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亚健康防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分析亚健康状态产生的原因及机理,阐述中医理论对亚健康的认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关系。结果: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以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防治亚健康,疗效显著。结论: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干预,安全有效,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亚健康状态的危害已经成为人类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医在对其诊疗中发挥着巨大优势,食疗、针灸推拿、中医辨证用药诸多手段的综合运用均在亚健康状态干预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正逐渐成为热点.王永炎院士明确提出,"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非药物疗法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是目前亚健康状态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采用改良型脊疗法对脾虚型亚健康状态患者进行干预,并观察了对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对城市人口亚健康状态的疗效。方法:对诊断为亚健康状态的60例广西城市人口通过体质辨识,运用中药调理+非药物疗法+健康指导综合方法进行康复护理,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经过60&中医康复护理后,共有49人亚健康症状消失,占总人数的81.67%,其中,心理性症状消失26例,社会性症状消失4例,躯体性症状消失44例。其余有11人亚健康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症状得到减轻或减少。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城市人口亚健康状态者具有消除和改善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亚健康状态是先天禀赋、社会、心理、自然等诸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而致,故中医药从整体出发,通过药物、针灸、推拿按摩、食疗、情志等多种疗法的综合运用,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伴随现代中医心理治疗研究的兴起,结合中医"喜疗"、"思疗"情志理论与现代积极心理干预角度对心理亚健康进行干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行性。根据神志衰退、思维偏差的病机,制定激发内心固有的积极潜质,建立理性思考方式的治疗方法,将会为心理亚健康积极心理干预的本土化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从"喜激发,思纠偏"思路的提出与理论基础、心理亚健康发病机制、疗法核心治疗思路等3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具有独特优势和特点.以此为背景,本文从辨证论治、中草药与中成药的应用、药膳和药浴等方面概述了亚健康的中医约干预方法.同时围绕亚健康的综合干预、重视亚健康个体的体质因素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亚健康状态是许多种证候的综合表现。亚健康在西医学虽然缺乏诊断标准及有效调治,但中医辨证却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中药调理和生活方式干预、体质筛检、情志疗法、针灸、推拿及食疗等中医手段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中医药膳理论的高血压前期亚健康状态干预的探讨,认为中医药膳疗法是中医药干预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简便易行、价格低廉、无副作用的优点成为干预高血压前期亚健康状态的最佳选择,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在干预亚健康状态方面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经络脊柱全息推拿干预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躯体疼痛性亚健康患者57例,运用随机双盲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29例采用脊柱全息推拿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针刺拔罐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肌肉关节疼痛等主要临床症状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均0.01),2组间上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医经络脊柱全息推拿疗法对亚健康状态躯体疼痛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亚健康的高发率对人们的工作及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目前,西医学对亚健康治疗尚无明确有效的方案。为了使更多的临床医师认识中医干预亚健康的优势,并使中医临床医师更加规范运用中医疗法有效的干预亚健康。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亚健康疲劳状态的方法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五脏主情志论八段锦对心理亚健康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无器质性病变却有各种不适感,其中以心理症状为主的为心理性亚健康状态,它是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不引起重视可能诱发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文章以中医藏象学说中五脏与情志活动的关系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医健身方法"八段锦"对心理亚健康的调节作用。八段锦功法能强健五脏,通过改善五脏功能,起到调整人体不良情绪,调节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作用,以期为心理亚健康提供新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肝气郁结型亚健康状态干预效果的四诊数字化评价.方法:选择肝气郁结型亚健康状态人群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系统采集四诊信息,并运用中医养生气功八段锦对其进行3个月的干预治疗,干预后再次采集信息,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按照评分标准计算,干预前后症状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同样也有显著差异(P<0.05);脉诊指下感觉柔和,趋于平变,脉图也趋于平变.结论:四诊数字化评价可以应用于亚健康干预研究中,以此为基础,根据各型亚健康状态的特点,进一步制定和规范干预方法和检测手段,为大范围的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①中医"治未病"调治观察组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原则,进行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等调适;②六味地黄丸对照组进行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③维生素B1对照组进行口服维生素B1治疗;通过1年的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亚健康"状态人员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的78%;观察组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在对调治亚健康状态人员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体重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对改善疲倦、失眠、头晕、心烦、便秘的影响与维生素B1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情志因素是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亚健康状态形成后又表现为情志方面的异常,运用中医诊疗方法调节情志活动干预亚健康状态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形神合一”的,形神受损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病机,形神同治原则是干预亚健康状态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无器质性病变却有各种不适感,其中以心理症状为主的为心理性亚健康状态,它是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不引起重视可能诱发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文章以中医藏象学说中五脏与情志活动的关系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医健身方法“八段锦”对心理亚健康的调节作用。八段锦功法能强健五脏,通过改善五脏功能,起到调整人体不良情绪,调节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作用,以期为心理亚健康提供新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调控。方法:整理独特的中医理论和实践,结合当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优势,临证中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来辨证调控亚健康状态,把药物治疗和针灸、推拿、中药药浴、气疗有机结合,并注重个体化的调治,调补兼施来治疗亚健康状态,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用药治疗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运用中医辨证分型,采取相应的中药干预治疗,用症状评分量表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评定。结果各证型采用辨证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医辨证治疗亚健康状态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医推拿手法配合针刺疗法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老年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中医推拿在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方面的突出作用。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为测评工具。按照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配合针刺法,对照组采用针刺法,共治疗2个疗程。并对受试者治疗前后分别发放问卷,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中医推拿及针刺对亚健康状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改善度具有较好的效果。结论:中医推拿及针刺对亚健康状态老年人生存质量各方面均有改善,两者配合应用具有协调作用,可显著提高处于亚健康状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按摩对亚健康状态改善的临床效果,探索非药物治疗亚健康状态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心理性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和心理行为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按摩调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对疲劳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酸痛、焦虑5项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