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840例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患者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惠芳  林瑄 《河北医学》2007,13(9):1116-1118
目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延迟其发病年龄及减少发病机率.方法:对2004年至2006年850例老年性白内障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性白内障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现直线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宣传力度,普及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的降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发病规律及特点.方法 观察自笔者所在县2008年10月开展白内障复明术以来346例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患者.结果 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在全社会普及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的降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   

3.
马诚 《开卷有益》2021,(5):49-50
一、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指随年龄变化出现晶状体混浊的一类型白内障.也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类型,也是老年人致盲及视力障碍的最主要眼病. 二、发病特点 1.50岁以上,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升高; 2.60岁以上约50%有不同程度白内障,70岁以上有95%有白内障; 3.我国目前有超过1000万以上的白内障盲人,急需手术的接近200万.白内障仍为我国首位致盲眼病,随着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每年新增加白内障患者为40万人.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特点,为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筛查、预防及诊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同一家系两代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同一家系两代子宫内膜癌患者共4例, 先证者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 4年后该家族另外3人(其母、两个妹妹)于同一年内先后发现子宫内膜癌,4例患者发病年龄44~75岁,平均52.3岁。其母亲发病在绝经后,三姐妹发病均在绝经前。三姐妹中2例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 1例体检时发现子宫内膜癌就诊,其母亲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4例患者均在术前诊刮病理检查即发现子宫内膜癌;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化疗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至今均全部存活, 未发现复发。结论 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发病时间早、发病率较高,早发现及早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刘黎明  沙英  邵其林 《农垦医学》2001,23(3):169-170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的居首位的致盲性眼病。白内障术后视力如何,一直是患者及家属想要知道的问题。影响白内障术后视力的因素很多,如患者年龄、术前视力、白内障类型、手术方式、手术合并症及术前人工晶体的测算方法等。这里,我们就术前人工晶体度数的不同测算方法对术后视力及屈光状态的影响予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丁怡  王燕  王诚忠 《上海医学》2001,24(8):504-505
慢性葡萄膜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并发白内障 ,它是慢性炎症的刺激及类固醇药物治疗的综合结果 ,也是葡萄膜炎患者主要致盲原因之一。目前常规采用的手术方法是囊外手术摘除白内障及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以提高术后疗效。但慢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术后葡萄膜反应的程度及后发障的发生率往往高于其它类型的白内障。因此 ,对此类患者术后的临床观察及门诊随访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我院自 1990年~ 2 0 0 0年对 2 8例 30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施行囊外手术摘除白内障及一期植入人工晶体 ,并进行临床观察及术后门诊随访、治疗。…  相似文献   

7.
韦苇 《广西医学》2009,31(4):600-601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其严重损害视功能,是最常见的致盲病之一。近10年来,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技术普及,白内障病人术后视力显著提高。但有的患者在白内障发展成熟或接近成熟时才就诊,此时已失去了直接观察眼底状况的机会,尤其在病史不详的情况下,有些玻璃病变、视网膜脱离等致盲疾病可能被白内障掩盖,导致手术医师术前不能全面、详细了解病情、作出正确选择。现将本院190例(220只眼)白内障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所有的因病致盲因素中,因白内障而导致的失明占总人数的27%,为全球第二大因眼病致盲原因,也是我国第一大致盲原因[1-2]。我国白内障患者的总人数已超过1300万,且以40-120万例/年的速度累计增加[3]。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多为中青年。  相似文献   

9.
徐雯  李兆春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5):2452-2453
白内障作为发病率最高的致盲性眼病,其治疗一直备受关注.尽管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自问世以来,已得到广泛开展并成为主流术式,但由于白内障发病机制多样,病情复杂,临床中常遇到超常规情形,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各种复杂情况,成为白内障术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相似文献   

10.
因白内障而失明的人群约占全世界致盲人数的40%,其中的大多数人处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因白内障致盲的患者至少有400万例,并且以每年新增40万例的速度增长。诸多因素如老化、遗传、外伤、代谢异常、辐射、中毒、局部营养障碍等,都会导致白内障的发生。随着白内障患者的人数持续增多以及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将白内障手术发展为当日可完成的手术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3个家系、17例患者34眼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家系1、2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3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病可以与其它遗传病同时发生(如高度近视、大脑发育不全等),也可以并发其它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等)。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要经过晶体内脱水收缩、增加异常结构成份和减少游离的晶体蛋白质聚集物三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Yang SZ  Yuan HJ  Bai LN  Cao JY  Xu Y  Shen WD  Ji F  Yang W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8):2686-2690
目的报道中国人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通过先证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家系追踪调查,采用填写问卷式调查表对家族所有患者和部分正常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及全身和专科检查,绘制该家系遗传图谱。结果家族各患者之间临床表现变异较大,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感音神经性耳聋、虹膜异色、面部雀斑及早白发,耳聋可为单侧或双侧、语前聋或语后聋,家系遗传图谱显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完全外显,耳聋具有一定的遗传早现倾向。依据完整的临床资料,该家系诊断为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结论该中国家系的耳聋及色素异常表型特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该家系完整的临床资料对中国人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诊断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依据,对国际WS临床诊断标准也是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范围内白内障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的增长,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研究已证实的白内障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的增长、遗传因素、吸烟、糖尿病、紫外线暴露。研究者们对饮酒与白内障关系进行了一些流行病学研究,但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虽然乙醇和白内障发生之间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是已有的研究结果较多的支持饮酒和白内障发生之间有联系。这篇综述里的十二个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吸烟是白内障发生的危险因素。吸烟对核性白内障的发生影响最大,可使发生危险显著增加。对后囊膜下白内障的影响其次,对皮质性白内障的发生影响较小。吸烟与白内障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伴有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基因诊断.方法:调查先证者及其家族的发病情况及遗传方式,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分子遗传学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患者均有记忆力减退、乏力、脑卒中样发作等特点,头颅CT、MRI检查可见多发性梗死灶、脑白质变性,有家族聚集性,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符合CADASIL的临床诊断.基因测序显示 Notch3 基因第3、4 号外显子突变.全家系5代已有4代14人呈临床或亚临床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经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保护脑细胞治疗,症状略有缓解.结论:该家系的临床、影像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符合CADASIL诊断标准.本病病理特点目前尚无法改变,但积极地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细胞治疗似可改善肢体肌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晶体肿胀期并发急性闭角性青光眼行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的34例(50眼)白内障晶体肿胀期并发急性闭角性青光眼行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34例(50眼)中,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得到控制,术后1周内,40眼眼压在正常范围。有10眼发生高眼压,经药物治疗1月,停药后6眼眼压恢复正常,4眼仍有高眼压,行青光眼滤过术,眼压均控制正常。结论:晶体肿胀期并发急性闭角性青光眼,药物控制眼压后早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明显减少视力损害,挽救残存视力。高眼压时间长,房角粘连范围广则应一期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二百味草花液治疗早中期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电离子透入加二百味草花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用二百味草花液电离子透入治疗后患者视力显著提高,有效率86.42%,经统计学处理t=19.305,P<0.01,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二百味草花液中所含的多种成分借助于电疗机使眼周围皮肤、粘膜血管扩张,改善局部微循环功能,促进药物吸收,使药物通过血-眼屏障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疗效确切,不失为治疗早中期老年性白内障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51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散光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占84.4%、92.2%、94.2%;≥1.0者分别占49.0%、54.9%、56.9%。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92±0.79)D、(1.38±0.58)D、(0.98±0.63)D和(0.97±0.59)D,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娩核困难、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人工晶状体偏位和虹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具有创伤小、角膜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管娜  丁洁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6):1342-1345
目的探讨家族性少年型肾单位肾痨的诊断思路。方法分析1例9岁家族性少年型肾单位肾痨男性患儿的临床特点、家族史、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特点。结果临床特点:学龄儿童,隐匿起病,表现为肾功能衰竭、贫血、夜尿多、生长迟缓,不伴高血压,尿液检查无异常,出现肾功能衰竭时的年龄为9岁。家族史:患儿姐姐1岁时发现贫血,6岁时死于尿毒症。实验室检查特点:无血尿、蛋白尿,B超检查示肾脏大小基本正常,皮髓边界不清。肾脏病理特点:肾小管病变严重,肾小球病变相对较轻。肾小管病变表现为“三联征”,即肾小管基底膜完整性破坏,表现为不规则增厚;肾小管萎缩和囊性变;肾脏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结论肾单位肾痨是引起儿童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该患儿表现为慢性肾衰竭,有家族史,家系中同代多人发病,考虑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超显示肾脏大小基本正常,皮髓边界不清,怀疑有肾单位肾痨。肾脏病理结果显示为“三联征”,符合肾单位肾痨表现。出现慢性肾衰竭的年龄为9岁,无高血压和蛋白尿,考虑为家族性少年型肾单位肾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乳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00例12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分别进行小切口非超乳手术和超乳手术,观察比较术中后囊膜破裂,术后视力、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和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结果术中后囊膜破裂及术后2周视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小切口非超乳手术角膜水肿较轻,且价格低廉。结论小切口非超乳手术具有损伤小、视力恢复快、价格低廉、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