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针刺内关配合中药治疗呃逆3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3年至今 ,应用针刺内关穴 ,配合中药治疗呃逆 3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8例 ,男 2 8例 ,女 1 0例 ,年龄 2 3~ 68岁 ,平均 5 2岁 ,病程 1~ 7天。以上病例均非急、慢性病的严重阶段。2 治疗方法用消毒 2寸毫针 ,运用轻插重提泻法或重插轻提补法 ,针刺两手内关穴位 (定位在腕横纹上 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是八脉交会穴之一 ) ,并留针 1 0 min后出针。 1天 1次 ,最多连用 3天 ,最短为针刺当时呃逆即止 ,平均为 1 .5 1次。并配合丁香柿蒂汤随症加减以巩固疗效。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 痊愈…  相似文献   

2.
针刺足三里穴治疗单纯性呃逆2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以针刺足三里,治疗因一过性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单纯性呃逆患者2 9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18例,12~6 4岁,病程2h~2d ,均为单纯性呃逆。我们取足三里穴常规消毒,直刺2寸,强刺激1~2min ,边捻转提插边询问患者局部针感,然后留针5min ,让患者注意针感。一次未止者1h后再针,可连针2~3次。一般针单侧足三里,对呃逆较频者可针双侧。以针3次以内呃逆停止为有效,针3次后呃逆未止为无效。本组有效2 7例,其中针1次2 0例,针2次7例,无效2例。2 讨论:中医认为呃逆是因胃气上逆所致,和胃降逆为本症的主要治法。足三里穴乃胃经之合穴…  相似文献   

3.
公孙、内关是元代医学家窦汉卿所总结的“八脉交会穴”中的两个穴位,又属特定经穴,在针灸临床应用中颇为广泛,两穴相配互用,不但可起到两穴各自所起到的治病作用,而且还可起到两穴各自所起不到的作用。从临床实践来看,这组穴不仅可治疗胃、心、胸部的病变,而且对妇科的各种疾患如痛经,月经不调,不孕证等都有显著的疗效。所以这两个穴位的治疗范围要比古人所总结的更为广泛。按经络辨证,可对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阴维等经脉病变都可起到治疗作用。按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归类法来看,可涉及到妇科、五官科  相似文献   

4.
呃逆由不自主的隔肌痉挛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多由外邪和积滞中阻或暴怒气逆,脾胃升降失常而引起。临床有轻重之分,轻者,可自止或给予思想转移法可止;重者或顽固性呃逆则发作不止,长达数日、数月不愈,对说话、咀嚼、呼吸、饮食以及睡眠均有影响。笔者采用按压主穴与辩证选穴相结合的方法,治疗20余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呃逆57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来以针刺疗法治疗放疗、化疗、介疗术后呃逆患者5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7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20岁;放疗患者1 9例,化疗患者26例,介疗患者12例.按病种统计:胃Ca术后化疗1 7例,肝Ca介疗¨例,肺Ca脑转移放疗6例,直肠Ca术后化疗3例,乳房Ca术后化疗2例.其他为胆管Ca、纵膈肿瘤、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食道Ca、左肾细胞癌、卵巢Ca、左腮腺Ca等放疗患者.  相似文献   

6.
胃排空障碍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腹胀、呃逆或呕吐的病人采用针刺足三里、内关两穴,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指压内关、足三里穴治疗胃脘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双手拇指压迫内关、足三里穴缓解病人的胃痛 ,经 3年多的临床实践 ,效果较满意 ,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5 0例中男 2 9例 ,女 2 1例 ,年龄 1 3~ 78岁。其中胃痛暴作、恶寒喜暖 2 5例 ,脘腹胀满、脘痛连胁 8例 ,灼痛烦躁易怒 2例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 1 5例。2 治疗方法2 .1 取 穴 内关 :腕横纹上 2寸 (同身寸 )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即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足三里 :犊鼻穴 (外膝眼 )下 3寸 ,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2 .2 方 法  1患者平卧于病床上 ,用棉被或床单将病人胃脘部遮盖保暖 ,施术者两人各立于病床一…  相似文献   

8.
孙伊平  赵井财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58+1747
胃胀为中医病名,胀病之一,主证胀满、胃脘痛。《灵枢.胀论》:"胃胀者,胀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目前治疗主要是加强胃动力,但长期服用会造成人体的依赖性;由于药物是化学合成,对人体存在着副作用。针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刺经外奇穴鱼腰、中魁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双侧经外奇穴鱼腰、中魁针刺,对照组患者口服巴氯芬,共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精神状态、饮食、睡眠积分,并观察起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食欲状态、精神状态和睡眠状态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睡眠状态评分增加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鱼腰和中魁穴治疗顽固性呃逆起效快,疗效显著,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笔采取针刺耳中穴治疗呃逆,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针刺治疗与药物治疗呃逆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1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涌泉(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氯丙嗪对症冶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治愈率为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治愈率为5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涌泉(为主治疗呃逆疗效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2.
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19例临床观察陈平,陈再明(浙江天台县人民医院邮编317200)我院采用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19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本组病人,男12例,女7例,年龄29~67岁,呃逆发作持续2~10天,在睡眠时也不消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治疗持续性呃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此方法对于中枢性以及外周性持续性呃逆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2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住院患者,共入选持续性呃逆患者48例,其中中枢治疗组36例,外周治疗组12例。2组分别予以针刺攒竹、膻中、中脘、膈俞、内关、足三里等穴,留针30 min。取针后在右侧足三里(ST36)注射1 mL盐酸甲氧氯普胺,4~6 h后同剂量注射左侧足三里,共治疗3次。2组在每次治疗后以及疗程结束后分别使用呃逆评估工具(HAI)评估呃逆的严重程度;并在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组同组内治疗前与第1、2、3次治疗后HAI评分,第1次治疗后与第2、3次治疗后HAI评分,第2次治疗后与第3次治疗后HA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外周治疗组在第1次、第2次、第3次治疗后HAI评分均明显低于中枢治疗组[(4.25±2.60)分vs.(6.69±2.07)分,(1.96±1.75)分vs.(3.64±3.08)分,(0.45±0.36)分vs.(2.18±2....  相似文献   

14.
15.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呃逆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起,作者采用穴位注射法治疗呃逆3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四缝穴、足三里穴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100侧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全部为门诊病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3—6个月16例,—1岁36例,—3岁48例。全年均有发病,以7—10月份最多,计58例,12—2月20例,其它月份22例。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3天,最长3个月,以3—30天最多,共90例,>30天1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100例,腹痛(或阵发性哭闹或哭闹便后缓解)100例,呕吐46例,发热14例(体温37.1℃—38.8℃),皮肤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呃逆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的方法治疗呃逆62例。结果总有效率98.4%。结论针刺治疗呃逆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方法从门诊和住院病人中收集顽固性呃逆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给予中药配针刺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西药利他林针剂、吗叮林、维生素B6等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以华佗夹脊穴为主针刺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华佗夹脊穴与璇玑、膻中、中脘、梁门(双)、天枢(双)、气海穴交替使用,对照组除不用华佗夹脊穴外,其余同治疗组。两组均在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疗程明显缩短(P〈0.05)。结论运用华佗夹脊穴治疗呃逆疗效确切,便于掌握,操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按压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单纯性和继发性呃逆患者进行针刺攒竹、天突、膻中、中脘、足三里、内关、太冲穴,同时按压攒竹穴,3d-7d后评定临床效果。结果48例患者治疗1年后随访,治愈率达100%。结论针刺结合按压治疗呃逆,方法简单,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