸净残留液体,并配合术中化疗。这种方法能显著地减少腹腔游离癌细胞,从而减少术后腹膜转移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术后生存率。本文将介绍EIPL对预防腹膜转移的效果与优势,并阐明将其作为预防腹膜转移的标准治疗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