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3h内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临床与冠脉造影血管再通进行评价。方法42例发病3h内AMI患者,采用静脉给药溶栓治疗后7h-15d行冠脉造影,判定冠脉是否再通,同时与临床判断再通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临床判定冠脉再通率为76.19%,与冠脉造影判定再通率为83.3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3h内AMI静脉溶栓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有效方法,临床与冠脉造影判定冠脉再通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标准,对AMI溶栓治疗再通临床标准进行评价。方法:对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1-3天行冠状动脉造影,以造影结果为标准,达到TIMI分级标准Ⅱ级以上为再通,分析参考方案中2项、3项指标的不同组合及4项指标与血管再通的关系。结果:冠脉造影评判冠脉再通46例,未通18例;以临床标准评判冠脉再通42例,未通22例。临床再通指标对血管开通判断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66.7%;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54.5%;临床准确度为75.0%。结论:冠脉造影与临床再通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临床标准判断冠脉血管再通的准确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葛慧娟 《安徽医学》2007,28(6):536-537
目的对7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后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旨在分析STEMI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评价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情况。方法将70例STEMI静脉溶栓再灌注(尿激酶)治疗后患者根据临床溶栓再通指标判定标准,分为静脉溶栓再通组43例及非再通组27例两组。除住院期间死亡4例外,其余患者均于发病30d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评价冠脉再灌注情况,分析比较STEMI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效果。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总再通率、再通组及非再通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1.4%、83.7%、7.4%。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1%,病死率5.71%。结论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冠脉再通率低,且再通者多为TIMI2级的部分灌注,不良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4.
无创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冠脉再通的评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早、尽快、充分而持久地使梗死相关血管 (IRA)再通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关键 ,而静脉溶栓疗法因经济有效且简便易行在基层和中层医院 ,仍是再灌注疗法的主体。AMI静脉溶栓时 ,及早准确判断冠脉是否再通 ,对估计预后及下一步治疗非常重要。判断溶栓后冠状动脉是否再通 ,冠状动脉造影是最可靠手段 ,但因其有创性 ,难以为人接受 ,临床无创指标[1] 仍是最常用手段。我们结合溶栓后择期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过程中冠脉造影结果 ,对比评价临床无创指标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50例急性肌梗死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同时选择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非溶栓常规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再通39例,再通率为78.0%,对照组46例患者再通15例,再通率为3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冠脉再通率高,患者心脏不良事件显著减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及符合溶栓指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采用早期rt-PA溶栓治疗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冠脉再通率的发病与溶栓时间有着直接关系,rt-PA静脉溶栓治疗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进行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对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时使用药物溶栓治疗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梗死再发率、心力衰竭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梗死再发率以及心力衰竭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过程中,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1目的 探讨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2方法 给予 2 3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15 0万单位链激酶行静脉溶栓治疗 ,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 ,比较溶栓开始不同时间 (<6 h和 6~ 12 h)和不同的给药速度 (30 m in和 6 0 min滴完 )对疗效的影响。通过择期冠状动脉造影 ,比较临床再通组与未通组冠脉再通率。通过超声心动图及左室造影 ,比较再通组与未通组心功能。3结果  6 h内溶栓血管再通率 6 8.4% ,6~ 12 h溶栓血管再通率5 0 .0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8.11,P<0 .0 1) ;两种给药速度血管再通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0 .0 3,P>0 .0 5 )。左室造影示再通组心功能明显好于未通组 (t=3.2 1,P<0 .0 1)。4结论 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条件的32例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并与同期住院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比较。结果: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组相关冠脉再通率为56.3%;首发急性心肌梗死组相关冠脉再通率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05,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再发急性心肌梗死与首发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率相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溶栓再通率。方法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64例,均行药物溶栓治疗,溶栓90min后行冠脉造影检查,对溶栓再通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前者溶栓再通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朋梗死药物溶栓再通率低,有条件的医院建议早期进行PCI/CABG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及符合溶栓指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冠脉再通率的发病与溶栓时间有直接关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短期和长期预后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开通时间密切相关。采用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来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 ,这对接受溶栓治疗得到早期再灌注的病人尤为重要[1、2 ] 。目前 ,国外大规模多中心前瞻、随机、双盲、对照的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临床试验 ,证实了溶栓治疗可以开通梗死相关动脉 ,使心肌得以再灌注 ,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 ,缩小梗死面积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并减少并发症 ,改善近期及远期预后。评价冠脉再通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 ,而胸痛的缓解和ST段的回降、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酶峰的提前…  相似文献   

13.
喻姣 《中外医疗》2010,29(19):16-16,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溶栓的疗效,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实施院内溶栓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A组临床血管再通率、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7.7%、10.5%,B组分别为56.5%、9.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疗法现已成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急救措施,溶栓疗法可抢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提高闭塞血管的再通,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后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观察冠状动脉再通间接指征的符合情况并与直接指征比较其可靠性.方法:对11例AMI患者予静脉溶栓治疗,溶栓90min后行CAG检查,确定冠脉再通的直接指征,同时从溶栓即刻开始分别观察患者胸痛程度、心电图、心肌酶动态衍变及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获得冠脉再通的间接指征,并与直接指征相比较?结果:以直接指征为标:位,间接指征对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判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33.3%,准确性为81.8%,结论:间接指征判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准确性较高,特异性欠佳。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在ST段抬高的AMI中,80%以上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所致的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早期溶栓治疗可获得梗死相关动脉(IRA)的早期开放,有效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室功能,降低病死率,因而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规疗法之一。瑞替普酶为近年新研制的新型溶栓药,为观察其溶栓效果,现将急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溶栓与冠脉造影对血管再通的对照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后再发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AMI静脉溶栓后再发心肌缺血病例267例,溶栓后再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同时测定梗死相关血管(IRA)、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RA)狭窄程度及TIMI血流分级。结果按溶栓结局分为溶栓再通组(180例)及未通组(87例),前者的IRA残留严重病变例数和残留严重病变平均狭窄程度均明显少于未通组,而TIMI3级血流例数均明显多于后者(P均〈O.05)。结论AMI溶栓后再发心肌缺血患者常常存在较严重的冠脉病变,溶栓未通患者病变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PCI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血运重建对限制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及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是使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再通的重要方法,相比之下,PCI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溶栓治疗.我科自2001年2月~2005年8月对56例AMI患者行急诊PCI,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再通与重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溶栓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对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CA)血管再通与血管重建的影响。方法: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溶栓组(40例)接受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保守治疗。全部患者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病变情况实施血管重建术[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结果:溶栓组与对照组IRCA血管开通率分别为87.5%和56.0%,冠状动脉狭窄积分分别为4.93±2.56和5.78±2.17,血管重建成功率分别为91.7%和71.4%,组间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AMI溶栓治疗后血管开通率高,但IRCA残余狭窄仍较严重,开通的血管有利于血管重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开通时间及安全性。方法:40例患者均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通过临床间接指标评价开通率并记录不良反应。血管开通时间为从静脉给药结束至ST段回落>50%时间。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40例患病中再通32例(80%)。结论:瑞替普酶适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可尽快实现闭塞血管的再通,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静脉溶栓护理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175例行静脉溶栓护理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在175例行静脉溶拴护理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中,有121例患者冠脉再通,约为69.14%;有8例患者梗死复发,约为4.57%;有4例患者存在出血症状,约为2.29%;有1例患者发生死亡,临床死亡率约为0.57%.结论: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好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交冠状动脉的再通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死亡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