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疼痛科护士专科培训,护士对心理护理意识、心理护理知识掌握及一般心理护理、专业护理实施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疼痛科护士,共计72名,就心理护理展开培训,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心理护理意识、知识及护理实践情况。结果培训后,护士心理护理意识、知识、一般护理及专业护理护理实施得分显著上升,培训前与培训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时间长的护士的专业心理护理实施状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理护理意识、知识及一般心理护理实施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疼痛科护士采取心理护理专科培训,可提高其心理护理知识与意识,促进心理护理实践能力的提升。但心理护理知识、专业心理护理实施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急切期盼更为专业的医疗机构,更为全面的医疗诊治和护理,病人不仅需要身体的治疗,更需要身心的全面康复,特别是对心理康复的需求更为迫切。但现阶段我国心理护理工作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境,护理人力资源严重缺乏、心理护理绩效难以评估、护理人员心理护理知识严重缺乏等严重制约了心理护理的发展,而且这些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因此如何在当前条件下,实现有效心理护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设想建立适合我国心理护理发展现状的心理护理新模式,即建立专业心理护理机构负责为患者制定心理护理方案和心理护理措施,由责任护士指导和监督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长期、有效心理护理,医院各级及护理机构对执行过程全面监督。  相似文献   

3.
探讨手术室患者的围术期心理护理措施.通过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总结护理人员除了应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术及过硬的基本功,还要掌握患者心理护理知识,分析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时发现心理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提高心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心理护理理念在外伤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2011年开展的心理护理与2009~2010年开展的一般护理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心理护理的抢救时间显著少于一般护理;死亡率低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救治成功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一般护理,90%以上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结论:心理护理理念作为身体和心理全方位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心理护理分为心理护理组30例和普通护理组30例.结果心理护理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浅谈影响心理护理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 ,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随着医学模式转变 ,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心理护理能较好地解决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 ,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然而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也时有出现心理护理效果不尽人意 ,哪些因素可影响心理护理效果 ,本文对此作一探讨。1 心理护理的概念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 ,通过护理手段 ,控制一切消极影响 ,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 [1 ]。形式分有意识心理护理和无意识心理护理。前者指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是医学心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整体护理特色是通过心理护理体现的。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每个阶段,任何护理操作,都包含着心理护理的内容。它随时都会在患者心理产生影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七心理活动无时不在护士的影响下产生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并掌握病人心理状态,解除其心理压力,现将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护士所具有的基本心理护理知识、心理护理的意识、一般心理护理及专业心理护理的实施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某三级医院内、外科7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基本心理护理知识得分(8.57±2.39)分(总分为22分),心理护理意识得分(49.81±6.00)分(总分为60分),一般心理护理实施情况得分(38.61±5.72)分(总分为45分),专业心理护理实施情况得分(31.36±8.91)分(总分为60分)。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比较,工作年限越长专业心理护理的实施情况越好(F=5.21,P<0.05);而基本心理护理知识、心理护理的意识、一般心理护理实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3~2.48,P>0.05)。结论护士心理护理的意识及一般心理护理的实施情况较好,但基本心理护理知识及临床专业心理护理的实施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临床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7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康复锻炼依从性、心理功能好转的时间;护理前后各项心理功能状态评分;护理投诉的发生率。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组的满意度是35(100.00),常规护理服务组则是28(80.00),P0.05。护理前两组各项心理功能状态评分接近,P 0.05;护理后心理护理干预组各项心理功能状态评分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心理功能好转的时间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心理功能好转的时间分别是(96.21±2.11)分、(4.21±2.21)天。常规护理服务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心理功能好转的时间分别是(85.01±1.03)分、(7.22±2.11)天。心理护理干预组护理投诉的发生率更少,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出现1例,常规护理服务组出现了8例。结论脑梗塞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 ,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模式已经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强调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 ,对病人实施多元化、多层次的护理 [1]。这样心理护理就成为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也就是说 ,整体护理离不开心理护理 ,没有心理护理则构不成整体护理。目前 ,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结合已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 ,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 ,提高护理质量 ,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如何运用护理心理学把心理护…  相似文献   

11.
孙凌  耿连侠 《吉林医学》2007,28(2):211-212
目的:探讨全程陪产的心理护理及心理护理作用。方法:调查180例住院产妇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结果:住院产妇在临产时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可缓解产妇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结论:心理护理在临产产妇中起着重要作用,护士要重视心理护理与健康关系理论的学习,更好地为产妇实施临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手术患者90例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结果:心理护理组心理情绪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心理护理组术后并发症、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CCU患者的护理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9月~2012年2月的住院患者230例并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传统护理组采用常规重症护理及专科护理,心理护理组在传统护理组基础上加心理护理。比较分析心理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及患者满意率及2组间的心理状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心理护理组在焦虑、恐惧、抑郁等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传统护理组。心理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护理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心理护理组降低幅度较治疗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高CCU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有助于远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卞久红 《中外医疗》2009,28(35):127-128
本文通过分析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心理护理的特点、方法及心理护理的意义来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患者救治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得出心理护理治疗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认识到要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更应熟练的掌握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利于病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心理与护理干预。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护理满意评分;干预前后患者SCL-90心理状态总分。结果心理护理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CL-90心理状态总分相近,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SCL-90心理状态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琼华 《吉林医学》2010,31(6):805-80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例艾滋病患者分为心理护理前及心理护理后两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及心理护理后治疗疗效的比较。结果:与心理护理前相比,心理护理后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有提高(P<0.05),治疗效果增加(P<0.05)。结论:心理护理是艾滋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50例年轻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将其“隔离”治疗所引起的3种不同心理状态:①自疑自卑、焦虑急燥;②病人角色难以适应;③孤独寂寞、悲观失望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结论针对3种不同心理状态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和临床护理,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很快得到康复。结果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尤其是在传染科护理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行剖宫产的88例产妇,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40例)和心理护理组(48例)。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两组产妇产后心理改善情况以及排尿时间、排便时间和出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心理护理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排尿时间、排便时间和出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情绪,促进其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临床心理护理现状,增强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技能,促进心理护理有效开展,改进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选择3所"二甲"医院作为调研单位,随机抽取200名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基层医院护士临床心理护理中存在对心理护理认知不足、心理护理知识缺乏、心理护理技能欠缺、督查考核机制不健全、记录缺失等问题。结论通过开展学术探讨、知识讲座,实施强化督查、健全机制等应对措施后,护理人员心理护理技能明显增强,临床心理护理工作得到落实和完善,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重症ICU病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症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状态进行评分,并对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明显降低,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理护理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67%,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重症ICU病房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