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染PCR—SSCP检测大肠癌p53基因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银染PCR-SSCP法检测肠癌细胞株及30例新鲜肠癌P53基因突变。结果发现LOVO细胞p53基因外显子5、6、7发生突变,LS174T细胞P53基因的外显子5、8发生突变,30例新鲜肿瘤标本p53基因外显子5、6、7、8的突变例数各为4、0、4、4例。大肠癌P53基因突变热点为外显子5、7、8。  相似文献   

2.
P^53基因的突变浊肿瘤发生的重要事件之一,利用能表达反义P^53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人肺癌细胞系GLC-82细胞,抑制其突变的P^53基因表达。并与导入的空载体PDOR-neo和未导入的GLC-82细胞作比较,用DNA杂交证实重组子转入细胞,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观察P^53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反义P^53基因对GLC-82细胞生长速度及突变的P^5  相似文献   

3.
屠金夫  王炳生 《临床》1996,3(3):157-159
应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12例胆道肿瘤(胆管瘤7例,胆囊癌3例,壶腹癌2例)的P53基因第5,7外显示,结果发现2例胆管癌和1例胆囊癌P53基因有突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2例胆管癌和8例癌旁组织P53蛋白产物进行了检测,染色阳性者分别为11例(50)和0。结果提示胆道肿瘤的发生与P53基因的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p53基因与肝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53基因在细胞的分化调控中,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制动基因的激活以及程序性细胞死亡系统的启动,控制细胞增殖。而P53基因的突变,会阻碍其正常的生物学功能的发挥,使细胞生长繁殖失控,引起细胞的转化及癌变。原发性肝癌的性与P53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并以249位密码子的特异性突变和其他位点的散发性突变两种形式存在。249位密码子的特异性突变与黄曲霉素B1的作用以及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的诱发等多种因素有  相似文献   

5.
Bcl-2基因是一个阻遏细胞凋亡基因,其编码的Bcl-2蛋白能阻止细胞凋亡,该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1,2]。P53为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突变和其编码的P53蛋白过度表达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较密切的关系[3,4]...  相似文献   

6.
大肠肿瘤的多基因,多位点突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肠肿瘤的多基因,多位点突变的进行性积累对其发生、发展及演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过程涉及众多原癌基因如ras的激活和抑癌基因P~53的灭活~[1]。本文采用PCR-SSCP技术对25例大肠肿瘤组织中的P~53基因5~8外显子及Ki,N-ras基因第1外显子点突变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多基因,多位点突变对大肠肿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1对象与方法收集1996年11月~1997年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及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外科切除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25例,存在于一80℃冰箱,均经病理证实,并结…  相似文献   

7.
用银染PCR-SSCP方法检测50例不同类型的白血病P53基因点突变,结果25例髓系白血病中2例有P53基因点突变且均为AML-M2a型,11例淋巴细胞白血病中2例有P53基因点突变,都是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P53基因点突变患者,一般情况差,对化疗不敏感,预后不佳。结果显示:P53基因点突变导致功能失活在白血病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细胞凋亡是细胞分化与发育过程中 ,受一系列基因调控而发生的主动性死亡。它是多细胞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某些致病因子可使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失常 ,以致细胞凋亡减少或增加 ,破坏机体细胞的自稳状态 ,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而肿瘤的发生是逐渐演变的过程 :促发、促进、进展 ,包括癌前期细胞的形成和生长。促发阶段由致癌物诱发 ,导致细胞重要的基因或染色体突变 ,也可无原因 (自发性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 :癌变始发于单个细胞后不断分裂增殖形成克隆 ,在肿瘤促进剂作用下形成肿瘤 ,克隆中的细胞可能进一步突变 ,成为多增殖性的…  相似文献   

9.
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TEN基因亦称MMAC1基因,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它的蛋白产物具有指磷酸酶活必琪 主要作用底物是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P3)。PIP3是控制细胞正常生长途径中的关键性组分,负责刺激细胞生长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已发现这种基因在人体多种肿瘤组织中可发生突变,导致对肿瘤的生长失去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P53及其蛋白产物在膀胱癌中过度表达的临床意义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院陶然王金瑞抑癌基因P53是目前克隆得到的多种抑癌基因之一,其突变、缺失、灭活可诱发包括膀胱癌在内的多种肿瘤。P53过度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复发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目...  相似文献   

11.
用PCR-SSCP对30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膀胱肿瘤标本进行研究。结果:PCR-SSCP方法检测出P53基因突变10例,Ⅰ级1例,Ⅱ组4例,Ⅲ组5例,符合病理诊断及随访资料,P53基因未突变组与突变组在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生存时间上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PCR-SSCP及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41例胃癌组织和26例癌旁非病变粘膜p53基因点突变及mRNA过表达情况。结果 人胃癌组织存在p53基因突变和mRNA过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非病变粘膜(P〈0.05)。肿瘤组织分化越差,p53突变率越高,mRNA过表达的分布越广泛(P〈0.05)。发生p53基因突变的胃癌病人较未发生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 胃癌的发生、发展与p53基因突变有关,检测胃癌组织中p53突变情况可为胃癌的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P53基因与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基因与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许小平综述阎影,丁方杰审校早期的一些实验观察到P53基因的表达产物P53蛋白可以协同激活的ras基因促进正常细胞转化,故把P53基因也列为癌基因的一种 ̄[1]。1989年Finlay等 ̄[2]的研究证明与细胞癌变有关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国人结直肠癌p53基因的突变谱,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银染技术用于研究结直肠癌中p53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41例结直肠癌p53基因突变,以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直肠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34%(14/41)的病例显示有p53基因突变,其中外显子5,6,7和8各有4,1,5和4例突变。20例有P53蛋白异常表达,阳性率为49%。结论导致P53蛋白异常堆积的p53基因突变是结直肠癌的一种常见的分子结构改变,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CR-SSCP银染技术是一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技术研究)36例不同类型的白血病p53抗癌基因点突变,结果在14例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发现3例有p53基因片段的泳动变位。进一步对其中的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核苷酸序列直接测定,显示在第7外显子的257位编码子核昔酸由CTG突变为CAG、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缀氨酸。22例髓系白血病未发现有p53基因的点突变。结果提示p53抗癌基因点突变导致功能失活在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DNA甲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是指甲基基团与DNA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核苷共价结合,它对哺乳动物基因及胚胎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但也给基因带来额外负担。肿瘤细胞在整体低甲基化同时伴某些特殊部位的超甲基化使原来正常的甲基化成份频繁破坏,甲基化发生在肿瘤抑制基因的启动子区时将抑制该基因从而使细胞正常生长失控或导致突变。DNA甲基化在DNA修复和基因稳定性方面都有作用,DNA甲基转移酶家族的发现在甲基化研究领域开辟了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肿瘤抑制基因P16与恶性血液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16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已定位于人类染色体9P21,编码的核磷酸蛋白P16能调节周期素D=CDK4,防止细胞增生,已发现在大多数恶性血液病及恶性肿瘤中有P16基因的缺失或突变。  相似文献   

18.
P53基因与肿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53基因调节G1/S、G2/M关卡功能丢失,会增加基因组不稳定性及人类对肿瘤的遗传易感性:P53基因调节凋亡功能丢失,会引起肿瘤的恶性演进。P53基因治疗可以增强放疗及化疗疗效,改善病人预后,P73基因的发现为P53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DNA甲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甲基化是指甲基基团与DNA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核苷共价结合,它对哺乳动物基因及胚胎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但也给基因带来额外负担。肿瘤细胞在整体低甲基化同时伴某些特殊部位的起甲基化使原来正常的甲基化成份频繁破坏,甲基化发生在肿瘤抑制基因的启动子区时将抑制剂基因从而使细胞正常生长失控或导致突变。DNA甲基化在DNA修复和基因稳定性方面都有作用,DNA甲基转移酶家族的发现在甲基化研究领域开辟了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20.
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p53基因的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p53基因突变。方法用银染及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169例原发性肝癌的癌变及癌旁正常组织P53基因第7,8外显子的突变,并进行了DNA顺序,鉴定突变位点。4例患者P53基因E7中第249叫密码子第3号碱基发生了G:C→T:A的颠换,2例患者E8中第273号密码子第1号碱基发生了C:G→T:A的转换,总的突变率达38%;6例P53基因突变的癌变组织中乙型肝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