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本文拟对急性Q波型下壁、前壁心肌梗塞远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做初步探讨。 1 资料方法 1.1 对象 157例旨次急性下壁,前壁以及下壁合并前壁Q波型心肌梗塞患者,临床、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改变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其中男125例、女32例,年龄39~90(平均65.2±14.3)岁。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入院即刻、12、24、48小时采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浓度,并于发病24小时内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以各导联ST段下移≥0.1mv为诊断标准。分为3组:组Ⅰ,急性下壁Q波型心肌梗塞56例,伴心前导联ST段压低者(简称组Ia)36例(占64.3%),不伴ST段压低者(简称组Ib)20例(占35.7%);组Ⅱ急性前壁Q波型心肌梗塞76例,伴下壁导联ST段压低者(简称组Ⅱa)28例(占36.8%),不伴ST段压低者(简称组Ⅱb)48例(占63.2%);组Ⅲ;急性下壁合并前壁Q波型心肌  相似文献   

2.
崔炜  都本洁 《临床荟萃》1991,6(5):193-194
急性心肌梗塞特别是急性Q波心肌梗塞常伴有远隔导联ST段压低,据文献报告,其发生率可达48~100%.然而关于其临床意义及发生机制却争论颇多.本文对此作一综述.一、急性心肌梗塞时远隔导联ST段压低对预后的影响急性心肌梗塞远隔部位ST段压低时,急性下壁梗塞的发生率高于急性前壁梗塞的发生率.故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研究报告较多.Goldberg等发现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V_1-V_4ST段压低者,其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无ST段压低者.Salcedo等报告,下壁梗塞  相似文献   

3.
急性右室梗塞(ARVI)的心电图特征是右胸前导联(V_3R~V_7R),尤其是V_4R导联ST段抬高。然而右胸前导联并非常规描记,因而难免遗漏右室梗塞的诊断。因此,有必要探索根据常规心电图的某些导联即能诊断右室梗塞的简便方法。我们通过对20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者以及30例单纯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研究发现,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合并ARVI者Ⅱ、Ⅲ导联以及V_2、aVF导联ST-段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对于心电图诊断ARVI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25例首次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MI)患者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并加作 V_7~V_9、V_3R~V_7R、CR_3R~CR_7R,发现合并右室梗塞者43例。结果提示:急性下壁或下后壁 MI时,除 STⅢ/Ⅱ>1可作为右室梗塞的诊断依据之一外,STaVL↓/aVF↑≤50%,STV_2+V_3↓/Ⅱ+Ⅲ↑≤50%可作为常规12导联 ECG 诊断右室梗塞的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们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塞50例,根据住院时心电图Ⅱ导联R/Q比值分成三组:R/Q>2、R/Q=1和R/Q<1。与Ⅱ导联ST段自急性期演变为亚急性期及心绞痛发作之间的关系以及随访2年情况,旨在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电图Ⅱ导联R/Q比值在临床应用价值。临床资料与方法按WHO测定的标准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50例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3.3岁。入院后每日测心电图2次,根据入院后第7~10天心电图Ⅱ导联R/Q值,将患者分成3组:(1)R/Q>2组20例;(2)  相似文献   

6.
<正> 患者陈××,女,50岁。因间歇性前胸痛伴肢体麻木二天,于1990年2月19日急诊入院。心电图报告: 第一次心电图(图一): Ⅱ、Ⅲ、aVF呈qR型,ST段抬高2~4.5mm,T波直立;Ⅰ、aVL的ST段压低2~3mm,aVL的T波倒置,无病理性Q波;左胸导联V_2~V_5的ST段轻度上斜型压低,惜未作右胸导联。诊断:早期(或超急性期)下壁心肌梗塞。第二次心电图(图2):Ⅱ、Ⅲ、aVF显示病理性Q波,ST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8年以来患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58例,针对其早期心电图心前导联ST段下降的临床意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伴有此种心电图改变都应高度怀疑合并有右室梗塞(RVI)的可能。 1 资料与方法 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心电图均具有损伤性ST段抬高及病理性Q波,并伴有ST-T的动态演变。全部资料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40~84岁。陈旧性或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塞、心室肥大、心包炎、预激综合征、束支阻滞等影响ST段改变的病例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ST段压低的测量方法:以T-P段为等电位线,从j点后开始测量并记录V_1~V_6导联ST段压低的  相似文献   

8.
我院近年收治AMI中有30例急性期发生梗塞面积扩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28例,女2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5.5岁 1.2 诊断依据 根据WHO的AMI诊断标准,并在急性期出现心绞痛、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酶学改变、ECG梗塞面积扩大, 1.3 面积扩大原因 30例中3例有明确诱因,情绪波动,其余无明确诱因。 1.4 梗塞扩大部位、时间及酶学改变 7例心梗后36小时至6天内原来是梗塞图形的导联ST段又抬高,相邻的导联无qR型,ST段也抬高。如1例原V_1~V_4是梗塞图形,6小时后降至正常的ST段又抬高,V_6呈qR型,ST段抬高。 15例心梗后30~70小时内与原梗塞区同一血管供血的近端相邻分支供血区发生梗塞,如1例原是Ⅱ、Ⅲ、avF梗塞图形,70小时后V_7~V_9出现梗塞图形。  相似文献   

9.
有些肺心病者心电图酷似心肌梗塞,极易误诊,临床多以急性或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入院,其心电图 V_1~V_3 或 V_1~V_4 导联呈QS 型,部分 S—T 段抬高等。笔者曾收治肺心病九例,均因入院时出现上述心电图波形而误诊为“心肌梗塞”,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般情况:年龄50~70岁;女4例,男5例;均有慢性支气管炎(下称慢支)病史。均符合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描记:V_1~V_3 导联呈 QS 型者7例,误诊为前间壁心肌梗塞;V_1~V_4 呈 QS 型2例,误诊为前壁心肌梗塞;2例 S—T 段抬高(超过正常限度)误诊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右室心肌梗塞渐被人们重视。其诊断方法越来越多。本文对我院自1991年以来确认的10例急性右室梗塞病例的右胸头胸导联与右胸导联心电图对比研究,以探讨头胸导联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 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8~80岁(平均66.2岁)。常规心电图示急性下壁梗塞4例,急性下后壁梗塞6例。同时具有急性右室梗塞的诊断依据:(1)右胸导联V_3R~V_7R连续2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1.0mm;(2)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如颈静脉怒张、Kussmaul's征、肝大及低血压或休克,无肺部罗音;(3)超声心动图示右室增大。 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男女各15名,年龄24~71岁(平均45岁),常规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11.
侯清奎  王维练 《临床荟萃》1996,11(5):210-211
急性右室梗塞(ARVI)的心电图特征是右胸前导联(V_(3R)~V_(7R)),尤其是V_(4R)导联ST段的抬高。然而右胸前导联并非常规记录,因而难免会遗漏右室梗塞的诊断,这就有必要探索根据常规心电图的某些导联诊断右室梗塞的简便方法。我们通过对20例急性下、后壁MI合并右室梗塞者以及30例单纯急性下、后壁MI患者心电图研究发现,急性下、后壁MI合并ARVI者Ⅱ、Ⅲ导联以及V_2、avF导联ST段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对于心电图诊断ARVI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许放华  石湘芸 《临床荟萃》1998,13(20):916-917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梗)常合并右室梗塞,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右心前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或在急性下壁心梗时ST段抬高Ⅲ>Ⅱ来诊断右室梗塞,而观察心电图Ⅱ、Ⅲ、aVF导联QRS波形态与右室梗塞的关系,国内外很少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急性下壁心梗以探讨Ⅱ、Ⅲ、aVF导联QRS波形态变化与右室梗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徐先进 《临床医学》2000,20(4):25-26
1992~1998年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139例。男99例,女40例,最小35岁,最大82岁。60岁以上93例,60岁以下46例。合并高血压33例,初发性心肌梗塞117例,再发性心肌梗塞22例。前壁、前间壁、下壁、无Q波及广泛前壁梗塞分别为30、17、12、19及17例,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梗塞44例。全部病例均符合WHO1979年的诊断标准。泵功能按killip分级,Ⅰ级79例,Ⅱ级39例,Ⅲ级9例,Ⅳ级12例;Ⅱ~Ⅳ级为泵衰竭,共60例。 1 临床资料 1.1 泵功能与年龄:60岁以上组泵功能Ⅰ级43例(占46.2%),Ⅱ~Ⅳ级50例(占53.8%);60岁以下组泵功能Ⅰ级36例(占78.3%),Ⅱ~Ⅳ级10例(占21.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伴有或不伴有胸前导联(V_1~V_4)ST段压低,其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仍有争论。本文总结了我院从1980年以来患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住院的病人6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脉络宁诱发右室梗塞心绞痛4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吴力  李登平 《临床荟萃》1995,10(6):278-278
脉络宁是用于冠心病、心肌梗塞的治疗药物。从1993年以来,我们发现4例右室梗塞患者在输注脉络宁时引起心绞痛,现报告如下。 例1 男,38岁,因阵发性心前区憋闷3天伴头昏1天收住院。查体:BP 12/8kPa(90/60mmHg),急性痛苦面容,颈静脉充盈,心率92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心尖区闻及第三心音,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肝肋下触及,压痛,叩击痛阳性。实验室检查:血WBC 20.1×10~9/L,NO.75,肌酸磷酸激酶183.4U/L,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18.4IU/L,乳酸脱氢酶700U,谷—草转氨酶117U。心电图;心电轴右偏,Ⅱ、Ⅲ、aVF呈异常Q波,Ⅰ、Ⅱ、aVF的ST段上抬0.5mm,V_1~V_6的T波均倒置,V_(3R)、V_(4R)的ST段上抬0.1mm。诊断:急性下壁心梗,右心室梗塞。入院后突然出现晕厥,测血压9/7kPa(70/50mmHg),经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扩容、升压处理,血压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50例AMI住院患者心脏负荷试验检查诱发的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研究.1 临床资料50例AMI住院患者,男43例,女7例,平均年龄58.3±10.22岁.其中前壁AMI28例,下后壁AMI22例.取患者病初心电图(EKG)观察有无非梗塞导联ST段下移;符合心脏负荷试验检查者(即检查前5~7天内无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发作及心律失常发生),于AMI发病后 3~4周行蹬车运动试验及/或食道调搏心脏负荷试验,如无阳性结果出现,则至亚极量级运动时心率标准,取出现ST段呈缺血型下移改变且无心绞痛症状发生者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90例AMI(前壁111例,下壁79例)的心电图及临床预后各参数进行分析,并将ST抬高与ST-D总振幅、峰振幅及持续时间,每组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评价ST-D改变的临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临床荟萃》一九九三年第八卷第7~8期 1.1 病例选择 190例均为首次AMI住院患者,符合AMI的临床、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改变。按梗塞部位分两组。Ⅰ组前壁AMI111例,平均年龄56.2岁;Ⅱ组下壁79例,平均年龄55.8岁。每组按有无对应导联ST-D改变(前壁对应导联Ⅱ、Ⅲ、avF,下壁对  相似文献   

18.
分析10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胸痛发作24h内心电图ST段对应性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发现:44/66例单一部位、8/29例复合部位梗塞和1/9例梗塞原位扩展者心电图有对应ST段改变;有或无对应改变者之间心功能无显著差异,而单一和复合梗塞者之间心功能变化有显著差异;33/51例无对应ST段改变者可找出使ST向量无变化的原因;26例急性下壁梗塞其前壁ST段压低可延伸至V(5~6)导联且发病72h后仍不回复至基线;单纯下壁梗塞者V_(1~4)ST段下降总和与下壁加正后壁者V_(1~4)ST段下降总和之间有显著差异。作者认为:急性心肌梗塞时ST段对应改变系心电向量力变化所致。唯一影响心功能因素是梗塞面积。动态监测ST段对应改变的过程对估计病情和判断预后均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在梗塞部位心电图呈ST段抬高的同时常伴有对应导联ST段的压低,过去认为这种ST段的压低系下壁导联ST段抬高在前壁导联的镜面投影.然而,晚近的研究发现这种对应性ST段改变可能反映远离或邻近梗塞部位的心肌缺血与心肌梗塞的面积大小,并发症的多少呈正相关.有对应性ST段压低者较无ST段压低者心功能差.梗塞面积大,并发症多和死亡率高.本文仅就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及下壁合并右室梗塞的早期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下降的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右心室梗死早期心电图不同导联ST段改变的诊断意义.方法 连续选择2000~2005年首次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住入我院心内科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治资料, 其中91例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重点分析心电图不同导联ST段改变与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以及对急性右心室梗死诊断的意义.结果 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分别为右冠脉(RCA)病变组73例(80%),左回旋支(LCX)病变组18例(20%).显示ST段抬高V4R≥1 mV阳性发生率、抬高程度Ⅲ>Ⅱ导联、ST段下移程度aVL>Ⅰ导联,RCA组明显多于LC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1).结论 利用常规心电图检测不同导联的ST段改变有助于识别梗死相关动脉,可以早期判定急性右室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