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对压力超负荷性肥厚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与2型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成年、健康、雄性大鼠选用腹主动脉缩窄方法,制造压力超负荷动物模型,综合运用心导管技术、免疫生物化学、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等技术。观测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肥厚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与2型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1、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左心室后负荷、心肌肥大指数进行性加重,术后6周时,模型组心室重量达到1310±55mg,而假手术组只有209±9mg,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卡托普利干预后心肌肥大指标显著低于模型组。2、腹主动脉缩窄术后6周,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升高到1219.5±30.1ng/L,较假手术组(613.0±132.3)高出约两倍,应用卡托普利干预后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显著降低。3、腹主动脉缩窄术后第1、3和第6周,模型各组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表达随时间明显上升(P<0.05),模型1周组为(124±32)×103,模型3周组为(233±46)×103,模型6周组为(396±52)×103。而假手术1周组为(77±23)×103,与模型1周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6周组只有模型6周组的21.5%。应用卡托普利干预后,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表达量回降到(171±41)×103。4.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左心室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的表达在模型1周组升高到(117±28)×103水平,而假手术1周组仅有(41±12)×103,两者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卡托普利干预对左心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防治成年持续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主要机制是在降低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同时,还降低了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表达,从而有效阻止了血管紧张素Ⅱ通过1型受体介导启动的心肌肥厚的机制。卡托普利对心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心肌营养素1在压力超负荷致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肌营养素1在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大模型中的作用,观察AG490对心肌肥大及心肌营养素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建立心肌肥大大鼠模型,检测左心室重量指数,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营养素1、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和心肌血管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腹主动脉缩窄术后14天心肌肥大组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AG490干预组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低于心肌肥大组(P<0.01),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心肌肥大组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增高,与假手术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G490干预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低于心肌肥大组(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心肌肥大组心肌营养素1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P<0.01);AG490干预组心肌营养素1表达较心肌肥大组无明显变化(P>0.05),但与假手术组相比表达明显增加(P<0.01)。心肌肥大组心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AG490干预组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较心肌肥大组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表达仍增加(P<0.01)。结论心肌营养素1参与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大的发病过程,AG490可抑制心肌营养素1的表达及心肌肥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源性的活性氧(ROS)在血管紧张素II(AngⅡ)调控心肌肥厚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AC)构建大鼠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Apo)干预8周,测定左心室重/体重比(LV/Bwt);放免法检测心肌AngⅡ含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心肌组织O2.-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心肌NADPH氧化酶的表达。结果⑴AC术后大鼠心肌组织AngⅡ含量、NADPH氧化酶表达及O2.-水平均升高;(2)卡托普利干预可显著降低心肌中AngⅡ含量、NADPH氧化酶表达及O2.-水平,并使心室肥厚程度显著降低;(3)Apo干预对肥厚心肌中AngⅡ含量、NAD-PH氧化酶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部分降低心肌O2.-水平并抑制心室肥厚。结论持续压力超负荷致心肌AngⅡ含量升高可调控NADPH氧化酶表达上调,进而引起O2.-水平升高,这可能是压力超负荷致心室肥厚的重要调控路径。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1-7)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的抗心肌肥厚效应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 7)能否预防和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组、腹主动脉缩窄 +血管紧张素 (1 7)治疗组 ,每组 15只。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1d开始 ,腹主动脉缩窄血管紧张素 (1 7)治疗组大鼠经置入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血管紧张素 (1 7) ,给药剂量 2 5μg·kg- 1 ·h- 1 ,假手术组及腹主动脉缩窄组经微量泵只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 ,4周后检测颈动脉血压、心率、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果 腹主动脉缩窄可导致颈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增加 ;血管紧张素 (1 7)不改变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增高的血压、心率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 ,但能明显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增高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论 外源性血管紧张素 (1 7)能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其机制不是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或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所致 ,可能与它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室重构及心肌营养素-1(CT-1)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后2周造成后负荷增高型大鼠模型,存活大鼠随机分为肥厚组和替米沙坦组,另设8只作为假手术组。替米沙坦组灌胃给药(3mg·kg-1·d-1),连续4周。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室质量指数,放免法测定心肌和血浆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原位杂交法检测心肌的CT-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肥厚组SBP、DBP和MABP显著升高(P<0.05),LVMI和RVMI亦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AngⅡ含量和CT-1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替米沙坦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P<0.05),降低LVMI和RVM(IP<0.05),AngⅡ含量显著降低(P<0.01),CT-1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压力超负荷性大鼠表达上调的CT-1参与心室重构;替米沙坦下调CT-1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其防治心室重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肿瘤抑制因子PTEN在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以及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PTEN在心肌肥大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狭窄术制备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动物模型,及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分别检测各组PTE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PTEN蛋白在心肌细胞中的定位。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心肌肥厚组大鼠左室肌PTEN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组PTE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2)与心肌肥厚组相比,卡托普利组大鼠左室心肌PTE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接近对照组。(3)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心肌细胞胞核内有阳性免疫产物生成,提示PTEN蛋白定位于心肌细胞核内。结论PTEN在心肌肥大发生发展中可能起负调控作用,该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心肌营养素-1(CT-1)和糖蛋白130(GP130)在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变化与心室重构的关系,以及替米沙坦对心室重构及CT-1和GP130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后2周制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随机分为左心室肥厚组(LVH)(10只)和替米沙坦组(Tel)(10只),另设8只作为假手术组(Sham).替米沙坦组灌胃给药(3 mg·kg-1·d-1),连续4周.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室质量指数,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原位杂交法检测心肌的CT-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中GP130蛋白水平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肥厚组SBP、DBP和MBP显著升高(P=0.022,0.011,0.013),LVMI和RVMI亦明显升高(P =0.010,0.017);心肌组织AngⅡ含量、CT-1 mRNA和GP13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P=0.032,0.021).相关分析表明,心肌组织中CT-1 mRNA和GP130的蛋白表达与AngⅡ及LVMI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替米沙坦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比较肥厚组显著降低(P =0.041,0.021,0.019),降低LVMI和RVMI(P=0.038,0.042),血浆AngⅡ含量显著增加,心肌AngⅡ含量显著降低(均为P<0.01),CT-1 mRNA和GP130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29,0.018).结论 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肌中CT-1 mRNA及其受体GP130蛋白的过度表达与心室重构的发生密切相关;替米沙坦逆转心室重构的机制可能与抑制CT-1及受体GP130蛋白的过度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在无内源性血管紧张素II(AngII)情况下能否抑制压力超负荷导致的小鼠心脏肥厚。方法通过缩窄升主动脉(TAC)构建小鼠压力超负荷心脏肥大模型。8-10周龄野生型(WT)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敲除(ATGKO)小鼠各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奥美沙坦组。TAC两周后,对小鼠心脏进行超声及病理形态学检测,同时测量左心室压力、全心/体重比值以及相关肥大基因检测。结果相对于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心脏肥厚各项指标值明显变大(P0.05)。奥美沙坦组心脏肥厚的各项指标值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在WT小鼠和ATGKO小鼠可见相似结果。结论奥美沙坦在无内源性AngII的条件下也能有效抑制压力超负荷所致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不依赖于AngII而直接抑制压力超负荷触发的AT1受体的活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剂量卡托普利防治急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 :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法制作急性压力超负荷模型。 5 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主动脉部分缩窄组和药物干预组。药物干预组给予卡托普利 30mg (kg·d)灌胃。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肌力学、心肌代谢酶活性、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及心肌超微病理分析。结果 :急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缺氧性损伤 ,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 ,收缩、舒张功能相对下降 ,心肌中AngⅡ含量显著升高。小剂量卡托普利可基本抑制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中AngⅡ的升高 ,显著减轻心肌的形态损伤、代谢酶活性降低和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下降。结论 :小剂量卡托普利可有效防治急性压力超负荷导致的大鼠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压力超负荷致大鼠心肌肥大过程中心肌内分泌活化及相互间的作用. 方法放免法、比色法及免疫组组织化学检测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并观察卡托普利对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肌醇磷脂信号传导通路在心肌肥厚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对大鼠行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制作心肌肥厚模型,术后10d处死动物测全心重/体重比值,以免疫印迹法测左心室组织Gαq/11蛋白含量,以放射免疫法测左心室组织1,4,5三磷酸肌醇(IP3)含量,以非同位素法测定蛋白激酶C(PKC)相对活性。结果 术后10d时腹主动脉部分缩窄(CA)组大鼠全心重/体重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SO)组(P<0.01),二组大鼠左心室组织Gαq/11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CA组左心室组织IP3浓度明显高于SO组(P<0.05)。和SO组比较CA组左心室组织胞膜PKC活性升高但胞浆PKC活性降低(P均<0.05)。结论 肌醇磷脂途径参与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心肌肥大时间隙连接分布的改变及其对传导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压力超负荷所致左室心肌肥大时间隙连接(GJ)分布的改变及其对兴奋冲动传导特性的影响。方法 12只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4)和主动脉缩窄组(n=8);主动脉缩窄组通过缩窄腹主动脉4周而形成左室心肌肥大,对照组则仅行假手术;应用心外膜标测法测定左室心肌传导速度;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肥大心肌间隙连接的主要成分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进行定量研究。结果(1)主动脉缩窄组和对照组左室心肌细胞总的Cx43表达量无明显差异;(2)对照组心肌细胞端对端连接处Cx43的表达量与侧对侧连接处的Cx43表达量的比值为(1.43±0.18),主动脉缩窄组的比值为(0.72±0.08),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3)对照组左室心肌纵向传导速度与横向传导速度比为(3.20±0.28),主动脉缩窄组的比为(2.48±0.2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压力超负荷所致的左室心肌肥大可出现间隙连接分布模式的改变和兴奋冲动在心室肌传导的各向异性增大,这种改变可能是心肌肥大时常伴发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丰富跨膜成骨蛋白调控因子1(Crim1)在肥大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1型(AT1R)对其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220~250g SD清洁级雄鼠随机分为4组:腹部假手术+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对照组),腹主动脉缩窄术+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AAC组),腹主动脉缩窄术+替米沙坦灌胃(3.57mg·kg~(-1)·d~(-1))(AAC+T组),腹部假手术+替米沙坦灌胃(3.57mg·kg~(-1)·d~(-1))(T组)。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大鼠左心室各室壁厚度、左心室内径,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校正值);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室肌细胞横截面积,Western blot、Crim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心室肌细胞Crim1蛋白的表达。结果:腹主动脉缩窄术诱导的大鼠肥大心室肌中的Crim1蛋白表达下调,而替米沙坦可抑制此下调过程。结论:肥大心肌组织中Crim1蛋白表达下调,AT1R信号通路可能介导了肥大心肌组织中Crim1蛋白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对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MAngⅡ)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含量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用放免法测定MAngⅡ及比色法测定NOS含量.结果:腹主动脉缩窄后4周,心脏重量与MAngⅡ含量显著增加,NOS也代偿性增加,而血浆AngⅡ(PAngⅡ)变化不明显;卡托普利能降低全心重/体重比值,增加NOS活性,降低MAngⅡ含量.结论 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NO/NOS系统参与了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卡托普利通过作用上述环节逆转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QSs)对心肌肥厚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取结扎大鼠腹主动脉的方法建立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心肌肥厚模型组、PQSs 100、50 mg/kg剂量组.假手术组及心肌肥厚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0 ml·kg-1·d-1,PQSs两个剂量组分别灌胃西洋参茎叶总皂苷100、50 mg·kg-1·d-1.给药6 w后检测体内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前列环素、血栓素A2的含量并观察心肌组织切片.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PQSs 100、50 mg/kg剂量组的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血栓素A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前列环素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切片显示心肌肥厚不显著.结论 PQSs可以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进一步抑制由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所致的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含量,并且有效调节前列环素与血栓素A2之间平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肌醇磷脂信号传导通路在心肌肥厚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大鼠行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制作心肌肥厚模型,术后10d处死动物测全心重/体重比值,以免疫印迹法测左心室组织Gαq/11蛋白含量,以放射免疫法测左心室组织1,4,5-三磷酸肌醇(IP3)含量,以非同位素法测蛋白激酶C(PKC)相对活性。结果术后10d时腹主动脉部分缩窄(CA)组大鼠全心重/体重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SO)组(P<0.01),二组大鼠左心室组织Gαq/11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CA组左心室组织IP3浓度明显高于SO组(P<0.05)。和SO组比较CA组左心室组织胞膜PKC活性升高但胞浆PKC活性降低(P均<0.05)。结论 肌醇磷脂途径参与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肝脏X受体调控小鼠心肌细胞肥大性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脏X受体(LXR)在肥厚心肌中表达的变化及其对心肌细胞肥大性生长的影响.方法 8周龄的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2组,即手术组和假手术组.两组小鼠分别接受主动脉缩窄术或假手术,术后2周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如心脏重/体重、心肌组织病理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同时进行乳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用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性生长,并与LXR激动剂T0901317共孵育,通过检测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率、分析细胞形态及肥大基因表达等,探讨LXR对体外心肌细胞肥大性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 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检测证实主动脉缩窄术成功的构建了心肌肥厚的小鼠模型.手术组小鼠心肌组织中LXRα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而LXRB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外研究表明,LXR激动剂T0901317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表现在T0901317治疗组的心肌细胞面积、肥大基因的表达量、蛋白质合成率等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结论 LXR是心肌肥厚的重要调控因子,LXR的激活能负性调控心肌细胞肥大性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缩窄诱导高血压大鼠心肌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合成,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选雄性SD大鼠,无菌条件下在腹主动脉放置银夹构建腹主动脉缩窄模型(腹主动脉缩窄组).分别在术后1、3个月利用伊红-苏木精染色和磷钨酸苏木精染色评价左心室肥厚,免疫组化检测心肌中TNF-α含量,凝胶滞留实验筛选TNF-α可能的调控序列.结果:手术后3个月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左心室出现显著肥厚,细胞面积分别为(429.4±57.6)μm2、(948.4±94.3)μm2,P<0.01.假手术组大鼠心肌TNF-α免疫组化染色为阴性,腹主动脉缩窄组手术后1、3个月大鼠心肌均显示强阳性.所有后负荷增加的心肌核蛋白与TNF-α上游序列的核转录因子(NF)-κB结合位点(-619~-591和-508~-481)的结合均高于后负荷正常的心肌.结论: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引起心肌TNF-α增高伴NF-κB核转移,TNF-α在心脏重构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过程中左心室心肌组织中亲环素A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压力负荷性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和8周,检测左心室重量和体质量比值观察心肌肥大程度。然后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左心组织中亲环素A表达变化。结果在术后4周和8周,腹主动脉缩窄组左心/体质量比值比假手术对照组分别增加38.10%和37.70%。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两组亲环素A的表达均随鼠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在术后4周和8周,腹主动脉缩窄组左心室心肌组织中亲环素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亲环素A表达分别增加26.06%和31.95%。结论大鼠心肌肥厚的同时伴随亲环素A表达增多,提示心肌肥厚发病机制可能涉及亲环素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血脂康对腹主动脉缩窄(AAC)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大的影响。方法:构建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模型,采用超声心动图、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观察血脂康对大鼠左心室肥大的影响。结果:血脂康显著降低AAC高血压大鼠心重/体重比(HW/BW)、左心室重指数(LVW/BW)、收缩期心室前壁厚度(AWTd)、舒张期心室前壁厚度(AWTs)和舒张期心室后壁厚度(PWTd);并可显著降低AAC高血压大鼠左心室中脑利尿肽(BNP)和β-心肌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mRNA水平以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水平。结论:血脂康可显著改善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大,其机制与促炎症因子IL-6、CRP和TNF-α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