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痤疮多见于15岁~30岁的青年男女。女多于男,主要是肝火、肺火、胃火郁结面部不能散发而形成。笔者用大枫子油外搽面部结合内服中药(辨证分为湿热型、血热型、肺热型、胃火型、肝火型5型)治疗痤疮10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扁平疣中医学称之为"扁瘊",常见于青年男女,多发于面部及手背。此病多为肝火内动或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复感风热毒邪,郁于肌肤所生。笔者应用中草药外洗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药物组成:板蓝根30g,大青叶30g,丝瓜络30g,明矾10g,鸦胆子(捣碎)10g。使用方法:水煎,煎液过滤,使用粗糙毛巾进行局部洗擦,以  相似文献   

3.
扁平疣(verruca plana)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所致皮损表面增厚和角化过度,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面部、手背和前臂.祖国医学认为扁平疣多由肝火内动,气血失和,复感风热邪毒阻于肌肤所致.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笔者2001年~2009年利用中西医结合理论,自制平疣酊治疗扁平疣172 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邢俊标主任医师通过针刺宫墙、耳门透听会、翳风穴、风市、风市直上直下各1寸及太冲穴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获得满意疗效,说明此针刺方法在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有其独到之处,本文对此进行论述并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肝火证治     
<正> 肝火之为病,皆属肝用太过。临床所见,病证繁多,变证复杂。临证辨治,并非易事。若辨治失误,虚虚实实,危害非浅。肝火为病,成因颇多。一为肝气盛,或风淫火炽,或嗜好烟酒,多食肥甘,蕴热化火,均可致生肝火,此系实火;二为肝郁不  相似文献   

6.
《西溪书屋夜话录》系清、王旭高所著。王氏在文提出“肝气、肝火、肝风三者同出异名”。其宗旨为:“内风多从火出,气有余便是火”。也就是说,肝气过盛则产生肝火,肝火亢盛而产生肝风,亦即肝阳化风之理。而肝气者则多由于肝之疏泄不利,抑郁而为病理现象。在治疗上肝气者以疏肝理气为主;肝火者以清肝泻火为主;肝风者以平肝熄风为主。  相似文献   

7.
扁平疣[1](verruca plana)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所致皮损表面增厚和角化过度,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面部、手背和前臂.祖国医学认为扁平疣多由肝火内动,气血失和,复感风热邪毒阻于肌肤所致[2].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笔者2001年~2009年利用中西医结合理论,自制平疣酊治疗扁平疣172 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女子面部痤疮从肝论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英 《河北中医》2003,25(2):110-111
面部痤疮 ,属于中医学面疮范畴。《诸病源候论》曰 :“面疮者 ,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 ,头如米大 ,亦如谷大 ,白色者也。”它是一种面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以皮肤散在性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等皮损伴有皮脂溢出为临床特征。女性患者病情轻重往往与月经有关 ,即在经前加剧或发病。传统治疗不分男女 ,均从肺、脾、胃的湿、热、痰、瘀辨证论治 ,但多为女性患者 ,疗效并不让人满意。笔者曾侍诊多名老中医 ,发现女子面部痤疮 (尤其是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者 )若辅以疏肝郁、理肝气、养肝血、清肝火 ,面疮与月经同调 ,往往能大大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证候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5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对其咳嗽的特点、伴随症状及不同诱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风犯肺卫证候居多,次之为肝火犯肺证候;证候主要为寒、风、燥和气虚;冷空气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诱因。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证候以风犯肺卫与肝火犯肺证候为主,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为冷空气和感冒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探索现代文献研究中医高血压证型、病机的特征。方法:通过检索涉及高血压中医证型、病机的文献,采用Apriori关联性分析病机间关系、证型与病机间关系。结果:169个证型中,文献研究常见的是阴虚阳亢证、痰浊中阻证、肝阳上亢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上炎证、肝肾阴虚证、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肝阳化风证;36个病机中,文献研究常见的是瘀血、痰浊、肝阳化风、肝肾阴虚、阳亢、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痰瘀互结。2瘀血更倾向与痰浊、阳亢、肝阳化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火上炎等病机关联;痰浊更倾向与瘀血、肝阳化风、肝火上炎、肝肾阴虚、阳亢、阴虚阳亢、气虚、阴虚等病机关联;肝肾阴虚证与病机瘀血倾向关联;肝肾阴虚证和肝阳上亢证时与病机痰浊、肝阳化风、瘀血倾向关联;血瘀证与瘀血倾向关联。结论:高血压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本,以痰浊,瘀血为标,以风阳内动为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色诊客观化角度研究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特点,为高血压病辨证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数码相机对研究对象进行面部图像信息采集,使用Photoshop(PS)软件进行面部肺区、心区、肝区、脾区、左右肾区等研究部位截取,通过MATLAB软件分别提取各研究部位R(红色)、G(绿色)、B(蓝色)、H(色度)、S(饱和...  相似文献   

12.
周唯 《中医药学报》2009,37(3):9-11
本文认为肝风内动不仅限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四个类型,各种病因病机使肝木失和,均可生风,其中肝气、肝火最易动风。除上冒巅顶、旁彻肢体外,内扰脏腑亦为肝风内动常见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3.
高桃  张惜燕  米婧  徐子雯  雷正权 《陕西中医》2023,(11):1589-1591
慢性头痛的发生与肝密切相关。基于“治肝卅法”,从肝气、肝火、肝风阐释慢性头痛的证型、病机关系及针灸治疗。肝气、肝火、肝风“同出而异名”,始于气郁,化而为火,盛则为风。肝气头痛多由情志不遂导致,宜疏肝理气,病久血络不通,宜疏肝通络。气郁化火或肝热素盛,酿热化火致肝火头痛,宜清肝泻火。肝肾阴虚致肝风头痛,初起宜息风和阳,后期则息风潜阳。针灸治疗须辨明头痛处于肝气、肝火、肝风哪个阶段,选择相应的治肝之法,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4.
腔隙性脑梗死的论治多从风(肝风、外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血(血瘀)、气(气逆)、虚(阴虚、气虚)六端出发,治以健脾运湿,化痰祛瘀,补益肝肾,搜风通络,平肝熄风,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饮食、情志调畅等护理干预更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三叉神经痛以清窍被扰、经脉瘀滞为主要病机。分七型:风热外袭型治宜祛风清热、活血通络止痛;风寒外袭型治宜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风湿侵袭型治宜祛风湿止痛;胃火上攻型治宜清胃泻火,散风通络;肝火上炎型治宜清泄肝火;平肝熄风;阴虚阳亢型治宜滋阴潜阳,熄风止痛;瘀血阻络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3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痰上扰、阴虚阳亢、肝火上炎、痰瘀阻窍、气血亏虚、肾精不足6证,检测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患者中医各证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痰瘀阻窍证阴虚阳亢证气血亏虚证肝火上炎证风痰上扰证肾精不足证。结论 H型高血压与中医各证型均有相关,其中与痰瘀阻窍证关系密切,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伟峰  吕雁  程璐 《中医研究》2012,25(9):36-37
李发枝教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成员、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专家组组长,从医40余a,擅长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在头面部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痤疮、扁平疣、唇风是临床常见的头面部疾病,李认为头面部疾病的发病无不与风、湿之邪相关.因此,临床治疗中多从风、从湿论治,以疏风、健脾等法治之.本文选用李老治疗头面部疾病3则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腾  聂志玲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097+1106
<正>1中风病的发病机制中风的发病虽然有外风与内风之说,但其病理性质乃属于本虚标实证,其中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阴虚阳亢,风火痰瘀相互为患,一遇诱因激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导致卒中。中风病的发生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风  相似文献   

19.
面部神经炎俗称“口眼歪斜”,中医学认学为,多因元气不足,经络空虚,风痰中之,气血流通不畅,面部失荣而致病。现介绍一经验方。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的“肝阳”、“肝火”、“肝风”、“中风”、“头痛”等范畴,以头痛、头晕、失眠、烦躁易怒、乏力为其常见症状。晚期常因心、肾、脑等器质性损害而有相应的临床表现。高血压在发病过程中有着由实转虚的规律性。开始多属阳亢型。继之阳亢伤阴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