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侧瞳孔散大的外伤性脑疝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治疗。方法36例双侧瞳孔散大的外伤性脑疝患者按原发损伤类型分组并接受手术治疗,于术后半年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全组恢复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2例。其中,硬膜外血肿组预后最好,弥漫性脑肿胀组最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瞳孔散大的外伤性脑疝手术疗效与脑原发损伤类型密切相关,硬膜外血肿所致的晚期脑疝应积极手术治疗,患者预后较佳;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所致晚期脑疝手术意义不大;部分脑挫伤和(或)硬膜下血肿导致的晚期脑疝患者经手术及有效的术后治疗仍能够挽救生命。快速准确的术前诊断、恰当的术式选择围手术期处理以及恰当的术后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降低脑外伤后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方法和影响因素。方法 :6 0例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急症手术 (去大骨瓣减压 ,漂浮法脑疝复位术 ) ,术前脱水药物及大剂量激素冲击 ,术后给予ICU监护及早期良好的神经营养药物 ,并控制中枢性高热 ,及维持通气并改善缺氧。结果 :共存活 4 7例 ,GCS >8分 2 4例 ,植物存活 2 3例 ,死亡 13例。结论 :救助生存率逐年升高 ,但植物存活的患者机率较高。影响预后因素与开始手术时间的快慢、瞳孔散大的速度、受伤部位及年龄大小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瞳孔散大的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39例双侧瞳孔散大的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例,按原发损伤类型分组并接受手术治疗,于术后半年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结果:硬膜外血肿组12例,无死亡,GOS中残以上(良好、中残)6例(50%);脑挫裂伤和硬膜下血肿组21例,死亡11例(52%),中残以上生存4例(19%),植物生存3例(14%);弥漫性脑肿胀组6例,死亡5例(83%),植物生存1例(17%).硬膜外血肿组预后最好,弥漫性脑肿胀组最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瞳孔散大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疗效与脑原发损伤类型密切相关,硬膜外血肿所致晚期脑疝应积极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所致晚期脑疝手术意义不大;脑挫裂伤和硬膜下血肿所致脑疝应根据具体伤情分析有无手术价值.此外,准确的术前诊断、恰当的术式选择和围手术期处理是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刘军  柯于勇 《医学综述》2011,17(15):2399-2400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疝患者的临床急救方法,提高外伤性脑疝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外伤性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外伤性脑疝患者皆行开颅手术治疗,死亡16例(22.2%),存活56例(77.8%),其中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示植物状态4例,重残6例,中残8例,恢复良好38例。结论手术前瞳孔散大的时间长短在治疗及预后中起决定性作用;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是脑疝患者获得救治成功的关键,术中对颅内血肿及失活脑组织的充分清除或满意的内减压,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继发性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55例继发性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Spearma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影响继发性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结果年龄、双侧瞳孔散大至手术减压间隔、GCS运动评分、收缩压、呼吸以及CT表现经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将上述因素进行多元Loo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GCS运动评分、呼吸及SBP为影响继发性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结论影响继发性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为年龄、GCS运动评分、呼吸及SBP,在实际过程中应对上述因素进行控制,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形成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与转归关系;方法:回顾6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形成患者的诊断和急救治疗,着重分析瞳孔变化和持续时间与转归关系;结果;本组22例恢复良好,9例植物生存,死亡35例;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形成瞳孔散大病人,要及时紧急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并配合脱水等减轻脑水肿治疗。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办法。方法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加部分脑叶切除手术,治疗48例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结果恢复良好8例,不良17例,死亡23例。一侧瞳孔散大的31例中死亡12例,占38.7%。双侧瞳孔散大17例中死亡11例,占64.7%。结论采取额颞顶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加部分脑叶切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减压充分,是挽救高血压脑出血脑疝这类垂危患者的有效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时间窗(手术时间窗定义为自瞳孔散大开始至术中剪开硬膜为止,可较准确地反应脑疝对颅内血管的压迫时间)对外伤性脑疝手术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病率的影响。方法:观察我院近6年手术治疗外伤性脑疝病人264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时间窗进行分组,采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分析手术时间窗对术后脑梗死发生率的影响。结果:GCS3~5分,手术时间窗≤2h脑梗死发生率16.39%,>2h组发生率或43.24%;GCS6~8分,手术时间窗≤3h组脑梗死发病率10.84,>3h组发病率43.48%。各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CS3~5分手术时间窗>2h或GCS6~8分>3h,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升高,术后应高度警惕,提前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4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25例选择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23例选择单侧开颅血肿清除骨瓣减压术,随访6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4%,高于对照组的6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分别应用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以及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42.1%(8/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8%(4/27);治疗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形成简便、安全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近2a收治的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肠外科手术后AKI发病率为2.1%.单因素分析筛选,又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急诊手术、严重感染与AKI的发生明显相关,结论 AKI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年龄>65岁、急诊手术、重症感染是AKI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可能与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相关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围手术期肺部感染情况作为应变量。先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715例患者中肺部感染组126例,无肺部感染组589例,患者的年龄、受伤至就诊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原呼吸系统疾病、基础疾病数、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是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患者的年龄、原呼吸系统疾病、受伤至就诊时间及手术方式是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现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应尽早入院接受正规治疗,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改善肺功能,减少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788例Ⅰ类手术切口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451%(184/40788)。其中男性、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有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较长、住院时间≥20d及既往有手术史是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完善术前准备,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等措施能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病例120例,入选病例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对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入选的120例病例中发生切口医院感染共11例,感染发生率9.17%。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引流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P〈0.05)。年龄〉60岁(OR=6.384)、有基础疾病(OR=5.237)、手术时间≥3 h(OR=4.726)、切口类型Ⅲ类(OR=7.153)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引流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其中年龄〉60岁、有基础疾病、手术时间≥3 h、切口类型Ⅲ类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质量和患者的生活水平,护理人员应明确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针对引起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从而有利于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胃癌1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2例患者预后满意65例,症状显著改善42例,良好28例,有17例较差。手术总有效率为88.82%(135/152)。且15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18%(131/152)和66.45%(101/1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orrmann分型、胃癌组织学类型、胃癌肿瘤所处部位、胃癌肿瘤大小、肿瘤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手术根治程度和术后化疗为影响胃癌患者治疗的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胃癌术后预后的因素较多,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因素和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杨逊 《医学综述》2013,(24):4607-4608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骨折类型、关节面的塌陷程度、膝关节周围合并伤、术后并发症、手术复位情况等6个方面是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膝关节周围合并伤、术后并发症、手术复位情况和关节面的塌陷程度是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是比较好的治疗措施,评估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手术治疗效果和愈合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盛涛  李敬东  赵国刚 《西部医学》2014,(12):1610-1612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的手术时机,并分析其疗效,为临床治疗AC提供最佳方案.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C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手术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72h组58例,>72h组58例,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情况.结果 ≤72h组的手术用时、术后疼痛时长、肛门排气时长及住院时长均显著少于>72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2h组的术后备类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79%(8/58例),显著少于>72h组的34.48%(20/5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C患者尽早实施LC手术可获得更好的预后疗效,临床上以≤72h实施LC手术为最佳手术时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和体质量等人口特征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难易程度的影响。方法纳入需要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病例。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和体质量指数等与手术时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选择显著相关的因素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370例。患者年龄与手术时间有关(P〈0.00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是手术时间延长的风险因素(β=0.308,P〈0.001)。结论患者年龄是影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入院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并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滑动加压髋螺钉内固定系统(DHS组)25例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并对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随访12个月后,患者内固定组均获得骨性愈合。两组患者中,手术时间最短的是PFNA组,与DH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PFN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并发症上较DHS组少,且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PFNA组要优于DHS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效果的因素较多,患者的年龄、骨折的类型、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及内固定强度、骨质疏松以及患者过早负重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方式较多,且疗效显著。但相对于DHS组,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不管选择哪种手术治疗方式,一定要注意其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5-01~2008-01间115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性别、年龄、开放性伤口、手术时间、气管切开及住院时间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28.7%.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和顺序依次为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及手术时间,性别和开放性伤口对医院感染的影响不大.结论 年龄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医院感染呈现最强相关关系.可控因素中,住院时间、气管切开及手术时间为影响术后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