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1年11月15日,济南某银粉厂发生一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中毒5人。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事故经过 2001年11月15日上午12时左右,济南某银粉厂生产车间发生大火,工人用自来水灭火后进入车间清理废弃物,下午5时一名工人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上腹痛、腰痛、夜间出现酱油色尿,至次日上午8时,另四名工人均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类似症状,被送往市四院就诊。5名工人年龄18~36岁,平均29岁,……  相似文献   

2.
一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1月10日,河南焦作某塑化厂从事硫酸锌制备过程中,发生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生产工艺:将氧化锌矿石、硫酸、双氧水搅拌混合,一次浸出上清液加入纯锌粉净化除铜渣。事故在加锌粉后发生,造成2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对使用的化学物质采样检测显示:硫酸中含砷1.8g/L,造成此次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2004年1月,我市某化工公司在生产氧化锌过程中发生1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盛爱玲  雷红彦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92-1892
1发病情况 1.1病例情况 2005年9月10日,1名工人因腰痛、恶心、尿血去青大医学院附院就诊,11日出现昏迷状态。11日又有3名同岗位工人出现上述同样症状去该院就诊,该院确诊与职业有关,转职业病院就诊,入院后根据职业史,2名查出血尿,尿砷增高(分别为7.25μmaoL/L、2.15μmaol/1)另有1名无其它明显症状,查尿砷增高为1.58μmaol/1,10日住进青大医学院附院的1名工人因肾衰竭12日死亡。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2日,招远市某企业发生1起砷化氢中毒事故,经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因1名职工无知错误地将原料加入别的工序:根本原因是发生该中毒事故的企业,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尤其是未按规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4月 1日四川省凉山州某两个化工厂 ,前后发生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 ,造成 5名农工中毒 ,经抢救 4人脱险 ,死亡1人。现将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中毒经过两厂属新建氧化锌生产私营小厂 ,1个厂 3月 18日试产 ,3月 3 1日在氯化银置换海绵银岗位工作结束后约 3 0min发生 2人中毒 ,另 1个厂 1月份开始断续性试生产 ,4月 11日生产至11点多时发生 3人中毒。工人反映加入原料后不久可闻到不太强的一种难闻气味 ,继之有头晕、头痛、恶心、乏力、想吐亦不能吐的难受状态 ,5~ 6h后出现酱油色小便 ,2人出现意识模糊。全部送医院抢救。我中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查明中毒事故发生原因,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方法通过收集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职业史调查、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空气中砷化氢浓度检测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某私营冶炼厂熟化车间的1名男性熟化工人,因在砷化氢浓度超标且无采取有效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工作环境中工作7.5 h,出现身体不适,巩膜、皮肤黄染和排酱油色尿等血管内溶血表现,并累及肝、肾、心脏等功能损害,经三个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这是一起严重的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完善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并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执行力度,对违法导致发生职业中毒的企业,应依法追究责任,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9.
某厂于 1999年 4月 11~ 12日发生 2例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经积极抢救和治疗 ,患者痊愈出院。现总结如下。1 事故经过   1999年 4月 11日凌晨约 2 :0 0 ,该厂工人王某 (男 ,2 3岁 ) ,与另 2名工人在清除高温精馏真空炉的炉渣时 ,违章使用了放在砂堆面上的渣斗出渣 (因砂中含有大量水分 ,渗透至渣斗 ,使渣斗底面潮湿 ,未烘干 ) ,当渣斗与炽热的炉中铅水、炉渣接触时 ,铅水、炉渣立即四溅 ,产生大量浓烟。王某诉在其所站位置吸入了较多浓烟 (另外 2名工人因所站位置较远 ,自诉未吸入浓烟 ) ,当时身体没有异常感觉。出渣后 ,他还到贮…  相似文献   

10.
一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报告广西梧州市卫生防疫站(543002)陈志宁某日上午8时,本市一家以锌渣与盐酸反应生产液体氯化锌的私营化工厂中和工序,3名操作工(二男一女)以手工操作向浓度为30%盐酸池(约5吨盐酸)中投放从外地购进未测含砷量的锌渣6吨,同时...  相似文献   

11.
一起5人急性职业性砷化氢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12月 1日河南省济源市某个体化工厂发生一起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 ,造成正在生产的 5名工人出现中毒症状 ,经抢救 4人脱险 ,1人因治疗无效死亡 ,现将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中毒及救治经过1.1 中毒经过 该厂氧化锌车间是新建项目 ,12月 1日下午组织 5人进行试生产 (包括厂长 )。在只有简单防护设备的条件下 ,开工加入原料不久 ,5人闻到一种难闻的气味 ,继之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 ,8小时后相继出现酱油色尿 ,1例出现意识模糊 ,送本市天坛医院抢救。1.2 临床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查  5例中毒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最大者 4…  相似文献   

12.
20 0 3年 7月 15日 ,甘肃省白银市某锌品化工厂发生一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 ,2名作业工人重度中毒 ,3名轻度中毒 ,另有 11名出现接触反应。此次事故提示 ,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引进项目发展经济时 ,一定要把好职业病防治审查准入关 ,杜绝职业病危害的转移 ;切实加强用人单位 ,特别是中小型个体、三资企业的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 ;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及其他法规、标准的要求 ;同时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形成社会关注、企业重视、劳动者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一起砷化氢中毒事故的调查,摸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职工错误地将原料加入别的工序;根本原因是发生该中毒事故的企业,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尤其是未按规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1月16日,我们接到某医院急诊电话报告,有4名患者疑为急性砷化氢中毒。我们随即对患者及作业现场进行事故调查,现将事故情况报告如下。1事故经过及现场卫生学调查2004年11月14日上午,某厂硫酸锌车间投料岗位白班2名工人上班后,向2个投料罐内先后加入水、硫酸,最后加入锌粉混匀。9时左右,1名工人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11时,另1名工人也出现上述症状,当时疑为感冒,未做特殊治疗。当晚夜班,另2名工人投料后于次日0∶30时相继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其中1人尿少(尿呈暗红色)。4人先后被送某医院急诊科救治。11月17日上午,我们对作业现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一起发生在某钢瓶回收工厂内造成两死一伤的职业中毒事故的原因, 为临床救治提供依据。
方法 运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方法, 结合患者临床资料, 并检测中毒现场空气、水样中砷化氢、磷化氢、氟化氢浓度, 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3名患者均有明显的溶血症状。现场空气中砷化氢、磷化氢、氟化氢未检出, 来自现场两个水桶的水样中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7.7 mg/L及13.6 mg/L, 氟化物质量浓度分别为0.5 mg/L及0.2 mg/L, 磷化物未检出, 患者尿砷浓度均高于一般人群。经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 确认本次事故是砷化氢引起的职业性急性中毒。
结论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 缺乏必要的通风、排毒设备, 缺乏个人防护措施, 缺乏安全教育、安全意识, 是引起本次事故的原因。用人单位要吸取教训, 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04—12—13,曲靖市大新责任有限公司由于忽视安全防护,在生产过程中有6人接触砷化氢,其中3人连续接触吸入有害气体“砷化氢”而致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4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 ̄2004年我所先后处理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4起,均发生在私营企业,其中3家企业发生二次中毒,中毒13人,其中轻度中毒2人,重度中毒11人(包括死亡2人)。对4起中毒事故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分析中毒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起冶炼废旧矿渣致砷化氢中毒事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15日,白银市白银区锌品化工厂发生一起砷化氢中毒事故,造成5人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三起八例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分析长沙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410005)张玉莲砷化氢是一种具强烈溶血性的毒物,其急性中毒是一种发病快、易误诊、病死率高的职业病急症。现将我们遇到的8例报告如下一、中毒原因案1本市某锌厂氯化锌车间第一次采用高砷(2%)电...  相似文献   

20.
对某冶炼厂连续两年发生的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进行作业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分析这两起造成2人死亡、13人中毒事故的发生原因。企业未设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未对员工进行有效的上岗前培训,错误指挥、违章作业,忽视工人的个人防护措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