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绒癌和恶性葡萄胎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1),均以早期转移为其特点,而其中肺转移又占所有脏器转移的首位。由于以肺部阴影而误诊为肺炎、肺结核者时有发生,因此绒癌和恶性葡萄胎肺转移的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的熟悉,不仅是妇科医师,病理和放射科专家的重要任务,同时对肺科医师也应注意。为此目的,本文拟对我院历年来收治的78例绒癌和恶性葡萄胎患者,特别就其中的  相似文献   

2.
绒癌和恶性葡萄胎均属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均以早期发生转移为特征,尤以转移至肺部和阴道为最常见,其次可转移至脑、肝、胃肠及骨骼等处,因此提高对恶性葡萄胎绒癌早期肺转移的X线改变的认识,对指导治疗有其积极意义。本文对我院确诊为绒癌和葡萄胎的住院病例的X线胸片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X线胸片表现及不同时间段的演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符合NRDS诊断的50例患儿的X线胸片表现并将其首次及复查X线胸片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0例患儿出生12 h内首次X胸片检查中,2例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不清;24例表现为肺野透过度减低,肺野内可见粗细不等的颗粒影;13例见弥漫性斑片状阴影;6例肺野磨玻璃样变,心界、膈肌模糊;5例白肺改变.24~48 h内复查X线胸片,25例病情加重.全部经呼吸机给氧及药物治疗,41例痊愈,7例好转,2例出现肺出血或气胸等并发症死亡.其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者共28例(占56.0%).结论 X线胸片检查是诊断NRDS的最客观的方法,其影像表现有特征性,可根据演变的过程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肺转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51例侵蚀性葡萄胎与38例绒毛膜癌肺转移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早期表现为肺纹理改变(39/51,76%)或单发结节与片影(14/89,16%)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多发片影,结节与团块(66/89,74%)不典型表现为孤立性团块等(9/89,10%),结论 X线胸片与CT扫描对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肺转移的诊断有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院5年来恶葡和绒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 1975~79年,我院共收治恶性滋养细胞肿瘤96例(恶葡52例,绒癌44例),肺转移者74例,其中恶葡38例,绒癌36例,肺转移率分别高达73.1%和81.8%。所有患者均按我院诊断标准诊断,入院后均经X线胸片检查,部分患者曾作侧位及断层摄影。肺转移患者74例中,经病理诊断者40例,临床诊断34例。临床诊断34例。结果一、绒痛的x线胸相表现 (一)粟粒状阴影:全肺或某区域密集出现直径0.3cm以内的转移病灶。 (二)片状阴影: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围生期肺炎X线主要征象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05~2007-10在我院住院,有完整病历,并摄有X线胸片的新生儿围生期肺炎患儿1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有典型症状的9例,剖宫产35例,X线表现为病灶影13例,占11.8%;肺纹理增多和(或)肺门模糊103例,占93.6%;急性肺膨胀症18例,占16.3%;支气管气相8例,占7.2%;心后影征13例,占11.8%,上纵隔、心缘和(或)横膈模糊征88例,占80%;肺门淋巴结肿大2例,占1.8%。结论新生儿围生期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而胸部平片X线征象明显。因此,胸部X线平片是诊断新生儿围生期肺炎可靠的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首诊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SARS患者首诊胸部X线平片,其中男性40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34.1±12.3)岁(15~69岁);平均体温(38.8±0.58)℃.79例患者起病时间至首次胸部X线检查平均时间为(5.8±3.7)d.观察项目包括:病变部位、肺部的基本病变、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等.结果79例患者首诊X线胸像阴性者占总例数的45.5%,43例X线胸像阳性者肺内所见均以渗出性病变为主,占阳性总数的81.3%.首诊胸片阳性和阴性者的平均年龄和平均起病时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79例患者首次胸片未见有心包积液、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SRAS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多以磨玻璃样病变为主,但特异性不强;SARS患者首诊胸部X线阴性者并不少见,且胸部X线阳性者出现时间也可能较晚,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胸部X线摄片是发现恶性葡萄胎(简称恶葡)与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肺转移的主要手段,也是观察疗效与估计预后的主要依据。有关恶萄与绒癌肺转移的X线表现,已为人们所熟知。但能否根据临床材料与X线表现对二者所出诊断,作者尚未见有专文论述。对恶葡与绒癌肺转移的X线表现的差异如能予以识别,作者认为不仅有利于早期诊断、估计预后、制定方案,而且也为临床医生正确划分恶萄与绒癌的界限提供根据。  相似文献   

9.
肺部是体内各种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病程晚期表现,大部分病人往往在一年内死亡。我院自1979年元月到1991年2月共行手术治疗转移瘤5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3例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为20岁。无临床症状者18例,占34%,系原发肿瘤术后复查发现;有胸部症状者35例,占66%,多数为咳嗽、胸痛、咯血、胸闷。本组病例无肺外转移及相应征象。53例中其原发肿瘤为癌的33例,肉瘤为14例,咽恶性淋巴瘤1例,恶性葡萄胎3例,  相似文献   

10.
滋养叶细胞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它们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治疗基本相同,发生肺转移的影像学表现也缺乏特异性,且鉴别困难。作者对21例侵蚀性葡萄胎,8例绒毛膜癌与1例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的肺转移,且经系统X线胸片或CT片动态随访...  相似文献   

11.
葛宗良  夏育纯 《河北医学》2001,7(4):317-319
目的:通过对肺转移瘤基本X线改变的分析。提高对肺转移瘤的认识,为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收集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98年1月至2000年6月拍摄胸片的37例其原发癌瘤,经病理(18)、细胞学(3)CT、MRI、特殊造影检查(16)等确诊的肺转移瘤资料,对其肺部转移性美丽 灶的基本X线表现、原发癌肿来源、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肺转移瘤属肺内转移10例、相邻肺组织器官转移18例,不相邻肺组织器官转移9例,多见的基本X线表现有栗粒样阴影、小结节絮状阴影、大结节团块样阴影、园形或类园殂阴影和混合型,多种来源的癌肿肺部转移灶可表现有共同特征,而同一种原发病灶又可呈现多种类型的肺部转移灶,且转移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往往是混合型的X线表现。结论:肺转移瘤的表现为多源性、多样性和多变性。肺转移瘤病例还常伴有胸膜及肺间质改变。  相似文献   

12.
1958~1978年我科共收治恶性葡萄胎(简称恶葡)和子宫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共219例。其中恶葡109例,绒癌110例。临床上最常出现转移是肺部,经肺部X光摄片证实为肺转移有83例,占转移灶的37.8%。74年以来进行综合治疗肺转移51例,取得较好的成效。恶性滋养叶肿瘤是一种具有高度恶性的妇科肿瘤,原发于子宫,很快通过血路转移到身  相似文献   

13.
杨建树 《中外医疗》2012,31(26):171+173-171,173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型肺结核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型肺结核X线片。结果 25例儿童原发型肺结核X线表现,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25例,占100%;肺部原发病灶5例,占20%;气管和或支气管变细11例,占44%;支气管受压造成肺不张4例,占16%;肺部网线状影3例,占12%。结论儿童原发型肺结核X线胸片以不典型表现为主,以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为主要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4.
小儿支原体肺炎120例胸部X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继章 《当代医学》2009,15(34):60-6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及X线特点,总结分析,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X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发热65例(占54.1%)、咳嗽120例(占100%)、哮喘26例(占21.6%)、气急52例(占43.3%),肺部听诊阳性征104例。结果对120例病例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做动态观察,其肺部体征轻微,与X线胸部阴影显著表现不符。病程1周左右化验检查间接血清冷凝集反应88%阳性。临床应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显著疗效。其胸部X线表现为:肺间质浸润性病变36例(占30%),节段实质浸润性病变66例(占55%),小叶实质浸润性病变18例(占15%),伴胸膜炎16例(占13.3%),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肺门结构不清23例(19.1%)、肺不张1例。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表现多样,且出现较早,故小儿胸片能较早发现病灶,若能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并排除结核等其它疾病,将大大提高本病的检出率。所以X线检查对临床治疗确定疗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鹏 《实用医技杂志》2002,9(5):347-348
目的 :探讨 X线胸片在小儿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 18例小儿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 X线胸片 ,并对其影像表现加以总结。结果 :小儿支气管非金属异物在 X线胸片上主要表现为肺气肿、肺不张、肺内斑片影、纵隔移位和纵隔摆动。分别占 83.33%、6 6 .6 7%、5 0 %和 6 1.11%。结论 :X线胸片摄影简便易行 ,对小儿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是小儿支气管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陈辉  强巍  于寅尧 《河北医学》2004,10(4):341-343
目的:认识恶性疟疾并发肺部表现的X线征象,提高诊断率。方法:分析5例恶性疟疾病例的X线胸片,并与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例患者的胸片均有不同程度的两中下肺野及肺门渗出实变表现。3例分别误诊为肺栓塞、败血症和肺部感染,2例经抗疟抗水肿治疗,抢救成功。结论:早期正确认识恶性疟疾并发肺水肿的X线征象,对抢救恶性疟疾病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仲继志  刘希明 《陕西医学杂志》1992,21(7):389-391,F003
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74例肺癌CT检查结果。表明CT可发现X线胸片隐蔽部位的肺癌(本组占19%);在显示瘤灶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周边情况诸方面比X 线胸片确切,可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的良恶性进行鉴别(准确率近90%);对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发现率高,且可清楚显示肿瘤对大血管侵犯程度及确定肺癌远方转移。提示CT 在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TNM 分期中具有重要价值,是诊断肺癌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娜 《大家健康》2017,(12):271-272
目的:探讨X线胸片在某高校大学生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86例某高校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胸部透视或胸片影像学表现,评价大学生群体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学特点.结果:在86例患者中,Ⅲ型肺结核约占80.2%,Ⅳ型肺结核约占7.0%.高校学生肺结核病灶大多数位于中上肺野(约占82.5%),典型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有结节或斑点样稍高密度影(44.2%)、斑片状浸润影(16.3%)、空洞影(9.3%)、纤维索条影(4.6%)、钙化影(5.8%)、结核性胸膜炎(7.0%)等.结论:X线胸片对于高校大学生肺结核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表现,提高认识和早期诊断能力。方法:X线分析28例肺透明膜病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选取28例,Ⅰ级3例,占10.7%;Ⅱ级12例,占42.9%;Ⅲ级10例,占35.7%;Ⅳ级3例,占10.7%。结论:肺透亮度降低、肺内广泛网织粟粒状阴影、支气管充气征等为HMD的典型X线表现。X线胸片检查是诊断HMD的重要方法,同时对其预后及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实验室所见的认识及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资料,列举和分析常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肺功能检查示,弥散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小气道功能障碍分别占85.8%、71.4%和14.3%.X线胸片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者占87.5%,其余只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或斑片阴影.动脉血氧分压(PaO2)减低者占55.6%,PaO2减低者病死率为80%,PaO2正常者病死率为14.3%.主要症状为活动后胸闷、气短及咳嗽者,分别占88.9%和77.8%.有肺部Velcro音及杵状指者分别占88.9%和55.6%.本组病例误诊率高达100%.结论:了解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所见,对降低误诊率、提高本病诊断意识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