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合理膳食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讲究荤素结合,即“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蔬为充”,从未以吃“野味”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王丽敏 《大众医学》2010,(12):57-57
在古人看来,饮食是天大的事,《汉书·郦食其传》说:“民以食为天”。而吃什么?怎么吃?怎样吃才利于健康生存?“医源于食”“药食同源”的中医饮食文化,也给出了很经典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有着传统饮食文化的大国,以前的人们讲究“炒、炖、炸”做出来的莱肴,色、香、味俱全。而今天的人们更追求食品的营养质量,也正是如此,“生食养生”的全新饮食革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宇宙生物之生存靠养料 ,人类之生存也要靠养料。人类摄取养料主要依赖于饮食 ,婴儿、儿童、青年、壮年以及老年人都是如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 ,早有“吃在中国”的盛誉。中国的“药膳食疗”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源远流长 ,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回顾药膳食疗最早文献《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半夏秫米汤 ,治疗胃气不和及睡卧不安 ,开创了药膳治疗学术之先河。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以及服桂枝汤后喝热粥一碗以助药力 ,更是典型的药膳食疗方。晋朝名医葛洪著的《肘后方》中记载 ,常服海藻治瘿病…  相似文献   

5.
史琳娜 《家庭医生》2011,(12):21-21
广东人爱喝老火汤。桌上的那煲靓汤绝对是广东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也是广东饮食文化的标志。广东人总是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不过,广东人浓浓的老火靓汤情结,从营养与饮食健康的角度看,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 ,有研究显示 ,冠状病毒来自动物 ,这使我们不能不反省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吃在中国” ,中国人在挖掘食物资源和拓展食品种类方面是很有开创力的 ,“善吃”始终是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饮食文化内容。然而 ,餐桌上菜肴无限扩充的代价是惨重的 ,来自野生动物的不明病毒的流行显然是大自然对我们不良饮食嗜好的惩罚。除了要抑制我们对追求食谱广度的无限欲求外 ,有些不良的饮食观念也要予以革除。譬如 ,认为“吃”重在“尝鲜”且“尝鲜”有两重含义 ,其一是活的动物 ,其二是从未吃过的野味 ,这种饮…  相似文献   

7.
中华药膳食疗研究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膳食疗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药膳”与食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药膳”的理论基础源于中医学,它的实践与人类文明同步,是祖国医学的分支学科。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的生存因火的发明从生食到熟食,改变了食物的营养成份,为人类的健康、强壮乃至长寿和繁衍后代开辟了新时代的新纪元。人们从天然食物中逐渐区分为食物、药物及有害人身的毒物。在这一“民以食为天”的漫长岁月里,从普通饮食中分化出药膳,已经是三千多年的饮食文化。时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存价值观有了…  相似文献   

8.
药膳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把中餐与中药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人们的健康长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早在周代已有了发展,著名医药学家扁鹊曾谈到药膳与健康长寿的关系:“人之所依者形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  相似文献   

9.
孔润常 《健康向导》2015,21(2):46-47
<正>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是烹饪王国,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中国餐饮业遍布全球,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曾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的饮食文化为我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不仅我们引以自豪,也令各国友人羡慕不已。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要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  相似文献   

10.
清代宫廷宴     
宫廷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史上的最高层次。它是以御膳为重心和代表的一个饮食文化层面,包括整个皇家禁苑中数以万计的庞大食者群的饮食生活,以及由国家膳食机构或以国家名义进行的饮食生活。《诗经》中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家就是帝王的家天下。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身居于巍峨的皇宫和瑰丽的皇家花园之中的帝王,不仅在政治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饮食的占有上也凌驾于千万人之上。因此,帝王拥有最大的物质享受。他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役使天下名厨,集聚天下美味。宫廷饮膳凭借御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课题。主要原因在于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历史悠久,广博精深,光彩夺目,正在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 烹饪的发明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根据考古学界的研究推断,位于北京周口店地区的“北京人”开始了用火熟食,烹饪技术从此诞生,从而使“茹毛饮血”的饮食方法,逐渐升华为人类的一项文明享受。这已为世界学术界所认同,美国学者也据以认定,烹饪技术是“北京人”“早已发明了”的一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技能。据最新的测定,这已是距今约57万年的事。  相似文献   

12.
湖北钟祥作为长寿之乡,自古延续至今,经久不衰、世代兴旺,百岁寿星与日俱增。"民以食为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前者道明了饮食在人生存中的重要作用,后者说明各地因水土各异饮食不尽相同,这就是各地长寿者多寡不一的原因。钟祥独特的饮食文化是决定钟祥长寿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药膳”作为祖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分支,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实用学科,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增强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药物和食物皆是自然物质,天作之合,助益于人。“民以食为天”、“病以药为本”。“药食同源,药食同用”的中华药膳,已成为防病、治病、康复、养生的一大法宝,“良术之妙。称首冠矣。”中华药膳,魅力无穷。1药膳食疗双向作用的认识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药膳独树一帜,是饮食保健与饮食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有许多种,如大枣、芝麻、葡萄、蜂蜜、山药、莲子、核…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只有中国有“文人菜”,这是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现象。中国人把饮食烹饪当做一种艺术。而中国的文人,难免自觉不自觉地涉足饮食烹饪这个领域。另外,中国文人的那种传统士大夫趣味、那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也使一些文人把下厨做菜作为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当做一种积极的休息。  相似文献   

15.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人类为了生活和生存必须摄取食物,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植物蔬菜、瓜果山珍、海味海产,应有尽有,加之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真可谓饮食有道。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孙中山先生在1917—1919年撰著的《建国方略》中,辟专门章节高度评价了我国的饮食文化,这是我国近代史上论述中国饮食文化中最完整的一篇重要文献,对于研究我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今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70周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本刊现全文转载《建国方略》中的“第一章 以饮食为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饮食文化早已扬名世界。由中国医药和烹饪两学科边缘结合而成的药膳,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它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将饮食营养与药物治疗完美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使人们既可饱享美味佳肴,又可强身健体和防病治病。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吃出健康已是大多数人的追求。而药膳的寓药于食,能“防病于未病”,正好迎合了现代人的饮食要求。丰富的药膳资源亟待开发药食同源,早期的药物都是食物,早期的治疗也都是食疗。夏商周时代药膳即具刍…  相似文献   

18.
不少人知道,中医自古以来有一套"阴阳五行学说",它是中医的基本理论,是历代医家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但你岂知,在中医眼里,饮食也有享誉"阴阳五性五味学"之学问呢先说说中国饮食中的"阴阳学"。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饮食相比,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更有哲理性。哲学是文化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思想基础正因为有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哲  相似文献   

19.
肖东 《现代养生》2009,(1):42-42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离我们而去。”英国歌手约翰·列依的话无疑成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写照。此时,一场“慢生活”的革命悄然兴起,其中,打响“第一枪”的便是慢饮食。当“快餐”与“垃圾食品”越来越威胁人类健康时,慢餐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饮食文化”,成为人们长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素食是一种饮食习惯,也是一种饮食文化.可能是素食主义者基于宗教因素、动物权益以及环保考虑做出的饮食选择,也可能是出于健康原因的饮食选择.有人选择素食,是认为肉食会对身体有负面的影响,如会产生毒素、不利于消化等.但有些人在坚持素食后,却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坏结果.为何有人能坚持素食,有些人却出了问题?下面我们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