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并胆管癌栓的手术原则方式。方法 本组共12例,在切除原发灶基础上,根据癌灶的部位及周围浸润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手术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切除原发灶、清除癌灶、疏通胆道为原发性肝癌并胆管癌栓的手术原则,肝癌切除加胆管癌栓清除,癌栓胆管切除及胆管空肠吻合或胆总管切开取栓为其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胆管癌栓患者术中癌栓的处理方式和术后恢复过程。方法 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手术治疗的27例HCC合并胆管癌栓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只有59.3%(16/27)患者行肝切除、胆管取癌栓及胆管引流术。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15/27),术后30d病死率为22.2%(6/27)。结论 HCC合并胆管癌栓的预后差,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是改善此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合并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CA19-9和AF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病例组)进行了血清IGF-Ⅱ、CA19-9和AFP含量检测,并设对照组(42例)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介入合并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前血清IIGF-Ⅱ、CA19-9和AF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介入合并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后1个月血清IGF-Ⅱ、CA19-9和AFP皆已接近正常,治疗后6个月再测,未复发者仍然属于正常水平,而复发者又恢复至介入合并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前水平。结论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GF-Ⅱ、CA19-9和AFP的变化对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门静脉癌栓认识的深入及介入水平的提高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已不再是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的禁忌症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行TACE治疗的患者 89例 ,进一步探讨了TACE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人 89例 ,男 65例 ,女 2 4例。年龄 1 6~75岁。均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其中合并分支 +门静脉主干癌栓 32例 ,术后复发 2 1例。术中见动脉 -门静脉瘘 2 9例。 89例中行TACE 1次 9例 ,2次 2 1例 ,3次以上59例。1 2 治疗方法 TACE采用Seldinger技术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  相似文献   

5.
MSCT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MSCT成像的原理、表现,评价MSCT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MSCT表现。结果46例患者在MSCT增强扫描时均显示出门静脉内癌栓及相关的阳性征象:直接征象表现为门静脉扩张、门静脉腔内充盈缺损、门脉血管软组织肿块影和门静脉癌栓内及其周围可见网状供血动脉;间接征象表现为侧支循环形成以及肝脏灌注异常等。结论MSCT能够提供门静脉癌栓的准确部位和门静脉血流状况,且能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中门静脉与肿瘤的关系,为临床手术、介入治疗及肝移植等提供更多重要信息,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行原发性肝癌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研究其规律性。方法67例原发性肺癌接受了曹明编制的“睡眠质量调查表”评估,并与相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的入睡、睡眠维持、睡眠自评、午休时间、睡眠总时间、睡眠时间比、梦记忆情况等因子评分和睡眠质量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有明显的睡眠质量下降,后者可能与疼痛程度和精神心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HCC ,以下简称肝癌 )合并门静脉癌栓 (PVTT)被视为晚期肝癌和外科治疗的禁忌证。由于门静脉较肝动脉压力低 ,癌细胞侵犯门静脉后极易在门静脉内停留生长并形成门静脉癌栓。对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常在短期 ( 1个月 )内死亡[1] 。我院自 1996年以来 ,收治这类患者 2 0例 ,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 18例 ,女性 2例 ,年龄最大68岁 ,最小 18岁 ;其中 19例有肝区不适、疼痛、消瘦、乏力 ,伴有不同程度的脾脏肿大及门静脉高压症状。 1例患者无任…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PDGF和PDGFR表达及与微血管计数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PDGFR)表达及与微血管计数 (MVC)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 8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标本PDGF和PDGFR的表达情况及MVC。结果 PDGF和PDGFR表达阳性率与原发性肝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块大小、有无包膜及肝硬化程度无明显关系 (P >0 0 5 )而与原发性肝癌门静脉和 /或胆管癌栓形成有关 ,伴癌栓病例PDGF和PDGFR阳性率分别为 76 9%和 76 9% ,不伴癌栓病例阳性率分别为2 5 0 %和 16 7% ,两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阳性表达者MVC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结论 PDGF和PDGFR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癌栓形成有关 ,可作为评价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研究结果可望为原发肝癌抑血管生成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新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胆管癌栓患者术中癌栓的处理方式和术后恢复过程。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手术治疗的27例HCC合并胆管癌栓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只有59.3%(16/27)患者行肝切除、胆管取癌栓及胆管引流术。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15/27),术后30d病死率为22.2%(6/27)。结论HCC合并胆管癌栓的预后差,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是改善此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切除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预后影响因素,以便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某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病理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程氏分型、肿瘤直径、是否合并肝硬化、术后是否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累计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病理组织分化程度、术后是否行TACE、肿瘤直径为可切除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前评估门静脉癌栓分型、肿瘤直径,术后进行TACE,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HCC)常侵犯门静脉、肝静脉、甚至下腔静脉,形成癌栓,但HCC合并胆管癌栓者少见。本院自1998-02~2003-10共诊治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AFP、AFU与SF三者联检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95例员工进行了血清三个指标的检测。结果三者在原发性肝癌组都有明显的增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其中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但灵敏度不高,而AFU与SF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不高,如三者联检,则可使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率大大提高。结论AFP、AFU与SF三者联检可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3.
血清中透明质酸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成  周开真  曹华琳  李锋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233-2234
目的探讨血清中透明质酸(HA)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已确诊的45例原发性肝癌者为患者组进行HA测定,并设门诊体检合格者28例为对照组。结果患者组HA阳性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4.78,P〈0.01)。结论血清中HA阳性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有主要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伴胆道癌栓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诊治方法和改善预后的途径。方法 分析16例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结果 无术后死亡,原发病灶未切除,仅做T管引流2例,术后生存时间为2.5~4.5个月,14例原发病灶切除者,术后生存1~4.5年。结论 原发性肝癌伴胆道癌栓患者,积极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能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二期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1992-01~2002-12间,收治156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病例,经各种不同介入治疗后26例获得二期切除。结果 本组二期切除率为16.7%。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9.2%、36.2%。中位生存期为47.6月。结论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二期切除率延长生存期,5年生存率可达36.2%。已接近原一期切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TIA组或合并CI组双侧颈总动脉(CCA)的斑块检出率和IMT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二试验组(TIA组与CI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EH患者合并TIA和cI的脉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数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脉压呈显著正相关(P〈0.01和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脉压有关。上述指标可为疾病的诊断和观察疾病的进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化疗联合放疗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4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化疗,观察组在TACE化疗结束后4周联合给予三维适形放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为59.4%,高于对照组的34.4%(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CE化疗联合放疗可提高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近期与远期生存率,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70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肝炎病史、肝癌家族史、肿瘤大小、病灶部位及是否存在门静脉癌栓;进行ECOG评分和Child-Pugh分级;住院期间检测患者外周血γ-谷氨酰转移酶、癌胚抗原、甲胎蛋白水平.出院后进行...  相似文献   

19.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与原发型肝癌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1、GSTT1、GSTP1)基因多态与原发型肝癌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1994--2004年关于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与原发型肝癌易患性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共收集相关文献18篇,累计病例1407例,对照2044例。GSTM1空白基因型可能与原发性肝癌有关,OR值为1.40(95%CI:1.22-1.62);GSTM1和GSTT1中至少有一个空白基因型的OR值为2.05(95CI:%1.14-3.67),亦提示可能与原发型肝癌的遗传易患性有关;而GSTT1空白基因型、GSTP1突变基因型未显示与原发型肝癌相关,合并的OR值分别为1.13(95%CI:0.77-1.65)和0.68(95%CI:0.47~0.99)。结论: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与原发性肝癌遗传易患性的关系各有不同,GSTM1单项空白基因和GSTM1、GSTT1混合空白基因与原发性肝癌有统计学联系,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易患因素;GSTT1空白基因型与原发性肝癌未显示有统计学联系,而GSTP1的突变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总结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探讨老年人肝癌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168例老年肝癌患者,分为外科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及保守治疗组,分别为57例、85例及26例。结果在所有确诊肝癌患者中,83.9%有乙肝病毒(HBV)感染史,77.4%表现为HBsAg阳性,64.9%有慢性肝炎病史,59.5%合并肝硬化或肝纤维化。外科治疗组1、2、5年生存率为84.2%、66.7%及28.1%;介入治疗组为72.9%、58.8%及10.6%:保守治疗组7.7%、3.8%、0.0%。结论HBV感染是导致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并呈现为无症状携带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不同演变过程。外科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方法,介入治疗同样可以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