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126个椎间盘)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结果 108例均能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随访,按Nakai标准评定,优90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为94.4%,有2例出现神经根损伤,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无大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采用德国鲁道夫公司生产后路椎间盘镜治疗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优良率88%。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是肯定的,是治疗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2例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结果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定位错误、操作不熟练、残留的椎间盘再次突出、破裂的纤维环未取出、硬膜外组织纤维化与神经根粘连,多间隙突出仅手术一个间隙,合并椎管或侧隐窝狭窄未处理。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很多,大部分为医源性,术前认真体检和读片,术中操作细致,熟练掌握后路镜操作程序,彻底减压,正确的术后康复指导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评价椎间盘后路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间突出瘁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经椎间盘后路镜治疗的326例腰椎间盘间突出症患者,随机选择100例进行随访观察,时间3~48个月,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缓解,100例中平均随访18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97%。结论:经椎间盘后路镜行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间突出症的较好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等优点,但需掌握好适应症。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2例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贤康 《右江医学》2007,35(3):278-279
目的总结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术中技术操作要点和并发症。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椎间盘摘除术,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优213例,良35例,差14例,优良率94.65%,术中发生硬脊膜撕裂4例,神经根损伤1例,神经根激惹2例。结论椎间盘后路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高效、微创、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具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选择单侧腰腿痛,单一神经根受累且腿痛症状大于腰痛,影像学显示单间隙侧后方突出或脱出,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一致的患者46例采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系统(microendoscopyd iscetom.MEDⅢ)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4%。结论:中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之一,虽不能完全取代常规手术方法,但是掌握好其适应证,中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蒲小兵  代飞  周强  谢肇  何清义  许建中 《重庆医学》2007,36(11):1016-1018
目的 探讨标准程序化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及术后标准化的治疗与康复程序和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应用这一标准化治疗程序,我院在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男187例,女98例,平均年龄38.5岁.结果 208例获随访, 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其中疗效为优者190例(91.4%),疗效为良者13例(6.2%),疗效为可者3例(1.4%),差2例(0.96),优良率达97.6%.结论 应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优良率高而疗效稳定.术前、术中及术后操作、治疗和康复的标准程序化,利于治疗的标准化和技术的准确掌握及正确应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和常规化,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后路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结合等离子刀髓核消融与小切口开放手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6月~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椎间盘镜下等离子刀髓核消融手术28例(A组),后路小切口开放手术28例(B组),观察二组手术疗效.结果:按Nakai治愈标准评估手术疗效,二组优良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椎间盘镜下等离子刀髓核消融组(A组)较小切口开放手术组(B组)术中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术后康复快.结论:椎间盘镜下等离子刀髓核消融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开放性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和疗效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建 《中国全科医学》2006,9(8):635-636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36例诊断明确,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50ml,手术时间1.0~2.5h;术后无硬膜囊破裂,无神经根损伤,无椎间隙感染,无伤口延迟愈合。随访1年,疗效优26例,良10例。结论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点及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摘除病变节段椎间盘髓核,术后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105 min,平均52 min,术中出血35~90 mL,平均50 mL.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优33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7.1%;VAS改善率91.8%,3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患者的劳作及运动功能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开  王琦  经贵鑫 《中外医疗》2008,27(15):55-55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治疗的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2007年3月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与开放手术相当.结论 掌握腰椎间盘镜手术适应证,行腰椎间盘镜手术组织创伤小,恢复快,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2000年3月至2010年10月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例。手术节段:第12胸椎一第1腰椎4例,第1—2腰椎5例,第2~3腰椎7例;单侧开窗14例,双侧开窗2例。采用Maenab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5d~24个月,平均12个月。单侧手术时间平均40min,出血量平均75ml;术后1~3d下床活动;无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疗效:优12例,良3例,可1例。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点、手术适应证及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手术经后入路进行,采用椎间盘镜完成椎管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等减压步骤。【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50mL,平均手术时间1h。术后随访3~36个月,依据Macnab标准:优91例、良51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达92.8%。【结论】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好、恢复快及并发症小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符合椎间盘手术微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手术与传统开窗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7年1月至2014年9月),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搜集后路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和传统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成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将各研究中的手术后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等提取整理为电子基线表,并将这些研究的数据通过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与综合.结果 共17篇研究符合标准,共计2 551例患者被纳入分析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手术与传统开窗手术相比,术后疗效和手术操作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窗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手术在术后疗效和手术操作时间方面相当;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手术手术以其微创化优势,使其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方面优于传统开窗手术.  相似文献   

15.
施云东 《吉林医学》2004,25(2):76-76
目的介绍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00年3月-2003年1月期间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对其中合并椎管狭窄的同时行椎管减压术.结果随访45例7~18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5%,48例中,硬脊膜囊破裂1例,间盘残留复发1例.全部病例无神经损伤和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中后路椎间盘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治疗.巨大中央型突出合并钙化者不宜镜下操作.  相似文献   

16.
显微椎间盘镜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同一后路镜径路下作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采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技术,在同一个切口下同时摘除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术后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优4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总有效率98.21%。结论显微椎间盘镜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良 《四川医学》2006,27(2):180-180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6月至12月采用后路榷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疗效优37例,良4例,差1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周强  侯伟光  刘德胜  丁晓川  张强  刘煊文 《四川医学》2009,30(10):1511-1512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对我院1999年-2003年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200例再次进行随访调查。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25-65岁,平均40岁。以上患者均通过保守治疗无效,症状较重影响生活质量,经过科内讨论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摘除椎间盘髓核。结果采用门诊复查,电话及信件共随访到患者178例。按Nakai疗效评定分级属优147例,良16例,可15例,随访时间36-84个月,平均60个月。总体有效率是91.57%。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期随访疗效确切,熟练的手术技术及术后的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腰部疼痛评分量表(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后路腰椎间盘镜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减压彻底,创伤小,脊柱稳定性好,恢复快,而得到越来越多同道的认可[1~3].2006年3月~2006年11月我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腰椎管狭窄1例,分别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进行"开窗"减压髓核取出术及神经根减压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