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讨临床输血的注意事项,注意输血的安全性,控制输血风险,减少输血纠纷的发生.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描施,控制输血不安全因素,减少或消除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降低输血风险确保输血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梅贵 《重庆医学》2007,36(21):2135-2136,2139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输血的安全性已成为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任何一种治疗措施都是有风险的,临床输血亦不例外.输血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二是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输血可引起个别受血者出现程度不同的输血反应,也可能将某些疾病经输血传播.因此,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已经成为临床医师和输血医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和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输血病历监测与输血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临床治疗疾病和抢救患者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是救死扶伤的重要措施,但由于人类血液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可能使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或潜在风险。如果临床用血管理不善或某一环节出现失误,就会给受血者带来痛苦,甚至造成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加强临床输血病历的管理,制定输血病历管理措施,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是血液科和临床医生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就临床输血病历管理,提高和保障临床输血质量,减少医疗纠纷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输血作为临床治疗手段已有百年历史,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临床用血量日益增多,安全输血已经成为输血领域重要课题.护理工作者是临床输血的具体执行者,输血护理质量不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做好输血护理工作,才能提高输血的疗效,减少输血风险,保证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5.
成分输血是科学用血的发展方向,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并能减少不良反应,减少免疫反应的发生,提高疗效,减少心血管的负荷,节约血源,减少血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加强临床输血护理各环节的管理,规范临床输血护理行为.结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结论 临床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管理对安全输血、防止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探讨临床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加强临床输血护理各环节的管理,规范临床输血护理行为.结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结论 临床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管理对安全输血、防止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输血监测记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血监测记录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 将2003年10月至2008年11月接受输血治疗者根据是否采用输血监测记录各项要求进行监测记录分为监测组及对照组,监测组9 689例,对照组9 710例,进行输血反应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监测组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及表现类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纠纷监测组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22例,均集中在同科室与同型血误输的差错、发热反应难以判断、输血不良反应处理不及时和质疑输血量等问题上,监测组1例为质疑配血检验费用.结论 采用输血监测记录对输血全过程进行监测记录可明显减少输血纠纷.  相似文献   

8.
病历是记录输血过程的重要载体,是确定输血医疗纠纷中治疗过失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临床输血病历的管理、制定输血病历管理措施、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是输血科和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的问题.我们对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临床住院患者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提高和保障临床输血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和主要类型。方法:发放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血患者8175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6例,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为69.6%,发热反应发生率为30.4%。结论:大力开展成分输血可以有效地减少临床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临床成分输血分析,规范临床成分输血,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血液利用率.方法 对2000-2009年我院临床科室成分输血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 成分血使用率由2000年的76.6%上升到2009年的99.96%.结论 成分输血,节省血源,副作用少,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成分输血是现代科学的输血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淑清 《吉林医学》2012,33(13):2853-2854
目的:通过对医院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手段和措施。方法:通过输血反应回报单制度对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的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上较低。所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中,输注滤白新鲜冰冻血浆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结论:本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原因是在于实现了100%的滤白输血,并通过建立PDCA闭环管理,持续改进临床输血工作。  相似文献   

12.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输血的关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巳进入成分输血时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节约血源,提高输血疗效,增强血液成分输血率,通过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及种类来降低输血风险。方法对临床用血科室3年来输血情况及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汇总分析。结果通过大力推广成分输血,临床科室全血用量逐渐减少,使输血不良反应逐步降低,成分输血达到100%。结论加强成分输血管理,降低全血使用率,减少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14.
输血是一种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在现代医学中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输血医学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自1998年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2000年10月1日实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来,采供血及临床输血工作已步入法制化轨道,血液质量和输血技术水平均得到了明显提高,然而与此同时旧的输血观念有待更新,输血也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也日益增多.血液安全已成为一个国家政府部门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任何一种治疗措施都足有风险的,患者在主动或被动(如在抢救中)选择输血求生的同时,实际上一并选择了其连带的风险.构成输血风险的因素较多,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二是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因此,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是输血医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工作和研究课题;如何控制输血风险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我们对控制输血风险方面的认识及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临床回报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我院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手段和措施.方法 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对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输注机制血小板的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发热反应多见,而输注血浆引起的不良反应则以过敏反应常见.结论 应用去除白细胞技术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实施科学输血,提高输血疗效,确保输血安全。方法:通过规范输血管理,强化临床输血护理的关键环节和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安全输血相关知识培训,制定并严格执行输血操作流程。结果:5年来临床输血36556人次,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和差错。结论:实施安全输血关键环节及过程质量控制,能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全院护理人员输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的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29843例输血患者的"输血记录单"和"输血反应回报卡"出现的不良反应1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比例进行分析.结果 输血反应发生率约0.63%,均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或变态反应,无输血所致相关传染病及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等严重输血不良反应 输全血后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率最高,与其他成分制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输血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和发热为主.结论 临床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合理用血,严格遵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注重有多次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以及老年男性患者输血过程的观察,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输血是临床急救和防止疾病的重要措施,但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随时都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可能。本文对输血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概况、病因学、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研究表明,血浆蛋白及血浆蛋白衍生物的输入、血小板输注、过敏体质和特应原是输血超敏反应的重要病因学;该反应的病机可分为经典Ig E介导和其他机制(非Ig E抗体)介导的输血类过敏反应;发生反应后应立停输血,使用生理盐水通畅静脉输液,使用抗组织胺药物缓解反应程度。深入研究发生机制,开发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对减少发生率、提升诊断率,改进更加有效的防治策略,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何莲 《中外医疗》2012,31(31):187+189-187,189
输血作为一种日常治疗手段,一方面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另一方面还可能会给病人带来感染传染病和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该文探讨了医务工作者要有效利用血液资源,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最大限度地防范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减少输血并发症,安全、合理、高效地用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