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健康个体进行经颅电刺激咀嚼肌诱发电位的研究,建立评估皮质脑干束的检查方法.方法对5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经颅电刺激,在双侧咀嚼肌同时接受,分别记录同侧的根运动诱发电位(root motor evoked potentia1,R-MEP)和对侧的皮层运动诱发电位(cortic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C-MEP)的潜伏期、波幅.结果R-MEP的潜伏期为(3.55±0.44)ms,波幅为(3.49±2.73)mV;C-MEP的潜期为(5.83±1.40)ms,波幅为(563.84±525.07)μV.C-MEP的潜伏期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1).结论C-MEP是一种非创伤性评估皮质脑干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经颅磁刺激对偏头痛患者皮质功能的评估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经颅磁刺激探讨偏头痛患者的运动诱发电位及枕皮质的兴奋性,以进一步明确偏头痛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新诊断的偏头痛患者作脑运动诱发电位(brain 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和磁刺激枕皮质诱发视幻觉的嗣值检测。结果 共有59例患者参加了试验,男26例、女33例,典型偏头痛17例、普通型偏头痛42例。正常对照22例。发现典型偏头痛患者枕皮质刺激诱发视幻觉的嗣值(51&;#177;6)%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74&;#177;8)%,运动透发电位潜伏期典型值头痛[17.3&;#177;3.0)ms比正常组(12.1&;#177;2.7)ms显著延长。结论 提示典型偏头痛患者枕皮质神经元兴奋增强,潜伏期延长可能与偏头痛患者脑损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经颅电刺激模式研究影响运动诱发电位的相关因素,从而筛选合理的电刺激信号模式。方法:利用家猫进行波宽50μs的方波经颅电刺激,刺激电压为100,200或500V,刺激信号单个刺激或连续刺激,其中连续刺激为333,200Hz连续3个刺激、连续5个刺激等多种信号模式,同时进行双侧股内侧肌皮电极与针电极肌电图的记录与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刺激不影响猫的生存,连续刺激后可见到猫头部活动,单个刺激100V时均可记录在低幅的肌电图,波幅在10.1~11.6μV,低于80V后无法记录到肌电活动,在高幅电压及重复刺激时可以见到典型的三相肌电活动诱发电位,而在低电压单个刺激时见到的是单相或双相低幅的钝波。肌电电位随刺激电压、重复次数的增加而增高,特别是连续5个刺激时随电压的增高呈直线相关性,200Hz时电位高于333Hz,记录用针电极或皮电极对肌电图影响不明显,两侧肢体记录到的肌电图亦无明显差异。结论:经颅电刺激是一种方便、安全的运动诱发电位刺激模式,200Hz,500V、连续5个刺激的50μV方波是比较理想的经颅电刺激信号。  相似文献   

5.
经颅电刺激大脑皮质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大脑皮质电刺激仪检测23例脑梗死后的脑皮质运动代表区,记录经颅电刺激大脑皮质(MEP)的潜伏期、波幅、波形、中枢传导时间(CMCT)。结果显示脑梗死患的:MEP观察指标中至少有1项为异常,提示MEP是脑梗死后锥体功能评价及预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包括间接训练和直接摄食训练,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每周6 d,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刺激频率3.0 Hz,刺激强度80%静息态运动阈值(RMT),刺激时间2 s,间歇10 s,左右交替,每侧治疗10 min;对照组则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假rTMS治疗,操作方法及治疗时间和疗程与rTMS治疗相同,但仅将探头垂直于患者颅骨,不加任何刺激;2组刺激治疗时间均为20 min,每日1次,每周6 d,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5个疗程后(治疗后),采用吞咽功能性交流测试(FCM)评分及改良的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并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BAEP检测,观察2组患者BAEP的各波潜伏期(PL)和波峰间潜伏期(IPL)变化。FCM评分采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即M(P25,P75)]表示,其余资料以(x-±s)表示。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CM分别为6.50(5.00,7.00)级和5.00(4.00,7.00)级,均明显优于组内治疗前[观察组为2.50(2.00,4.00)级,对照组为2.00(1.00,3.0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CM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MASA总分分别为(92.63±6.88)分和(81.60±7.98)分;治疗后,观察组除表达性言语障碍和构音障碍两项外其余各子项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子项亦均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呼吸、构音障碍、舌肌运动范围、舌肌力量、咽反射及软腭运动方面亦均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从BAEP变化看,治疗后观察组各波潜伏期Ⅰ波(1.51±0.16)ms、Ⅲ波(3.64±0.12)ms、Ⅴ波(5.30±0.16)ms及波峰间潜伏期Ⅰ-Ⅲ(2.01±0.16)ms、Ⅲ-Ⅴ(1.65±0.16)ms、Ⅰ-Ⅴ(4.05±0.14)ms与对照组各波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TMS结合常规吞咽训练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缩短BAEP的潜伏期,从而调节吞咽中枢功能。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全球致残的最常见疾病,对患者功能障碍进行准确评定可更好的指导康复治疗并改善预后。大脑皮质兴奋性是脑卒中康复及预后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临床评估多采用量表,精确性差,无法定量评定患者大脑兴奋性情况。由经颅磁刺激诱发的运动阈值及运动诱发电位是大脑皮质兴奋性的代表性评价指标,可定量评估大脑皮质兴奋性。近年来,经颅磁刺激成对脉冲刺激模式诱发的短间隔皮质内抑制及皮质内易化已成为皮质兴奋性相关研究的新方向。经颅磁刺激诱发的相关皮质兴奋性评价指标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评估及预后参考中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有关指标的特性及其在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作为我国成人死亡和致残的首位病因,降低其致残率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急需探索康复治疗新技术破解脑卒中带来的沉重负担。经颅电刺激技术通过非侵入性的直流、交流、脉冲、随机电刺激等调节皮质兴奋性和节律特性,是调控人脑可塑性的前沿研究热点。经颅电刺激主要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经颅脉冲电刺激(tPCS)和经颅随机噪声刺激(tRNS),且刺激参数及个体间差异是影响其疗效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从经颅电刺激技术的作用特点、神经生理机制、临床研究证据及应用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4个方面系统性地介绍了该技术在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研究进展。本次文献回顾发现,绝大部分证据(7个系统性评价和1个临床指南)均支持tDCS对脑卒中后运动、认知及言语等功能障碍的康复有益,但tACS、tPCS和tRNS尚处于无法确认其康复疗效的探索性研究阶段。展望未来,该领域急需基于精准的“患者个体画像”以及最优刺激参数和靶点开展国际多中心循证研究,以明确这项技术的康复获益及适宜的应用对象。  相似文献   

9.
10.
刺激参数对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刺激参数对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s)监测的影响,为临床进行MEPs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8例,年龄23~64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经颅电刺激技术记录MEPs,患者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选择拇短展肌作为记录肌肉。分别给于不同的刺激强度(100、200、300、400和500V)、刺激频率(100、200、500和1000Hz)和脉冲数(2、3、4、5和6个)时记录MEPs的波幅和潜伏期。不同刺激参数对MEPs波幅和潜伏期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①刺激强度≥300V,刺激频率≥500Hz以及脉冲数≥3个时的MEPs记录成功率为100%。②刺激频率和脉冲数可显著影响MEPs的波幅(P值均〈0.01),以刺激频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刺激强度对MEPs波幅的影响不显著。刺激频率可显著影响MEPs的潜伏期(P〈0.001);刺激强度和脉冲数对MEPs潜伏期的影响不显著。③随刺激频率的增高,MEPs波幅呈显著增高趋势,潜伏期呈显著下降趋势;脉冲数5和6个时记录的MEPs波幅最高;不同刺激强度记录的MEPs波幅和潜伏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最佳刺激参数为刺激强度300V,刺激频率1000Hz,脉冲数6个。结论:刺激频率是影响MEPs波幅的最主要因素;选择合适的刺激参数可显著提高MEPs的波幅。  相似文献   

11.
郭铁成  蓝青 《中国康复》1997,12(3):111-113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研究近年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情况下中枢运动通路功能的评定中,然而有关其阈值的定义及其测定方法尚存在不同意见,对于分别刺激左右两侧大脑半球时诱发出MEP的阈值有无差异,亦有相互矛盾的报道。本研究对该阈值的定义及测量进行了探索。对20名健康受试者的测试结果为:正常人两侧诱发拇短展肌松弛状态下MEP的刺激闭值分别为340.2%±5.6%和35.0%±5.5%,统计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各受试者间两侧MEP阈值的差异范围(0~5%)远较其阈值的绝对值间的差异小(25%~50%)。经颅以刺激MEP阈值的测定是一项评定运动通路传导功能的有用方法,比较两侧阈值的差异要比比较单侧阈值的绝对值差异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脑干诱发电位在创伤性耳聋听力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脑干诱发电位在诊断创伤性耳聋方面的价值,对创伤性耳聋患者共123例做常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表明脑干诱发电位在诊断创伤性耳聋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ceMEP)对发现兔急性坐骨神经根损伤的敏感性及TceMEP早期波形变化对急性坐骨神经根部损伤的评估价值。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24条坐骨神经随机区组法分3组,实验组分为1个血管夹组(n=8),2个血管夹组(n=8)和对照组(n=8);实验组分别应用1个或2个血管夹夹压坐骨神经根部建立急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观察并记录2 h坐骨神经根部受夹压损伤急性期TceMEP的变化特点,并记录TceMEP波形稳定后的波幅与基线波幅比值和潜伏期;对照组仅手术分离出坐骨神经而不夹压坐骨神经,用于排除麻醉药和手术操作对TceMEP的影响;2 d后应用Tarlov评分对各组兔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应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Speraman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组1个血管夹组经过[0.20(0.00,0.431)]min TceMEP波形开始变化,经过[2.60(1.40,3.35)]min波形平稳;2个血管夹组经过[0.35(0.05,1.63)]min TceMEP波形开始变化,经过[4.45(2.83,5.65)]min波形平稳。1个和2个血管夹组手术后TceMEP波形平稳后波幅与基线波幅百分比[(49.84±15.27)%,(15.47±12.64)%]均低于手术前[(100.00±0.00)%,(100.00±0.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3,18.912;均P<0.01);对照组和实验各组手术后TceMEP波形平稳后波幅与基线波幅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196,P<0.05)。1个和2个血管夹组手术后TceMEP波形平稳后潜伏期[(12.60±0.61)ms,(14.29±1.24)ms]高于手术前TceMEP潜伏期[(12.21±0.59)ms,(12.31±1.10)ms],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19,5.721;均P<0.05);对照组和实验各组手术后TceMEP波形平稳后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2,P<0.05)。1个血管夹组和2个血管夹组夹压后2 d下肢运动功能评分[4.00(3.00,4.00), 2.50(2.00,3.00)],低于夹压前[5.00(5.00,5.00),5.00(5.00,5.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8,-2.585;均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5.00(5.00,5.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64,-3.651;均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手术后波形平稳后波幅与基线波幅百分比与各组坐骨神经损伤手术后2 d的运动功能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844,P<0.01)。 结论TceMEP监测对发现急性坐骨神经根损伤非常敏感,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为采取保护性措施预防不可逆性神经根损伤的发生提供了可能;TceMEP波形变化可以预测下肢运动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偶联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分成A组、B组及C组,每组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健侧大脑皮质运动区(M1)给予低频(1Hz)经颅磁刺激15min,随后对患侧肢体进行20min FES治疗;B组患者则对患侧大脑皮质运动区(M1)给予高频(10Hz)经颅磁刺激15min,随后对患侧肢体进行20min FES治疗;C组患者仅针对患侧肢体辅以20min FE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各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同时检测分析各组患者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FMA、MBI评分、MEP波幅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CMCT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A、B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C组水平(P<0.05)。 结论 rTMS预刺激偶联FES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患侧大脑皮质MEP,提高ADL能力,加速患侧大脑皮质功能重组,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7例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2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基础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再给予tDCS阳极交替刺激双侧口咽部皮层感觉区域,对照组以tDCS阳极假刺激同一区域。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电视荧光透视检查(VFSS)及渗透-误吸指数(PAS)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2组SSA评分各阶段较组内治疗前的同一阶段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咽期、误吸情况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PAS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双侧口咽部感觉皮层能更好地改善吞咽功能,对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年龄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中,两侧生理刺激阈值的不同。方法 76例健康者,右利手63例,依年龄不同分为3组:青年组22例(19—39岁);中年组20例(40—59岁);老年组21例(60—82岁)。左利手13例,为青年组健康者(19—39岁)。应用8字形磁刺激器分别刺激左右侧运动皮层,记录对应拇短展肌(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muscle,APBM)运动诱发电位,测定其在静息和随意收缩时刺激阈值的变化。结果 右利手青年组和中年组,右侧APBM运动诱发电位的皮层刺激阈值明显低于左侧APBM(P&;lt;0.01);而老年组双侧刺激阈值无明显区别;左利手青年组,左侧APBM运动诱发电位的皮层刺激阈值明显低于右侧。结论 推测TMS运动诱发电位双侧皮层刺激阈值在各年龄组的不对称变化主要与运动皮层的功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间歇期偏头痛脑血管功能障碍及脑干功能改变。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偏头痛患首先进行经颅多谱勒超声(TCD)筛选,对TCD异常进行病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瞬目反射(BR)检查,并以同期50例健康志愿作为对照。结果:偏头痛间歇期存在颅内血管流速的异常改变,30例TCD异常的偏头痛中,BAEP异常12你,占40%。主要表现为Ⅲ波、Ⅴ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Ⅰ-Ⅲ波、Ⅲ-Ⅴ波波间期异常,均提示脑干病变。BR异常22例,占73.3%,其中R2、R2,均异常15例,提示三叉神经传入通路功能障碍。结论:偏头痛的TCD改变反映了颅内血管舒缩功能异常,BAEP和BR改变提示脑干功能损害,两可能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经颅磁电刺激和局部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经颅磁电刺激和局部电刺激后损伤坐骨神经的电生理学变化,探索一种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磁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恢复的影响,并与局部电刺激组进行比较。结果:磁电刺激组动物受损坐骨神经的潜伏期较电刺激组缩短,波幅亦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经颅磁电刺激可能具有优于局部电刺激的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强度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大鼠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方法:4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刺激组、rTMS组(按不同刺激强度分80%MT亚组、100%MT亚组、120%MT亚组)。测定运动阈值(MT)后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模型成功24h后给予20Hz,刺激时间2s,间隔时间28s,总脉冲数为1200的rTMS刺激,连续刺激14d。观察术前、术后1d、治疗7d和治疗14d时双侧中枢传导时间(CMCT)和皮质潜伏时(CL)的变化。结果:①术前各组左右侧CMCT、CL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后1d左侧CMCT、CL较术前和右侧缩短(P<0.01)。③治疗7d时,双侧CMCT、CL各组之间以及各组双侧CMCT、CL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治疗14d时,100%MT亚组左侧CMCT、CL较正常组和治疗7d时均缩短(P<0.05),双侧CMCT、CL均较术前缩短(左侧P<0.01,右侧P<0.05);80%MT亚组右侧CMCT、CL较术后1d缩短(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20HzrTMS有助于促进脑梗死大鼠双侧CMCT和CL缩短使双侧大脑达到某种平衡或者代偿,80%MT和100%MT两种强度的rTMS作用可能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入组条件完成研究的4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频刺激组(14例)、假rTMS组(14例)和高频刺激组(1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低频刺激组则在非受累侧初级运动皮质区(M1区)进行1Hz的rTMS治疗;高频刺激组及假rTMS组则在患侧M1区给予10Hz的rTMS治疗;所有患者接受2周治疗,每周5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患侧上肢Fugl-Meyer评分(FMA)、患侧上肢MAS量表,将各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治疗前,3组患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神经电生理学变化:治疗2周后,3组患者的MEP皮质潜伏期、CMCT均较组内治疗前缩短(P0.05);1Hz组和10Hz组较前明显缩短且优于假r TMS组(P0.05);1Hz组和10Hz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上肢功能改善:治疗2周后,3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其中1Hz组和10Hz组与假rTMS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1Hz组和10Hz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3组患者患侧上肢MAS量表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频及低频rTMS治疗均有利于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且两者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